鱖魚(Siniperca spp)在分類學上隸屬于鱸形目Perciformes、科Serrnidae、鱖亞科Sinipercinae,俗稱桂花魚、桂魚、胖鱖、鱸桂、鰲花等。鱖亞科魚類是東亞特有的淡水魚類,分布于中國、俄羅斯、朝鮮、韓國、日本、越南等6國。鱖魚以其肉質細嫩,口感獨特,味道鮮美,具有營養價值及藥用功效而聞名于世,深受消費者喜愛。我國地域遼闊,適合養殖鱖魚的區域廣,養殖模式也多種多樣。為了使各地的養殖從業者因地制宜地開展鱖魚健康養殖生產,本書總結了鱖魚養殖生產實踐中的一些先進經驗,結合的科研成果,介紹了先進的、易掌握的鱖魚養殖實用技術,目的是幫助廣大養殖從業者掌握和運用這些健康養殖新技術。本書可供廣大鱖魚養殖從業者指導生產使用,也可供水產養殖專業的師生、有關科技人員及管理人員參閱。
為了使各地的養殖從業者因地制宜地開展鱖魚健康養殖生產,姚國成、梁旭方主編的《鱖魚高效生態養殖新技術》總結了鱖魚養殖生產實踐中的一些先進經驗,結合的科研成果,介紹了先進的、易掌握的鱖魚養殖實用技術,目的是幫助廣大養殖從業者掌握和運用這些健康養殖新技術。本書可供廣大鱖魚養殖從業者指導生產使用,也可供水產養殖專業的師生、有關科技人員及管理人員參閱。
姚國成,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研究員。1982年1月湛江水產學院(現廣東海洋大學)畢業,到廣東省水產廳從事水產養殖技術推廣工作。1985年起負責淡水養殖科工作,參與組織“鱖魚人工養殖技術研究”,執筆編著《鱖魚養殖技術》,發表于《淡水漁業》1994年第1期;后完善為3萬字完整技術,編入《名特優水產養殖實用技術》于1997年4月公開出版。1994年起任廣東省海洋與水產廳淡水漁業處負責人,主持制訂《鱖魚人工繁殖技術操作規程》。2000年起任廣東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長,組織推廣鱖魚健康養殖技術,建設示范基地,禁用孔雀石綠,保障質量安全。2007年被農業部授予“全國農業科技推廣標兵”稱號,2008年和2009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梁旭方,教授,博士生導師,華中農業大學水產學院副院長,華中農業大學通威股份有限公司鱖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農業部淡水生物繁育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淡水水產健康養殖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湖北省高等學校中青年科技創新團隊帶頭人。經過26年對中國野生與養殖鱖魚資源的系統收集與研究,發現并命名少鱗鱖屬1新種劉氏少鱗鱖,主持選育翹嘴鱖“華康1號”新品科12014年通過全國水產原種和良種審定委員會的審定。在Nature Genetics、BMC Genomics、Aquaculture等SCI期刊102篇,在《水產學報》、《中國水產科學》、《水生生物學報》等國內核心期刊151篇,已授權專利13項,通過實質性審查的專利10項。獲省級成果獎一等獎、二等獎各1項。
及時章 鱖魚養殖產業發展
及時節 鱖魚種類與形態
第二節 鱖魚生物學特性
第三節 鱖魚繁殖與發育
第四節 鱖魚的養殖價值
第五節 鱖魚養殖的發展
第二章 鱖魚人工繁殖技術
及時節 繁育場建設
第二節 繁殖生物學
第三節 親魚培育
第四節 人工催產
第五節 魚苗孵化
第六節 苗種培育
第三章 改良環境調控水質
及時節 養殖環境要求
第二節 養殖池塘條件
第三節 加強水質管理
第四節 水環境生物修復
第五節 做好日常管理
第四章 科學投喂飼料魚苗
及時節 鱖魚攝食行為特點
第二節 鱖魚飼料質量要求
第三節 飼料魚苗基地安排
第四節 飼料魚苗投喂技術
第五節 人工飼料喂養鱖魚
第五章 推廣健康養殖模式
及時節 健康養殖技術要求
第二節 土池精養鱖魚
第三節 土池套養與輪養
第四節 網箱單養鱖魚
第五節 大水面增養殖鱖魚
第六章 加強病害預防控制
及時節 鱖魚發病的綜合因素
第二節 預防魚病的綜合措施
第三節 防治魚病要安全用藥
第四節 常見病害的防治方法
第七章 捕撈運輸銷售烹飪
及時節 成魚捕撈技術
第二節 鱖魚暫養技術
第三節 活魚運輸技術
第四節 苗種運輸技術
第五節 產品銷售方法
第六節 鱖魚營養與烹調
附錄
一、水產養殖質量安全管理規定
二、漁業水質標準
三、無公害食品淡水養殖用水水質標準
四、無公害食品鱖(NY 5166—2002)
五、無公害食品鱖養殖技術規范(NY/T 5167—2002)
六、無公害食品漁用藥物使用準則(NY 5071—2002)
七、無公害食品水產品中漁藥殘留限量(NY 5070—2002)
八、無公害食品水產品中漁藥殘留限量
參考文獻
書不錯,非常喜歡,內容豐富,包裝完好,我會好好欣賞,以后繼續光顧當當
?,?!?
非常好
Satisfi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