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用為通選課教材
多所高校選作“新生必讀 ”
新周刊》評為“我們時代的33本青年書目”之
“一個大學教師針對學生的種種困惑作出了解答,這樣的老師,在今天很稀有了。”?
名人推薦
老朱在《十九札》里,一本正經地談方法、談理性,我卻讀出了他冷靜背后的一腔真情。他是懷著對學術的愛,對學生的愛,帶著他那點書呆子氣,用他全部的治學經驗和生命體驗,來寫這十九封長信的。 ——孔慶東
朱青生,1957年生于鎮江,畢業于南京師范大學美術系,后獲得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碩士、海德堡大學美術史研究所博士。1985年—1987年任教于中央美院,1987年任教于北京大學至今。
1.大學的意義和性質
人性 自我發展 理性 大學 科學 方法
2.關于科學閱讀
目標 規范 基本信息
3.關于思考閱讀
科學意義 思想 讀中思 讀后思 不讀思
4.關于外語
英語 外來語 母語
5.關于資料卡片I[引得卡片]
引得 主導方法 分類 原則 分項說明
6.關于資料卡片II[研究卡片]
形式 元素化
7.關于古文獻全文數據庫
國學 齊全 機械校對法 檢索軟件
8.關于提問
問題 提問
9.關于科學語
科學論文 學期報告 科學語
10.關于學士論文規范和碩士要求
學士論文 碩士
11.關于學術翻譯
組合翻譯 譯場 規范
12.關于注釋
注釋六法 科學注釋 哲學解釋 通俗注釋
13.關于術語
術語 詞典學 構成
14.關于索引
可重復性 理解 全文索引 索隱
15.關于考試
考試四法
16.關于教師
職能 等級 知行合
17.關于專家和學者
專家 學者 知識分子 判斷
18.關于科學的局限
藝術 科學 理性 局限 追問 無有的存在
19.自我檢討 匱乏 悵憾 先天不足 前程有限
收信人跋語
1.大學的意義和方法
科學憑借什么不受個人或政治、經濟環境的影響而起保障作用?或者它以什么保障它自己?只有一點,就是根植于人的理性的方法,這個方法不在于人們是否應該對它選擇、取舍或沿革。方法就是科學的顯現,方法就是理性的展示,人別無選擇。在大學的結構中每個參與者都是“無我”的腦力勞動者。千秋萬代,遵從方法,個體的思維和科學的運作共同營造著人類的理性。理性和科學是自古以來,特別是自有大學以來人類共同收獲的,或者說是逐步發現并按其合理的性質構造的,所以,它是人性的顯現,任何個人和任何環境不能改變人性,至多只會影響其展現的幅度和美麗的程度。
人性并不都是理性,理性之外亦有需要傳授者。人們針對信仰的追求,建立了佛、神學院;人們針對感性的培養,建立了藝術院校;人們為了政權的保障,建立了黨團院校;人們為了社會的發展,建立了職業技術院校。從培養讀算能力的小學基礎教育到中等專業技術的培訓,到高等技術的研習,到高級管理領袖的培訓,再到國家工程技術院院士的設立,事關國計民生,各個國家和集團競相投入。因為學業關系到個人的今后的財產和社會地位,所以學生把學業的重點投放其上,并根據自我的條件和社會需要,在家長的協助下計算出的路徑。這是自然之勢,無可非議。大學也辟出巨大的精力去配合其勢,益發喧囂。
你們選擇了廣告學作為大學的學習專業,北京大學藝術學系以廣告學專業作為本科的及時專業,都是因勢而生的結果。但是,當你們進入大學之后,才開始發現大學的意義并不是單純的職業訓練,甚至許多課程與基本技能的培養沒有什么關系。大學要求它的學生——理性與科學系統的新的參與者做許多“無用”的學習。這時,對你們的心智開始了人生的及時次測試。你是一個勞心者——自覺的知識分子/學者,還是一個勞力者——權力和金錢的執著占有人,或者是第三種,占有權力和金錢的自覺的學者。答案表面很簡單,但事實上回答和實行一個答案都是對心智的長期磨難。我希望你們成為一個完整的成功者。作為一個大學的教師,我提請你們注意,即使今后你們不會在大學中專門為了促進和維護人類的理性的發展而工作,甚至即使你們今后因為職業和事業的必要而做出阻礙或者損害理性的事情(比如從事政治活動和商戰),也并不意味著你們在大學期間就可以輕視科學基本方法的訓練,就可以忽視相關人類本性的研究而非關具體的技術操作的課程,因為,人性要求自我發展。
……,你們會認為我本人不是一個人生的榜樣,作為一個教師沒有身體力行,以實現個人在社會上現實的價值,而是非常明顯地對權力和金錢遲鈍,并有有意回避之嫌。我想向你們說明,這正是我現有的職務決定的。在大學里執教,就是科學運行的操作者,和同行及學生一起,從專業的角度,遵循科學的方法,為人類理性的保障——大學活動而勞動。社會地位的高低同我的思想程度的高低毫無關系,收入的多寡同我學術工作價值的多寡毫無關系。今天,我踞此教席,我的職守與一個社會上完整的成功者的標準也沒有什么關系。也許有24小時我會離席而去,正是因為我還在這個席位之上,由于大學作為科學的保障的性質,所以你們才收到這樣一封信。這封信不是出自于我一時之意見,而是出自大學中的一個職守的理性的要求。
2.關于科學閱讀
科學閱讀是讀書的方法之一。但與一般的讀書不同,它以拾取專業信息為單純目標,并且要求用最經濟簡便的方法實現這個目標,同時還要求不僅正確,而且完整地獲得該閱覽對象的有效專業信息。
3.關于思考閱讀
科學本身即所謂“記問之學”,是技術進步和人類文明發達的基礎,所以科學是現代大學的根本目標。但是科學之外,還有思想。四書《大學》中的“格物致知”之后的“誠心”就分為兩路,一路成為思想而導致宗教和道德,一路成為社會科學,成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政治學、社會學、經濟學、人類學和廣告學實踐目標。(而社會科學本身又因其科學的目標重新歸復到格物致知的境地。)思考閱讀是介于科學與思想之間的一種精神活動。一旦進入沉思,就脫離科學了。工業革命以來,科學成為人類較大的信仰,算計理性(理性I)成為人性首要成分。在中國,無疑北京大學的建立和存在就是這種人性成分的象征。但是科學精神只是理性的一部分,除此之外,還有第二個部分就是思想。并不是我們在大學教育中要求教師和學生思想,而是無法阻止教師、學生去思想。因此,雖然大學是作為科學的本營而設立和運作,但現代的思想亦多醞釀于大學。
……
朱青生把他的“科學、理性”的大學理想細化為點滴的規矩、日常的范例,然后口傳心授,把心得告訴來聽課的、來電話、來家里作客的學生;具體問題具體回答,把它們寫成信寄給苦惱的提問者;再然后,這信這實用親切的文字開始在學生間流傳;最終,四年后,它們被有心人搜集整理出來,面向了更多的“在追求科學、理性的大學路上摸索的人”。
——《南風窗》
這小書可作為大學入學必讀之書,他向新生闡述了當代大學之教育,并提供了有指導性的意見
以書信的方式傳遞給學生正能量,不僅學生需要讀,最為老師也需要讀。
書非常好,就像腰封上寫的,想做研究的大學生真的很推薦看
這本書是老師推薦給我們的 感覺內容蠻實用的 還不錯 印刷和包裝都不錯 快遞也很給力 好評!
老師介紹看的書,相信一定錯不了,我要好好的看看書里的內容!
上大學的時候沒有這么認真系統地得到過指導,現在補上。
是本值得一看的書,對學術上的許多事情都有指導比如書怎么讀論文怎么寫,還有一些治學的想法很不錯
這本書是老師推薦給我們看的,內容真的很有幫助,這次買這本送給要上大學的弟弟,應該是一份不錯的小禮物吧~
書很小,就像小學課本一樣的尺寸,不過內容還是不錯的
導師推薦的書,裝幀排版不錯,個人覺得非常符合封面上的"新生必讀",非新生大概翻翻就差不多了
書收到了,是小小的一本,還沒看,老師推薦的,應該不錯
物流速度很好 態度很好 最最重要的是書是我喜歡的
、來家里作客的學生;具體問題具體回答,把它們寫成信寄給苦惱的提問者;再然E后,
很可惜上研究生了才知道這本書,老師給學生的這些信件我還在仔細品讀當中,很不錯的一本書,里面講了關于學習方法以及論文寫作等等的內容。
十九札:一位北大教授給學生的信學語言 科學論文學期報告科學語言關于學士論文規
十九札:一位北大教授給學生的信在《十九札》里,一本正經地談方法、談E理性,我卻讀出了他
老師推薦的書目,很有教育意義,對于大學生來說很有價值
師 職能等級知D行合一關于專家和學者 專家學者知識分子判斷關于科4學的局限
書籍是小冊子,攜帶方便,大紅色書皮很醒目。當當發貨是一貫的神速,好評!
北大教授的是九封信,寫的太好了,作為在校學生真的很受啟發,多讀,多思考。
在學生間流傳;最終,四年后,它們被有心人搜集整理出來,面向了更多的在追求科學、理性的大學路上摸C索的十九札:一位北大
場規范X關于注釋 注釋六法科學注釋哲學解釋通俗注6釋關于術語 術語詞典學構成關于索引 可重
朱青生教授的藝術史,被稱為“北大第一課”,場場爆滿。上次去聽了,果然充滿魅力,回家就把這本書給買了。非常好。朱教授在課上還推薦了《詹森藝術史》,但是太貴,等搞活動的時候再說吧~
十九8札:一位北大教授給學生的信解釋通A俗注釋關于術語 S 術語詞典學構成關于索引 可重復性理解全文索引索隱關于考
法關于8科學閱讀 目標規范基本信息關于思考閱讀 科學意義思想讀中思讀后思不讀思關于外C語 英4語外來D語母語十九札:一
《十九札》是北京大學教授朱青生解答自己的學生提出的關于學習疑問的記錄,一共19封。針對的問題集中于如何遵從科學的規范和辦法,完成大學作為理性保證的目標,建構并鞏固自己的理性,同時認識并克服科學的局限,成為一個趨向完善的個人。信的寫作歷時4年,收信或質疑的學生也不固定,數年之間,或已遠赴海外求學,或已進入社會工作,大多則至今仍在學校念書。
非超好看,很有用,推薦大一學生讀,或者以后都可以讀
感覺這本書在實體書店不容易買到,要么沒有要么缺貨。很幸運在當當買到了。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