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兒》是當代著名作家嚴歌苓的中短篇小說精選集。身兼作家與編劇,且曾為文藝女兵、在大江南北的舞臺上飾演過多種角色的嚴歌苓,深知人生如戲的況味。我們閱讀和體味書中每個“角兒”的故事,也許能為扮演好自己在如戲人生中的“角兒”加一道籌碼。
《角兒》中收錄有《小顧艷傳》《角兒》《青檸檬色的鳥》《乖乖貝比》《老囚》《誰家有女初長成》等十部嚴歌苓精選的中短篇小說。
作者以女性視角投放到浩蕩的歷史記憶中,以悲憫的情懷和不失犀利的筆觸書寫大時代中小人物的人性邊界。命途坎坷的朱依錦、賢妻良母的小顧、聰明漂亮的潘巧巧……她們雖努力呼喊、拼命掙扎,但終還是不可逆轉地走向毀滅,展現了人性的殘酷漠然、命運的坎坷無助,揭示了人生的沉重和苦痛。
本書精選著名作家嚴歌苓中短篇小說,每個故事都扣人心弦,跟隨小說中不同人物命運的跌宕起伏,看芳華被時代的旋律浸染,人性的善與惡、美與丑,在嚴歌苓的筆下,細膩入微,令人為之震撼,掩卷難忘。
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中的角兒,每個角兒都在大時代里譜寫著平凡卑微的小命運,或悲切,或暢快,或殘酷,或幸運……閱讀角兒的命運,擺渡如戲人生。在嚴歌苓的故事細節處,總能讓人直面凜冽的人生,思考余生的方向。
記錄大時代中小角色的戰栗和悲鳴,探觸人性荒原上激情與殘酷的底線。
嚴歌苓,享譽世界的華人作家,好萊塢編劇家協會成員。
曾參軍、擔任戰地記者,后赴芝加哥哥倫比亞藝術學院獲文學寫作碩士,作品以中文、英文創作,被翻譯為法、荷、西、日等多國文字,并多次被翻拍成影視作品。
代表作《床畔》《天浴》《扶桑》《第九個寡婦》《小姨多鶴》《一個女人的史詩》《金陵十三釵》《陸犯焉識》等,數次獲得中國小說協會年度長篇小說排行榜榜首和幾十項國內外文學大獎。
床畔》product.dangdang.com/23675847.html
小顧艷傳 001
角 兒 033
青檸檬色的鳥 046
乖乖貝比 058
老 囚 072
誰家有女初長成 085
魔 旦 175
黑 影 195
柳臘姐 210
老人魚 222
小顧艷傳
引子
還得從樓的形狀說起。
若不是因為它的奇特形狀,穗子不會看見許多她不該看見的事物,比如女人打男人、男人摟保姆、狗吃油畫顏料等等。然而下面這個故事和上面介紹的三種景觀并不搭界,只不過也是穗子和她的同齡伙伴借樓的形狀看來的。
樓是“凹”字形,四層,南面十二個窗子和北面的十二個窗子對稱,東邊,也就是“凹”字的底座,每層樓都是裝有鏤花鐵欄桿的長廊,沿著長廊的十二間屋,門扉也全朝著“凹”字中間的天井。像是一座監獄的建筑設計,便于所有人交叉監視,天井留給警衛巡邏。樓建于一九五八年。直到一九九九年拆的時候,還能看見樓檐下一圈剝蝕了的“三面紅旗”浮雕。當時全省(也包括外省)的作家、畫家、音樂家陸續遷入彌漫著新漆和鮮石膏味的樓內,都覺得這樓的設計有點不妙,但沒人說穿,其實它很像一座藝術家的集中營。新政權在那時已發現這些人太不省事,以這方式可以圈起他們來統一管理。當然,這都是穗子在一九九九年看著那個“凹”字形廢墟悟到的。
四層樓頂上,有個“凹”字形狀的大平臺,藝術家們在這里做煤餅、晾被單、曬紅薯干或高粱米或生了蛀蟲的掛面。孩子們在這里“跳房”“攻城”,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他們最享受的娛樂是在天黑之后爬上平臺的水泥護欄,觀看每個窗子里上映的戲劇。平臺護欄高一米六,只有兩個巴掌的寬度,爬上去再懸著兩腿坐在四層樓高的天井邊沿上,必得足夠野蠻,足夠亡命。當然,上映的戲劇都是極短的片斷,有時只是驚鴻一瞥。將它們連綴成連續劇,還得靠想象、推理。最主要的,要靠幕后的跟蹤考察。也就是說,穗子和伙伴們冒著墜樓危險看到的,僅僅是端倪,不管畫面有多觸目驚心。
故事開始了—
藝術家協會大院里的人都記得小顧嫁進來那天。那是一九六一年的秋天,穿一身粉紅的小顧從楊麥的自行車貨架上跳下來,手里抱一只面口袋。人們已經在這場后來被稱作“三年自然災害”的中磨尖了目光,一看就知道小顧的面口袋里裝的是花生仁,并且顆粒肥壯,珠圓玉潤,絕不是逢年過節家家戶戶按定量付高價買的走油的或干癟的。小顧臉蛋也是粉紅的,在這一群餓得發綠的藝術家看來,她簡直就是從魯本斯畫里走下來的。當晚小顧和楊麥舉行婚禮,三十多斤炒得黑乎乎的花生米攤在會議室長條桌上。所有的大人孩子都吃成一張花臉兩只黑手。公共廁所一連幾天都是花生油氣味。大家都說楊麥走運,幾幅年畫就換來一個百貨大樓的小顧。
所有人都看得出其實是小顧玩了命換來了楊麥。楊麥三十歲,畫的年畫已經家喻戶曉。除了畫畫,楊麥還會寫打油詩,寫獨幕劇,小提琴也會拉幾下。假如不是營養不良,楊麥也有楊麥的俊氣,眉是眉,眼是眼,就是胡子長得不好,該長毛的地方一律禿,喉結周圍卻是一叢卷曲的黑須。婚禮上小顧照實介紹了兩人的戀愛過程。小顧老實,說是她先愛上楊麥的。她在柜臺上跟人爭吵,楊麥向著她,那人威脅要告小顧的狀,楊麥愿意做證,留了姓名、地址。小顧一見楊麥的名字,就開始用工夫了。小顧說一句,臉轉向楊麥,一大朵牡丹花笑容朝楊麥盛開,楊麥眉心微微一蹙,喉結上的黑須一抖,但眼睛還是甜蜜的。
后來人們發現,只要小顧當眾說話,楊麥的眉心總要蹙一下,黑茸茸的大喉結提上去卻不落下來了。眼里的甜蜜在新婚不久就淡下去。
小顧或許比任何人都更早發現楊麥的變化。在食堂或公共水房,她提醒自己不說蠢話,卻往往發現自己又被人逗得蠢話連篇。而沒人逗她,她又心慌,站在打飯的隊伍里故意大聲說:“哎呀頭腦子疼,昨晚看書看晚了。”問她看什么書,她說:“托爾斯泰的《高老頭》啊。”人們就快活死了。食堂一共三種菜,吃起來一個味,加一塊也不如小顧下飯。
“小顧,托爾斯泰是哪里人?”小顧知道大家又開始不安好心。不過她想,我又不是一年前才嫁過來的小顧,書讀不懂書名還能讀得懂吧。她下巴繞個一百二十度。意思是,你考誰呢?!小顧的下巴、肩膀、腰肢、屁股特別生動,會反駁、提問、嗔怒。楊麥常常想,假如她是個啞巴就美好多了。
“托爾斯泰不就是蘇聯人嗎?”小顧答道。
那些逗她的作家或畫家的妻子們便你捅捅我我推推你。她們起先妒忌過小顧的青春美貌,丈夫們看小顧時的眼神和看其他女人不一樣。那發綠的眼神把男女之間的關系剎那間降到最本質最純粹的位置。這些妻子們看著長眉秀目的笑柄小顧,心想她在男人們那里只剩下一個價值,就是上床。
不過后來的事實證明,小顧那一項價值相當偉大。
小顧對這些妻子們總有幾分怕,也有幾分崇拜。她們多數是文化館、圖書館、電影資料館的,剩下的是話劇團和京劇團的,還有兩個是地方戲劇院的,因為口音重顯得不入流。小顧毫不知道這些女人們暗中是你死我活的,拼殺的武器是她們的丈夫。丈夫的名氣、級別、稿酬數目決定武器的精良度。小顧怎能料到,這些女人連穿一件新衣,戴一款新首飾,心里都是惡狠狠的,想著如何不露痕跡地將丈夫新獲的知名度和版稅透露出去。小顧只是苦苦模仿著她們的穿戴談吐,做著她們永遠的底線:水平再低還能低過小顧?
24小時晚上,小顧把兩只腳丫泡在洗腳盆里,黯然神傷地搓。楊麥看著這一對長在成年女人身上的嬰兒腳丫,既愛憐她又想弄痛她。小顧卻肩膀一擰,推開了楊麥。楊麥覺得那肩與腰肢表達的委屈簡直讓他腸根子作癢,讓他把難得動用的臥房密語也動用了。他直接把小顧從洗腳盆上抱起,嘴里“肉肉長、肉肉短”。沒等到床邊,小顧突然眼淚汪汪起來。問她怎么不妥,她說:“你比渥倫茨基還壞。”
“誰?”楊麥問,手一撒,小顧落在了床上。
“安娜的情人—渥倫茨基。”
楊麥此時已站直了身體,兩手吊兒郎當地叉在腰上。
“那你就是安娜 卡列尼娜了?”楊麥鼻翼擴張,吃了一口餿飯似的。
小顧看著他,然后長睫毛一垂。
楊麥“咚咚咚”走到房間那頭,又“咚咚咚”走到這頭,站在朝向“凹”字形天井的大窗子前面,心想這下完了,非離婚不可了。不讀書的小顧蠢是蠢,畢竟可愛,讀了點書,她可叫我以后怎么受?
小顧此刻側過身,躺得曲線畢露,悲劇性十足,想來安娜臥軌,一定非常婀娜。“在百貨大樓你瞅著我的時候,就跟渥倫茨基瞅安娜一樣。現在呢?”
楊麥說:“以后不得了了。你還要做瑪絲洛娃、娜塔莎。”楊麥是北方鄉下人,念那些洋名字時企圖念得洋氣,舌頭該翻滾不該翻滾一律都翻滾,因此出來一種又侉又丑陋的聲音。他一面說一面心里納悶,我這么認真干什么?她想鬧知識分子式的夫妻風波,我還陪著她酸呢。
楊麥想明白了,從窗口轉回身,見小顧還在床上臥軌。他晃晃悠悠上去,只當什么也沒發生,該解她衣扣照解,該拉燈繩照拉。隨她去滿嘴滿身地排練演出,越來越深地進入角色。她演著頭一次偷歡的安娜 卡列尼娜,黑暗里身體也開成一朵大牡丹花。楊麥想,隨她怎樣離題八丈地去讀小說,實惠反正是落在我這兒。
從此后再出現這種局面,楊麥只當沒聽見,沒看見,該抽煙抽煙,該喝酒喝酒。光憑小顧買煙買酒的本領,楊麥也離不開小顧。小顧在這“凹”字形樓里低人一等,在百貨大樓可是一個天使,所有人都認為她聰明絕頂,美麗絕倫。小顧工作年頭不多,卻把百貨大樓內外編織成一張嚴謹、精密的關系網。她把楊麥出版的連環畫送給黨委書記的小兒麻痹癥女兒,又請黨委書記幫著采購科長的老婆調動工作,采購科長送她兩丈毛嗶嘰的謝禮,又被她剪下一半來送給了人民醫院副院長,從此百貨大樓的職工看病就不必半夜排隊掛號。
像所有“凹”字形樓里的人一樣,小顧也把兩個孩子養在父母那里,她有足夠的自由和時間讀書、看戲、聽音樂。她找了個老師,開始學拉提琴。也弄了副畫架子,學畫炭筆素描。她漸漸淘汰了紅色或粉紅色的衣服,學著名角兒朱依錦一律穿白色或黑色,裙子不是極窄就是長及腳踝。頭發不再扎成兩根辮子,而是在腦后盤一個大餅,別一把玳瑁大梳子。原先她之所以賞心悅目,因為她從相貌到衣飾色彩都像一幅農家年畫,現在臉還是年畫的臉,身上卻一襲縞素,半巫半仙,成了一個漂亮的沖突。別人覺得她終于有氣質了,楊麥畢竟比一般人見識多些,他懂得協和、統一才是美。與其有這么個裝腔作勢,能拿出手去和其他裝腔作勢的妻子們媲美的楊夫人,他寧可要原先璞玉渾金的小顧。
小顧自己卻認為楊麥不再對她叫“親親”“肉肉”“心肝”,是一種尊重的表現。楊麥寫得苦惱的時候,或畫不下去的時候,會和小顧談談樓中其他人的事。教她怎樣在那群妻子中含沙射影、指桑罵槐,讓她們知道小顧現在不是傻大姐了,提琴也會拉三支曲子了,素描也畫過上百張了,裝模作樣的本領也不比她們差了。
小顧把楊麥對她態度上的變化全看成好事,是平等和民主,是他們變成文化夫婦的開端。小顧不知道,正是在這時候楊麥在外面交上了女朋友。
楊麥明白自己不可能離開小顧。因為無論小顧怎樣愚蠢地、苦苦地改頭換面,她畢竟沒有錯處。冬天楊麥坐下寫東西,小顧馬上一個熱水袋遞過來;夏天他畫畫,小顧開一個二十瓦的小電扇只吹他一人。他熬夜小顧就煮夜宵,用一個三百瓦小電爐偷公家的電,燉山藥粥、紅棗黨參湯。小顧出去打牌,半夜回來,發現楊麥在藤躺椅上睡了,她會替他脫衣脫鞋,把他哄到被窩里,再打一盆熱水,用熱毛巾替他擦腳。
楊麥最看重的,是小顧的持家本領。給她十塊錢,她辦得出一桌席,給她五塊錢,她照樣辦得出一桌席。他們兩人工資不多,讓小顧開銷,日子都過出花來了。小顧自己很省,楊麥穿爛的棉毛褲、棉毛衫,她剪一剪剜一剜,拿到縫紉機上重新一拼,便是她的了。除了吃的小顧很少買質量,憑著她的關系,她買來的次品往往沒有瑕疵,幾乎不夠格算作次品,而真正有瑕疵的次品,給她的價錢,僅高于廢品收購站罷了。“凹”字形樓上的人,家家都有小顧替他們買來的次品,價錢便宜得成了笑話。一次小顧弄到一條幾十米長的毛巾,是一個女工開了機器睡著了覺織的。那條毛巾被剪成上百段,“凹”字形樓上的人花兩分錢就能買一段。還有一次弄到幾捆織錯紋路的純毛毯子,很漂亮的鐵灰色,每家也都沒這份洋酪:撿洋酪即撿便宜貨,買下來做成大衣和褲子。但不久人們發現用這毯子做出的褲子一穿就不對了,屁股鼓出一個大包,兩個膝蓋更鼓得滑稽,看上去“凹”字形樓上的人都半蹲著走路。因為價錢實在便宜,大家都想,半蹲就半蹲吧。
人們漸漸習慣了買次品,需要什么就對小顧說:“小顧,碰上次品茶杯給我來幾個。”“小顧,有次品拖鞋沒有?”“凹”字形樓上,你常看見印錯花或染錯色的床單窗簾,帶坑洼的鋼精鍋,“一順跑”的拖鞋,“不倒翁”的茶壺茶杯,缺大、小鬼的撲克,不出聲的鬧鐘。
小顧終于發現了楊麥的疑點。楊麥小臂上出現過三條指痕,非常淺,換了別人無論如何是看不出來的。不久,她又發現楊麥的手稿是另一個人謄抄的,筆跡相當漂亮。(這是她幫不上楊麥的地方,她的字實在不上臺面。)一次楊麥去南京出差,一回到家,小顧就開始搜查他的行李。(穗子和伙伴們扒在樓頂欄桿上看到的,就是這一幕。)楊麥開始還拉她,要她別還原成醬坊店女兒的庸俗面目。但她又蹦又跳,把楊麥箱子里的衣服、畫稿、手稿扔得滿天飛。楊麥不理她了,到一邊狂拉小提琴去了。他相信她是徒勞,回家之前他毀了所有證據:兩人看電影的票根,兩人吃館子的收據,兩人住旅館的假介紹信,全燒了。但他沒料到一個女人愛她的男人愛到小顧的份上,就成了精。小顧在楊麥出發之前,悄悄拽松了他外套上一顆扣子。只要楊麥一系那顆紐扣,它就會脫落。若沒有女人,楊麥會像婚前那樣,毫不在乎地照樣穿。小顧認識楊麥的時候,他幾乎所有衣服都少紐扣。而這顆紐扣現在被釘回去了,還用了同色的線。即便退一萬步,楊麥自己釘了這顆紐扣,他也絕不會違背他的天性,刻意去找同色的線。
…………
嚴歌苓的作品,一言以蔽之,是“蓋了帽”了……嚴歌苓是個不可思議的作家,她的作品細膩、華美、機智而深沉。
——《洛杉磯時報》
嚴的故事描述了人的劇烈痛苦,神秘而難解的荒謬,永遠無法滿足的激情與渴望。
——《芝加哥論壇報》
嚴歌苓作品的核心,是對人性的終理解——那種不受社會構架所控制的人之天性。
——《西雅圖時報》
嚴歌苓所講述的每一個關于中國人的故事都那么獨特、復雜,并富有深深的感染力……她筆下的人物如此豐滿,而且她是通過對那古老的、男女關系的新的詮釋,探索和表現他們的處境……作品以詩一般精細的語言進行陳述……
——《芝加哥太陽報》
在這些故事里,除了譏諷和荒誕,更吊人胃口的是嚴歌苓所揭示的嚴酷藝術現實中人的感官世界。
——《芝加哥讀者報》
隔些天就要來買些書,這次是趁滿減活動又買了幾本。很期待新年的活動,還記得去年新年時買了快半書柜的書。另外最希望當當能把缺貨和下架的書補一補。
聽過嚴歌苓,但是沒有看過她的書,豆瓣評分挺高的,期待內容
很不錯,第一次看她的作品 ,剛開始看這本書,小顧的人物形象刻畫鮮明~讓人印象深刻
嚴歌苓的作品已經讀過幾部,每部作品都是佳作!
嚴歌苓的書有很多,這本還沒有看過
名家之作,質量還是有保障的。
第一次買嚴歌苓的書,還不知道如何呢,應該不會失望
嚴歌苓女士的作品,百讀不厭。本書收集的是,嚴歌苓女士過往的作品,希望中國女性能讀一讀
快節奏的時代,讀長篇沒有很好的耐性,特意找了一本短篇合集。剛讀完一個女人的史詩,沉浸在田蘇菲的悲觀喜樂里,看短篇的更隨性一些。
都是些小文、小人物,但讀后卻印象深刻,人物形象鮮明,以后會繼續關注她的作品。
可以可以 金典喔 可以看看哦。可以可以大家都來讀書
寫老人家非常動人,但寫戲曲總感覺不對味兒。《老人魚》最佳。
短篇就是沒有長篇入戲喲。嚴阿姨短篇涉獵很廣,有出軌寵物同性戀童等等哦,最后老人魚最飽滿,最有淚點。
買來發現里面好幾個故事都曾經讀過,喜歡里面特別的一篇巜黑影》,也是第二次讀,感觸竟比第一次深刻得多。好文,直擊人心!
嚴歌苓是從課本上面認識的,這本角兒蠻多和相關的故事,也可能和作者本身的經歷有關,給人帶來的影響,有點悲涼
《角兒》是當代著名作家嚴歌苓的中短篇小說精選集。身兼作家與編劇,且曾為文藝女兵、在大江南北的舞臺上飾演過多種角色的嚴歌苓,深知人生如戲的況味。我們閱讀和體味書中每個“角兒”的故事,也許能為扮演好自己在如戲人生中的“角兒”加一道籌碼。《角兒》中收錄有《小顧艷傳》《角兒》《青檸檬色的鳥》《乖乖貝比》《老囚》《誰家有女初長成》等十部嚴歌苓精選的中短篇小說。作者以女性視角投放到浩蕩的歷史記憶中,以悲憫的情懷和不失犀利的筆觸書寫大時代中小人物的人性邊界。命途坎坷的朱依錦、賢妻良母的小顧、聰明漂亮的潘巧巧……她們雖努力呼喊、拼命掙扎,但*終…
作者作品一直是自己特別喜歡的風格,也值得學習。
嚴歌苓的作品百分百信任的(??????)??
很少買小說看,但這一本很期待。書一直都在當當買,很放心。
嚴歌苓的文筆,無論短篇還是長篇,都有吸引人的地方
今年的新書,封面好評,內容還沒來得及看,但應該錯不了
封皮很好看,不是長篇,而是由多個小說組成的,嚴歌苓的作品都很好看。
至今還沒讀,但感覺肯定不錯,因為這是占豪推薦的,一定是經典,一定能讓人受益!
嚴歌苓的作品涵蓋面比較廣,能夠深入到各階層人物的靈魂深處,用她那獨到的文筆剖析,贊!
一直都很喜歡嚴歌苓的作品, 對女性的表述, 細膩,美麗,溫柔,強弱度 把控很好。 真是可以好好看下。 尤其是成長中的女性。 但是, 不喜歡她寫的那種中國式人物確充滿著海外情懷的女人, 感覺格格不入,牽強,出不了彩 。
嚴歌苓十分擅長寫那個年代的故事,特別是女人故事,女主人公似乎都帶有一種不屈不撓,堅韌不拔,溫情又充滿矛盾的姿態。這本書是一本女人群像書。
嚴歌苓的書,我不會只看一遍,每看一遍都會有不一樣的感受。手握花兒,雅致款款的旗袍女子,還有一雙華麗的高跟鞋,很精美。相信《角兒》會很好看的,不說了,先看去了。
看過一點劇版的小姨多鶴,悲情了些,不太喜歡。再讀嚴歌苓的文集時,比起影視劇的悲情,文字似乎更容易接受了些。每個開篇的視角都很獨特,故事間也能找到串聯的痕跡,讀到結尾不由一聲嘆氣。在她的文字間,總能讀到人性的劣根,生活的悲劇,時代的無奈。還是值得一讀的。
作者的小說,以紙質書和電子書和方式,我基本都買了。
超吸引人的一本書 嚴歌苓的文字非常生活化但是卻很能寫出最本質的東西
凡是嚴歌苓的作品都要買來讀,沒有例外。這是位嚴謹有極有水平的作家,每一篇都字字珠璣,情節緊湊有味道,水平在巔峰處發揮很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