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是當代作家余華的代表作,講述了一個人歷盡世間滄桑和磨難的一生,亦將中國大半個世紀的社會變遷凝縮其間?!痘钪愤€講述了眼淚的寬廣和豐富;講述了絕望的不存在;講述了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痘钪烦霭?5年來打動了無數讀者,經過時間的沉淀,已成為20世紀中國文學當之無愧的經典之作。到今天,已被譯介至英、法、德、意、日、韓、俄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獲得國內外多個文學大獎,余華也憑借這部作品于2004年獲得法蘭西藝術和騎士文化勛章。
定本 25周年特別修訂
活著》講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難;講述了眼淚的寬廣和豐富;講述了絕望的不存在;講述了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本書獲得:意大利格林扎納 卡佛文學獎臺灣“中國時報”十大好書獎《亞洲周刊》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同名電影獲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
余華
1960年4月出生,曾經從事過5年的牙醫工作,1983年開始寫作,主要作品有《活著》《許三觀賣血記》《在細雨中呼喊》《兄弟》《第七天》等。作品已被翻譯成35種語言,在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俄羅斯、日本等37個國家和地區出版。曾獲意大利格林扎納 卡佛文學獎(1998年),法國文學和藝術騎士勛章(2004年),法國國際信使外國小說獎(2008年),意大利朱塞佩 阿切爾比國際文學獎(2014年)等。
我比現在年輕十歲的時候,獲得了一個游手好閑的職業,去鄉間收集民間歌謠。那一年的整個夏天,我如同一只亂飛的麻雀,游蕩在知了和陽光充斥的農村。我喜歡喝農民那種帶有苦味的茶水,他們的茶桶就放在田埂的樹下,我毫無顧忌地拿起積滿茶垢的茶碗舀水喝,還把自己的水壺灌滿,與田里干活的男人說上幾句廢話,在姑娘因我而起的竊竊私笑里揚長而去。我曾經和一位守著瓜田的老人聊了整整一個下午,這是我有生以來瓜吃得最多的一次,當我站起來告辭時,突然發現自己像個孕婦一樣步履艱難了。然后我與一位當上了祖母的女人坐在門檻上,她編著草鞋為我唱了一支《十月懷胎》。我最喜歡的是傍晚來到時,坐在農民的屋前,看著他們將提上的井水潑在地上,壓住蒸騰的塵土,夕陽的光芒在樹梢上照射下來,拿一把他們遞過來的扇子,嘗嘗他們的鹽一樣咸的咸菜,看看幾個年輕女人,和男人們說著話。
我頭戴寬邊草帽,腳上穿著拖鞋,一條毛巾掛在身后的皮帶上,讓它像尾巴似的拍打著我的屁股。我整日張大嘴巴打著哈欠,散漫地走在田間小道上,我的拖鞋吧嗒吧嗒,把那些小道弄得塵土飛揚,仿佛是車輪滾滾而過時的情景。
我到處游蕩,已經弄不清楚哪些村莊我曾經去過,哪些我沒有去過。我走近一個村子時,常會聽到孩子的喊叫:
“那個老打哈欠的人又來啦。”
于是村里人就知道那個會講葷故事會唱酸曲的人又來了。其實所有的葷故事所有的酸曲都是從他們那里學來的,我知道他們全部的興趣在什么地方,自然這也是我的興趣。我曾經遇到一個哭泣的老人,他鼻青臉腫地坐在田埂上,滿腹的悲哀使他變得十分激動,看到我走來他仰起臉哭聲更為響亮。我問他是誰把他打成這樣的,他用手指挖著褲管上的泥巴,憤怒地告訴我是他那不孝的兒子,當我再問為何打他時,他支支吾吾說不清楚了,我就立刻知道他準是對兒媳干了偷雞摸狗的勾當。還有一個晚上我打著手電趕夜路時,在一口池塘旁照到了兩段赤裸的身體,一段壓在另一段上面,我照著的時候兩段身體紋絲不動,只是有一只手在大腿上輕輕搔癢,我趕緊熄滅手電離去。在農忙的一個中午,我走進一家敞開大門的房屋去找水喝,一個穿短褲的男人神色慌張地擋住了我,把我引到井旁,殷勤地替我打上來一桶水,隨后又像耗子一樣躥進了屋里。這樣的事我屢見不鮮,差不多和我聽到的歌謠一樣多,當我望著到處都充滿綠色的土地時,我就會進一步明白莊稼為何長得如此旺盛。
那個夏天我還差一點談情說愛,我遇到了一位賞心悅目的女孩,她黝黑的臉蛋至今還在我眼前閃閃發光。我見到她時,她卷起褲管坐在河邊的青草上,擺弄著一根竹竿在照看一群肥碩的鴨子。這個十六七歲的女孩,羞怯地與我共同度過了一個炎熱的下午,她每次露出笑容時都要深深地低下頭去,我看著她偷偷放下卷起的褲管,又怎樣將自己的光腳丫子藏到草叢里去。那個下午我信口開河,向她兜售如何帶她外出游玩的計劃,這個女孩又驚又喜。我當初情緒激昂,說這些也是真心實意。我只是感到和她在一起身心愉快,也不去考慮以后會是怎樣??墒呛髞恚斔齻€強壯如牛的哥哥走過來時,我才嚇一跳,我感到自己應該逃之夭夭了,否則我就會不得不娶她為妻。
我遇到那位名叫福貴的老人時,是夏天剛剛來到的季節。那天午后,我走到了一棵有著茂盛樹葉的樹下,田里的棉花已被收起,幾個包著頭巾的女人正將棉稈拔出來,她們不時抖動著屁股摔去根須上的泥巴。我摘下草帽,從身后取過毛巾擦去臉上的汗水,身旁是一口在陽光下泛黃的池塘,我就靠著樹干面對池塘坐了下來,緊接著我感到自己要睡覺了,就在青草上躺下來,把草帽蓋住臉,枕著背包在樹蔭里閉上了眼睛。
這位比現在年輕十歲的我,躺在樹葉和草叢中間,睡了兩個小時。其間有幾只螞蟻爬到了我的腿上,我沉睡中的手指依然地將它們彈走。后來仿佛是來到了水邊,一位老人撐著竹筏在遠處響亮地吆喝。我從睡夢里掙脫而出,吆喝聲在現實里清晰地傳來,我起身后,看到近旁田里一個老人正在開導一頭老牛。
犁田的老?;蛟S已經深感疲倦,它低頭佇立在那里,后面赤裸著脊背扶犁的老人,對老牛的消極態度似乎不滿,我聽到他嗓音響亮地對牛說道:
“做牛耕田,做狗看家,做和尚化緣,做雞報曉,做女人織布,哪頭牛不耕田?這可是自古就有的道理,走呀,走呀。”
疲倦的老牛聽到老人的吆喝后,仿佛知錯般地抬起了頭,拉著犁往前走去。
我看到老人的脊背和牛背一樣黝黑,兩個進入垂暮的生命將那塊古板的田地耕得嘩嘩翻動,猶如水面上掀起的波浪。隨后,我聽到老人粗啞卻令人感動的嗓音,他唱起了舊日的歌謠,先是咿呀啦呀唱出長長的引子,接著出現兩句歌詞——
皇帝招我做女婿,路遠迢迢我不去。
因為路途遙遠,不愿去做皇帝的女婿。老人的自鳴得意讓我失聲而笑??赡苁桥7怕四_步,老人又吆喝起來:
“二喜、有慶不要偷懶,家珍、鳳霞耕得好,苦根也行啊。”
一頭牛竟會有這么多名字?我好奇地走到田邊,問走近的老人:
“這牛有多少名字?”
老人扶住犁站下來,他將我上下打量一番后問:
“你是城里人吧?”
“是的。”我點點頭。
老人得意起來:“我一眼就看出來了。”
我說:“這牛究竟有多少名字?”
老人回答:“這牛叫福貴,就一個名字。”
“可你剛才叫了幾個名字。”
“噢——”老人高興地笑起來,他神秘地向我招招手,當我湊過去時,他欲說又止,他看到牛正抬著頭,就訓斥它:
“你別偷聽,把頭低下。”
牛果然低下了頭,這時老人悄聲對我說:
“我怕它知道只有自己在耕田,就多叫出幾個名字去騙它,它聽到還有別的牛也在耕田,就不會不高興,耕田也就起勁啦。”
老人黝黑的臉在陽光里笑得十分生動,臉上的皺紋歡樂地游動著,里面鑲滿了泥土,就如布滿田間的小道。
這位老人后來和我一起坐在了那棵茂盛的樹下,在那個充滿陽光的下午,他向我講述了自己。
我念過幾年私塾,穿長衫的私塾先生叫我念一段書時,是我較高興的。我站起來,拿著本線裝的《千字文》,對私塾先生說:
“好好聽著,爹給你念一段。”
年過花甲的私塾先生對我爹說:
“你家少爺長大了準能當個二流子。”
我從小就不可救藥,這是我爹的話。私塾先生說我是朽木不可雕也?,F在想想他們都說對了,當初我可不這么想,我想我有錢啊,我是徐家僅有的一根香火,我要是滅了,徐家就得斷子絕孫。
上私塾時我從來不走路,都是我家一個雇工背著我去,放學時他已經恭恭敬敬地彎腰蹲在那里了,我騎上去后拍拍雇工的腦袋,說一聲:
“長根,跑呀。”
雇工長根就跑起來,我在上面一顛一顛的,像是一只在樹梢上的麻雀。我說一聲:
“飛呀。”
長根就一步一跳,做出一副飛的樣子。
我長大以后喜歡往城里跑,常常是十天半月不回家。我穿著白色的絲綢衣衫,頭發抹得光滑透亮,往鏡子前一站,我看到自己滿腦袋的黑油漆,一副有錢人的樣子。
中國過去六十年所發生的一切災難,都一一發生在福貴和他的家庭身上。接踵而至的打擊或許令讀者無從同情,但余華至真至誠的筆墨,已將福貴塑造成了一個存在的英雄。當這部沉重的小說結束時,活著的意志,是福貴身上不能被剝奪走的東西。——美國《時代》周刊
因為它是文學作品,一部偉大的藝術作品,因為作者這樣富有同情心地敘述令人難以置信的、艱難的歷史,能夠給人以安慰……本書的價值無法用任何評論的詞語來形容,“偉大”這個詞在這本書面前也顯得渺小。——德國《柏林日報》
這本書是五星圖書,很早就注意到了,但是一直沒有買。我在20多年前看過這部電影,葛優和鞏俐主演的?,F在只記得是一部記述苦難的電影。但看了書以后,還是非常震撼。中國上兩輩的人太苦了,經歷了戰爭,饑荒等等,活得太累了,看不到希望看不到未來,只是為了活著而活著。
第一人稱的講述確實感覺不一樣,娓娓道來,親切自然。主人公福貴老來與老牛作伴的生活挺有趣的,把家里人全喊成牛的名字騙福貴牛干活,真是神來之筆啊。書中人物看似命運坎坷,好像多么不幸多么凄涼,實際上在那個動蕩又吃不飽的年代,他們之間的真情撫慰了彼此,善良喝本分讓他們活出了自己,他們的內心是安寧和幸福的。里面兩句話觸動了我——1.生活是屬于每個人自己的感受,不屬于任何別人的看法。(我的感悟:活著幸不幸福是自己的事,別人根本不知道。所以,做自己,不要在意別人對你的的看法。)2.做人還是平常點好,爭這個爭那個,爭來爭去賠了自己的命。像我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