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中收錄了民國年間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和晏陽初的相關資料。晏陽初早期開展平民教育運動時,認為中國的大患是民眾的貧、愚、弱、私"四大病",主張通過辦平民學校對民眾首先是農民,先教識字,再實施生計、文藝、衛生和公民"四大教育",培養知識力、生產力、強健力和團結力,以造就"新民",并主張在農村實現政治、教育、經濟、自衛、衛生和禮俗"六大整體建設",從而達到強國救國的目的。本書由宋恩榮辨偽、篩選、校勘。書中另收錄韋政通《"創造轉化"與"自我實現"》一文,為導讀。
平民教育新運動
"平民"的公民教育之我見
平民教育運動術
關于平民教育精神的講話
平民學校教材問題
平民教育概論
平民教育的真義——"平民教育"的真義與其他教育的關系
平民教育的宗旨目的和的使命
定縣社會概況調查》序
農村運動的使命
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定縣實驗工作大概
關于民眾教育的任務
農民運動與民族自救
定縣實驗區工作概略
"誤教"與"無教"
三樁基本建設——對長沙雅禮(Yale)學校學生的講話
困難中的新都實驗
關于非常時代中國青年應有的精神的講話
關于我們為何發起農民抗戰教育的廣播稿
十年來的中國鄉村建設
多難興邦必須訓練民眾
開辟培養實用人才的教育新路
農村建設要義
平教事業在抗戰救國中的芹獻
抗戰建國的基本問題
籌備中國鄉村建設學院的意見
辦好鄉建學院的意義與要求
戰后鄉建工作努力的方向
鄉村建設育才院的宗旨與今后的使命
改造中國要從基層建設抓起
平民教育與中國的抗戰及國家建設
關于在美工作簡單情況的報告
平民教育運動簡史
為和平而教育世界
中國農村教育問題
開發民力建設鄉村
鄉村建設工作展望
截至1949年4月的工作進展報告
中國的平民教育和社會重建及其對世界的影響
接受拉蒙 麥格塞塞獎的答謝詞
從事鄉村改造必須兼有科學的本領和堅定的信仰
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在抗戰勝利后的建立
菲律賓圣路易斯計劃及其影響——一個民間運動、一個本土運動
菲律賓鄉村改造運動的整體理念及其對國家的影響
國際鄉村改造學院的歷史與理念
就"鄉村改造"答記者問
我為什么第二次回到祖國
鄉村改造運動十大信條——在URR國際鄉村改造研討會上的講話
晏陽初先生學術年表
"創造轉化"與"自我實現"——論晏陽初的思想與人格
編后記
平民教育新運動
近數年來,"平民"二字漸為一般人所注意,這也是我國的一種好現象,所以平民程度之高低,關系于國家努力之強弱。先賢所說的:"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就是這個意思。吾國男女人民號稱四萬萬,估計起來,至少就有大多數一個大字不識,像這樣有眼不會識字的瞎民,怎能算做一健全的國民而監督政府呢?怎會不受一般政客、官僚、野心家的摧殘蹂躪呢?"本"既不固,"邦"又何能寧呢?
少數知識階級的人,往往以"上流"自命,無暇或不屑顧及一般平民。多數的人民,因社會的習慣及知識的緣故,亦不得不甘以"下流"自居,因此就把世上一個文明最古、人民最多、天然物產最富的中華大國,無形無影、不知不覺地弄成一個下流國了!吾人不愿中國上流則已,如愿中國上流,那著手的辦法,就是把這許多目不識丁的男女同胞,設法上流起來。如要達到這個目的,非各省教育家一面拼命地提倡,一面下死工夫去研究平民教育不可。我們平民教育新運動之產出,亦不過區區此意耳。茲將同人海外經驗與國內調查,并新運動真相,略述于下,以就正于海內外明達。
一、海外經驗
歐戰時我國派了20余萬工人,到比、法戰地為聯邦做工,有挖戰壕的,有造槍炮的,有修鐵路的。既不能操外國語,又不諳異國的風俗人情,生活非常困苦。北美青年會有鑒于此,乃籌巨款,創辦駐法華工青年會。又在美國各大學校,招募中國留學生赴法,為服務華工的干事。我國學子以美國同學,既多冒險赴歐,犧牲一切,為國家爭戰,而吾輩華人,又怎不能為那些在法受苦吃虧的工界同胞服務呢?于是有各大學同志十余人,于1918年歐戰劇烈之時赴法為華工服務,鋌而走險,過大西洋在比法各戰地同過苦力生活。這些工人百分之九十,即是一字不識的。我們對于教育上,特別地注意,所以每晚皆有演講,并有漢文班,他們雖是整天地做苦工,而每晚仍然到各營讀書聽講,夜夜不斷,甚至有不吃飯而趕來上課的。我們看見如此勤學忘食的勞工,真令我們做大學生的慚愧,更使我們痛恨那惡劣不平的社會,不給他們一個受教育的機會。
自憶前赴英美求學之時,腦海中并沒有"平民``二字,及至法國,躬親在工營中,每日同那些社會所謂"下流"的人過生活,相往來,相友愛,那些前大學生對平民的觀念和態度,就根本推翻了。社會所謂"下流"者,并非察賦與那些自命"上流"的有什么不同。所不同的,不過機會耳。那社會所謂"下流``失學的人,如早受同等的機會,他們又怎會不"上流"呢?這種覺悟,雖是近年以為很平常的,然而我們這種平民的覺悟,不是專從書本上看來的,或從某大家學來的,乃是從經驗中、生活中得來的。所以就在法國決志,他日歸國,定投身子平民教育。并即在法、比各工營青年會,立即實行椎廣。一面就工人的需要和心理為根據,編輯課本;一面實驗方法,隨時改良。就把那七八十所工營,當作我們平民教育實驗場。后因工人中好學而有成績的日多,乃邀友人傅若愚君(駐法工營同事,前芝加哥社會學碩士)于1919年在巴黎創辦駐法《華工周報》,如是服務者二年余。平民教育新運動實胚胎于此時。
……
不錯,值得收藏!!!!!
整體感覺不錯
好評
包裝很好,物流也比較及時。
不錯,挺實惠的。
很好,很喜歡。
可以的
快遞超快
非常滿意
包裝完好
非常好
被選擇性遺忘的教育家
很不錯的書。教育、鄉村建設,這也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值得深思
1萬個贊
老經典,新版本,值得收藏
書太多,看不過來了
還行吧,給別人買的
還沒看完就被公公拿去了
經常買當當的書,折扣多,還滿減,特別好,這次快遞小哥辛苦了,幫我送了兩次。
書是正版,包裝不錯,很滿意的購物體驗,發票也給了,不錯
不錯,給兒子買的!正版!
買書必**當!書還真不錯,一直信賴當當。希望當當一直以這種良好姿態、健康的發展、負責的態度來服務書友。十分感謝當當給我帶來的實惠、方便和快樂!
內容還沒看,只是包裝爛了……怎么當當也不省心了,不開心
本書中收錄了民國年間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和晏陽初的相關資料。晏陽初早期開展平民教育運動時,認為中國的大患是民眾的貧、愚、弱、私“四大病”,主張通過辦平民學校對民眾首先是農民,先教識字,再實施生計、文藝、衛生和公民“四大教育”,培養知識力、生產力、強健力和團結力,以造就“新民”,并主張在農村實現政治、教育、經濟、自衛、衛生和禮俗“六大整體建設”,從而達到強國救國的目的。本書由宋恩榮辨偽、篩選、校勘。書中另收錄韋政通《“創造轉化”與“自我實現”》一文,為導讀。
這套書總體上不看,值得購買。特別是鄉村建設資料。
是崇敬的晏陽初先生作品的選刊,但是還是很喜歡。價格有些貴。
很不錯的書。教育、鄉村建設,這也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值得深思
如果,只是沒有如果,多走彎路,這也是一種命運,當然,也叫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