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百年間,威尼斯從一個彈丸之地崛起成為海上貿易強國,稱霸地中海,一度是東西方世界貿易的中轉站。從亞得里亞海到亞歷山大港,從克里特島到君士坦丁堡和黑海,威尼斯在地中海東部締造了海洋商業帝國,而土耳其人則通過強大的陸海力量步步蠶食這個航海巨人的版圖。《財富之城》所展示的是一部威尼斯共和國簡史,側重它在地中海世界的外交和戰爭,尤其是在“第四次十字軍東征”中的獨特作用,以及作為基督教世界之盾與奧斯曼帝國的對抗。這部作品充分利用了十字軍、船長和商人們的手材料以及大量國家檔案,是一部關于商業和帝國、航海和海盜的傳奇故事。
地中海史詩系列三部曲的后一部《財富之城》則可算是威尼斯共和國簡史,不過側重于其在地中海上的外交與戰爭,尤其是與奧斯曼帝國的對抗。數百年間,威尼斯從礁湖漁村崛起為海上貿易強國,并且開疆拓土,盤踞了愛琴海沿岸許多地區,憑借狡黠的外交手腕、強悍的海軍和金錢賄賂,左右逢源于東西方勢力之間,與基督教和穆斯林世界都做生意,在不同時期與雙方都發生過武裝沖突,此中故事非常精彩。
“地中海史詩”三部曲(《1453》《海洋帝國》《財富之城》),既是一個完整的具有延續性的故事。作者調動大歷史筆墨,濃墨重彩地為東西方對抗的統帥們——自稱為兩片大海和兩大陸地的奧斯曼皇帝穆罕默德二世、蘇萊曼大帝、塞利姆二世,與悲劇英雄拜占庭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神圣羅馬皇帝查理五世、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畫像;同時,羅杰克勞利或白描,或速寫,或施以淡墨,繪出對壘中兩軍指揮官、首臣、宗教領袖、能工巧匠們的群像,栩栩如生,有血有肉。
羅杰 克勞利(Roger Crowley),歷史學家。他出生于英格蘭,劍橋大學畢業后,曾久居伊斯坦布爾,并對土耳其的歷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花費數年時間廣泛游歷了地中海世界,這使他擁有對地中海的淵博的歷史和地理知識。著有“地中海史詩三部曲”《1453》《海洋帝國》和《財富之城》。
陸大鵬,南京大學英美文學碩士,精通英德法三種外語,熱衷西方文學歷史,譯著有托爾金《哈比人》(合譯)、朱諾 迪亞斯《你就這樣失去了她》、《暴發戶與牟利者:納粹時期的腐敗》等。
序幕:起航
及時部機遇:商人十字軍
1.達爾馬提亞領主
2.失明的執政官
3.三萬四千馬克
4.“狗轉過來吃它所吐的”
5.兵臨城下
6.四位皇帝
7.“地獄的造孽”
第二部崛起:海洋的君主
8.八分之三羅馬帝國
9.需求與供給
10.“敵人的血盆大口中”
11.圣提多之旗
12.馴服圣馬可
13.戰斗到底
14.海洋帝國
15.“如同泉水中”
16.尼普頓之城
第三部月蝕:升起的月亮
17.玻璃球
18.基督教世界之盾
19.“如果內格羅蓬特淪陷”
20.火的金字塔
21.扼住威尼斯的咽喉
結語:歸程
引文來源與參考文獻
致謝
引文注解
古今地名對照
譯名對照表
這些條件極其慷慨,似乎能滿足所有人的需求。
羅馬教 廷可以達到其最魂牽夢縈的目標之一:讓君士坦丁堡 的東正 教會臣服于羅馬;十字軍不僅可以輕松地償還債務, 還可以 得到征服和守衛圣地所需的軍事資源。據說教皇會歡 迎這樣 一次行動。而且簡直是手到擒來:在君士坦丁堡不乏 安格洛 斯的支持者,他們會打開城門,歡迎十字軍將他們從 暴君亞 歷克賽三世的統治下解放出來。使臣們說話的腔調就 像巧舌 如簧的推銷員提議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一樣:“諸位 大人, 如果你們有興趣,我們擁有談判的全權。你們應當明 白,古 往今來從來沒有過這么優厚的價碼。誰若是拒絕這樣 的條 件,一定是沒有征服的胃口。” 他們說的有些東西是意淫,有些干脆就是扯謊。
事實 上,安格洛斯在前一年秋天就曾帶著此計劃的大綱去 拜見教 皇英諾森三世,但遭到了回絕。英諾森三世也已經警 告過十 字軍不準參與這樣的計劃——這將是另一次對基督教 國家的 攻擊——“免得他們(十字軍)屠戮基督徒,污了他們 的 手,犯下違逆上帝意志的罪行”,并且他也將此信內 容告知 了拜占庭皇帝。亞歷克賽 安格洛斯年輕無知、野心 勃勃 而十分愚蠢。他許下的都是不明智的空頭保障,專門 挑十字 軍領主們想聽的講。但核心圈子里的一些法蘭克諸侯 已經知 曉此計劃,并且躍躍欲試。整個東征運動的領導者— —蒙費 拉的博尼法斯對拜占庭皇帝早有私人怨恨。后來英諾 森三世 將隨后發生的事情的罪責全部推到威尼斯人身上,但 這其實 不是威尼斯人的主意。我們不能確定,丹多洛是否在 此前就 知道十字軍要進攻拜占庭的計劃;他很有可能對其做 了冷靜 的評估。對于君士坦丁堡的內部事務,他一定比法蘭 西貴族 們知道得多,他對年輕的安格洛斯也沒有什么信心。
而對安 格洛斯來說,以他的名義提出的條約最終讓他付出了 生命的 代價。
次日,在扎拉,一個由世俗與宗教領袖組成的小 范圍議 事會商討了在出征圣地途中是否進攻第二座基督教城 市的問 題。激烈的爭吵又一次爆發,整個十字軍運動再一次 面臨瓦 解。各方分歧極大,難以彌合。沃城修道院院長再次 強烈譴 責,“因為他們根本沒有同意對基督徒開戰”;而另 一方 面,也有人非常務實地表示贊同:軍隊缺乏資金,而 且還背 負著巨額債務,向拜占庭開戰將為東征提供足夠的財 力和人 力。“你們應當知道,只有通過埃及或希臘(拜占庭) 才能 收復海外的圣地,如果浪費此次機會,我們定會追悔 莫 及。”丹多洛一定做了仔細權衡:攻打君士坦丁堡能 夠輕 松地收回欠款,在君士坦丁堡有一位親近威尼斯的皇 帝也非 常有價值,但威尼斯人承擔的風險也很大。威尼斯共 和國目 前在君士坦丁堡生意興隆,如果進攻君士坦丁堡的行 動失 敗,那么居住在那里的威尼斯商人將淪為人質。但說 到底, 最終促使十字軍定奪的還是他們的貧困。沒有金錢和 糧草, 十字軍運動將會失敗;丹多洛推斷,如果能夠輕松地 扶植安 格洛斯登基,“我們就有比較合理的借口去那里,獲 取給養 和其他物資……然后我們就有能力去海外(耶路撒冷 或埃 及)”。叫深思熟慮之后,他決定支持進攻君士坦丁 堡。根據 ’敵視威尼斯的史料,他如此決定的“一個原因是為 了得到 安格洛斯許諾的錢財(威尼斯這個民族特別貪財),另 一個 原因是,他們(威尼斯人)的城市在強大海軍的支持下 , 正在霸占那整個海域”。這是根據后來實際發生的事 件做 出的回顧性評判。
最終,法蘭西諸侯的強大勢力集團在博尼法斯領 導下,力 排眾議,投票決定接受安格洛斯的提議。雙方很快便 在執政官 的住處簽署條約,并加蓋印璽。亞歷克賽將在復活節 前兩周到 達。條約是拼湊起來的,可能在十字軍起航很久之前 就已經得 到大致的認可。貴族領主們走到哪里,他們麾下的普 通十字軍 就跟到哪里。于是,威尼斯人出航了。維爾阿杜安不 得不承認: “本書只能作證,法蘭西人的派系中只有十二人宣誓 ,其他人 不肯。”他承認此次出征備受爭議:“軍中分歧嚴重 ……人心 紛亂,一些人想要解散軍隊,另一些又盡力團結。” 不少人脫 離了十字軍。許多普通士兵“齊聚在一起,結成盟約 ,發誓絕 不去攻打拜占庭”。一些高級騎士同樣反感,也脫離 了軍隊。
一些人失望地返回家中;一些人又辟路直接前往圣地 。500人 死于船只失事。另一支隊伍遭到達爾馬提亞農民的襲 擊和屠戮。
“就這樣,軍隊的規模日益縮小。
……
通俗易讀,行文流暢,令人大開眼界——隨身帶著它吧!
——斯特拉 蒂里亞德,《每日電訊報》
威尼斯帝國的興盛和衰落是一個讓人無法拒絕的故事,克勞利是這個故事的記錄者。
——邁克爾 普洛格,《金融時報》
克勞利用生動傳神的筆調使海洋戰爭和圍城戰躍然紙上。
——《紐約時報》
充滿趣味性而又細節豐富,同時技術嫻熟地描繪了諸多生動的角色……克勞利的《財富之城》讓閱讀始終充滿樂趣。
——克里斯托弗 哈特,《星期日泰晤士報》
通俗易讀,行文流暢,令人眼界大開——隨身帶著它吧!
——斯特拉 蒂里亞德,《每日電訊報》
威尼斯帝國的興盛和衰落是一個讓人無法拒絕的故事,克勞利是這個故事的記錄者。
——邁克爾 普洛格,《金融時報》
關于威尼斯如何在地中海東部開創了自己的海洋帝國,以及土耳其人如何一步步蠶食它的扣人心弦的故事。
——諾埃爾 馬爾科姆,《星期日電訊報》年度書
從1000年到1500年,一段長達五個世紀威尼斯的絢麗、華美樂章。
——伊恩 芬利森,《泰晤士報》
克勞利用生動傳神的筆調使海洋戰爭和圍城戰躍然紙上。
——《紐約時報》
充滿趣味性而又細節豐富,同時技術嫻熟地描繪了諸多生動的角色……克勞利的《財富之城》讓閱讀始終充滿樂趣。
——克里斯托弗 哈特,《星期日泰晤士報》
從節奏、風格和流暢度上來說,這是一部描寫其主題的絕佳作品。羅杰 克勞利的風格無可挑剔,再輔以他對威尼斯人的動機的完整把握——商業上的、政治上的和思想上的——,驅使著威尼斯人橫穿瞬息萬變的地中海。”
——喬納森 凱特斯,《文學評論》
書已經收到,地中海三部曲已經湊齊。因為對前兩部的觀感實在很好,因此這最后一本必須買。印刷和插圖都很精美,作者和譯者的文筆也令人拍案叫絕,甲骨文品牌的這套書非常值得收藏。期待甲骨文工作室能夠策劃出版更多的譯注精品,滿足廣大讀者對相關歷史讀物的需求。
羅杰?克勞利(1951—),英國歷史學家、作家。童年時光在地中海的“心臟”馬耳他(Malta)度過。畢業于劍橋大學英文系,后在伊斯坦布爾居住、教學。在伊斯坦布爾,他產生了對奧斯曼帝國、拜占庭帝國、威尼斯人的濃厚興趣,用多年時間廣泛游歷地中海世界,獲得了關于地中海歷史與文化的淵博知識。作者關于15—16世紀地中海帝國的三部史詩性著作《1453》、《財富之城》、《海洋帝國》風靡英美等國的優秀暢銷書,得到《紐約時報》等一致好評,已被譯為法、德、俄、土、韓等多國文字。《航海之王》是繼地中海史詩三部曲之后又一最新力作。
相比于前兩本,這本內容有些簡略,作者想在有限的篇章內把威尼斯帝國的方方面面都事無巨細得表現出來,以至于最后給人感覺就是所有方面都一掃而過,沒有深入得描寫與探討。
去威尼斯旅游的時候,真不知道曾經它是地中海霸主~~
不愧為當代最好的敘述歷史暢銷書,也就是傳說中的“比小說還好看的史書”,雅俗共賞文筆精湛,史料豐富的令人驚嘆,可讀性卻極佳,吸引人的魅力超過所有同類歷史著作,同時避免了流于俗套的嘩眾取寵與賣弄,而是將悲天憫人的人道主義情懷與精益求精的史家才能完美結合,真正成就了史詩范!大概由于作者的英國身份,對同屬“以小博大”型海洋帝國的威尼斯共和國的命運格外動感情,字里行間都飽含深情,對威尼斯輝煌成就內在因素的詳細剖析與闡述,對中國的崛起與振興也極具啟發性(市場契約精神、官員問責制和精密的外交技巧)。是三部曲中時間跨度最長的一本,威尼斯的興…
介紹中世紀前后的地中海城市威尼斯的發展史 包裝精美
地中海之戰這一系列的三本書,每一本都很精彩
這本書三部曲中的一本,拿到手時明顯能覺察到它們之間的牽連:封面設計一脈相承,除了把藍色變成了綠色。最喜歡的部分是圖片,這樣的圖片看起來異域風情又有很多的信息,同時,還隱約讓人想起游戲里的畫面。。。內容很豐富,也很生動,讀了這樣有感染力的書,更想去那些個國家看看。
本書作者羅杰?克勞利出生于英格蘭,劍橋大學畢業后曾久居伊斯坦布爾,對土耳其歷史有濃厚的興趣。。他花費數年時間廣泛游歷了地中海世界,獲得了淵博的有關地中海歷史和地理的知識,并著“地中海史詩三部曲”《1453》《海洋帝國》《財富之城》。本書用生動傳神的筆調使海洋戰爭和圍城戰躍然紙上,可以說,為讀者呈現了威尼斯在爭取海洋霸權道路上的全過程。
隨著大航海時代的到來,威尼斯的立國之本地中海商路被拋棄了……
本書講述了威尼斯從漁村發展為海上貿易強國的歷史。作者認為威尼斯是世界上唯一為進行買賣活動而組織起來的國家。因此,這也算的上是一部貿易傳奇。本書通過對威尼斯在地中海上的外交與戰爭,尤其是其與奧斯曼帝國的對抗,講述了威尼斯人數百年間開疆拓土,憑借狡黠的外交手腕、強悍的海軍和金錢賄賂,占踞了愛琴海沿岸許多地區,威尼斯與基督教和穆斯林世界都做生意,但在不同時期也與雙方都發生過武裝沖突。但是威尼斯在東西方勢力之間左右逢源,在歷史上留下了色彩豐富的故事。本書作者克勞利在西方國家享有盛譽。本書為其“地中海史詩”三部曲中的一部。本書中文版…
書的譯者文筆好,流暢;原文一如前兩部精彩誘人,敘述威尼斯在中世紀的生存史,它的發跡不是一天兩天,也不是命中注定,而是險象環生的環境下憑借整個民族的對財富的毅念逐步興盛壯大。
財富之城:威尼斯海洋霸權(地中海史詩三部曲之三)
威尼斯,位于意大利半島。意大利半島,羅馬帝國曾經以此為基點,橫掃整個地中海,稱霸地中海世界,地理位置的優勢,不可忽視。
財富之城:威尼斯海洋霸權(地中海史詩三部曲之三)財富之城:威尼斯海洋霸2權(地中海史詩D三部曲之三)趣味性而又細節豐富,同時技術嫻熟地描繪6了諸多生動的角色……克勞利的《財富之城》讓V閱8讀始終充滿樂趣。 財富之城:威尼斯海洋霸權(地中海史詩三部曲之三)和穆斯林世界都做生8意,在不同S時期與雙方都發生過武裝沖突,此中故8事非常精彩。 地中海史詩三部曲(財富之城:威尼斯海洋霸權(地中海史詩三部曲之三)的第一手材料以及大量國家檔案,是4一P部關于商業和帝國、航海和海盜的傳奇故事。目錄序幕:起航第一部 機遇財富之城X:威尼斯海洋霸權(地中海史…
威尼斯可以說是現代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濫觴,能了解地中海銀行家通過金融和貨幣控制全世界
沒有驚心動魄的海戰,也沒有令人惋惜的巨城陷落,卻是“地中海三部曲”里最好,最唏噓的一部。延綿700余年的威尼斯海上帝國,現代商業社會的雛形,沒有敗給宿敵熱那亞,也沒有敗給強大的穆斯林,最終還是作為舊世界,在地理大發現的大時代,與君士坦丁堡開羅黑海大馬士革巴格達紅海諸港口、黎凡特各大都市一樣隨著舊世界慢慢落幕。
克勞利地中海三部曲的第三部,對于威尼斯對于第四次十字軍的參與過程,以及與熱那亞、奧斯曼爭霸東地中海的經過做了精彩的描述,值得推薦的好書。
一書是英國歷史學家羅杰?克勞利關于15~16世紀地中海帝國三部史詩性著作之一,作者以嚴謹的歷史敘述、生動的細節描寫和傳神的人物刻畫,完整地再現了彼時威尼斯的發展歷程,作品展現給我們的不僅有歐亞各國的戰爭故事,更有人類的悲憫情懷、各民族勇氣和智慧的頌揚。
甲骨文的地中海三部曲終于湊齊了,真是千呼萬喚始出來,等得花兒都謝了。大鵬的翻譯依舊有韻味,流暢易懂。。。依然是函套的形式,依然是拿出來容易但是插進去很難。拜托出個三本的精裝版吧,千萬別再做函套的形式了。
看威尼斯人從海灣小漁村發展為海洋帝國,看奸詐與狡猾,智慧與陰謀,控制與脅迫,欺騙與忠誠,無知民眾的忠實信仰,皇帝教皇的權利爭奪,十字軍東征的陰差陽錯,權利更迭中陷落的君士坦丁堡....
從興起到衰落,威尼斯的故事非常精彩。不同于前兩部,本書圍繞威尼斯展開而不是圍繞幾場戰爭展開。但依舊精彩,對地中海歷史有了一個新的了解。
對于前兩部來說明顯差很多,是因為作者虎頭蛇尾了?還是譯者偷懶了?《1453君士坦丁堡之戰》和《海洋帝國地中海大決戰》的譯者都是一個人,這部書變成了兩個人,有些地方明顯與前兩部的風格不一致了
剛拿到書時有點“不知所措”,整本書不知怎么打開,經過研究才發現是一個套子,抽出來后好像沒有封面?綠色很養眼,書也很精美,只是開本小、厚度大,有些不太好翻。但書總體還是不錯的,對于了解地中海地區、威尼斯地區很有幫助。
地中海史詩系列三部曲的*后一部《財富之城》則可算是威尼斯共和國簡史,不過側重于其在地中海上的外交與戰爭,尤其是與奧斯曼帝國的對抗。數百年間,威尼斯從礁湖漁村崛起為海上貿易強國,并且開疆拓土,盤踞了愛琴海沿岸許多地區,憑借狡黠的外交手腕、強悍的海軍和金錢賄賂,左右逢源于東西方勢力之間,與基督教和穆斯林世界都做生意,在不同時期與雙方都發生過武裝沖突,此中故事非常精彩。
這本書買的時候覺得一般,因為對威尼斯這個水城很有興趣才買的,不過拿到書之后真的很驚喜——居然有個函套!太奢侈了有木有~~其實很想買一整套的地中海史詩三部曲,等看完這個再買另外兩本吧。順便說一句,這本書的封面太綠色太春天了~·
這本書相對于三部曲另外兩本書來說,稍顯平淡,但是勝在分析和演繹,將一座城市和一個商業帝國從崛起到衰落寫得抽絲剝繭,鞭辟入里。除了葡萄牙和西班牙航海大發現的影響,書中還給出了另外一個說法,那就是威尼斯人對自己航海傳統的放棄。
1.十字軍東征對君士坦丁堡的劫掠,說明所謂信仰往往虛妄,價值觀崩塌于財富之前。2.了解威尼斯的城建歷史和貿易發展史,特別是威尼斯和熱那亞的矛盾斗爭。同行是仇敵,俗話真有理。3.威尼斯是當時世界貿易發展的引擎,解讀威尼斯,是了解新興資產階級海外擴張的一個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