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韓國任客座教授兩年,本書是作者在韓國兩年間的見聞實錄。作者以大文化的視野、零距離的觀察、歷史學家的嚴謹,多方位展現當代韓國社會的面貌。諸如 韓國人的衣食住行與節令風俗,婚姻家庭與青少年教育,大學的規制與學生學習生活,鄉校與儒家文化,漢語漢字熱與華人華僑生活,就業與工資,市場與物價,進 口與出口,中韓雙邊貿易,等等,無不涉及。書中既有作者親身經歷或考察的鮮活個案,又有韓國媒體公布的官方數據,文字生動活潑,又言必有據,既可供一般讀 者深入了解今天的韓國社會,又為專家學者研究當代韓國提供了及時手資料。
鄭永福,男,I944年生,北京市人。1968年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畢業I982年河南大學研究生畢業,現任鄭州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中 國近代思想文化史教學與研究,發表學術論文百余篇 ,代表性論文有《川鼻草藥考略》《天演論探微》《晚清地王階級自救運動論綱》等。婦女史萬面與呂美頤合著有《中國婦女運動——1840-1921》《近代 中國婦女生活》《中國婦女通史 國卷》等
及時部分:2003年3月12日至7月2日………………………………………………1
1.韓國大學的“招請書”……………………………………………………2
2.來到韓國……………………………………………………………………4
3 . 迷路………………………………………………………………………… 6
4.迎新會上有一面中國國旗…………………………………………………7
5 .中語中文系的教授……………………………………………………… 9
6.與校方正式簽訂工作協議…………………………………………………11
7.“級階社會”………………………………………………………………12
8.釜山市博物館………………………………………………………………13
9.UN墓地與UN雕刻公園……………………………………………………14
10.大學生打工………………………………………………………………15
11.韓國社會幾個熱點話題…………………………………………………17
12.我的學生…………………………………………………………………18
13.韓國的“禮”………………………………………………………………20
14.我的日常消費……………………………………………………………21
15.學生考試緊張……………………………………………………………23
16.游梵魚寺…………………………………………………………………24
17.司機…………………………………………………………………25
18.率真的學生………………………………………………………………27
19.說規矩……………………………………………………………………2 8
20.上海街與電影明星街……………………………………………………30
21.慶星大學在鄭州大學的留學生因非典返回韓國………………………32
22.不通韓語的苦惱…………………………………………………………35
23.韓國學生節假日多………………………………………………………36
2 4 .關于大學生找工作……………………………………………………3 7
25.佛誕節游海東龍宮寺……………………………………………………38
26.慶星大學鳥類館…………………………………………………………40
27.尋找左水營遺址…………………………………………………………41
28.韓國教師節………………………………………………………………42
29.上課拾零…………………………………………………………………44
30.學校圖書館………………………………………………………………45
3 1.韓國傳統成人儀式……………………………………………………4 6
32.韓國經濟不景氣…………………………………………………………49
33.釜山華僑中學……………………………………………………………50
34.在“一品香”遇中國留學生……………………………………………52
3 5 .有困難找警察………………………………………………………… 5 4
36.韓國有小偷嗎……………………………………………………………55
3 7 .韓國女性的新趨向……………………………………………………5 6
38.尋找伽倻文化……………………………………………………………58
39.大同節感受大學生校園文化……………………………………………59
40.交往中的兩大難…………………………………………………………61
41.參觀福泉博物館…………………………………………………………63
4 2.忠烈祠……………………………………………………………………6 4
4 3.長丞和多兒哈魯邦……………………………………………………6 5
44.吃飯、喝酒、卡拉OK…………………………………………………66
45.釜山華僑天主教教會……………………………………………………69
4 6 .校園廣告與活動………………………………………………………7 0
47.韓國節日真多……………………………………………………………71
48.韓國人的穿著……………………………………………………………72
49.感受友好與熱情…………………………………………………………74
50.從金剛公園到釜山大學…………………………………………………75
51.韓國民眾對美國的看法…………………………………………………76
52.校園安靜了………………………&h
13.韓國的“禮”
韓國很重視人際往來的禮節,其中一個便是“送禮”。據說柳教授從中國回來時帶了不少禮品,虧得有學生幫他拿,否則不知超重多少!他要給董事張、校長 送,要給系里的教授送,要給妻子、女兒、親戚朋友送。我來韓國對此估計嚴重不足。到韓國及時周我到校部辦事,校長秘書對陪我去辦事的那位老師說,今天校長 正好在,我可以前去簽協議。這位老師說,改天吧,今天鄭教授禮禮品沒帶來。我理解,他是在善意提醒我,見校長要有見面禮。給董事長、校長送,給系里教授 送,我帶的像樣的禮品很快差不多光了。沒想到文學院院長要請我吃飯,我拿什么給他?只好將兩小盒茶葉捆在一起,買了張禮品包裝紙包好,準備屆時送給他,真 有點兒狼狽。虧得他因事并沒有請我吃飯,我心里才踏實了。(按:到了下半年返回慶星大學時,我從國內帶了一大盒茶葉送他。)學生到研究室找我問問題,有時 也帶些飲料之類的送我,表示尊敬和感謝。好在韓國學生24小時到晚喝飲料,那點錢對他們來說真的不算什么。4月11 日,妻子從國內打來電話,說孫子出生了,我自然很高興,又想到兩個助教平時對我幫忙不少,便買了幾盒較好的巧克力和餅干送給她們。她們也曾送給我小鬧鐘和 小食品。很快,我長記性了,到韓國教授或學生家里做客,或請人幫忙,總要到中國街買些禮品帶著。韓國禮節甚多,在文學院樓內,見到認識不認識的老師,都要 鞠躬致意,其身體的彎曲度不如日本人大,但其動作是慢的,以表誠意。我入鄉隨俗,但總學不像,彎腰點頭的速度太快,是不是讓人有應付之感,我可就不知道 了。因為有這個禮節,我每天遇到清潔工和夜間值班的工人,也點頭哈腰了,對方頗有受寵若驚之感。24小時,學生小黃對我說,老師對門房、工人不必行禮。這次我 驕傲了一回,畢竟我是社會主義國家出來的,對勞動人民格外尊重。據我后來觀察,一般韓國教授確實不對清潔工、門房主動鞠躬問好。
14.我的日常消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