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色彩印,印刷,要的就是古色古香。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人稱“詩仙”,一生詩作無數
樊文龍,陜西人氏,就讀于北京師范大學。性好經史,耽于雜學,醫卜星相,多所涉獵,博學而不精,落落而無成。悠游書海,怡然自得。曾主編詩詞、古文、佛教故事、《中國書法全集》、《中國美術全集》、《世界攝影全集》等圖書多部。
在獄詠蟬 駱賓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登幽州臺歌 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春江花月夜 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望月懷遠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登鸛雀樓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涼州詞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涼州詞 其一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出塞 其一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使至塞上 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將進酒 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長相思 李白
其一:長相思,在長安。其二:日色已盡花含煙。
行路難 李白
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其二:大道如青天。
宣州謝樓餞別校書叔云 李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獨坐敬亭山 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靜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旅夜書懷 杜甫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登高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楓橋夜泊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滁州西澗 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秋夜寄邱員外 韋應物
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節婦吟 張籍
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
竹枝詞 其一 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長恨歌 白居易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琵琶行 白居易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離思 其四 元稹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南園十三首 其一 李賀
花枝草蔓眼中開,小白長紅越女腮。
近試上張水部 朱慶
在獄詠蟬
西陸①蟬聲唱,
南冠客思侵。
不堪玄鬢②影,
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
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③,
誰為表予心?
疑義相與析
①西陸:指秋天。南冠:囚犯的代稱。②玄鬢(bìn):指蟬鬢。古代婦女的鬢發梳得如蟬翼狀,稱蟬鬢,蟬首色黑,故云玄鬢,亦自喻正當壯年。③高潔:指蟬,因蟬有“居高食潔”的特性,其實是自喻。
大話詩人
駱賓王(約627~約684),唐婺州義烏(今浙江義烏)人。高宗末年為長安主簿,以言事得罪,貶臨海丞。文明中,徐敬業于揚州起兵反對武則天,署府佐,為敬業傳檄遠近。據傳武則天讀檄文,嘆曰:“宰相安得失此人!”徐敬業兵敗,賓王不知所終。詩文兼工,為“初唐四杰”之一,有《駱賓王集》行世。
煮酒論詩詞
駱賓王一生,頗具傳奇色彩,而其忠義奮發,高行磊落,自非碌碌者也。其文有擊金斷玉之聲,其詩有鐘揚罄越之響,后世或傳其被誅,或傳其為僧,增許多神秘色彩。
駱賓王這首《在獄詠蟬》,是在任侍御史時,因上疏得罪武后被囚之時,詩前有很長一篇序言,文理優美,對仗工整,感思深幽,文中瑰寶,在賓王集中可列前茅,詩亦沉響清越,堪稱雙絕。
詩在起句用比興手法,對偶句式。在秋風蟬唱中,囚禁中的詩人思鄉的情緒被牽了出來,“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前句寫蟬,后句自抒。秋蟬高唱,自有一番清遠之響,不為物羈,高處自在,更似詩人少年時。而今日詩人待罪禁所,動作難施,多年宦海沉浮,空余兩鬢白發。此處巧用卓文君《白頭吟》之典,含蓄反映了那一片忠君愛國之心。借蟬自喻,意在言外,“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寄托更為深遠。前文尚有物我之分,此際則打成一片,不著分別,物我渾然一體的境界,更見詩人功力非凡。“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在境界上承續前文,更推進一步,以蟬喻自己的高潔,巧奪天工。其中情感充沛,意味悠長。
駱賓王此詩與虞世南之《蟬》、李商隱之《蟬》可并稱唐人“詠蟬”詩之三絕,唯取舍不同耳。清施補華在《峴傭說詩》中說:“三百篇比興為多,唐人猶得此意。同一詠蟬,虞世南‘居高聲自遠,端不秋風’,是清華人語;駱賓王‘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是患難人語;李商隱‘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是牢騷人語。比興不同如此。”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②,
風煙望五津③。
與君離別意,
同是宦游人④。
海內存知己⑤,
天涯若比鄰⑥。
無為在歧路⑦,
兒女共沾巾。
疑義相與析
①少府:唐時縣尉。蜀州:指今四川省崇川市。②城闕:指長安的城郭宮闕。輔:護持。三秦:泛指當時長安附近的關中地區。這一地區原本是秦國舊地,秦朝滅亡后,項羽分其為雍、塞、翟三國,故稱“三秦”。③五津:長江在四川境內的五個渡口。津指渡口。④宦游人:奔波于仕途之上的人。這兩句的意思是你我的離別之意相同,因為我們都是離家出游以圖入仕的人。⑤海內:四海之內,這里泛指天下。⑥比鄰:相近的鄰居。這兩句的意思是只要朋友互相知心,即使遠隔天涯也會像近鄰一樣。⑦歧路:岔路,指分手處。無為:不要。
大話詩人
王勃(649~675),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他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合稱“初唐四杰”。王勃的祖父王通是隋末著名學者,父親王福歷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職務。出生在這樣一個文人家庭的王勃從小就顯露出過人的才華,他六歲能文,九歲就能指出大儒顏師古注釋《漢書》中的錯誤,被時人稱為“神童”。乾封初年(666),王勃被沛王李賢征召為王府侍讀。不久,王勃因諸王嗜好斗雞,寫下了諷刺的《檄英王雞》一文,結果被唐高宗怒逐出府。上元二年(675),王勃從蜀中南下探親,渡海時溺水,驚懼而死。王勃的詩作力求擺脫齊梁的綺靡詩風,他創作的詩文“壯而不虛,剛而能潤,雕而不碎,按而彌堅”。
煮酒論詩詞
王勃的這首贈別詩,與一般送別詩迥然不同的是,它有一種奮發向上的精神。先寫送行的地點和友人要去的地方,暗示了朋友間戀戀不舍的深情厚誼。接著對友人進行勸慰:彼此處境相同,感情一致。之后進一步寬慰友人,使對方不致因和摯友分別而感到孤凄。雖然天各一方,只要朋友知心,保持著真摯的友情,就好像近在咫尺。這就使人心胸開闊,一掃憂愁悲苦的離情別緒。后勸慰友人不要作兒女之態,語壯而情深,表現了詩人開朗的胸襟。全詩情調高昂,氣象開闊,給初唐的詩壇帶來了一種清新氣息。這種精神發展下去便直接影響了“盛唐氣象”的產生。
登幽州臺歌
前不見古人,
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②,
獨愴然而涕下③。
疑義相與析
①幽州臺:薊州北城樓,故址在今北京市西南。②悠悠:長久深遠,無窮盡,形容地久天長。③愴(chuSng)然:悲傷的樣子。涕:眼淚。
大話詩人
陳子昂(659~700),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縣)人。因為陳子昂曾任右拾遺,所以后世也稱其為陳拾遺。陳子昂出身于豪門望族,少年時以輕財好施,慷慨任俠知名。青年時代的陳子昂博覽群書,先后寫下了30首感遇詩。當時的京兆司功王適偶然間看到了陳子昂寫的詩文,驚呼道:“此子當為一代文宗。”唐高宗弘道元年(683),陳子昂入長安游學,后在科舉考試中進士及第,拜麟臺正字,后升右拾遺。當時正值女皇武則天當政,酷吏橫行,濫殺無辜,陳子昂不畏權勢,屢次上書諫諍。垂拱二年(686),陳子昂曾隨左補闕喬知之軍隊到達西北居延海、張掖河一帶。萬歲通天元年(696),契丹李盡忠、孫萬榮叛亂,又隨建安王武攸宜大軍出征,對于軍旅生活和邊塞將士的甘苦有所了解。作為唐代詩歌革新的先驅者,陳子昂主張改革六朝以來綺靡纖弱的詩風,恢復《詩經》的“風、雅”傳統,強調比興寄托,提倡漢魏風骨。他的代表作《感遇》30首、《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臺歌》,內容充實,語言剛健質樸,對唐代詩歌影響巨大,張九齡、李白、杜甫、元稹、白居易都從他的詩作中得到了啟迪。
煮酒論詩詞
這首詩起筆先聲奪人,在古往今來的巨大的時間跨度中,感嘆前賢已去,后賢未及,吊古傷今表現了作者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惆悵之情,讀來感覺蒼涼無限。后兩句更矚目于廣闊的空間,想天地蒼茫,歲月悠悠,知音何在?誰又能賞識和重用自己?于是,生不逢時的感傷,仕途失意的郁悶,才略難施的悲憤,知音難遇的寂寥,建功立業的渴望,理想破滅的痛苦,孤高自許的心性,歷史興亡的反思,頓時凝結為滿腔的怨恨,集中從后兩句詩中噴涌而出。“獨愴然而涕下”一個“獨”字承上啟下形象逼真地描繪了詩人熱淚飛灑的情態和悲憤。此詩慷慨悲涼、境界宏大,它用的散文句式,對后來的自由體詩的發展有一定影響。
詩人故事
陳子昂在右拾遺任上的時候,曾經出了一件轟動朝野的大案。下邳(今江蘇邳州南)人徐元慶的父親被縣尉趙師韞所殺,后來趙師韞回到長安擔任了御史。一心為父報仇的徐元慶就更名改姓,混入了長安的驛站之中,趁機殺死了趙師韞。因為這個案子情節離奇,所以很快就傳遍了長安城。不少人認為徐元慶為父報仇是孝義之舉,應當免去他的罪責。陳子昂卻上書皇帝說:“徐元慶不經國法,擅自殺人,應當明正典刑,按律處置。然后再大修他的墓,以表彰他孝義的舉動,這樣于法于理都可以說通。”當時人們都認為陳子昂的建議合理。圣歷初年,陳子昂辭官回鄉,當地的縣令趙簡聽說陳家富有,就構陷陳子昂犯法。陳家為了避禍給趙簡送去了二十萬緡,趙簡嫌陳家給的好處太少,就把陳子昂投入監獄。陳子昂憤懣不已,后病死于獄中,一說是權臣武之思指使趙簡迫害致死。一代詩人就這樣死在了貪官污吏的手中。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連海平②,
海上明月共潮生③。
滟滟隨波千萬里④,
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⑤,
月照花林皆似霰⑥。
空里流霜不覺飛⑦,
汀上白沙看不見⑧。
江天一色無纖塵,
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⑨,
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楓浦上不勝愁⑩。
誰家今夜扁舟子?
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
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
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
愿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
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
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
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
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
落月搖情滿江樹。
疑義相與析
①《春江花月夜》為樂府《清商曲 吳聲歌》舊題,要求在詩中寫到春、江、花、月、夜幾個方面的題材。陳、隋詩人常用來寫浮艷的宮體詩。②江:指長江。連海平:江湖浩瀚無垠,仿佛和大海連成一片。③共潮生:明月隨海潮涌出。④滟滟(ySnySn):波光閃爍的樣子。⑤芳甸:花草叢生的原野。⑥霰(xiSn):細密的雪珠。⑦空里流霜:古人以為霜像雪一樣從空中落下,所以常說“飛霜”,這里是將月色比喻成霜。⑧汀:水中或水邊平地。⑨人生:指人類。無窮已:無窮盡。⑩青楓浦:在今湖南省瀏陽境內,此處泛指分別的地點。扁(piQn)舟子:飄零江湖的人。明月樓:明月照耀下的樓房,此處指思婦的住處。月徘徊:指月影移動,以此反襯思婦的難眠不安。妝鏡臺:梳妝臺。玉戶:閨房。搗衣砧(zhEn):搗衣石。相望:指互相望著月光。不相聞:指彼此聽不到對方的音訊。鴻雁:指信使。光不度:鴻雁善于遠飛仍然不能逾越月光。度通“渡”。魚龍潛躍:魚在水里翻騰。古人有魚雁傳書之說。這里是說魚兒也無法傳遞對游子的思念之情。文:通“紋”。閑潭夢落花:夢見花落閑潭,意味著春天即將逝去。閑潭,平和、幽靜的水潭。沉沉:深沉。藏海霧:海霧蒸騰,遮掩了西落的月亮。碣石:山名,在今河北省樂亭縣西南,一說碣石山已沉入海中。瀟湘:瀟水和湘水在湖南零陵縣合流后稱瀟湘。碣石在北,瀟湘在南,此處有相距很遠之意。乘月:乘著月色。
古詩今譯
春天的江潮水是那樣的浩瀚,與寬闊的海面接成一片,
皎潔的明月從海上蓬勃升起,就像伴著潮水一起涌出。
月光傾瀉在微波粼粼的江上,隨著那微微的波浪流淌。
什么地方的春江之上沒有這隨波蕩漾的明月呢!
曲折的江水繞過花草叢生的草甸,
皎潔的月光照在開滿鮮花的樹林上就像彌漫著小雪粒。
明亮的月光像從天上落下的秋霜,感覺不到它在流動,
照得沙灘上的白沙也看不出了。
天水一色,純凈得就像沒有一絲灰塵的銅鏡,
在皎皎的夜空之中只有孤月一輪,高懸天空。
什么人早在這江畔見到月亮?
這江上的月亮又是哪一年次照到人?
人類一代一代流傳下去,沒有止境,
只有江上的月亮亙古不變,年年如此;
不知道這江上的月亮在此等著什么人,
只看見這長江之水奔騰不息,流向天邊。
游子乘著船兒像一片片白云一樣慢慢地飄走,
只留下那思婦還站在離別的青楓浦上愁緒萬千。
可愛的月光在樓上緩緩地、輕輕地徘徊,
此時應該去照著寂寞的離人的梳妝臺。
這皎潔的月光照在簾子上卷也卷不走,
照在搗衣石上剛拂過它就又來了。
此時想起了你卻相互聽不到對方的聲音,
希望自己能夠跟隨那月光來到你的身邊。
鴻雁能飛很遠,但還是不能隨著月光飛到你的身邊。
魚龍可以潛游很遠,卻也只能在水面激起陣陣波紋。
昨夜我夢見很多漂亮的花朵落在悠閑而寧靜的水潭里,
可憐這春天都過了一半了我還不能回到家。
江水帶著美好的春光流向遠方,春光很快就要流逝了,
江邊水潭里的落月的月影已經斜向西邊了。
月亮慢慢地沉了下去,躲進海霧里去了,
離人就像碣石和瀟湘二江一樣天各一方,遙遠無期。
不知道有對少人能夠乘著月光回家,
西落的月亮牽動著憂傷的離情,并把這離愁別緒染到了江邊的樹上。
大話詩人
張若虛(660~720),字不詳,揚州(今江蘇揚州)人。唐代詩人。張若虛生平事跡不詳,按照《舊唐書》的記載,他曾經擔任過兗州兵曹的職務。唐中宗神龍年間(705~707),張若虛與賀知章、賀朝、萬齊融、邢巨、包融等人以文辭優美著稱于世,他與賀知章、張旭、包融號稱“吳中四士”。張若虛的詩僅存二首于《全唐詩》中,其中《春江花月夜》為其代表作。這首千古名篇沿用了樂府詩的舊題目,卻一掃陳隋宮體詩的頹唐與艷麗,通過描寫真摯動人的離情別緒表現了人生哲理,全詩語言清新優美,給人以清靈空明、自然脫俗的閱讀感受。
煮酒論詩詞
詩人成就的大小與其詩歌的產量沒有必然的聯系,張若虛的作品雖然僅有兩首被《全唐詩》收錄,但這首《春江花月夜》卻被世人稱為“孤篇蓋全唐”,一舉奠定了張若虛在中國文學史上的不朽地位。
雙11買了好多書,這本剛剛收到,迫不及待的先看了一下,全是名家名篇,詩詞后是詩人簡介,詩人故事。值得一看。超贊!
坑爹啊!號稱三百首,加起來只有八十多首。嚴重誤導消費者!
給自己買的,看了中國詩詞大會的影響,也為了給孩子以后輔導詩詞
1.沒有拼音注釋,沒深厚文化基礎的人是會讀錯字的。2.每句詩沒有翻譯白話文,只是總體點評,不太利于汲取素養。3.沒有三百首詩詞,欺騙讀者!4.閱讀要質量,購書有風險,豈非等閑輩,建議不購買本書,否則浪費RMB 吧。
適合初中新生,多讀中國古典詩書,弘揚中華文化!
彩色讀本,有精美配圖,作者介紹和詩詞故事,書皮的質感特別喜歡。
還可以,看完中國詩詞大會突然很想也學學,所以買了幾本,有些重了,不過還可以吧!希望對孩子也有用!
真的是很好,跟孩子一起重溫美麗的詩詞,是不錯的選擇
每首詩詞都有詞語解釋、大話詩人、論詩詞等板塊,但是缺點是沒有整篇詩詞的意思解釋,很遺憾。
唐詩、宋詞是兩朵并蒂綻放于世界文學巔峰之上的藝術奇葩,也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珍貴遺產。真的真的要好好仔仔細細的品一品我國博大精深的瑰寶
內容編排好,有詩人介紹,詩的背景詳述,詩詞都很經典,大人小孩都可以好好鑒賞背誦學習的好詩詞
圖文并茂,不錯,自己對詩詞略略有興趣,買來可以閑時欣賞一下
配有圖片和解析的詩詞生動形象,雖不足三百首,不過性價比還是蠻高的
美麗國學,讓國學滋養我們的生活當然需要從唐詩宋詞開始。
所選詩詞比較經典,可以作為課本的補充,圖文并茂,無障礙閱讀。
給孩子買書,順便湊單買了一些經典,準備抽時間重溫一遍,孩子長大了也可以看,囤書囤書。給孩子買書,順便湊單買了一些經典,準備抽時間重溫一遍,孩子長大了也可以看,囤書囤書。
好書,每首詩都是最容易背誦的,一讀就能上口,唐詩宋詞三百首里面的精品選了出來。一共170首不到。
唐詩宋詞的精華讀物,喜愛詩詞人士必不可少的讀物。
很喜歡。唐詩122首,宋詞62首。配圖是古典仕女山水之類。每個作者的詩題用楷書,有注釋、背景、小故事,旁邊補充另外與之相關的詩詞。覺得是我在當當買的最滿意的書,又美觀又便宜。
里面的很多詩詞都耳熟能詳,很不錯哦~!可以拿來多背一背,好的詩詞幫助人成長。
雖然排版、紙質和印刷都挺好的,但是說好的三百首呢?目錄中詩50首,詞31首;雖然在每首詩詞旁邊,有附帶一首與該詩作者有關的詩詞,但乘以2也只有162首,兩百首都不到;突然想去看王國維的人間詞話(?? . ??)
一直想買一本原詩詞、注解、作者寫作背景都有的詩詞書,但一直未找到。這次為湊單無意中買的書,以上要求全符合,書本身的印刷也非常好,全5分是亦必須的。當當買書從來沒讓我失望過!
物美價廉,不過實際沒有三百首,190首。圖文并茂,看著舒適,但不適合孩子看,一來生詞無注音,二來釋義不全,三來無句譯。適合有點底子的人看。另外這個和《中國傳世詩句100篇》內容基本一樣,建議大家買其中一本即可。
唐詩,是中國詩歌藝術發展的一個高峰,大唐氣象融入詩歌的字里行間幻化出人間最奇偉,最雄渾,最壯闊,最浩瀚的藝術,這本書超值了,封面設計雅致,里面的紙張也是護眼顏色,一直在當當網買書,非常給力五分,大贊
身為一個中國人,我們應該為祖國擁有如此豐富、瑰麗的文化感到驕傲,我們現代的少年更是要取詩之精華,學詞之涵韻,在這些令人浩氣長舒的詩句中,感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非常適合大眾閱讀,有釋文,作者介紹,大量精美插畫,超好
非常不錯的的書孩子能用到。買來送給孩子的禮物。
這本唐詩宋詞還不錯,有賞析解釋,還有詩人背景介紹。只是大概的賞析,和一些詞義的解釋,想要詳細的翻譯這本書就不合適你
一直喜歡在當當上買書!配送很快,每一本書都包有塑料膜。很高大上的樣子!快遞小哥哥居然跟我說謝謝!
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民族文化,如同耀眼的星座,光耀了悠悠五千年。其中的許多精華,被代代相傳,價值歷久而彌新,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國學文化經典。。。此書也如此。。。
很喜歡。唐詩122首,宋詞62首。配圖是古典仕女山水之類。每個作者的詩題用楷書,有注釋、背景、小故事,旁邊補充另外與之相關的詩詞。覺得是我在當當買的最滿意的書,又美觀又便宜。
看了很多唐詩宋詞的書,唯獨被這本吸引住了,主要是里面的插畫吧,里面對每首詩詞、詩人都有講解,很不錯。
不讀詩詞,不足以知春秋歷史;不讀詩詞,不足以品文化精粹;不讀詩詞,不足以感天地草木之靈;不讀詩詞,不足以見流彩華章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