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工作的意義使你感到迷茫困惑,請從及時章讀起,態度就是競爭力,積極的工作態度是你脫穎而出的關鍵砝碼。
如果工作的薪水使你感到憤憤不平,請從第二章讀起,世界上大多數人都在為薪水而工作,如果你能為自己的成長而工作,你就邁出了成功的及時步。
如果工作的乏味使你感到厭倦疲憊,請從第三章讀起,捫心自問,這一年,你是真的生活了三百多天,還是只生活了24小時,卻重復了三百多次?
如果工作的重壓使你感到力不從心,請從第四章讀起,始終鎖定你肩上的責任,凡是有保障就一定要有結果,記住,成功都是拼出來的。
如果工作的慣性使你失去了前進的動力,請從第五章讀起,保持求知若渴、虛心恭謙的學習心態,不抱怨,不推卸,不浮躁,不被動,懂得珍惜,學會感恩。
無論怎么讀,都是關系如何成為一位而的工作者。
這是一本經過濃縮、過濾,還帶有激情的工作指南,目的只有一個:幫你成功!
盡職盡責——態度就是競爭力,工作本身就是一種報酬!
勇挑重擔——始終鎖定你肩上的責任,有保障就一定要有結果!
提升自我——超越老板期望的員工,才能拿到超額的回報!
享受工作——不抱怨,不推卸,不浮躁,不被動,懂得珍惜,學會感恩!
鞠遠華
人際溝通專家,華式教育創始人,深層心理分析理論及贊美的13把"小飛刀"研創者,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MBA、EMBA、總裁班主講人,兼通實用心理學、人際關系學和口才學。
培訓課程:"管理溝通""深層心理分析""心理現象分析""情緒管理""人際交往的13把小飛刀""公眾演說技巧""職業心態"等。
曾為海爾、中國移動、中國國航、IBM等數百家國內外知名企業進行培訓,培訓學員十萬余人。
出版著作:《5分鐘打動人心I——善用贊美的13種方法》《5分鐘打動人心II——用最短的時間贏得最重要的人》《為自己工作到好》《5分鐘洞察人心》等。
正確對待工作
能力是人生最的財富
01工作是我們的天職
.世界上收獲最多的人,往往是付出最多的人。
.能力是人生最的財富。
.提高能力是人生的投資,它沒有風險,而且終有回報。
.不要過多地關注收入。即便你關注,收入也不會增多。一心一意地努力工作,有了業績,收入自然會增加。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大千世界,生機勃勃,每種生物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為生存而忙碌著:蜜蜂采蜜,貓捉老鼠,蜘蛛織網……上天似乎對每個物種的職責都做了安排,而我們人類的天職就是工作。
應該說,對于任何有勞動能力的人而言,勞有所得是天經地義的,不勞而獲是無法贏得尊重的。
一個乞丐來到一家庭院,向女主人乞討。這個乞丐很可憐,他的右手臂斷了,晃蕩著空空的袖子,讓人看了很難過,忍不住要慷慨施舍。可是,女主人卻毫不客氣地指著門前的一堆磚對乞丐說:"你幫我把這磚搬到屋后去吧。"
乞丐生氣地說:"我僅有一只手,你還忍心叫我搬磚。不愿給就不給,何必捉弄人呢?"
女主人并不生氣,俯身搬起磚來。她故意只用一只手搬了一趟:"你看,并不是非要用兩只手才能干活。我能干,你為什么不能干呢?"
乞丐怔住了,他用異樣的目光看著婦人,尖突的喉結像一枚橄欖上下滑動了兩下,終于,他俯下身子,用他那的一只手搬起磚來。一次只能搬兩塊,他整整用了兩個小時才把磚搬完,此時他早已累得氣喘如牛,臉上也沾了很多灰塵,幾綹亂發被汗水浸濕,貼在額頭上。
婦人遞給乞丐一條雪白的毛巾。乞丐接過去,很仔細地把臉和脖子擦了一遍,白毛巾變成了黑毛巾。
婦人又遞給乞丐20元錢。乞丐接過錢,很感激地說:"謝
謝你。"
婦人說:"你不用謝我,這是你自己憑力氣掙的工錢。"
乞丐說:"我不會忘記你的,這條毛巾也留給我做紀念吧。"說完他深深地鞠了一躬,就上路了。
過了很多天,又有一個乞丐來到這家庭院。那婦人把乞丐引到屋后,指著磚堆對他說:"你把磚搬到屋前,就給你20元錢。"這個雙手健全的乞丐卻鄙夷地走開了,不知是不屑那20元,還是別的什么。
婦人的孩子不解地問母親:"上次你叫乞丐把磚從屋前搬到屋后,這次你又叫乞丐從屋后搬到屋前。你到底想把磚放在屋后還是屋前?"
母親對他說:"磚放在屋前和屋后都一樣,可搬不搬對乞丐來說就不一樣了。"
此后,還來過幾個乞丐,那堆磚也就在屋前屋后來回被運了幾趟。
若干年后,一個很體面的人來到這家庭院。他西裝革履,氣度不凡,跟那些自信、穩重的成功人士一模一樣,美中不足的是,這個人僅有一只左手,右邊是一條空空的衣袖,一蕩一蕩的。
來人俯下身,用一只獨手拉住已顯老態的女主人,說:"如果沒有你,我還是個乞丐,可是現在,我是一家公司的董事長。"
婦人已經記不起來他是哪一位了,只是淡淡地說:"這是你自己干出來的。"
獨臂的董事長要把婦人連同她一家人遷到城里去住,做城里人,過好日子。
婦人說:"我們不能接受你的照顧。"
"為什么?"
"因為我們一家人個個都有兩只手。"
我們有雙手,有大腦,應該在工作中付出自己的勞動來得到自己想要的,而且也只有憑勞動獲取想要的東西,我們才會心安理得,才會受到尊重。
世界上收獲最多的人,往往是付出最多的人。那些有雙手卻不勤勞、有大腦卻不思考、不想付出只想索取的人,終將一無所獲。
自然法則是,不播種就沒有果實,所以,請記住: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工作讓你的人生更加充實
工作不僅能使我們得到衣食住行的物質保障,也能充實我們的生活,使我們的人生變得更有意義。
我們常聽到有些人在辛苦工作之后感嘆說:"真想早點兒退休,不用工作了,那該多好??!"其實,如果一個人真的沒有工作可做,整天無所事事,那么,空虛和無聊就會找上門來。
一位已故的牧師進入天堂,這正是他所期待的。到了那里,他發現一切都是美麗的,房子是他見過的最漂亮的房子,富麗堂皇。不管他有什么愿望,侍者都會立即為他實現。他餓了,侍者便帶著食物來了,那是他能吃到的好吃的東西;他渴了,侍者就會立刻帶著飲料出現在他面前。
這種情形持續著,頭幾天牧師感到非??鞓罚髞硭_始覺得有點兒不自在了,因為一個人總得做點兒事,不能總是坐在椅子里。他想到了自己的公共事務、布道活動、教學和傳教,越想越覺得現在不舒適,他開始變得焦躁不安。
侍者出現了,問他:"你需要什么?"牧師說:"我不能永遠坐在這里,我想有點兒活動。"侍者說:"在這里,我們會滿足你所有的愿望,你還有什么活動的需要呢?"
牧師變得心神不安,說道:"這是哪種天堂?"侍者回答道:"誰告訴你這是天堂?這是地獄!"
"這真的是地獄,"現在牧師明白了,"沒有活動,沒有交流或交談,沒有社會服務可做,沒有愚蠢的人可教化,我能做什么呢?在這里,我遲早會發瘋的。"
一個人要有事可做才會體會到真正的幸福。工作是人類的天職,是工作讓我們的生命變得更有意義。比爾·蓋茨、李嘉誠等富豪們掙到的金錢足夠他們幾輩子花的了,可是,他們還在拼命工作,顯然,工作已經是他們生命的一部分,成為他們的使命。
我們見過太多的領導干部,在職時風光無限、紅光滿面,因為他有工作、有尊嚴,充實而滿足。退休后不久,你再看他,蒼老了許多,因為他不被需要了。所以,老人退休后也需要找事情做才能過得更充實,比如:被聘為顧問繼續為企業出謀劃策,獻身公益事業,參加一些社區活動,或者培養一些興趣愛好(釣魚、養花)……
工作不僅讓我們的人生變得充實而有意義,它同時也能夠驅趕
煩惱。
美國有一位道格拉斯先生接連遭到不幸:他失去了5歲大的女兒;10個月后,他的另一個剛出生的小女兒也不幸夭折。這接二連三的打擊,讓他無法承受,他說:"我睡不著、吃不下,無法休息或是放松。我的精神受到致命的打擊,信心盡失。",他去看醫生,一個醫生建議他吃安眠藥,另外一個則建議他去旅行,這兩個方法他都試過,可是沒有一樣能夠對他有所幫助。
他說:"我的身體好像被夾在一把大鉗子里,而這把鉗子越來越緊,越來越緊。
"不過感謝上帝,我還有一個孩子——一個4歲大的兒子,他讓我得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有24小時下午,我呆坐在那里為自己感到難過的時候,他問我:`爸爸,你能幫我造一條船嗎?`我實在沒有興致去造船,事實上,我根本沒有興致做任何事情,可是我的孩子是個很會纏人的小家伙,我不得不順從他的意思。
"造那條玩具船大概花了3個鐘頭,等到船造好之后,我發現在那3個小時里,我幾個月以來及時次有機會放松我的
心情。
"這個發現使我從昏睡中驚醒過來,我想了很多——這是我近期及時次思考。我發現,如果你忙著去做一些需要計劃和思考的事情,就很難再去憂慮。對我來說,造那條船就把我的憂慮整個打消了,所以我決定讓自己不斷地
忙碌。
"第二天晚上,我巡視屋子里的每個房間,把所有該做的事情列成一張單子。同時,我也制訂了詳細的工作計劃,讓自己忙于工作之中。此外,我還給自己的日常生活安排了許多活動:每個星期,有兩天晚上我都到紐約市參加成人教育班,并參加小鎮上的一些活動。我現在是校董會的主席,要參加很多的會議,還會協助紅十字會和其他機構進行募捐活動,我現在簡直忙得沒有時間再去憂慮了。"
沒有時間去憂慮,這正是丘吉爾在戰事緊張到每天要工作十幾個小時的時候所說的。當別人問他是不是為那么重的責任而憂慮時,他說:"我太忙了,我沒有時間去憂慮。"
是的,人不能同時踏進兩條河流,人的大腦也不可能在同一時間想兩件以上的事情,當我們專注于一件事情的時候,就會忘卻另一件煩心的事情。
蕭伯納說過:"自然中沒有真空狀態,讓人愁苦的秘訣就是,有空閑時間來想想自己到底快不快樂。"
生活中有許多惱人之事,你越注意它,它越是揮之不去;而當你一頭扎進工作中或投入一種愛好的活動時,它就會在冷落中離你遠去。
所以,對付生活中重大挫折的好方法是轉移注意力——找事做,使自己忙碌起來。當你全力以赴地忙于新的任務時,你會在不知不覺中忘記煩惱。正如林肯所說:"悲傷的時候,工作就是良藥。"
工作讓你的能力得到提高
你是否思考過一個問題:"什么是人生最的財富?"
有人說:"金錢。有錢心里就踏實!"可是,金錢真的嗎?你可曾記得改革開放初期,誰家里有一萬元的存款,那可是著名的萬元戶啊,算是大款了,感覺生活從此有了的保障。可現在,錢貶值了,只有一萬元的存款,算窮人了。再說,即使你中了100萬元的大獎,一旦花光了,身無分文,還是窮人一個。可見,金錢并不。
那么,權力嗎?榮譽嗎?其實,這些都是身外之物,說失去就失去了,又怎么會呢?
真正的是能力,能力是人生最的財富!能力不會丟失,一旦擁有,一生都會伴隨著你。有能力就不怕貨幣貶值——你可以憑著能力掙更多的錢;有能力就不怕權力喪失——你可以東山再起;有能力就不怕榮譽失去——你可以贏得更多的榮譽。只要有能力,千金散盡還復來;只要有能力,失去的還會重新擁有。
縱觀那些成功人士的奮斗歷程,也并非都一帆風順。他們在向事業頂峰攀登的過程中可能多次墜落谷底,但是,他們從不氣餒,在逆境中更會不斷地總結和學習,提高自己的能力,而這樣的能力會幫助他們走出逆境,重返巔峰。
因此,提高能力是人生的投資,它沒有風險,而且終有回報。
小時候,我們都知道要讀書將來才有出息。讀書需要花錢,卻并不掙錢,但是,家長們都愿意出錢讓孩子讀書,學習和掌握文化知識,提高能力,這樣孩子將來才會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讀書是無風險的
投資。
現在,你參加工作了,道理也是一樣的。不要過多地關注收入。即便你關注,收入也不會增多。一心一意地努力工作,有了業績,收入自然會增加。先把工作做好,積累自己的綜合實力,能力提高了,你就會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
有能力還用擔心抓不住機會嗎?有能力還用擔心自己的收入嗎?有能力還用擔心自己的未來嗎?能力是好的人生保險,無論是社會變遷還是個人起伏,能力都會確保你立于不敗之地。
如果沒有能力,再多的財富也可能是過眼云煙。沒有本事的人就像"扶不起的阿斗",即使把江山交到他手里,也會丟掉的。俗話說"坐吃山空",沒有能力,不工作,就算給他一座金山,他也能花光。所以,要是在金錢和能力之間作出選擇,當然要選擇能力。
比如說,讓你選擇終身伴侶,其中一個人有責任感、有能力,憑自己的本事掙了100萬元,另一個人中大獎得到500萬元,請問你會選擇誰?我想聰明的人會選擇掙100萬元的那個人,因為他有能力,幾年后可能掙到200萬元,甚至1000萬元——能力是的,而中獎的那個人,500萬元花完了,又窮了,因為他不是憑能力得到500萬元,他憑的是運氣——運氣是不的??纯瓷鐣夏切┲写螵劦娜耍瑤资曛筮€有幾個依然發達,又有幾個變得很成功?回到原來狀況的倒是不少。
因此,無論學習還是工作,一件事情只要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就值得你去做。
2008年1月,我在一所高校學生干部培訓會上做了一次題為"能力是第二證書"的演講:
當學生干部的時候,組織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鍛煉了你的組織能力和協調能力;開會交流、與老師溝通,增強了你的思考能力以及與領導相處的能力;參與各種活動看似犧牲了一些休息的時間,實際上卻能增強你對時間的管理能力,提高你的學習和工作
效率。
當學生干部是學校送給你們的珍貴禮物,是第二份證書(及時份是學位證書),是一份來自實踐的能力證書,其含金量很高,會令你們一生受益。你們應該珍惜學校頒發的這份能力證書,你們要不斷豐富它,提高它的價值,也希望你們在未來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夠得到更多這樣的能力證書!
而在工作場合中,這樣的能力證書也隨處可見,你是否愿意領
取呢?
.處理細節小事——提高自己的洞察力,培養自己嚴謹的工作
作風;
.做額外工作——更地提高自己的技能;
.幫助同事、協助他人——贏得支持,使自己更具全局性的眼光;
.不抱怨、不計較——將更多的精力用于工作中,提升業績;
.勇挑重擔——增強責任感,得到更多晉升的機會;
.尊重領導、學習領導——改善關系,提高領導力。
工作是好的練兵機會,它會讓你不斷地去思考、去學習、去總結經驗,它可以提高你多方面的能力,而這些能力是比金錢更重要的財富,能夠為你的人生提供的保障。
公司的培訓用書,領導推薦并指定的,整體不錯。
不錯
在新華書店看過,內容很好,看后內心平靜。
物流贊,超級快!
有一定道理,很不錯!??!
還好
這次共買了十一本書,都很好!
好
好評
好評
非常滿意,很喜歡
單位統一買的,這書很實在,沒有塑封,但是挺好的!
紙張很好!
價格大眾化,質量很好呀我挺滿意的.如果有需要我還會繼續光顧你的店鋪!
內容豐富 感染力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