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詳細闡釋了地理學思想和地理學思維至關重要的概念和術語:空間、時間、地方、尺度和景觀。全書共17章,分為兩部分:及時部分講述地理學傳統,共4章;第二部分詳述地理學的基本概念,前面8章(第五章至第十二章)各以兩章篇幅闡述空間、時間、地方和尺度4個基本概念,每個概念各由一位自然地理學家和一位人文地理學家撰寫,接下來的兩章分別為社會結構(第十三章)和自然系統(第十四章),3章標題均為"景觀與環境",在不同副標題下分別講述生物物理過程與生物物理形態(第十五章)、自然資源與社會發展(第十六章)和對世界的描述與解釋(第十七章)。每一章均包括5個方面的內容:定義、各種不同見解概要、約5000字的實質性內容、實例和為進一步閱讀所作的評注。17位作者中,除3位美國學者和1位加拿大學者外,其余均為英國學者。其中既有著作等身的博學教授,如羅恩·約翰斯頓(著作近500篇/部,被英國同行稱為寫作機器);也有一批地理學家新秀,如艾莉森·布倫特、芭芭拉·肯尼迪和尼克·斯佩丁等。從作者的構成和出版年份看,本書所表述的思想,基本反映了英美地理學界對這些概念的見解。從字面上看,書中所述概念盡人皆知,但其中許多術語和內容是國內學界不甚熟悉的,值得我們研究和借鑒。本書可作為高校研究生和高年級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供廣大地理工作者研讀。
本書詳細闡述了地理學思想和地理學思維至關重要的4個基本概念:空間、時間、地方和尺度。每個概念都分別由一位自然地理學家和一位人文地理學家撰寫;每個概念都包括5個方面的內容:定義、各種不同見解概要、約5000字的實質性內容、實例和為進一步閱讀所作的評注。 該書所表達的思想,基本反映了英美地理學界對這些概念的見解。從字面上看,書中所述概念盡人皆知,但其中許多術語和內容是國內學界不甚熟悉的,值得我們研究和借鑒。 該書可作為高校地理學以及相關專業研究生和高年級本科生教材,也可供廣大地理工作者研讀。
艾利森·布倫特(Alison Blunt)是倫敦大學瑪麗女皇學院地理系講師。她的研究興趣包括家鄉與身份地理學、帝國旅行與家庭生活文化以及女性主義和后殖民時代地理學。她是《旅行、性別與帝國主義:瑪麗·金斯利與西非》(Travel,Gender,and Imperialism:Mary Kinsley and Wes
作者簡介
序
及時章 地理學史
邁克·赫弗南(Mike Heffernan)
本章內容界定
學界并沒有一部統一的"地理學"史,只有林林總總、令人眼花繚亂的不同版本,彼此差異很大,而且往往是百家爭鳴。因為地理學本身就處在不斷變化之中:從現代早期(early-modern)的航海,到18世紀啟蒙運動的地理探險,再到19世紀晚期的"新"地理學,直至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區域地理學。本文所述的種種——就像所有其他地理學史一樣——只不過反映了作者的偏好。
一、導論
"地理學"一詞看似簡單,卻包含著一個十分古老、格外復雜、爭議很大的知識領域。今天并沒有一個單一的、一元化的地理學科,也很難辨明它的過去。因此,并沒有一部統一的"地理學"史,只有一些林林總總、令人眼花繚亂、往往大相徑庭的版本。自然地理學家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的工作方法與人文地理學家有著截然不同的歷史傳統,而這種粗略地用二元論劃分的、雙方所持的觀點也有著各自的歷史軌跡(見Glacken,1967;Chorley et al.,1964;Bec-kinsale and Chorley,1991;Livingstone,1992)。
迄今為止,地理學史都是以一種狹隘的、非批判性的方式編寫的,而且通常被用以證明當前各種地理學支持者的活動和觀點都是合理的。本專業的過去表現為一種知識上的空白,被外部的經濟、社會、政治和文化勢力所封鎖。然而,近年來地理學史呈現為一種自以為是的、自私的和技術性的形式。許多學者(有些就職于地理系,有些在歷史系或科學史系)借鑒科學史的技藝、方法和思想,揭示了不同歷史條件下不同國家的各種地理學。現在我們有了一個歷史研究的實體,研究大學、學會和中小學以及在更廣的文化與政治舞臺上地理學的發展。這種研究側重于歐洲和北美,并把知識脈絡延伸到地圖學史(后者見Harley,2001)。要概括這種研究并非易事,下文僅是一種粗略的、從16世紀到20世紀中葉按年代順序排列的簡明地理學史概要。
……
OK
老師推薦用書,值得多讀
書還不錯,價格畢竟很便宜
書還是不錯的,喜歡
質量嗷嗷的好
挺好的,給朋友買的。
很好。只是到貨有些慢。
經典書
好奇怪的開本,裝幀很一般,紙質還行。
還行
當代地理科學譯叢的書都是好書!地理學通論性質的書,值得一看。
這個還不錯
看不懂講的是什么
幫學校圖書館買的書,書不錯。就是優惠力度不夠大。
書很好,翻譯自國外,就是有些難懂。
很不錯的一本書,值得好好看一下
地理學方面的經典書籍
很棒,很喜歡
本書詳細闡釋了地理學思想和地理學思維至關重要的概念和術語:空間、時間、地方、尺度和景觀。全書共17章,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講述地理學傳統,共4章;第二部分詳述地理學的基本概念,前面8章(第五章至第十二章)各以兩章篇幅闡述空間、時間、地方和尺度4個基本概念,每個概念各由一位自然地理學家和一位人文地理學家撰寫,接下來的兩章分別為社會結構(第十三章)和自然系統(第十四章),最后3章標題均為“景觀與環境”,在不同副標題下分別講述生物物理過程與生物物理形態(第十五章)、自然資源與社會發展(第十六章)和對世界的描述與解釋(第十七章)。每一章…
介紹的內容蠻好 就是翻譯有失北大水準
與期望的有差距。屬于概念介紹,對研究生來說簡單了些。
這不是 我的學科 不了解
有些文章的翻譯讓我覺得有堅持才能讀完的感覺,可讀性不強,但書本身的視角觀點對學習地理學來說還算有幫助吧。
本書全面系統地介紹了西方地理的思想精髓,與現代地理學思想配套閱讀更好。
該系列很不錯,這本的翻譯也很好,對于地理學學習和研究有很大的幫助。紙張質量很好,值得珍藏和精讀。
這本書可以用來了解一下當代地理學的一些發展趨勢。
地理學的尺度是一種范圍和層次,是認識和分析問題的一種思維方式,決定地理問題的結論和表達方式。日常生活中的“尺度”或者“度”,是指把握某件事情前進或者后退的程度,不具備地理涵義。地理學的尺度更多是一種空間上的范圍和層次,具有明顯的學科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