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韓國文學界五大獎項之一——文學村小說獎(第12屆)的獲獎作品。一個在無聊的研究所混吃等死的年輕男人,無意中發現一個櫥柜,里面裝滿了帶有奇異征兆的人("城市異兆族")的檔案:手指上長出一棵樹的大叔;為了接近自己深愛的女人而努力變身為貓的壯漢;認為自己是外星人從而不斷向"故鄉行星"發射訊號的無線通信愛好者……這些小故事看似光怪陸離,其實都影射了現實社會中都市人的生存狀態,即在科學體系帶來的所謂理性和秩序的統治下,人類永遠無法擺脫的孤獨、焦慮、絕望和宿命感。
點擊免費閱讀更多章節:13號櫥柜
這是韓國文壇有影響力的文學獎,分為小說獎、作家獎和新人獎三種獎項,旨在鼓勵本年度文壇上出現的小說和創新作品。
本書可以說是一部描寫奇人、變異人,或者是工業社會所制造的怪物們的百科全書。小說自始至終,一直不斷有奇怪的人物登場。有吃汽油、石油和玻璃的人,有拇指上長樹的人,還有想變成一只貓的人、時間跳躍者、長眠者、變種人、分身幽靈、影子雙胞胎等等,層出不窮。這些人類所無法想象的具有異常征兆的人都在本書里匯聚一堂。就像博爾赫斯一直不斷地在人類歷史中尋找那些匪徒們一樣,作者把自己想象的所有變異人都聚在一起,時而幽默、時而怪誕地講述了他們奇奇怪怪的生活經歷。對此,讀者的感覺將會是:反感。不管是虛構的百科全書人物也好(盡管沒幾個),實際存在的人物也好,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都是為了維持現有社會系統而被廢棄的、或是不得不廢棄的人種,可是作者卻堅持把這些人物都聚在一起,自然會讓人產生排斥感。但是,倘若你一直堅持把本書讀下去,讀著讀著,這種排斥感就會逐漸變淡。不知不覺的某個瞬間,你會在那些似乎已經被廢棄的怪物或是變異人中發現自己,或是看見藏在自己內心的那些變異。于是,本書剎那間使讀者變成了各種各樣的異兆族的分身幽靈。
——(韓)文學評論家柳寶善
我的老師曾教過我這樣的話。他說:農民、漁夫、雜工都是為了自己的家人而去工作的老實人,而寫小說的比這些人還要低兩級。但是老師錯了。寫小說的人的欲望根源就是自己的虛榮心,所以至少要比那些老實人低三級。
所以,世間的所有讀者沒有必要去寬容作者。
您用您付出汗水和屈辱而辛苦艱難地換來的錢買了一本書,而這本書卻不及一個饅頭或是一塊鯽魚面包更能讓您的心靈感到充實和滿足,那么您就該打這個作家一耳光,然后酷酷地說:
"呀,你這個臭小子,一本書的錢可以讓一個三人家庭吃上美味的炸醬面,而且還有免費的烤饅頭提供,會吃得很開心的。你這個混蛋!"
可是,我卻不知天高地厚地寫出了這本書。
而且還不懂分寸地領了個獎,現在想來真是羞愧難當。
我做好了挨耳光的準備。
——金彥洙
金彥洙,畢業于韓國慶熙大學國語專業,修完慶熙大學研究生院國語碩士課程。2002年憑借短篇小說《傻瓜文章速成法》和《集市街》在《真州日報》秋季文學大獎賽中勝出,2003年憑借中篇小說《揮別星期五》獲得《東亞日報》新春文藝獎,從此正式亮相文壇。2007年,以《13號櫥柜》
第1部 櫥柜
魯特·西弗里斯怎么了?
異兆者
銀杏樹
請接電話
半月灣和威廉王子啊,對
1異兆者
異兆者(1)
異兆者(2)
異兆者(3)
異兆者(4)
異兆者(5)
異兆者(6)
異兆者(7)
異兆者(8)
銀杏樹(1)
銀杏樹(2)
銀杏樹(3)
銀杏樹(4)
銀杏樹(5)
請接電話(1)
請接電話(2)
請接電話(3)
請接電話(4)
請接電話(5)1異兆者("城市異兆族")的檔案:手指上長出一棵銀杏樹從而找到生命意義最終化為一棵樹的大叔;由于自己深愛的女人只喜歡貓而努力變身為貓的壯漢;認為自己是外星人從而不斷向"故鄉行星"發射訊號的無線通信愛好者;既不被男性承認也不被女性承認甚至不被同性戀者承認的現代雙性
怪人嘿嘿
還好吧....怪人呢= =
幫朋友帶的 她很喜歡
很好
還不錯哈
全是奇怪的故事,滿新奇的!
挺有新意的
書都很不錯
這個商品不錯~
幫朋友買的,看上去不錯
不錯,書是精神糧食
值得一讀
孩子很喜歡。
非常獨特的一本書,問別人借來看過后又買來收藏.
從最開始的有點不舒服的感覺,漸漸的有一點認同感,現今社會,誰沒點異兆族潛力呢
我是看了簡介被吸引而買的,是我喜歡的類型,書本很精美。
雖然不知道書里的故事是不是真的,但是有些新聞里也看到過的確有這樣或者那樣奇怪的人,值得一看。
這本書在圖書館看過覺得很好所以買下來,書頁和封面的紙質很薄,而且封面破了,上面有臟印子。估計不是正版,一分錢一分貨。前天下定昨天就到,物流很快。
有幾次我向朋友們推薦此書,跟他們講那些孤獨外星人和銀杏樹大叔們的故事,我滿頭大汗的剛描述完那些關于無聊日子的滑稽描寫是多么有趣,又急匆匆的告訴他們關于外星人的孤獨是多么傷感。也許在他們看來,我的急不可耐和這些故事同樣奇怪,這本書真的有這么好看么?我認為您看過后就知道了。
沒有細細的讀來,好奇書名字簡略的看了一下!【請接電話】其中寫到:“次數越來越多,消失的時間越來越長。而且總是偏偏發生在絕對不能消失的重要場合。”是的,這些描述就在作者的日常的明顯的描述中,工作似乎就是這樣,解答電話!很多時候,我們都是這樣的餓!習慣了一種方式,就在這里試著解讀這些我們需要的東西!手指上長出一棵銀杏樹的大叔;為了接近自己深愛的女人而努力變身為貓的壯漢;認為自己是外星人從而不斷向“故鄉行星”發射訊號的無線通信愛好者……離奇怪異!昭示人類對于生命的孤獨,渴望與無法擺脫的孤獨、焦慮、絕望和宿命感。則會或許是人的無奈和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