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東藩先生的這套《中國歷代通俗演義》,從秦漢寫到民國,全書共一千余回,五百多萬字,寫了近二千二百年的歷史;主本信史,旁征野史,取材審慎,觀點平實,內(nèi)容豐富,敘述有法,用語雅潔,自評自注,理趣兼?zhèn)洌瓰橥ㄋ资分慕?jīng)典,深受讀者青睞。在史料的選擇和運用上,蔡東藩以“正史”為主,兼采稗史、軼聞,他自稱所編歷史演義,“以正史為經(jīng),務(wù)求確鑿;以逸聞為緯,不尚虛誣”,對稗史、逸聞等史料的使用極為謹(jǐn)慎,往往要“幾經(jīng)考證”。
在史料的選擇和運用上,蔡東藩以“正史”為主,兼采稗史、軼聞,他自稱所編歷史演義,“以正史為經(jīng),務(wù)求確鑿;以逸聞為緯,不尚虛誣”。
此次出版,是以會文堂1935年鉛印本為底本,編輯的主要原則是保留該版本的原汁原味。除了將繁體豎排改為簡體橫排,僅對個別的錯字、標(biāo)點等做了調(diào)整和修改。原書的一大特色,蔡東藩自己批注的注釋、夾批和后批,全部按原文保留。
1935年會文堂鉛印本簡體版,精裝珍藏版,讀《二十四史》,不如讀蔡東藩。
上起秦始皇,下訖民國,中國一套寫盡中國2000多年歷史百態(tài)的演義巨著,對普及中國歷史知識具有不可磨滅的功績。
自1916年出版以來,重印過幾十個版本,累計銷量超過1000萬冊。
本套通俗演義,內(nèi)容豐富取材翔實,全11部,純質(zhì)紙高清印刷,原汁味巨好看!
這部書的重新出版,不但可以作為一般人的讀物,并且也可以作為愛好歷史的人們的參考。
蔡東藩,清山陰縣臨浦(今屬蕭山)人。著名演義小說作家、歷史學(xué)家。14歲中秀才,后又進京朝考,名列優(yōu)貢,分發(fā)福建候補知縣,因不滿官場惡習(xí),數(shù)月即稱病回鄉(xiāng),辛亥革命之后,曾先后在杭州及紹興等地教書。1916年開始蔡東藩用十年時間完成了《中國歷代通俗演義》,時間跨度自秦始皇到民國九年,凡二千一百六十六年。其內(nèi)容跨越時間之長、人物之眾、篇制之巨,堪稱歷史演義之最。被人譽為“一代史家,千秋神筆”。
及時回溯龍興開編談將種選蛾眉侍宴賺唐公
第二回定秘計誘殺副留守聯(lián)外助自號大將軍
第三回攻霍邑陣斬宋老生入長安擁立代王侑
第四回記艷聞李郎遇俠禪帝位唐祚開基
第五回李密敗績?nèi)腙P(guān)中秦王出奇平隴右
第六回盛彥師設(shè)伏斃叛徒竇建德興兵誅逆賊
第七回啖人肉烹食段欽使討亂酋擊走劉武周
第八回河朔修和還舊俘鄭兵戰(zhàn)敗保孤城
第九回擒渠殲敵耀武東都奏凱還朝獻俘太廟
第十回下江東梁蕭銑亡國戰(zhàn)洺南劉黑闥喪師
第十一回唐太子發(fā)兵平山左李大使乘勝下丹陽
第十二回誅文干傳首長安卻頡利修和突厥
第十三回玄武門同胞受刃廬江王謀反被誅
第十四回納弟婦東宮瀆倫盟胡虜便橋申約
第十五回偃武修文君臣論治易和為戰(zhàn)將帥揚鑣
第十六回獲渠魁掃平東突厥統(tǒng)雄師深入吐谷渾
第十七回長孫后臨終箴主闕武媚娘奉召沐皇恩
第十八回滅高昌獻俘觀德殿逐真珠擊敗薛延
溯龍興開編談將種
選蛾眉侍宴賺唐公
桑麻無恙,雞犬不驚,村夫野老,散坐瓜棚豆架旁,笑談大唐遺事,什么晉陽宮,什么鳳凰山,什么摩天嶺,什么薛仁貴征東,什么羅通掃北,什么巴駱和,什么宏碧緣,最出奇動人的,是蓋蘇文興妖作怪,樊梨花倒海移山,唐三藏八十一難,孫悟空七十二變,說得天花亂墜,神怪迷離;其實是半真半假,若有若無。咳!我想這班村夫野老,能識得幾個字?能讀過幾句書?無非藉神社戲劇、茶肆盲詞,灌輸了一些見聞,就借那閑著時候,說長論短,談古說今,自稱為大唐人,戲述那大唐事,究竟唐朝有若干皇帝?多少版圖?一古腦兒莫明其妙。甚且把神功妖法、子虛烏有等談,信為真有,看似與國無害、與家無損,哪知恰有絕大關(guān)系。二十年前的義和團、紅燈照,不曾說有齊天大圣附身、黃連圣母下世么?京津一帶愚夫婦,腦中記著唐亂話、西狗屁,遂以為古今一律,仙人間出,迷信得甚么相似,終弄到聯(lián)軍入境,京邑為墟。看官試想!有益呢?無益呢?有損呢?無損呢?
小子就史論史,即唐敘唐,單把那一十四世的唐祚,二百九十年的唐史,興亡衰廢,約略演述,已不下數(shù)十萬言,看官恐已怕煩,要說甚神仙?談甚鬼怪?本回是一個開場白,理應(yīng)將唐朝本末,總揭一段,譬如振衣提領(lǐng)、張網(wǎng)握綱一般。有了大關(guān)節(jié)目,然后按次敘下,有條有緒,自己覺得不是瞎說,旁人也識得不是亂言。
曾記前人留一笑談云:“漢經(jīng)學(xué),晉清談,唐烏龜,宋鼻涕,清邋遢。”漢、晉、宋、清諸朝,自有專書交代,不必向本編聲明;只“唐烏龜”三字,究作什么解?相傳龜與蛇交,非偶相從,因此世間做丈夫的縱妻外淫,往往被人喚做烏龜。唐朝開國的時候,曾把晉陽宮內(nèi)的妃嬪,取作侍姬,恐隋主不甘負(fù)著龜名,要來問罪,沒奈何拼死興兵,議行大事,一番大僥幸,竟得隋江山,好容易登了大寶,劃盡群雄,收拾海內(nèi)二百九十三州,作為李氏私產(chǎn)。所有東夷南蠻、西戎北狄統(tǒng)是年年進貢、歲歲來朝。“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這真是唐朝實事,并不是唐人虛談,就是大唐人的名目,從此傳聞海外,我中國人常以此自夸,相沿到今。不過天道好還,報應(yīng)不爽,你要人家去做烏龜,人家亦要你的子孫去做烏龜。太宗、高宗的時候,是唐朝極盛時代,宮闈里面,已是不明不白。太宗奸污弟婦,是皇弟去做烏龜了。高宗皇后武則天,簡直是生性好淫,廣置面首,偉岸如懷義,俊美如昌宗,陸續(xù)召將進去,充作幸臣,是皇帝去做烏龜了。嗣是韋后恃寵,中宗點籌,玉環(huán)洗兒,祿山抓乳,“綠頭巾”成為家法,元緒公竟作秘傳,烏龜烏龜,數(shù)見不鮮。嗣是乃有倚勢的宦官,嗣是乃有挾權(quán)的藩鎮(zhèn),內(nèi)外交訌,就把那李氏的國脈,一日一日的斵喪下來。
看官以為宦官、藩鎮(zhèn)的禍祟與女寵無與;誰知是因果相連,源流有自;不寵壽王妃,何來高力士?不近大腹兒,何有三節(jié)度?龜奴龜子,玩弄朝綱,執(zhí)掌兵政,于是此行彼效,你爭我賽,樂得依樣畫葫蘆,去挾制那烏龜皇帝。歷久相沿,積重難返,閹宦可以弒主,將弁可以逐帥,十軍阿父,勢焰薰天,三鎮(zhèn)大臣,兵戈犯闕。黃巢殺人八百萬,季述數(shù)君數(shù)十罪,南面稱尊的天子,逐朝與傀儡相似,今日被人幽,明日被人劫,又明日被人廢死。甚至大家夫婦,委身國賊,好一座錦繡江山,竟被那碭山無賴朱阿三,輕輕的移奪了去,說將起來,煞是可憐。但總由列祖列宗,貽謀未善,所以子子孫孫,累得吃苦,連烏龜都無暇做得,豈不是自作自受,“近報在自身,遠報在兒孫”么?
看官記著!這一部唐朝演義,好做了三段立論:及時段是女禍,第二段是閹禍,第三段是藩鎮(zhèn)禍,依次產(chǎn)出,終至滅亡。若從根本問題上解決起來,實自宮闈淫亂,造成種種的惡果。所以評斷唐史,用了最簡單的三字,叫做“唐烏龜”,這真所謂一言以蔽之呢。
宗旨既明,請看正傳!話說唐朝開國的始祖,姓李名淵,字叔德,系隴西成紀(jì)人氏,為西涼武昭王李暠七世孫。東晉時暠據(jù)秦涼,自稱為王,傳子李歆,為北涼所滅。歆生重耳,重耳生熙,熙生天錫,天錫生虎。虎仕西魏有功,賜姓大野氏,官至太尉。嗣與李弼等八人,佐周伐魏,號為“八柱國”,歿封唐國公。子闥仕隋,襲封唐公。昞妻獨孤氏,與隋文帝的獨孤皇后是同胞姊妹,因此文帝與昞名為君臣,實關(guān)姻亞。昞生子淵,體具三乳,日角龍庭,文帝嘗稱為不凡子,格外垂愛,命復(fù)姓李。昞歿,令淵襲爵,歷授譙、隴二州刺史。煬帝嗣位,升任太守,又召為殿前少監(jiān)衛(wèi)尉少卿。及煬帝征遼東,遣淵督運兵糧,接濟軍士。會楚公楊玄感起兵作亂,圍攻東都。淵飛書奏聞,煬帝慌忙引還,命淵為弘化留守,備御玄感。既而玄感敗死,淵留守如故,御下寬簡,頗得眾心。
先是隋政荒暴,謠諑日繁,起初是喧傳市巷,后來竟傳入宮庭,連煬帝也常有所聞。看官道是何等謠言?一說是:“桃李子,有天下。”一說是:“楊氏將滅,李氏將興。”蒲山公李寬子密,曾因余蔭入朝,授官左親侍,煬帝見密額銳角方、目分黑白,遂說他顧眄非常,即令罷職。玄感發(fā)難,密實與謀,兵敗后亡入瓦崗,往投翟讓,也想援據(jù)讖語,稱孤道寡;哪知真命天子,別有一李,不是他的李姓。煬帝既逐去李密,復(fù)疑到郕公李渾身上,誣他謀反,殺身夷族。一面添造龍舟,東巡西幸。旋聞李淵得將士心,因又疑忌起來,遣使至弘化,傳召李淵。淵因李渾被族,正懷著兔死狐悲的觀念,陡然奉召,料知煬帝不懷好意,不如托詞稱疾,裝著一副病容,接見來使,且把許多黃白物,作了程儀,浼他委婉覆命,但說是待病少痊,即當(dāng)往朝行在。來使得了金銀,樂得做個人情,便唯唯如命的告別而去。到了行在,當(dāng)然將李淵病重,復(fù)旨了事。煬帝正恣意淫樂,也無心顧及李淵,便擱置了好幾月。
會有淵甥王氏,在后宮充役,為煬帝所見,不由的記起前事,突問王氏道:“爾舅為什么事情,好幾月不來見朕?”王氏忙答道:“恐怕是病尚未愈,所以遲延。”煬帝微笑道:“索性死了,倒也好了。”說畢自去。王氏懷舅心切,免不得寫了密書,寄與李淵。淵展書后,不瞧猶可,瞧畢數(shù)行,頓惹得驚魂不定,左思右想,無法脫禍,只好再仗那阿堵物,輸送煬帝幸臣,托他斡旋,自己縱酒韜晦,免人伺察。畢竟金錢可以買命,富貴又來逼人,李淵方懷憂慮,偏有詔命下來,加授山西、河?xùn)|慰撫大使,令討捕群盜。淵拜命乃發(fā),進次龍門。適賊帥毋端兒率眾數(shù)千,來薄城下,經(jīng)淵麾下數(shù)十騎,控弦出擊,連射皆中,賊前驅(qū)多仆,余眾駭散。淵乘勝搜剿,連破余賊敬盤陀、柴保昌等,收降數(shù)萬人,威聲愈震。捷書馳報行宮,煬帝大悅,乃改擬北巡,啟蹕出雁門。冤冤相湊,來了一大隊突厥兵,頭目叫作始畢可汗,竟欲攔途掩擊,劫奪乘輿。煬帝聞報,忙馳回雁門,據(jù)關(guān)自守。始畢可汗竟調(diào)集番兵數(shù)十萬,把雁門關(guān)圍住,日夕攻撲,害得煬帝惶急萬分,傳檄天下,遍令勤王。
屯衛(wèi)將軍云定興,應(yīng)詔募兵,指日赴援;可巧有一將門種子、濟世英雄,竟到定興軍營,報名入伍。看官道是何人?便是撫慰大使李淵的次子李世民。世民母竇氏,本是一個女中豪杰,他父名毅,曾仕周為上柱國,尚武帝姊襄陽長公主。竇女生時,發(fā)垂過頸,三歲發(fā)與身齊,授讀《女誡》、《列女傳》等書,過目不忘。及隋高祖楊堅篡周,女自投床下,慨然道:“恨我非男子,不能救舅家。”毅忙掩女口,命勿妄言,暗地里卻很自驚異,嘗語公主道:“此女有奇相,且智識不凡,宜為她小心擇婿。”乃就屏間畫二孔雀,遇人求婚,先令試射,陰約中目,方將女許字。那時貴胄王孫,爭來角射,幾乎門限為穿。偏偏張弓發(fā)矢,都不能達到目的,只好敗興而去。獨李淵后至,連發(fā)二箭,一中左目,一中右目,因得成就了一段良緣。嗣生四男一女,長名建成,次子就是世民,又次名玄霸,又次名元吉,一女適臨汾人柴紹,詳情俱見后文。世民生時,有二龍戲躍門外,三日方去,途人相率稱奇,母亦料為異征,特加憐愛。越四年,有書生自稱善相,進謁李淵,甫見面,即語淵道:“公當(dāng)大貴,且必有貴子。”淵乃召四子出見,書生獨指世民道:“龍鳳呈姿,天日露表,將來必居民上。公試記著!此兒年近二十,就能濟世安民,愿公勿輕視哩。”淵聞言甚喜,書生即辭去。嗣由淵轉(zhuǎn)了一念,恐書生泄語他人,反致不妙,當(dāng)即遣人追躡,不意四處找尋,并無下落,遂驚以為神。乃采“濟世安民”一語,作為次子的定名。世民才閱十余齡,已將古今兵法揣摩純熟,復(fù)生成一副膽力,到處交游,輕財仗義,端的是天縱英姿,不同凡品。至煬帝被圍雁門時,他年已十六歲了。
其規(guī)模之宏偉,卷帙之潔繁,內(nèi)容之豐富,它所起的作用,是官修的“二十四史”或任何中國通史都無法代替的。蔡東藩治學(xué)嚴(yán)謹(jǐn),務(wù)實求真,誠如他自己所說:“以正史為經(jīng),務(wù)求確鑿;以軼聞為緯,不尚虛誣。”由于這部演義是以歷史事實為基礎(chǔ),適當(dāng)借鑒了演義體小說的寫法,增添了一些情節(jié)與人物性格描寫,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思想性、知識性與可讀性的統(tǒng)一,在許多方面獲得了非同尋常的成就。
蔡東藩寫作《歷朝通俗演義》,志在實事求是地談中國歷史,以史為鑒,開啟民智。這套書照顧了普通讀者對歷史知識的渴求,同時又能融知識性與趣味性于一爐,在眾多介紹中國歷史的書籍中獨樹一幟,至今仍有其不可取代的地位。它是一部進行中國歷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歷史資料。是近代演義史書當(dāng)中出版發(fā)行歷時長、數(shù)量的一種。
它既不是“純文學(xué)”,也不是“雅文學(xué)”;它不是純歷史,又沒有虛造歷史……部好的歷史實錄,何嘗不可當(dāng)作一部小說和文學(xué)作品看?
我們的民族歷史要承、要緒,讀蔡先生的書可以導(dǎo)你入門,且是獨此一家,別無分店。從這個意味上說,真的是厥功甚偉了。
好評吧,非常好評
書角有些折損?
雖然很多人推薦,但我覺得我看不懂,。。
物超所值、包裝精良、發(fā)運快速
物流給力,內(nèi)容經(jīng)典,書是正版。
100減50很合適,好
有幾頁印錯成五代史了 其他還不錯 就是有幾頁唐史被擠沒了。。
快遞很快,服務(wù)很好,書也很喜歡。正版。很愉快的一次購物。
一直想看唐史,完善課本中不周到的地方。內(nèi)容通俗易懂。
對女兒了解歷史很有幫助,買個她當(dāng)暑假讀物了
看看英雄的故事,對人還是很有幫助的,這本書的翻譯,印刷,排版都是一流的。
經(jīng)典的歷史小說,通俗易懂的敘述,真真正正的歷史。
第一次送來的書破損,第二次送來的壓皺,莫非因為做活動所以出倉前的檢查也打了折?第三次當(dāng)當(dāng)把書包了一圈泡泡膜,終于是完好無損的了,但是心情大受影響。客服妹子還不錯,給個中評吧
喜歡的一套書,外包裝不錯,值得珍藏,內(nèi)頁紙有點薄
這本書很好,內(nèi)容是不必說,中國畫報是信得過的~~~不論是裝幀設(shè)計和印刷質(zhì)量都屬上流,很值得一買一讀~~不信試試~~《中國歷代通俗演義—唐史演義》上迄秦漢,下至民國,兩千余年的中國歷史栩栩如生地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它是迄今為止,唯二部全面敘述中國歷史的通俗演義。自它面世以來,即受到眾多知名人士的廣泛推崇。在延安時期,同志曾建議黨的高級干部應(yīng)該好好閱讀,以了解中國歷史。同時,這也是他喜愛閱讀的一套歷史讀物。在他列給兒子的書單里,本書同樣位列其中。其他如著名歷史學(xué)家柴德賡、著名作家二月河……都給予這部著作很高的評價。本書雖然名為“…
初拿到這本書,有很扎實的感覺。縱觀全書,比較適合研究。作者通過自己對歷史的多年研究,在此基礎(chǔ)上得出自己的看法和理解。比較不錯的一本書!推薦一看。
雖然還沒開始看,但無論是裝幀還是印刷,都比較滿意。特別是征文排版疏朗,適合閱讀。一開始看了個別評論,還有些擔(dān)心,現(xiàn)在看是沒必要的。選擇中國畫報,沒錯。向大家推薦哈。
正在拜讀,沒有了正史的枯燥的同時,也是正史,大家之作!
以前只是買書 不知道浪費了多少積分 現(xiàn)在也開始復(fù)制粘貼評論了 人丑就要多讀書 真正的書評留在心里 記錄在筆尖會更好
《唐史演義》在諸多的版本中,我進行了逐一的比較,最終選擇了這一版本。這一版本,紙張的手感和書的整體質(zhì)量都非常好!字體大小適中,便宜觀看。同時價格也非常合理,適合收藏!
通俗演義,既是歷史又是文學(xué),給孩子閱讀比歷史書有趣許多!
此書對了解唐代歷史很有幫助,逢活動建議購買。
唐朝,有蘭陵美酒,有豐腴玉環(huán)。有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也有且放白鹿青崖間。有安祿山大腹便便裝得是忠心,也有后來顛倒山河的安史之亂。這本書,從一種冷靜專業(yè)的角度,解說一個朝代。希望粗略了解唐史的人,不可不看。這本書在我剛剛拿到貨的時候,就給我一種感覺:它是嚴(yán)肅的。
中國歷代通俗演義:唐史演義中國歷代通俗演義:唐史演義中國歷代通俗演義:唐史演義中國歷代通俗演義:唐史演義中國歷代通俗演義:唐史演義中國歷代通俗演義:唐史演義中國歷代通俗演義:4唐T史演義征野J史,取材審慎,觀點平實,內(nèi)容豐富,敘述有法,用語雅潔,自評自注,理趣10兼?zhèn)銯,洵V為通俗史著的經(jīng)典H,深清山陰縣臨浦(今D屬2蕭山)人。著名演義小說作家、歷史學(xué)家。歲中秀才L,后又進京朝考,名列優(yōu)貢,分發(fā)福建候中國歷代通俗演義:唐史演義盡殺2宦官第一百回 徒乘輿朱全忠行弒 移國祚昭宣帝亡唐出版信息書名中國歷代通俗演義:唐史演義作者蔡東藩宮瀆倫…
對于唐朝那段歷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認(rèn)識和了解,當(dāng)然了,對于初讀者來說可能會有一些障礙,那就是以前的知識積累的問題。本人暫時還沒有哪方面的知識障礙,因為畢竟對那塊有了初步的知識積累。
感覺非常不錯,幾百年順手拈來,讓人讀來不生畏不生厭,確實非常厲害。而且在紛繁的歷史事件中,梳理出婦寺、外戚、宦官亂政等歷史教訓(xùn),看到良臣、能臣、忠臣們或挽狂瀾于既倒,或徒呼奈何,讓人唏噓不已啊,英雄造時勢,時勢比人強的感嘆和悲嘆不時會從心底泛起。值得好好讀。
精裝書用紙很好!讀上去眼睛很舒服。鑒于內(nèi)容的深度挖掘,看上去也很過癮。這兩天的讀書計劃就是好好讀完唐史演義!一整套共11本書,也夠享受的了,另外,表揚一下當(dāng)當(dāng)網(wǎng)的配貨速度!神一樣的速度、
蔡東藩的系列通俗歷史演義小說非常經(jīng)典,忠于史實,文字雋永.這個版本雖然紙張質(zhì)量只能算是中上,但封面風(fēng)格厚重,文字錯誤幾乎沒有,印刷排版也很好,精裝版的作為平常閱讀甚至收藏都是不錯的選擇!經(jīng)典,推薦!
很不錯的書,幾百頁就把唐朝幾百年的故事寫盡,文言文都還比較接近現(xiàn)代的話了,都還很好理解,只是歷史上的人物太多,不能一一記下,想要了解唐朝歷史,這還是一本很好的書,很現(xiàn)實沒有對什么人物刻意去修飾,比起現(xiàn)在電視劇上演的亂七八糟的野史強多了。
像我這種對歷史知之甚少的人,學(xué)點歷史很有好處。正史怕讀不懂,就讀寫演義,演義有作者的觀點在,所以你就會覺得人物豐滿些。中國歷史通俗演義,是以融合了正史和野史,作者也加入了自己的感情和觀點,讀起來還是比較有趣味的,更重要是增加知識。因此,我向大家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