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屬于全民族的抗戰史!
1、全民族抗戰史!
2、《抗日戰爭》——抵達歷史,抵達文學
王樹增戰爭系列自2006年開始出版,至今已有《長征》《解放戰爭》《朝鮮戰爭》一系列作品問世。他開創了全新的戰爭史寫作范式,也為戰爭文學樹立了新標桿。
這一系列作品所具備的堅實宏大的結構、國際的視角、對現實的關照以及詳盡的資料,使他擁有了數百萬忠實的讀者,而《抗日戰爭》于2015年6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至此中國戰爭系列作品將完滿收官。
王樹增,1952年生于北京。著有長篇紀實文學《長征》《 朝鮮戰爭》《解放戰爭》,非虛構中國近代史系列《1901》、《1911》等。作品曾獲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藝大獎、中國圖書政府獎、全國五個一工程獎、魯迅文學獎、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藝獎、曹禺戲劇文學獎。
《抗日戰爭》及時卷
序章
世界上還有另外一種邏輯?
及時章
關頭
第二章
中國決不放棄領土之任何部分
第三章
寇深矣!禍急矣!
第四章
喪師失地未有如是之速者
第五章
八路軍上來了
第六章
從滑稽故事的迷霧中脫穎而出
第七章
使中華民族永存世上
第八章
舍抗戰外無生存
第九章
用精神和血肉爭取一個像樣的結
日軍上海派遣軍自登陸以來,在中國軍隊第九軍團和第十五集團軍的頑強阻擊下,不僅人員傷亡很大,戰場推進艱難,而且已經處在各部隊被分割的不利處境中。因此,松井石根致電東京緊急求援,聲稱他當面都是中國最精銳的陸軍,如果日本要在上海戰事中取得勝利,至少還要投入五個陸軍師團以上的兵力才行。他要求立即派遣第十四師團以及本屬于第十一師團而現在青島的“天谷支隊”火速增援。
九月一日,日軍第十一師團派出淺間支隊企圖打通與第三師團的聯絡。淺間支隊向獅子林炮臺發起猛攻。在該處防御的中國軍隊第九十八師的一個營孤軍奮戰,時刻與日軍白刃格斗長達四小時,到全營官兵全部陣亡后獅子林炮臺陣地丟失。
第二天,為策應獅子林與寶山的中國軍隊,軍長羅英卓軍長指揮第十八軍部隊向羅店的日軍發動了反攻,經過晝夜的持續激戰將日軍壓縮于羅店鎮內。
九月三日,日軍海軍增援部隊抵達戰場。
五日,日軍海軍宣布:徹底封鎖中國的東南海岸,切斷中國上海與外界的一切聯系。
兩次急電羅卓英:“羅店關系重要,必須限期攻下……要求將士有進無退,有我無敵,不成功便成仁……此次抗敵作戰,為我民族死中求生出路……凡貪生怕死、臨陣畏怯不能發揚戰術與武器威力者,同儕將士,應共棄之。凡信仰動搖、精神松懈,不能盡其責任而貽誤戰機者,同儕將士,應共除之……”——“按照軍律,衡情論罪,不稍寬假。”
六日夜,羅卓英再次下達了攻擊羅店的命令。中國軍隊四個師聯合頑強攻擊,掃清了羅店外圍日軍的據點。可是,正準備發起總攻的時候,得到了日軍已經打通吳淞與獅子林之間的交通,日軍陸海軍增援部隊已經抵達并攻占寶山的消息。這樣的戰場態勢于中國軍隊十分不利,對羅店的攻擊隨即停止。
此時的中國軍隊第九十八師,全師傷亡人數已近五千,其中各級軍官傷亡兩百人以上。當日軍在艦炮和飛機的支援下猛攻羅店與寶山之間的月浦時,傷亡慘重第九十八師依舊拼死作戰。在與日軍的反復拉鋸中,陣地三次易手,團長路景榮、副團長李馨遠相繼陣亡,日軍在付出巨大傷亡后緩慢推進。十一日,月浦進入巷戰狀態,血戰后中國守軍由于傷亡過大撤離陣地。日軍由此推進到了寶山、獅子林、川沙口一線,兩軍于黃浦江岸的幾處要地形成對峙。
“中國決不放棄領土之任何部分”。
盡管登陸的日軍已經突入,盡管武器裝備、戰略戰術都無法比及的中國守軍已經血流成河,但是中國官兵至死也不愿意背離這句誓言。就在羅店爭奪戰進入肉搏狀態的時刻,一九三七年八月六日,防御寶山的中國守軍為此振臂吶喊,誓不棄守。自五日凌晨開始,日軍在艦炮和飛機的助攻下,調集大量坦克猛攻寶山城門。中國守軍第九十八師第二九四旅五八三團三營,在營長姚子青的率領下死守不退。久攻不下的日軍向這座孤城發射了大量燃燒彈,寶山全城頓時大火沖天,房屋接連坍塌,滿城磚石瓦礫。姚子青營長一面向師長夏楚中求援,一面和全營官兵做出一個約定:人從生下來就注定要死的,但好漢死要死出個樣子。今天,三營誰也不許后退一步,誰也不許茍且偷生,讓日本人看看咱中國人的骨氣!援軍遲遲不見蹤影,廢墟之中進行著慘烈的巷戰,每一條街巷里每一道斷墻邊都發生著肉搏戰,中國守軍在數量大于自己數倍的日軍面前使用刺刀、匕首、木棒、石塊乃至自己的牙齒,咒罵著,廝打著,直到血肉模糊地倒下去。殘酷的肉搏戰一直持續到六日上午十時,中國軍隊第九十八師第二九四旅五八三團三營,除了一名奉命出城報告戰況的士兵外,全營五百余人全部殉國。
肉搏戰停止了,寶山城內一片沉寂,呆站在血泊里的日軍官兵沉默無語。這是一座中國最為普通的小縣城,城墻之內方圓不過幾里,城樓因為年代久遠已殘破不堪,城門啟閉時還會吱呀作響。日軍士兵聽他們的長官異口同聲地說過,中國軍隊是一支一觸即潰的軍隊,于是眼前出現的情景令他們不寒而栗:如何解釋在根本沒有任何救援希望的情況下,這支中國軍隊會如此怒不可遏、如此不顧一切、如此想要拼爛一副身軀、流干一滴鮮血?!
姚子青營全體殉國的壯舉,被寫入了中國抗日戰爭史,也寫入了近代以來中國人抵御外辱的心靈史。
中國軍隊失守寶山城的那24小時,日軍參謀本部派往上海視察的第三課部員西村敏雄少佐向東京報告了上海前線的危機:
(一)敵人的抵抗實在頑強,無論是炮擊還是被包圍,
決不后退;
(二)估計敵人及時線兵力約十九萬,第二線停戰區內
有二十七至二十八萬;
(三)中國居民對敵人有極其強烈的愾心;
(四)由于調軍艦運送緊急動員的部隊,派遣軍后方接
濟不上,兩個師團陷于嚴重的苦戰中。
毫無疑問,自淞滬地區作戰開始至今,中國軍隊的頑強抵抗和不屈精神大大出乎日本人的預料。日軍作戰原則上的表述是要“懲罰一下中國人”,可至少目前看來,受到懲罰的是那些爬上中國東南海岸的日軍官兵。而對于抗擊日軍的中國軍隊來講,傷亡之大出乎預料,這讓剛剛開始的戰爭蒙上了一層令人憂慮的陰影:中國固然國土遼闊,人口眾多,但是如果戰爭按照這樣的傷亡比例和淪陷速度持續下去,中國將能堅持多久?
戰爭的不屈精神不是靠某個人、某支部隊,甚至是正在進行作戰的某個戰區來支撐的。
贏得戰爭的最的力量,將是中華民族的意志。
一九三七年的八月,日本人突然得到一個更令他們震驚的消息:中國兩個敵對的政黨——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不但宣布已經真誠地聯合在一起,而且聯合的目的十分明確:打日本,保中華!
新華社 中央電視臺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人民日報 解放軍報 新民晚報 光明日報 經濟觀察報 新京報 南方都市報 中國教育報 中國青年報 文匯報 新聞出版報 中國圖書商報 新華社通稿 北京日報 解放日報 銀潮 作家文摘 北京青年報 楚天都市報 華西都市報
中國新聞網 新浪 騰訊 鳳凰網 網易
看過長征,王樹增的作品真實中有震撼,所以才選擇再看抗日戰爭,看完再作進一步評論。
這本書一則是給軍事發燒友提供一個較為明晰的讀物,更重要的是為青年讀者寫的,和青年們探論一點精神質量問題,希望他們能就此建立強大的民族自信心。
作者以祥實的歷史資料,采用生動的筆法,為我們描繪出抗日戰爭那場讓后人永遠銘記的歷史,希望喜歡歷史的朋友們都看一看。
關于抗日戰爭的詳細說明,很全面的了解了那個時代的故事
看完《抗日戰爭》王樹增的書就買齊看齊了,他還會寫其他戰爭題材的書嗎?他的書比較中肯,可讀。
心儀已久的名家研究抗日戰爭的精典之作,果斷出手,拿在手里心情是欣喜的,先收藏了以后慢慢品,深入看過后再詳細評價。
非常喜歡王樹增的書,他的戰爭系列我均有收藏,了解戰爭歷史的教科書。
關注了很久,趁著這次搞活動果斷入手了,作為個中國人很有必要去了解國家的歷史,尤其近代抗日這段歷史,更何況在神劇充斥各大熒屏的今天。
很好~王樹增戰爭系列基本買全,其他都看完了,很不錯!
閱讀這本書讓我們更全面的了解了抗日戰爭!值得推薦閱讀!
王樹增的書,從長征一直寫到朝鮮戰爭。他的作品,說是紀實文學,也可以看做歷史作品,書中很多內容都標明了出處。希望能看到王樹增更多的好作品。
以前買過王樹增的長征和朝鮮戰爭,能把戰爭講的這么詳細真的很有閱讀價值,而且非常具有收藏價值,可以時常拿來閱讀。
王樹增的戰爭系列終于買齊了,全部都在當當網買的,性價比超高。
作者缺乏嚴謹客觀公正的史學立場,為了迎合當下,亂發議論
推薦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看,每一個。忘記歷史意味著背叛,曾經的民族屈辱,正是因為國人骨子里的硬氣,民族氣,我們才有今天的幸福。作者詳實的史料,嚴謹的求證,令人佩服
王樹增的書我都買了,讀后都給人啟發。讀抗日戰爭這部書后,對這段歷史有了進一步了解。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中華民族當自強!
從1931年到1945年,每一次戰爭王樹增將軍詳細描寫,闡述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作戰的路線,策略,可見作了細致的工作,翻閱了大量的史料.
看了王樹增戰爭系列的其他幾本,很喜歡,就繼續買抗日戰爭來看,希望這部不要讓我失望.另外,書的包裝不錯,快遞很快.
很惱火,整套書共3本,但第一本與第二、第三本不是同一次印刷。本來想換,想來想去還是算了吧,以往有過換貨的經歷,令人失望。
從解放戰爭,抗日戰爭,朝鮮戰爭,1901,1911,王樹增可謂戰爭專業戶了
抗日戰爭,中華民族浴火重生,七十年前的往事每位同胞都應銘記于心,不是我們記仇不寬容,而是日本右翼分子亡我中華之心不死。安倍晉三政府集體向右轉,對付野獸只有警惕而不是慈善!
王叔增的書齊了。和解放戰爭一樣的排版,一樣的封皮設計。拿到了一口氣把第一冊看了一遍。感覺壓抑和熱血交織。解放戰爭里國軍將領這時候為了民族很拼命。都是為了使中華民族長存世上。無論成敗,這時代的青史留名的人都是俊杰。我輩遠不如呀。
平裝本,質量很好,含有明信片,每本后面還有重大戰役的地圖及陣亡烈士名單。關于抗戰的書我已經買過不少,但大多都是關于某一戰役的,買過抗戰史,理論性很強,敘事差。這套書自從推出,我就在關注,趁著這次機會收入囊中。
叔增的書齊了。和解放戰爭一樣的排版,一樣的封皮設計。拿到了一口氣把第一冊看了一遍。感覺壓抑和熱血交織。解放戰爭里國軍將領這時候為了民族很拼命。都是為了使中華民族長存世上。無論成敗,這時代的青史留名的人都是俊杰
花了將近一個多月才讀完。本書史料豐富,語言優美,文學色彩濃厚,是一套讀起來不枯燥的歷史書。讀完會讓你對抗日戰爭有更深刻的認識。其中國軍將領的抗戰,中共的抗戰都寫的非常可觀,必讀書
說是巔峰之作,并不為過。浩浩長卷,丹心可鑒。讀《抗日戰爭》,飽覽“寧為戰死鬼,不作亡國奴”的慘烈歷史。殷鑒不遠,寧不慎乎?《抗日戰爭》,歷史的烙印,民族的豐碑!
想多了解一些抗日戰爭史,選了這一套,對于抗日戰爭多數是從課本,影視劇中看到的不完整的,希望這本書能帶我了解當時中國軍民不怕犧牲的大無畏精神。等孩子再大一點也可以看一看的,很有教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