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就是一本從中醫視角談人體解剖的書,以五臟六腑、氣血津液、形體官竅、精神志意……為綱目,將中醫的藏象觀念放在人體生命與宇宙自然的關系中進行說解描畫,試圖用通俗的語言、生動的事例、形象的比喻系統展示中國傳統文化“探照燈”下透視到的生命本原,讓讀者從中既能洞悉臟腑的奧秘,更能認識健康的本質。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1:易之篇 道之篇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李杰:教授,湖北省武漢市名老中醫會診中心主任,網名儒醫、萬木草堂堂主。既是湖北中醫藥大學出身的學院派,又先后跟從十二位名老中醫臨證錘煉,喜讀書,善臨床,先后在北京、湖北、廣東多地開辦門診,積累了二十年的行醫體驗和臨證心悟,長期應邀在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武漢大學等多所高校總裁班趣講中醫,在全國各地都擁有高知名度的“粉絲”,醫名頗著。
藏象 人體“五虎將”與“六扇門” / 1
藏象本源 / 2
五臟六腑 / 4
中醫到底有沒有解剖 / 5
什么是方 / 9
肝 剛柔相濟的將軍之官 / 21
肝五行屬木,為將軍之官 / 22
肝藏魂 / 26
肝在志為怒 / 28
肝主疏泄 / 29
肝藏血 / 42
膽 主決斷的中正之官 / 45
膽為中正之官,主決斷 / 46
膽貯存、排泄膽汁 / 48
心 藏神主脈的君主之官 / 51
心五行屬火,為君主之官 / 52
心藏神 / 56
心在志為喜 / 60
心主血脈 / 61
小腸 從量變到質變的受盛之官 / 69
小腸為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 71
小腸泌別清濁 / 72
脾 化生萬物的倉廩之官 / 75
脾五行屬土,為諫議之官 / 76
脾藏意 / 80
脾在志為思 / 81
脾主運化,為后天之本 / 83
脾喜燥惡濕 / 87
脾主升清 / 88
脾裹血 / 89
小孩兒不吃飯怎么辦 / 91
肥胖愁人怎么辦 / 93
口臭怎么辦 / 95
睡覺流口水怎么辦 / 96
胃 受納通降的倉廩之官 / 99
胃主受納、腐熟水谷 / 100
胃主通降,以降為和 / 101
脾胃合作的三大條件 / 102
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 / 103
若要小兒安,常耐三分饑和寒 / 108
肺 調整節奏的相傅之官 / 111
肺五行屬金,為相傅之官 / 112
肺藏魄 / 114
肺在志為悲 / 117
肺主氣,司呼吸 / 118
肺通調水道 / 120
肺宣散衛氣 / 121
肺朝百脈 / 122
肺主治節 / 122
大腸 化神奇為腐朽的傳導之官 / 125
大腸者,傳導之官 / 126
腎 藏精納氣的作強之官 / 129
腎五行屬水,為作強之官 / 130
腎藏志 / 135
腎在志為恐 / 136
腎藏精,為先天之本 / 136
腎陰和腎陽 / 141
腎主水 / 144
腎主納氣 / 146
膀胱 水府開閘的州都之官 / 149
三焦 通行元氣的決瀆之官 / 153
通行元氣 / 154
運行水液 / 155
生克乘侮臟與臟 / 157
教皇與主教——心與肺 / 159
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心與脾 / 160
我們之間以血相連——心與肝 / 161
從“水火既濟卦”和“水火未濟卦”說起——心與腎 / 161
培土生金的奧妙——肺與脾 / 165
把守人體的兩極——肺與腎 / 166
也說抑郁癥——肝與脾 / 167
誰和誰同源?——肝與腎 / 168
后天之本與先天之本——脾與腎 / 169
此實彼虛腑傳腑 / 171
氣 生命活動的原動能量 / 175
氣的生成 / 176
氣的功能 / 178
氣的分類 / 182
“氣”病了會怎樣 / 184
快給身體打打“氣” / 188
血 滋養生命的水谷之精 / 191
血的生成 / 193
血的功能 / 197
津液 濡養機體的潤滑劑 / 199
津液的生成 / 200
津液的輸布 / 201
津液的作用 / 202
形體 衛外成形的機體之梁 / 207
皮:美容不只是皮的問題 / 208
肉:身體瘦弱怎么辦 / 212
筋:關節屈伸困難怎么辦 / 215
骨:骨質疏松怎么辦 / 217
脈:血脈里面有乾坤 / 220
官竅 溝通內外的感知之窗 / 225
耳:耳鳴耳聾怎么辦 / 226
眼:兩眼干澀怎么辦 / 228
鼻:鼻子發紅、長痘怎么辦 / 230
舌:關注那些疾病的小信號 / 232
咽:嗓子啞了怎么辦 / 233
前陰和后陰:二便問題怎么辦 / 234
用傳統文化的“探照燈”透視生命
不得不承認,近百年來,當中醫遇到浩浩蕩蕩、來勢兇猛的西方醫學的時候,一步一步陷入了不斷退縮的困境。
西方醫學,有很多“拿來主義”的“眼睛”,例如物理、化學、生物技術、基因技術等等,幫他們看世界,幫他們認清疾病和人體,幫他們窺探生命。
然而,中醫缺少這樣的眼睛嗎?想一想,要在“簡單”的“望聞問切”里探求生老病死的奧妙,要在“樸素”的“理法方藥”中解決患者身體的苦痛,對中醫本身的要求難道不是更高?
所以中醫從來不需要妄自菲薄,因為她自有自己的眼目,那就是用傳統的文化當“探照燈”,來透視人生而參悟陰陽。
中醫從生下來就深深地流淌著哲學的血液,其理論和實踐的階梯就是古代的“文史哲”,所以中醫的本身是文化,文化中醫和中醫文化。
看病者,病人身上是病,醫者眼里是病。其實生命怎會如此簡單?古老玄妙的中醫經典《黃帝內經》通篇就回答了三個哲學問題:我是誰?我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而哲學的存在和思辨,還有比這三個問題更難的問題嗎?
很好很滿意很好很滿意很好很滿意
作者對藏腑的解析,真的很廣,還有其它很多,很有益處。
作者寫了好多書,作者臨床了得,劉力紅老師與之比較,臨床弱多了
非常喜歡李老師的書。
臨床理論文化三者都能學到不少東西
不錯!中醫入門進階。
好書好評便宜滿意!
非常好的中醫書
推薦一本好書。書名很美。喜歡。
值得學習,喚醒心中的種子
實用的一本書
感謝李老師的用心著作
紙張很好!
書包裝很好,不錯
李杰老師的書,一如既往的好。
東西很好,物流方面也不粗暴,這次的東西很好沒有任何損壞。唯一遺憾的就是想再買的時候居然漲價了,雖然漲的不明顯,不過東西真的不錯。很滿意
學校推薦的,正好當當上有,還有折扣,非常劃算,書的紙張也不錯,印刷精美,值得擁有
書不錯,很棒!
相當不錯的一本書,很喜歡,當當的書一如既往的精致
書讀了,非常感動作者對情懷。
實用性、專業性強
佩服作者的堅韌不拔,還有淡定的學問,淡如水而情長青!
看了幾遍,文章要多讀幾次才能懂,好書,陽春白雪。
不小心按了一個收到~太激動了。其實書還在路上,思念也在路上.
生命的態度:我是誰?我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書中有答案。
走進中醫:發現生命的妙與美,很喜歡,當當購書,很滿意!
買了很多本送朋友,這本書是鄙人見過的中醫基礎里面,最有思想的書籍。
中醫體系的一本入門書,適合較初級的理解中醫概念和理論。
走進中醫了解五臟六腑的藏象功能是打基礎的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