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1月北京大學召開了"北京:都市想象與文化記憶"國際學術研討會,本書乃會議論文的結集。書中關于北京的論述,采取了不同的角度和方法,討論對象包括北京的文學(小說、詩歌、小品文)、藝術(繪畫、戲劇、音樂)、教育、傳媒、宗教、建筑、生活環境以及民族意識等,穿越諸多學科領域,多有創見。在對北京的"閱讀"、"記憶"與"想象"中,兼及了學者的嚴謹、文人的溫情以及漫游者的好奇心,是一本高質量的學術論文集。相信其出版將為崛起中的"北京學"添加一塊有分量的磚瓦。
陳平原,1954年生于廣東潮州。1978年入中山大學中文系,1984年于中大獲文學碩士學位,1987年于北京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是北大首批的兩位文學博士之一。現為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最初研究方向著重"二十世紀中國文學",而后逐漸將目光延伸至古代中國小說與
序一 北京記憶與記憶北京
序二
金元時期北京地區全真教活動
繁華入夢
——明代士人記憶中的北京三大市
清代京師旗人生活
"宣南詩社"與嘉道之際的士風
戲曲史敘述中的北京"堂子"
舊戲臺上的文明戲
——田際云與北京"婦女匡學會"
從護花人到知音
——清末民初北京文人的文化活動與旦角的明星化
世變中的音樂教育與音樂家
——由北京李抱忱到廣東黃友棣
市井的回響
——《三俠五義》中的方言與京華說書人
香山健銳營與京城八大胡同
——穆儒丐筆下民國初年北京旗人的悲情
雅人趨俗,俗人卻雅
——張恨水北京小說雅俗錯位的文化意涵
王度廬的京味女性成長小說
北京是上海的產品嗎?
國際視角與本土文化
——民國文學中的北京
30年代北平的大眾文化與媒體炒作
——關于劉景桂情殺案
"某籍某系"和"東吉祥諸君子"
——1920年代中后期北大的兩個教授集團
"邊城的荒野留下少年的笛聲"
——1930年代北平"前線詩人"的城市記憶與文化心態
小品文與"京派"的審美觀
沈從文與北京
——現代性及其危機
北京夢華錄
——北京人到臺灣
臺灣人在北京
——1949前在京臺灣作家簡論
女性小說的都市想像與文化記憶
——林海音與凌叔華的北京故事
城市景觀與歷史記憶
——關于龍須溝
時空流轉現代
——1980-1990年代小說中的北京記憶
"國都"與"全球都市"
——雙重想像的混雜
清乾隆時期朝鮮使者手記中的北京民俗與政治
芥川龍之介的北京體驗
——短篇小說《湖南的扇》和佐藤春夫《女誡扇綺譚》
既"遠"且"近"的目光
——林語堂、德齡公主、謝閣蘭的北京敘事
附錄一 "五方雜處"說北京
附錄二 想像北京城的前世與今生
——答新華社記者劉江問
還不錯,還不錯,還不錯。
不錯!
經典圖書,值得推薦大家閱讀。
好
很厚的一本
非常好。
很快就收到了。謝謝。再買必須再來。
很好
書的質量很好!價格便宜!
還不錯,沒有在五月二號讓我收到就好。
立論精道,證據充實,文筆美而暢
棒棒棒,很喜歡的書目。
送貨快,服務好,包裝精美。
品相很好,東西也不錯,快遞很迅速,感謝當當
陳平原老師的書有一定保證,裝幀扎實,內容涉及很多方面,相對有趣味
這個算是很好的了,畢竟是北大教授所作,值得一看。
大學寫論文有關都市文化的,看過這本書,很不錯
很多人寫的論文合集,至少我是這么感覺的。拿到了王德威先生的簽名,確實很爽
很正的書,紙質很平滑,作者也是我很喜歡的,言簡意深,很值得看的書。
文學類研究生的必讀書目之一,聆聽海外學者的聲音,拓展思維,深入思考。
書有折痕略微變形,感覺有點像舊書。。。不過是沖著內容買的,忍了
跟《上海摩登》遙相輝映吧,喜歡陳平原教授的學術思想
這是都市想像與文化記憶系列叢書之一本,不錯喲
老北京總是讓人著迷,本書是對北京的又一次解讀
書還不錯,郵遞較快,客服難找,想重開發票也沒人回話
內容非常好!是近年來研究北京文化與文學不可多得的論文集!
物流很快。對北京的再一次解讀,按照歷史敘述,可看。
都市想象 文化記憶叢書 之北京篇,好書,北京大學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