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華語知名的散文大家,林清玄作品的特色是既能把禪理寫進生活,又能從生活中品出禪機。其文風清雅溫馨,宛如春雨滋潤萬物,在樸實的語言中蘊含的或深或淺的哲理啟迪著眾生,感悟著世人。同時,林清玄還用一顆菩提之心關注著世間疾苦,創作多立足于“愛與美”“情與義”“善的循環”,寄希望能激發讀者溫柔、感動、浪漫、理想等正面的能量。
這套禪意散文精選集(全四冊),是林清玄四十余年創作之路的智慧結晶,除了親自作序推薦,表明寫作的中心思想外,還增加了部分未曾發表的新作與有緣的朋友分享,這在所有的選集中是的。
作為華語文壇獨樹一幟的散文名家,林清玄的作品除了禪意十足、文風優美、富含哲理等特點外,更重要的是能給讀者以生活的啟迪和人生的指導。林清玄的散文,像一杯窖藏的陳年老酒,喝起來回味無窮;又像一盞芳香撲鼻的名茶,品起來香沁心脾;還像一首悠揚宛轉的山歌,清閑質樸。讀林清玄的作品,可謂一種修行,在迷茫困惑的時候讓我們靜下心神,找到前進的正確方向;在悲傷無助的時候給我們信心,成就淚水鑄造的堅強;在孤獨寂寞的時候給我們歡笑,體悟喜怒哀樂的本真生活。
更多推薦:
林清玄經典散文集(套裝共四冊)(隨書贈送林清玄親筆對聯)兩種對聯發,林清玄的禪意散文精選集,親自作序推薦,部分新作獨家首發,其他相關選集中。
林清玄:1953年生于臺灣高雄。當代著名作家、散文家。曾任臺灣《中國時報》海外版記者、《工商時報》經濟記者、《時報雜志》主編等職。
17歲開始發表作品;30歲時他的作品囊括了當時臺灣的所有文學大獎;32歲遇見佛法,入山修行;35歲出山,四處參學,所著“身心安頓系列”成為20世紀90年代臺灣最暢銷的作品;40歲完成“菩提系列”,暢銷數百萬冊,帶動了佛教文學的發展,掀起學佛熱潮。
在40余年的創作生涯中,出版作品逾百部,除富含佛理禪機的散文外,另有報告文學、文藝評論、劇本等。林清玄的多部作品還被臺灣、大陸、香港及新加坡選入中小學語文教材,是享譽海內外華文世界的當代散文名家之一。
序
櫸樹與香樟的牽手
在江蘇的園林,看見了許多高大的櫸樹與香樟,樹形蒼古悠美,姿態萬千。心里起了疑情,問了當地的朋友。
朋友說:“這是我們江蘇古代的風俗。”原來,在江蘇的許多大戶人家,生了男孩就會在花園里種一棵櫸樹,期許這個孩子將來可以中舉。如果生了女兒,就會在園中種一棵香樟,來表達內心的歡喜。
朋友自豪地說:“在中國其他的地方,生女兒都叫‘弄瓦’”,生男孩叫‘弄璋’。只有在江蘇例外,生女兒的歡喜不亞于男孩,所以種一棵樟樹來紀念,表示生女兒也是弄璋呀!
我圍繞著那些兩人才能合抱的櫸樹與香樟,內心感動不已,想到幾百年前的人就有這樣深刻的期許與祝愿,就像受到溫柔的春風吹拂,澎湃而波動。
櫸樹與香樟的故事未完,還有更深情的一面。
到了二八年華,園中的櫸樹與香樟會長高過圍墻,人們走過圍墻,看到櫸樹探頭,就會知道“這家的少年可以娶親了”!如果長出圍墻的是香樟,就知道“這家的姑娘可以出嫁了”。若是這家的門風不錯,自己家又正好有初長成的少爺姑娘,就可以央請媒婆去提親了。
那些走街穿巷的媒婆,見了墻頭的櫸樹與香樟,也會主動去湊合。等到樹頂長過了屋頂,表示事情急了,往往說媒就能成功。
在我眼前的櫸樹與香樟,竟是古代的婚姻密碼,循著密碼,還可以找到古代父母那些美麗的心愿,看見了南方人的浪漫精神。
浪漫精神不僅如此,在江蘇,如果有人請喝酒,好的待客不是昂貴的紅酒,也不是濃烈的白酒,最頂級的是黃酒,尤其是窖藏多年的黃酒。
江蘇的許多地方,生孩子的時候,不論生的是男孩還是女孩,父母都會請好的釀酒師,釀很多黃酒存在地窖,等到男孩長大娶親的時候,拿出來一半當聘禮,一半請親朋好友共飲,叫做“狀元紅”;若是女孩,一半當嫁妝,一半共飲,稱為“女兒紅”。
本來是黃酒,怎么會變成“紅”呢?一是為了喜慶,二是因為酒儲放的時間長了,酒色偏紅,三是為了祝福,酒缸上都貼了紅紙。
“狀元紅”“女兒紅”二十年只是基本數,也有三四十年的。我每次看朋友從櫥柜中小心翼翼地捧出一缸老黃酒,一打開封存了數十年的酒香,從時空的長廊汩汩穿出,未飲已先醉了。
使我醉的,不是酒,是時間,也是空間。我們活在借來的空間里,我們也活在時間的鎖鏈中,是酒香穿透了我們,使我們在漂泊中還有明覺。
使我醉的,不是酒,是浪漫,也是深情。千百年來,父母就有這么浪漫的心,就有如此深情的期許,那酒香有一代一代的纏綿,一點一滴,一絲一縷,在我們的血液里沸騰不已。
我捧著一杯四十年的女兒紅,聽著遙遠的秋風,吹過櫸樹,拂過香樟,不知多少秋聲,在杯中回旋。
玫瑰與鉆石的擁抱
清朝詩人張燦寫過一首詩:
琴棋書畫詩酒花,
當年件件不離它;
而今七字都變更,
柴米油鹽醬醋茶。
每一思及,都心有所感。
年輕的時候,誰不想過浪漫的生活呢?在浪漫的生活里,一切都是無價的,一本書,一幅畫,一張琴,一盤棋,一首詩,一壺酒,一朵花,天涯漫漫,任你漂泊,好風徐徐,自在逍遙。
有24小時突然警醒,世俗的浪濤從遠處襲來,一切都成為有價,要買鹽買米,要加油添醋,你被俗事捆綁,成為平凡的人,失去了詩心,也聽不見音樂。浪漫,一點一滴地流向了江海,僅存的靈性,也一蒙一昧地被人群淹沒了。
就像在沙漠中行走,突然看見了遠方的城堡,一路奔行,才發現一切都是海市蜃樓,待要回看,已找不到前來的腳印,更別說一直在腳邊的玫瑰與綠洲了。
浪漫或世俗確是人生中的兩難,正如玫瑰與鉆石比價一樣,在只能送玫瑰的年代,一朵花就是一切。等到送得起鉆石的年紀,玫瑰早已經凋零,而一顆鉆石,不可能是一切!
環境變得太快了,世俗變得太龐然了,欲求的來襲大得勝過北京的霧霾,浪漫之心早已不是一點一滴的流失,而是一大片一大片的崩解了。
每一思及,都令我傷感!
幸好,我是一個作家,在很年少的時候,就培養了浪漫的追尋,而在我的青年時代,就警覺了世俗的缺漏,使我一直有浪漫的心,感動的情,理想的懷抱。
文學的夢想,如車的兩輪,使我在世俗的道路上,能不斷地向遠方奔馳。浪漫與感動,如鳥之雙翼,使我在平凡的山水中,隨風鼓翅,飛越群山,觀照了山水的不凡。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人生不能重來,只能長留回憶。我只能很確定地說,走上作家之路,是最不悔的。
溫柔與感動的交織
二十年前,我成立“林清玄教育文化基金會”。申請成立的時候,主管單位要我寫出基金會的主旨。
我想了一個主旨:“愛與美的溫柔改革,情與義的感動教育。”副旨是“透過愛與美、情與義的溫柔與感動,創造人間的善的循環。”這個基金會的主旨,正是我寫作的中心思維。
四十年的寫作生涯,常有人問我:與別的作家,你有何不同?較大的不同,應該是我是“觀點先行”的作家。
我的作品是為了人生的觀點而存在的,因此我的作品正是立基于“愛與美”“情與義”“善的循環”,希望能激發溫柔、感動、浪漫、理想等正面的能量。
華文天下出版公司,最近編輯了四冊選集,分別以“智慧”、“自在”、“清凈”、“慈悲”為題,重現了從前的觀點,與有緣的朋友分享。
昔日的繁華,在回眸一笑間,我希望能寫出更好的作品。
林清玄
2014年夏日臺北,清淳齋
送給朋友的生日禮物,內容豐富多彩,很喜歡,很滿意,70歲的生日禮物特別精彩
第一次送來的壓變形了,很快上門取貨給換了,滿意
一直喜歡他的散文,很開心能買到以這樣便宜的價格。
很滿意,送貨員態度很好,會打電話來咨詢是否在家方便收貨,贊~
包裝的不是很好,書的底部有些破損,不是很滿意。
如果說在如何安撫忙碌后疲憊的心,如何使焦慮而急躁的情緒得意寧靜,回歸內心的真實需求,領悟人生的真諦,只有林清玄的作品能做到!
買回來以后,就翻閱了一下,覺得在看的時候,自己的心也跟著靜了下來,總之覺得很不錯。物流也是很快的
很喜歡林清玄的書。很有哲理的文章。當當的書一直很好
適合睡前閱讀,讓人平靜下來,緩和心情,喜歡這種平淡語言中透露出的智慧和力量!
我喜歡林老師的書,買來很多收藏待看,真正的好書,繼續追隨
看了很久終于下手買了,但是還沒舍得拆,所以質量方面不敢亂評價。
印刷質量不錯,字體大小也可以,買了好多書了,一直很信賴當當,外包箱子太差,書都擠壞了
昨天晚上拍的,今天就收到了,孩子喜歡林清玄的散文,就是昨天晚上拍的今天就降價了,還沒少降,挺郁悶
看書名才買的。希望能從作者的感悟中汲取有益的營養。
林清玄的書在這個快時代很適合看,能讓人清心靜心。
作為華語文壇獨樹一幟的散文名家,林清玄的作品除了禪意十足、文風優美、富含哲理等特點外,更重要的是能給讀者以生活的啟迪和人生的指導。林清玄的散文,像一杯窖藏的陳年老酒,喝起來回味無窮;又像一盞芳香撲鼻的名茶,品起來香沁心脾;還像一首悠揚宛轉的山歌,清閑質樸。讀林清玄的作品,可謂一種修行,在迷茫困惑的時候讓我們靜下心神,找到前進的正確方向;在悲傷無助的時候給我們信心,成就淚水鑄造的堅強;在孤獨寂寞的時候給我們歡笑,體悟喜怒哀樂的本真生活。
一直喜歡林清玄的散文,讓人靜心舒服~書很好,物流快!
一直喜歡林清玄的書,富有禪理的字里行間總能帶來一些人生的啟示
我兒子超喜歡林清玄的書,如一股清風拂面,令人心曠神怡。
打算暑假再看,喜歡林清玄的簡單又不簡單小故事。
幾乎集齊了林清玄的書……大愛,紙張不錯……期待慢慢看
封面美,文字美,情感美,林清玄的書拿在手上,就是與智者對話,對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林清玄是我一直喜歡的作家,他的文字清新雋永,推薦給大家啊
一如既往喜歡林清玄的作品,散文集中給人以生活的思考和啟發。
林清玄的散文值得閱讀,買來送給孩子的,她肯定會喜歡的
臺灣作家林清玄的作品,很喜歡,極力在收藏他的作品。
小孩看了林清玄的書覺得他的文筆都好了很多。
林清玄,語言和作品風格自成一路,充滿智慧,喜歡。
林清玄的散文充滿了佛學的智慧和對生活的思考觀察,有美有愛有情。推薦給孩子一起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