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既非制圖史,也非地圖的歷史,而是一本通過十二幅世界地圖講述世界史的著作 書中精選的十二幅世界地圖來自不同歷史階段,出自不同國家、不同文化中的制圖師之手。作者向我們揭示,地圖遠非客觀的真實記錄,而是受到一時一地的觀念和動機的左右。通過解讀地圖背后的觀念和動機,我們可以窺視制圖師所處時代的風尚與精神。每一幅都蘊含著某種重大主題,從科學、政治、宗教、帝國,到地理大發(fā)現(xiàn)、民族主義和全球化,皆為世界史發(fā)生重大變革的關節(jié)點。
在這段圖像背后的世界史中,作者向我們呈現(xiàn)了人類長久以來的一個渴望,那就是將地球地呈現(xiàn)在二維平面上。但是,無論因為客觀條件所限,還是主觀意識的干擾,這始終是人類難以達成的夢想。在作者的解讀中,作為人類理解世界的工具的地圖,成了“人─圖像─世界”三位一體的棱鏡,折射出人類的歷史進程和精神歷程,描繪了一幅前所未有的世界史立體畫卷。
本書版權已售出荷蘭、法國、德國、意大利、韓國、日本等11個國家及地區(qū),風靡全球。
全書圖文并茂,收錄近100幅珍貴地圖及50余幅精美歷史圖片,半數(shù)以上為彩色。
通過十二幅地圖切入描述十二個世界歷史的關鍵節(jié)點,剖析世界歷史與人類精神的進程。
顛覆你觀看地圖的視角,帶你進入一個陌生而新奇的世界。
著者簡介
杰里 •布羅頓,倫敦大學瑪麗王后學院文藝復興研究中心教授,主要著作有《領土交易:現(xiàn)代早期世界的地圖繪制》《全球性角度:東西方之間的文藝復興藝術》(合著)等。
譯者簡介
林盛,畢業(yè)于復旦大學法語系,譯有《中世紀的城堡》等。
引 言 1
西帕爾(現(xiàn)今伊拉克的阿布哈巴遺丘),公元前六世紀
及時章 科 學 1
托勒密,《地理學指南》,約公元150年
埃及亞歷山大港,約公元150年
第二章 交 流 33
伊德里西,1154年
西西里巴勒莫,1154年2月
第三章 信 仰 57
赫里福德《世界地圖》,約1300年
意大利奧爾維耶托,1282年
第四章 帝 國 85
第四章 帝國
一本有關制圖藝術的歷史書,迷人、、新穎。在地圖中追蹤人類思想的模式,這是一個絕妙的想法。——湯姆 霍蘭德,《衛(wèi)報》
正如這本插圖精美的書所指明的,從古代時期起,地圖就承載了大量的象征意義。本書內(nèi)容豐富,讓人無法自拔。——辛克萊 麥凱,《每日電訊報》
布羅頓捕捉地圖的社會、政治、宗教背景的視角非常敏銳,揭示了地圖為何、為誰而作,隱藏著何種目的。——羅伯特 梅休,《今日歷史》
通過地圖講述世界歷史——為什么直到現(xiàn)在才有人想出這個妙招?布羅頓這本書不僅博學,而且扣人心弦。——《法蘭克福匯報》
沒想到地圖方面的知識也能寫出書,感覺作者很嚴謹,內(nèi)容也很不錯
認識地圖及其背后的邏輯是認識如今我們自己的空間認識的基礎
通過地圖看歷史實在是有趣,記得也很快!和孩子一起讀享受歷史吧
通過地圖了解世界歷史,雖然不能說很全面,但起碼也比較生動。
兒童節(jié)前幾天買的,沒有享受到所謂的滿送,而且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當時買的價格比現(xiàn)在還高。唉,只有買錯,沒有賣錯的,以后不要相信所謂的活動了。好書不便宜。
通過地圖講歷史,各種文化各種歷史資訊順應而來,閱讀性極高,很有趣味的歷史著作
世界史有好幾個版本了,這個版本的思路也很新穎
很久沒有看過這么專業(yè)的書了,用地圖去解讀歷史!喜歡的同學可以入手啦
以前腦海里就有過這個想法,地圖與歷史聯(lián)系起來講肯定很生動,角度更全面,沖著書名和銷量就買了,不要讓我失望,閱后再追評
揭示地圖的奧秘——地圖是如何制成的?制圖方法如何發(fā)展?地圖又為我們帶來了什么?
最近喜歡上了歷史,本想看看24史,但是突然又想看看外國人的歷史,讀史以識人。等看過了再來說說自己的感受,書的質(zhì)感是灰常不錯的。
隨著空間理論的介紹,國內(nèi)掀起了一股關注地圖的熱潮,政治學、社會學還是史學界都有所討論和拓展。這本書無疑是一本有分量的研究著作。
內(nèi)容有些深,不是很引人入勝,如果踏下心來閱讀還是挺有意思的。在當當買了很多書,覺得當當做的最好的就是書了。以后還要經(jīng)常來,支持!紙書的感覺還是比電子書要好很多。
裝幀近乎完美,地圖清晰精美,從地圖的制作中反映世界歷史,人類文明的變遷,不可多得之神作!
以地圖來認識歷史是宏觀的文化史,本書就是一部活的文化史,內(nèi)容充實,圖文并茂,適合多媒體時代下的快讀文化。正在仔細研讀中!
通過地圖了解世界史,不但可以了解世界輿圖史的發(fā)展變遷,是有些類似于《大英博物館世界簡史》,但信息量可要大多了!
這是一本非常獨特的世界歷史書,獨特之處正是書中以世界不同時期地圖的演變和發(fā)展來講述和論證世界歷史的發(fā)展和變遷。有圖有真相!
每張地圖背后都有這套不同尋常的歷史。圍繞地圖敘述歷史,值得一讀
地圖史即觀念史。身為地圖癖,很歡迎更多這樣的書。作者也很會講故事,相比起來,國內(nèi)以往相關著述多將之作為一種冷門知識,但缺乏深入思辨及文筆敘事
十二幅地圖中的世界史,還是有可讀性的,應該耐下心來,仔細研讀。
用十二幅地圖推開歷史的大門,講述世界史發(fā)生重大變革的關節(jié)點,追蹤人類思想、時代風尚,視角獨特。宏篇巨制,大開眼界。
當當滿200減100的時候買的書,除了發(fā)貨慢一點,書還是很劃算的。以后多來一點這種活動就好了,就是讓人悲傷的是根本就搶不到卷,感覺沒有人搶到吧。還是給這本書好評吧。
剛到手的時候沒有發(fā)現(xiàn)里面有殘缺頁,活生生給扯爛了一頁,這缺的內(nèi)容你們給補不,也不說不檢查了,這老厚的一本書,得翻好幾次才發(fā)現(xiàn),看在書的內(nèi)容上給個三星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借助地圖來講世界史,而不是制圖史,立意新奇,值得一看。另外,本書的地圖有一部分是彩圖,大部分還是黑白圖,請買家注意。從裝裱上來看,采用鎖線裝訂,封面由紙面包裹書皮,很是精美,值得收藏。
地圖不僅僅是幫助我們從甲地到乙地的工具,更是偉大歷史時刻的縮影,是政治權力的強大手段。地圖可以給人們美好的愿景,卻又可以是極具毀滅性的政治勢力的工具,能引起偏見,使世界扭曲變形。
書拿到隨手一翻,發(fā)現(xiàn)一處折頁,根本沒印上字。這種問題質(zhì)量檢查的時候很容易發(fā)現(xiàn)的。和售后換了一本,結果送來的還是磕角兒的,書的右上角前后紙板和半本的內(nèi)頁都是折了的。書裝卸的時候不知道遭受了怎樣的虐待。
12副地圖的來解釋世界史,很有意思,里面高清的地圖也是地圖迷的一種資料展示,質(zhì)量也不錯,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