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癌癥真相圖書
人氣:44

癌癥真相

2015中國好書,第十一屆文津圖書獎,第八屆吳大猷科普著作獎。作者本名李治中是抗癌藥物研發一線科學家。看懂白血病、肺癌、乳腺癌、卵巢癌、胃癌、肝癌、結腸癌、直腸癌、前列腺癌、膀胱癌、食道癌、宮頸癌。
  • 所屬分類:圖書 >科普讀物>百科知識>科普問答  
  • 作者:[菠蘿]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302412762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10
  • 印刷時間:2015-09-01
  • 版次:1
  • 開本:32開
  • 頁數:--
  • 紙張:輕型紙
  • 包裝:平裝-膠訂
  • 套裝: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講癌癥的書,但和你以往見過的該題材的書不同。

這不是一本“養生秘籍”,不會推薦什么神奇的保健品,但會告訴你,哪些生活習慣能致癌,哪些能防癌。

這不是一本“心靈雞湯”,不會保障任何癌癥都是可以戰勝的,但會告訴你,哪些癌癥治愈率很高,哪些治療方法是有效的。會告訴你,為什么癌癥治療的第三次革命來了,為什么近的免疫治療新藥能治愈晚期癌癥。

這不是一本“癌癥生物學”,不會堆砌各種專業詞匯,但會讓你明白,什么是BRCA基因突變,為什么影星朱莉30多歲就主動切掉了乳房和卵巢。

這不是一本“癌癥臨床指南”,不會指導你如何化療和放療,但會讓你明白,為什么化療放療會有這么多副作用,為什么我們要努力開發新的靶向藥物。

希望這本書把癌癥的一些基本知識明明白白地講給大家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希望患者和家屬讀完這本書能更好地理解醫生的推薦和選擇;希望醫務工作者讀完這本書能更好地知道前沿的藥物研究方向和成果;希望科學愛好者讀完這本書能了解癌癥的本質和社會上癌癥熱點新聞背后的科學。

希望大家知道癌癥的真相,不再恐慌,不再盲從。

編輯推薦

榮獲央視“2015中國好書”

榮獲第十一屆文津圖書獎

榮獲第八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

榮獲第四屆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普作品獎

榮獲科技部2016全國科普作品獎

微信圈閱讀量累計近千萬!

有圖有真相,每章首一幅可愛而有內涵的插畫。

中國科學院曾益新院士作序推薦!

人為什么會得癌癥?化療、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分別是什么?為什么免疫治療新藥能治愈晚期癌癥?癌癥流言哪些靠譜,哪些不靠譜?

留美一線科學家深度解讀癌癥!每個人都應知曉的預防、治療惡性腫瘤的實用科普力作!

如果你是想了解癌癥和科學、不愿意自己或家人被忽悠的人,請讀此書。

作者簡介

菠蘿,本名李治中,清華大學生物系本科,美國杜克大學癌癥生物學博士,現擔任跨國制藥企業癌癥新藥開發部博學研究員,實驗室負責人。愛好科普和公益事業。“健康不是鬧著玩兒”公眾號運營者之一,“向日葵”兒童癌癥公益平臺發起者,個人微信公眾號“菠蘿因子”。

目錄

癌癥是什么

1) 癌癥和腫瘤

2) 什么導致了癌癥

3) 癌癥如何導致死亡

4) 癌癥為何如此難治

兒童癌癥,為了中國的未來

5) 兒童為何會得癌癥

6) 霧霾能引起兒童癌癥嗎

7) 應該給寶寶存臍帶血嗎

8) 中國需要更多的骨髓捐贈

癌癥治療,現在和未來

9) 癌癥治療的困難:抗藥性

10) 放療,殺敵一千,自損X百

11) 抗癌藥物的三次革命

12) 質子治療是抗癌神器嗎

13) 負負得正,免疫檢驗點抑制劑

14) CAR-T,治愈癌癥新武器

15) 謀財不害命,國內的免疫療法現狀

16) 神奇病毒,治療惡性癌癥真的不是夢

17) 癌癥疫苗,離我們還有多遠

肺癌,癌癥殺手

18) 吸煙和不吸煙肺癌不一樣

19) 霧霾和肺癌,到底什么關系

20) EGFR突變肺癌的靶向藥物治療

21) ALK突變肺癌的靶向藥物治療

22) 肺癌中的新型免疫療法

23) 熱腫瘤和冷腫瘤

那些坊間關于癌癥的傳

在線預覽

神奇病毒,治愈惡性癌癥真的不是夢

2015年3月,從菠蘿的博士母校——美國杜克大學傳出了驚人消息!一批腦瘤(神經膠質瘤)晚期病人在手術、化療、放療都失敗了以后,癌癥復發,幾乎被判“死刑”,多只能活幾個月。無奈之下,死馬當活馬醫,他們加入了一種新型病毒療法的早期臨床試驗。結果一鳴驚人,位接受這個治療的女孩已經活了超過三年,而且體內癌細胞已經消失。

她,可能被治愈了!

杜克腦瘤中心主任Henry Friedman說:“毫無疑問,這是我從事腦瘤研究34年以來,看到的有希望治愈神經膠質瘤的療法!”

要知道,杜克醫院是世界好腦瘤治療中心之一,著名的前美國參議員肯尼迪得腦瘤后,調查了全美所有醫院,后選擇了來杜克進行治療,實力可見一斑。Friedman說出這樣的話,證明了這個療法效果有多么驚人。這個病毒療法是真正意義上的“腦洞大開”!簡單來說,天給病人做手術,往腦瘤里插入一根空心的管子,然后第二天把特制的病毒通過管子直接慢慢滴進去。病人只需要接受一次治療,打病毒時無需麻醉,無需化療,也無需放療。美國CBS電視臺近專門做了長達一個小時的紀錄片講這個故事,題目就叫做:Killing Cancer(殺死癌癥)。節目播出后,杜克醫院和主治醫生的電話被打爆了,全美國乃至全世界的大量腦瘤病人都想加入這個臨床試驗。

為什么這個腦洞大開的“病毒療法”如此令人激動?它背后究竟是什么科學原理?別著急,菠蘿給你一一道來。

腦瘤藥物研發之痛神經膠質瘤是常見腦瘤,也是惡性的腫瘤之一。已有的治療辦法,無論是手術,放療,化療,還是靶向藥物,對這個疾病效果都非常有限,多數病人從被診斷到去世僅僅是區區的12-14個月,極少有病人能存活超過5年。抗癌藥物對腦瘤普遍效果不好,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絕大多數藥物通過不了“血腦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血腦屏障是大腦的防火墻,它的主要功能是防止血液中亂七八糟的物質進入大腦,保障大腦處在安全的微環境中。

聽起來是非常高級的功能,但這個特性對開發針對大腦的藥物來說簡直是噩夢,因為多數藥過不了血腦屏障,所以沒用。因此,對原發性腦瘤或者腦轉移的腫瘤,目前有效的藥物非常少。而且,科學家對血腦屏障的了解還很少,無法預測哪些藥能穿過,哪些藥無法穿過,考慮到開發抗癌新藥成本極高,藥廠大多時候就直接放棄了一些藥物在腦瘤中的試驗。

瘋狂執著的科學家對腦瘤沒有好的藥物咋辦?只能獨辟蹊徑了。杜克大學醫學院的神經外科系教授Matthias Gromeier決定試試溶瘤病毒。溶瘤病毒是指一大類能選擇性裂解癌細胞的病毒,它一方面能直接感染并殺死癌細胞,另一方面還能激發免疫反應,吸引更多免疫細胞來繼續殺死殘余癌細胞。(菠蘿在書中另一篇文章里介紹了其背景和機理的文章)。但Gromeier教授有點瘋狂,因為他決定用的是:脊髓灰質炎病毒!這玩意兒是啥?是導致小兒麻痹癥的元兇。人類從1950年開始就拼了命想把它從地球上消滅,現在居然有人想故意打到病人身上?(沒聽說過這個病?往下看!)

世界上不少人做溶瘤病毒,但絕大多數都在用比較安全,本身不致病的病毒,比如腺病毒。Gromeier決定不走尋常路,以毒攻毒,用兇狠的病毒去攻擊惡性的腫瘤!Gromeier當然不是瘋子,他選擇使用脊髓灰質炎病毒攻擊腦瘤,有個重要原因,那就是該病毒天生就喜歡感染中樞神經細胞。

小兒麻痹癥是什么?就是脊髓灰質炎病毒侵入運動神經細胞后大量繁殖,神經被破壞后,導致人體肌肉萎縮,乃至癱瘓。腦瘤作為神經系統的癌癥,正是脊髓灰質炎病毒喜歡的“小鮮肉”。

當然,脊髓灰質炎病毒是不能直接給病人用的,因為它會破壞正常神經細胞,沒人愿意被治好了腦瘤,然后,癱瘓了。于是,Gromeier花了一些時間來研究如何讓脊髓灰質炎病毒只感染并破壞癌細胞,而不影響正常細胞。說起來容易,這個“一些時間”是多久呢?15年!這里必須要給他手動點贊:科學家精神,耐得住寂寞,厚積而薄發!

科學上來講,他對這個病毒主要干了兩件事兒:步,他去掉了脊髓灰質炎病毒中關鍵的控制病毒復制的基因,這樣病毒就失活了,安全倒是安全,但這樣的病毒也無法殺死癌細胞,咋辦?第二步,他又機智地往這個安全的病毒里面轉入了一個“鼻病毒”的基因元件。“鼻病毒”是造成一般感冒的常見病毒,危險性小,它的這個元件有個的特點就是在癌細胞里面活性很高,正常細胞活性很低。所以引入到失活的脊髓灰質炎病毒后,就做出了一個不影響正常細胞,只喜歡在癌細胞里繁殖,并殺死腫瘤細胞的“雜交溶瘤病毒” 。

沒看懂?我來打個比方。從前有一只老虎(脊髓灰質炎病毒),我們想派它去雞窩(正常細胞)里面抓搞破壞的老鼠(癌細胞)。放只野生老虎進雞窩結果可想而知,老鼠沒抓到雞已經沒了。于是步,我們先去掉老虎的大腦,把它搞成“無公害老虎”,它不吃雞,但也沒法抓老鼠,咋辦呢?第二步,我們把貓的腦袋移植到這個“無公害老虎”身上,于是,一頭長相兇猛,爪子犀利,但一心只想吃老鼠的雜交動物就出現了!來之不易的結果現在看來,制造這個“貓科雜交動物”是非常英明神武的,因為它在腦瘤里面效果驚人。

但事實上,使用脊髓灰質炎病毒這個決定讓Gromeier教授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因為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這個東西太危險,不靠譜。從他開始做這個病毒,到我們現在看到結果,他一共花了25年!在這些年中,他申請不到太多研究經費,發不了太驚人的文章,在杜克大學也只是帶著很小的團隊在很小的實驗室里面默默地做。我在杜克讀書的時候甚至都沒聽說過這個人。(當然,很快全世界都會知道他了)。

說回這個病毒療法的故事,Gromeier教授把“雜交病毒”做好了,沒想到又遭遇了更嚴苛的挑戰。當他想把這個病毒推向臨床,在病人身上測試的時候,由于這玩意兒太新穎,且深知脊髓灰質炎病毒的利害,FDA非常擔心它的安全性,所以無情拒絕了他的申請。FDA站在大眾健康角度,這個擔心并不多余,為了說服FDA,Gromeier教授被迫做了長達7年的動物安全試驗!整整7年!小鼠、大鼠、猴子……終各種動物結果都證明這個雜交病毒是有效且安全的。2011年,FDA終于開了綠燈,允許這個病毒進入“嚴重,其它治療都徹底沒希望”的腦瘤病人體內進行測試。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Stephanie Lipscomb的腦瘤復發了,無藥可治,只有20歲的她不愿意放棄,成為了個吃螃蟹的人,結果,她成了幸運的人。

如果說去年的CAR-T讓整個血液癌癥領域為之一振,那今年的這個雜交溶瘤病毒可能會讓某些實體瘤領域為之瘋狂,據說杜克大學各個腫瘤科醫生都在找Gromeier,想拿這個病毒到自己擅長的癌癥上去嘗試,菠蘿個人估計下一步應該會到胰腺癌等難治療的癌癥類型里面嘗試。

病毒療法的風險。菠蘿個人非常看好溶瘤病毒這類治療方式,但作為科研工作者,還是有責任和義務告訴大家這個新型療法背后存在的風險和應該謹慎的地方。

個體差異:對不同人療效可能會很不同。過去3年間,一共有22位腦瘤病人接受了這個病毒治療,雖然有Stephanie 這樣療效驚人的例子,但也有11位已經去世。CBS的紀錄片中也真實展現了一位治療無效而去世病人。因此,現在還無法判斷到底有多少腦瘤病人能被“治愈”,或者至少從中獲益。

劑量控制:這個病毒的風險在于劑量控制。太少病毒可能沒用,太多病毒會引起太強的免疫反應,非常危險。由于該病毒激活免疫系統實在太有效,過量病毒會在大腦中形成不可控的嚴重炎癥反應,甚至直接導致病人死亡。存活的11位病人很多都是低劑量組,而去世的11位病人很多都是高劑量組。

免疫清除:病毒療法基本是一錘子買賣,只能治一次,無法重復給藥。原因是病毒次進入體內后,會被免疫系統識別并記住,下次再注射同樣病毒的話,身體免疫系統很快就會清除病毒,這是身體防止重復感染的保護機制,也是疫苗工作的原理。因此,如果病毒療法次效果不佳,一般無法再嘗試。

副作用:我們對這個病毒療法的可能副作用了解還不夠充分。雖然這個病毒喜歡殺死癌細胞,但其實它也是會感染很多正常細胞的。腦瘤有個很特別的地方就是它是局部腫瘤,病毒直接注射到腦子里面一般不會跑到身體其他地方去,但如果要應用這個病毒到其它類型的腫瘤,比如胰腺癌,肝癌,或者肺癌,那就必須測試出病毒能擴散多遠,是否影響癌癥周邊的正常器官。

應用推廣:理論上,這個病毒能夠感染很多不同的癌癥種類,能對很多癌癥類型起效,但直到我們真正看到臨床病人數據之前,一切還是未知數。

病毒療法本質上也是近火爆的免疫療法的一種,免疫療法之所以讓人興奮,除了副作用小,效果好之外,更是因為它有可能真正的治愈病人,讓癌細胞徹底消失,而不只是縮小腫瘤,延長壽命。從CAR-T,PD-1/PD-L1,到現在的溶瘤病毒。無論從科學理論上,還是目前有限的臨床結果來看,這類基因改造過的溶瘤病毒都有希望從根本上改變癌癥治療的方式,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謀財不害命,國內的免疫療法現狀

前面介紹了“癌癥免疫治療”的進展,這是很令人興奮的。經常有朋友問我:我親人在國內早就接受了免疫治療,為什么沒有效果呢?

有三個事實:1、中國目前廣泛使用的“免疫療法”(主要是CIK-DC細胞療法)和近臨床上證明有效的“免疫療法”不是一種東西;2、“CIK-DC免疫療法”是在炒歐美十多年前的冷飯,這種療法歐美臨床實驗失敗,已經被淘汰了。3、中國門目繁多“免疫療法”沒有任何一種經過嚴格臨床測試。

謀財不害命,也許是對中國免疫療法的概括。

在金錢至上的社會氛圍中,科學往往不是重要的東西。食品行業出現謀財害命的事情屢見不鮮,比如嬰兒奶粉;在醫藥和保健品領域,由于有一定的監管,謀財害命的例子比較少,但是“謀財不害命”的事情很多,比如之前爆出的把處方藥當做疫苗給大量兒童注射的丑聞。只要政府不作為,如果不死不殘,賣假藥假保健品的風險和在街邊賣饅頭差不多。大家什么時候聽說過病人純粹因為治療方法無效,或者保健品無效而把醫院或者公司告倒的?

這么多年來,無數三級甲等醫院非法濫用,并推廣在臨床上已經證明無效的“免疫療法”讓人觸目驚心。醫院和醫生不同于商家,他們代表著病人全部的信任和希望,對病人使用明知無效的治療手段并收取高額費用,實在不算取之有道。我這里不想討論政府在免疫治療這件事情上監管上的漏洞,大家有興趣可以看看果殼網這里的一系列文章(www.guokr.com/post/626138/)。

我還是想回到科學上,解釋一下為什么目前在中國泛濫的CIK或CIK-DC免疫療法沒有效果。

“癌癥免疫療法”是個特別模糊的詞匯,廣義地說,任何通過調節免疫系統來攻擊癌細胞的方法都可以歸于這一類,比如100多年前嘗試用病毒或者細菌來激活免疫系統,治療癌癥現在看來都應該屬于免疫治療;狹義地來講,現在常說的“免疫療法”主要分為兩類,類是細胞療法,就是通過直接向病人輸入激活的免疫細胞來治療癌癥;第二類是干預療法,就是通過藥物或者疫苗來激活病人體內的免疫細胞來治療癌癥。

中國現在有的是類:細胞療法。

免疫細胞療法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在美國進入臨床實驗,到目前至少經歷了4代:

代叫LAK細胞療法,LAK中文全稱是“淋巴因子激活的殺傷細胞”。它的基本原理是從病人外周血中提取細胞,然后在體外用“人白細胞介素-2”(IL-2)來誘導產生有殺死細胞作用的“殺傷性免疫細胞”(注意并不是特異殺死癌細胞),后把這些“殺傷性免疫細胞”輸回病人體內。20多年前有報道開始說LAK有一定效果,但是副作用比較強,后來的大規模臨床實驗證明了LAK無效,因此被淘汰。

第二代就是CIK細胞療法,CIK中文全稱是“細胞因子激活的殺傷細胞”, 看名字就知道它其實和LAK非常像。它也是從病人或者病人親屬外周血中提取免疫細胞,體外激活以后輸給癌癥病人。主要的區別是體外激活細胞的時候除了用“人白細胞介素-2”,還加上了一些別的因子。和LAK比,理論上CIK得到的“殺傷性免疫細胞”更多更強。但目前為止,沒有任何大規模臨床實驗證明CIK有效。

第三代是CIK-DC細胞療法,全稱是“細胞因子激活的殺傷細胞-樹突狀細胞”混合療法。它和CIK相比,往病人體內除了輸入“殺傷性免疫細胞”,還同時輸入一種叫“樹突狀細胞”的東西。樹突狀細胞因為長得像樹杈得名,是免疫系統很重要的一部分。樹突細胞并不直接殺死細胞,它的作用是告訴別的免疫細胞去殺什么細胞,有點像帶警察抓犯人的警犬。在CIK-DC療法中,樹突狀細胞先會和腫瘤細胞混合一下,算是“聞聞味道”,然后在體外把這種樹突狀細胞和“殺傷性免疫細胞”一起輸回病人體內,理論上殺死癌癥細胞的能力應該更強。可惜目前為止,和CIK一樣,沒有大規模臨床實驗證明CIK-DC有效。

第四代是我近專門講過的CAR-T,全稱“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近美國在白血病和淋巴癌里面的臨床實驗結果看起來讓人十分振奮,有望明年被批準治療白血病和淋巴癌。具體原理和操作請看前面的文章,這里就不詳細講了。

中國的免疫治療現在主流是第二代的CIK療法和第三代的CIK-DC療法,他們都是 10多年前就開始在歐美嘗試然后放棄,目前為止沒有任何臨床實驗證明其有效的療法。我去查詢了的臨床實驗數據庫,目前登記在案的,仍在進行的CIK相關的臨床實驗只有35個,幾乎全部在中國!這正常么?!

CIK或者CIK-DC療法并不是來自中國的發明,美國人早嘗試了很多年,但是區別在于美國臨床實驗失敗后沒法上市就只能放棄了。但在中國,因為沒人管又很能掙錢,所以就繼續給病人用,謀財不害命。

科學上講為什么CIK療法無效呢?

兩個主要原因:一是靶向性不明,二是癌癥的免疫抑制。

CIK療法的本質都是向病人輸入大量的免疫細胞,并希望它們能夠殺死癌細胞。但是這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靶向性不明。

殺傷性免疫細胞的作用是很廣的,它們要殺細菌,殺病毒,殺各種各樣出了問題的細胞,總之絕大多數都不是用來殺癌細胞的。因此,雖然CIK或CIK-DC療法給病人輸入了大量的免疫細胞,但其中真正能對腫瘤細胞起作用的微乎其微,效果自然很有限。這就像我們想裝修房子,請來了100個工人,結果99個都是南翔技校開挖掘機的,技術水平高是高,但是不對路,沒用!

第三代CIK-DC療法的出現從一定程度上就是為了增加CIK療法的靶向性:希望通過樹突狀細胞的指引,讓免疫細胞來更有效地殺死癌細胞。但是不幸的是臨床上CIK-DC療法看來效果也是很有限,因為它也無法突破CIK療法的第二個瓶頸:癌癥的免疫抑制。

絕大多數癌癥細胞在剛出現的時候,會被免疫系統識別并清除,徹底“扼殺在襁褓中”,這就是身體對癌癥的免疫監控。這非常重要,要不然人類得癌癥的歲數可能得提前幾十年了。但是突然有24小時進化出了一個癌細胞,它很好地偽裝了自己,告訴免疫系統“自己人!別開槍!” 這樣的癌細胞逃脫了免疫監控,才能形成癌癥。因此所有臨床上的癌癥都進化出了一套避開免疫系統識別的辦法,這就是癌癥的“免疫抑制”。 有了“免疫抑制”,無論你輸入多少免疫細胞,它們都無法識別癌細胞,也就沒用了。

由于以上兩個主要原因,靶向不明加上癌癥對免疫系統的抑制,導致CIK,或者CIK-DC對病人無效。

近兩年,臨床上證明有效的兩類免疫治療手段恰恰是針對這兩個因素開發的:CAR-T療法解決了個靶向問題,直接讓免疫細胞像導彈一樣打向癌細胞;第二大類有效的免疫治療藥物,“免疫檢驗點抑制劑”專門阻斷癌癥細胞的免疫抑制,因此解決了第二個問題。

CIK,CIK-DC并不是偽科學,但是很多臨床實驗已經證明它們單獨使用無效,現在我們也慢慢知道了為什么。從科學理論上來說,CIK或CIK-DC 和阻止癌癥免疫抑制的藥物(比如PD-1抑制劑)結合應該會有更好的效果,中國經驗豐富的醫院和醫生應該盡快進行這方面的臨床實驗,而不要沉迷于繼續用無效的“免疫治療”來創收,治愈哪怕一位癌癥病人帶來的成就感和社會價值豈是金錢可比。

癌癥會傳染嗎

這是一個看似簡單,但其實不那么簡單的問題。

所謂癌癥傳染,有兩種情況,是導致癌癥的病毒或者細菌傳染,第二是癌細胞本身從一個病人傳播到另一個病人。

種情況比較好理解,因為我們都知道很多細菌和病毒是可以傳染的,流感,艾滋病就是病毒傳染,而梅毒和結核病則是細菌傳染。雖然并沒有任何一種細菌或者病毒感染會導致癌癥,但至少已知有三大類可以傳染的細菌病毒能促使某種癌癥發生,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你可以說這三種癌癥是可以”傳染”的。

1、乙肝病毒(HBV)。大三陽,小三陽,都是中國人熟悉的名詞,描述的就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或乙肝病毒攜帶者。由于乙肝病毒會引起肝部慢性破壞,乙肝病毒攜帶者得肝癌的概率是非攜帶者的100倍,原發性肝癌患者中近80% 都是乙肝病毒攜帶者。中國是世界上乙肝病毒攜帶者多的國家,也是原發性肝癌患者多的國家,世界上50%的肝癌發病和死亡都發生在中國。目前并沒有能夠徹底清除乙肝病毒的藥物,現在的治療主要以服用抗病毒藥物控制病毒發展,同時提高病人自身免疫力為主。乙肝病毒主要通過血液和體液傳染,嬰兒危險,嬰兒接觸乙肝病毒后被感染的概率高達90%。幸運的是,現在已經有很好很安全的乙肝病毒疫苗,除非特別原因,所有嬰兒都應該接種該疫苗。乙肝病毒疫苗成為了個被FDA批準的“癌癥疫苗”。

2、人乳頭狀瘤病毒(HPV)。這大類病毒有100多種,其中至少13種可以引起癌癥。HPV是導致大部分女性宮頸癌的元兇,但這類病毒男女都會被感染。除去宮頸癌,HPV也和肛門癌、男女生殖器癌,口咽癌有關。人乳頭狀瘤病毒主要通過性行為傳播,80%女性一生某個時候會感染這種病毒。和乙肝病毒一樣,目前沒有藥物能夠治愈HPV感染,但世界上已經有多個很好的“防癌HPV疫苗”,推薦所有發生性行為之前的11~16歲女孩和男孩接種。在中國,由于政策法規問題,進口HPV疫苗上市非常滯后,有條件的人往往選擇去香港或日本注射疫苗。剛聽說國產的HPV疫苗已經進入臨床,兩年內應該會上市,衷心希望不久的將來沒有條件出國的中國青少年也都能注射HPV疫苗。

3、幽門螺桿菌。中國是幽門螺桿菌感染重災區。我國大概有70%成年人攜帶幽門螺桿菌。絕大多數攜帶者并沒有癥狀,但部分會導致慢性胃炎,胃潰瘍乃至胃癌。也正因為幽門螺桿菌感染沒有急性癥狀,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已經被感染。長期幽門螺桿菌感染會提高3~12倍胃癌發病率。幽門螺桿菌容易通過“口-口傳染”,由于中國飲食習慣,導致感染呈現明顯家庭性,如果父母是感染者,那小孩也是感染者幾率很高。因此,如果有親密家人得了胃癌并且測試為幽門螺桿菌陽性,那強烈建議家中年輕人,尤其是小孩進行幽門螺桿菌測試,如果確認感染,應該盡快治療。比起前兩種病毒,幽門螺桿菌現在沒有疫苗可用,但由于它屬于細菌,可以使用抗生素治愈。抗幽門螺桿菌藥物有很多種,臨床醫生一般會選擇多種抗酸抗菌的藥物混合治療,比如所謂的三聯療法,一般兩周就可痊愈。

上面三種情況算是打了“癌癥傳染”的擦邊球,和傳統意義上的傳染并不一樣。大家可能更關心的是:癌癥細胞本身會傳染么?也就是說一個癌細胞能跑到另一個人身上導致癌癥么?

這種擔心一點都不新鮮,在18世紀的歐洲,很多人就擔心癌癥會傳染,荷蘭倆醫生路斯坦尼(Zacutus Lusitani)和杜爾(Nicholas Tulp)順應大眾潮流提出了癌癥是傳染病的理論,雖然幾乎沒有科學證據支持,但得到了很多原本已經很恐慌的群眾支持。壓力直接導致了1779年法國個腫瘤專科醫院被迫從城市搬到了鳥不拉屎的郊區,癌癥病人都像傳染病人一樣被隔離。現在社會上對轉基因的爭論,像極了當年關于癌癥傳染的爭論。

從理論上,癌癥細胞極難傳染,原因有二。,和大家想象的不同,癌細胞一旦離開原始體內環境,是非常脆弱的。菠蘿為了做實驗,天天如同伺候祖宗一樣伺候癌細胞,生怕它一不小心死掉。癌細胞從一個人跑出來到另一個人身上,有點像唐僧自己去取經,路上有八十一難,一個差池就小命不保。第二,人的免疫系統非常強大,擅長消滅各種外來物,外來癌細胞長相奇特,即使有命來,也沒命呆,瞬間就會被識別并且清除,想造成新癌癥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理論如此,事實也是如此。經過300多年的研究,除去前面提到的病毒細菌引起的間接傳染,迄今報道過的人類癌細胞可以直接傳染的案例鳳毛麟角,且都沒有被嚴格證實。因此現在科學界的普遍共識是人類癌癥不會傳染。

我之所以反復強調人類癌癥,是因為在某些動物里面,癌癥細胞是被證明可以像細菌病毒一樣迅速大規模傳染的!

現在知道的傳染性癌癥至少有三種,先被報道的是澳洲袋獾的面部腫瘤。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上萬只袋獾短期內相繼患上奇怪的面部惡性腫瘤,死亡率極高,袋獾面臨絕種的危險。科學家為了研究對策,在2006年對他們的腫瘤基因組進行研究,震驚地發現腫瘤細胞和患病袋獾自身細胞不同:這個癌細胞居然是外來的!而且更驚人的是這上萬只袋獾的癌癥都是來自同一只袋獾!后續研究發現袋獾喜歡互相嘶咬,當患病袋獾咬別的袋獾時,就能夠直接把自己嘴里的癌細胞傳給另一只動物。這是歷史上個癌細胞能夠直接傳染的例子,徹底顛覆了以往大家認為腫瘤只能是內源疾病,不會傳染的理論。

同一年,另一組科學家報道了一個更夸張的癌癥傳染案例:狗里面有一種肉瘤也是直接傳染的,而且已經被傳染了1萬多年!研究組從全世界5個大陸各個犄角旮旯找了40只互不相識的病狗,發現它們的腫瘤居然是一樣的。而且這個癌癥起源于1萬多年前的某條狗,能通過狗的交配傳染。經過這1萬多年一代一代傳下來,現在美洲,歐洲,亞洲,非洲,澳洲的無數狗都攜帶并傳播著這種腫瘤。這是已知活得久的癌細胞,真可謂“狗瘤恒久遠,一顆永流傳”。

第三個例子是今年新鮮出爐的:軟殼貝中的白血病也會傳染。你沒看錯,貝殼也會得癌癥,而且是白血病。科學家發現美國和加拿大不同地方的軟殼貝的白血病細胞是同一來源,也是傳染而來的。但和袋獾或者狗的情況有有所不同,貝殼不會在海里狂奔,跑到別的地方去撕咬別的貝殼,或者和其它貝殼進行肉體接觸,因此這種癌癥怎么傳染是一個謎。現在有一個理論是白血病細胞能直接被釋放到海水里,隨著海水傳播到別的貝殼里面去引起新的白血病。這如果被證實,將是個非直接接觸式癌癥傳染的例子。

10年前沒有人會相信癌癥可

媒體評論

這本書是中國少見的科學性和可讀性結合得很好的科普書籍。相關文章在網上被譽為“強的癌癥深度科普”,雖然有些夸張,但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讀者對這類科普文章的渴望和對作者的欣賞。

曾益新

北京協和醫學院 校長

中國科學院 院士

菠蘿不僅寫癌癥科普寫的好,還糾結了小伙伴們做了“健康不是鬧著玩兒”這個微信公眾號(jiankangkp),好文不斷。并且還做了向日葵兒童癌癥信息網站公益平臺(www.curekids.cn),找了100多個世界各地的志愿者做了大量的總結和翻譯工作,不到半年就上線了,而且有門有臉,有貨有料——把“小事兒”折騰成了“大事兒”。

李一諾

蓋茨基金會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

微信公眾號“奴隸社會”(nulishehui)主編

近些年,癌癥似乎跟我們每個人都能扯上關系,未雨綢繆的多了解些有用知識顯得很有必要,但朋友圈里轉的、網上各種帖子以及市面上的相關圖書大多不靠譜,甚至是“偽科學”。菠蘿的《癌癥?真相》是一本靠譜的書,邏輯縝密,科學性強,有理有據有趣,顛覆了我對癌癥的很多認識。看懂癌癥,愉快生活。

——讀者Alan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llj0612**的評論:

癌癥真相:醫生也在讀——2015中國好書,使大眾了解癌癥真相,通俗易懂。

2016-11-12 12:56:33
來自虎落坪**的評論:

好久沒看到這樣的好書了,很值得全中國的人民都看一看,這書真的很實在,早看早受益。癌癥其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有那么多不良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我們自己卻不知道啊!

2016-05-01 13:28:5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癌癥越來越多的出現在身邊,為什么會得癌癥?該怎樣遠離它?相信是大家都關心的

2016-04-24 00:04:0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買了這本書,還沒讀完弄丟了,又買了一本,這是我看的最認真的書之一,一是其實的科學性需要仔細讀仔細琢磨,而是很有意思,雖然是很科學很深奧的知識,但是作者邏輯性和通俗性很強,讀起來不吃力,還很有意思,大量的具體數據和參考文獻也很可靠,很值得推薦,比國內一下癌癥書科學,客觀多了。

2016-06-01 11:34:52
來自珠峰雪**的評論:

癌癥真相,通俗易懂的一本癌癥科普讀物,糾正了一些流傳的關于癌癥的謠言誤區,科學實用!

2016-09-28 02:31:0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很不錯的科普書籍,作者用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犀利幽默的語言介紹了癌癥的基本常識和相關知識,讀起來帶有滿滿的正能量,對于患者本人和家屬都充滿了鼓勵和支持,這正是患者和家屬所需的!

2016-03-22 18:48:46
來自青朵愛**的評論:

這是一本靠譜的書,邏輯縝密,科學性強,有理有據有趣,顛覆了我對癌癥的很多認識。看懂癌癥,愉快生活。

2017-05-23 17:05:2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增加了對癌癥的認知,對所謂的癌癥篩查不再盲目。好書!

2016-11-11 18:05:0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對有癌癥或是家人朋友有癌癥的人比較有幫助。一般人看看能長知識。國內醫院真是太坑人了,別人二、三十年前棄用了的無效的治療手段還在用。

2016-12-03 18:28:3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確實讓我知道了什么是癌癥,癌癥為什么難以治愈,能讓人一看就懂不生澀難懂

2016-08-19 09:36:4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沒看呢,覺得有必要了解一下,過了30歲的年齡,又有了孩子,聽過身邊的人得癌癥,很害怕,每次發火都憂慮自己會得癌癥,所以為了找出自己的恐懼就好好看看了。

2016-09-28 13:24:4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很好看,里面關于癌癥的論述能幫助大家了解更多的癌癥的知識,通俗易懂,看完后,令人珍惜自己的生命

2017-09-12 09:15:5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盡管到貨比較晚,但每本書的質量都非常的高。無論是紙張還是內容都是一流的!非常滿意的一次購物!而且印刷的次數都很多。可以肯定都是非常受歡迎的暢銷書!五一做活動非常合算!以后如果還有這樣的活動,我還會一如既往的購買的!

2016-05-01 16:48:0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關于癌癥,是個古老的話題。如今社會上流傳著有關治愈癌癥的靈方妙藥,實在是混淆視聽。大眾都能讀懂的醫學科普書,如果你想真正了解癌癥,這本書是不二的選擇。

2015-09-21 09:59:55
來自企投家**的評論:

在癌癥普遍的今天, 了解癌癥的事實,去克服癌癥,對自己好一點。

2016-04-25 22:37:30
來自jnlh**的評論:

2015中國好書,第十一屆文津圖書獎,第八屆吳大猷科普著作獎。作者本名李治中是抗癌藥物研發一線科學家。看懂白血病、肺癌、乳腺癌、卵巢癌、胃癌、肝癌、結腸癌、直腸癌、前列腺癌、膀胱癌、食道癌、宮頸癌。

2017-08-21 11:28:55
來自七***(**的評論:

看了這本書,豁然開朗。對于癌癥真的沒有那么害怕了,了解了他的作用原理,以及現在一些治療方法,我想如果以后真的不幸需要面對癌癥的問題,我也能淡定許多了。

2017-05-31 15:02:3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近些年,癌癥似乎跟我們每個人都能扯上關系,未雨綢繆的多了解些有用知識顯得很有必要,但朋友圈里轉的、網上各種帖子以及市面上的相關圖書大多不靠譜,甚至是“偽科學”。菠蘿的《癌癥?真相:醫生也在讀》是一本靠譜的書,邏輯縝密,科學性強,有理有據有趣,顛覆了我對癌癥的很多認識。看懂癌癥,愉快生活。

2015-09-16 18:04:08
來自h***(匿**的評論:

兩天就看完了,對癌癥有了更多的了解。以前勸老爸別抽煙,他老是反駁我,不吸煙也得癌癥啊,看了這本書找到了勸老爸別吸煙的原因:不吸煙的肺癌的可能性很小,即使得了也好治療,還不容易復發。

2017-01-19 13:42:57
來自**(匿名**的評論:

內容通俗易懂,我是從事健康險培訓的,里面的癌癥患病原理、治療方法、用藥區別特別有意思。之前那位已故少年魏則西的家人,若看了這本書就不會被莆田系醫療機構非針對性治療而拖延病情。(原諒我這么說!)

2017-02-04 21:57:5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畢竟是專業人士寫的書,里面的內容有小部分不是甚解,還好作者用的語言淺顯,通俗,還是適合大眾口味的,對癌癥的了解加深了,希望就幾大主要癌癥再出新書具體介紹^_^

2017-10-27 15:33:30
來自夢***8(**的評論:

淺度科普,對于專業的醫學,常人知之甚少,很容易被不專業的醫生,醫院,醫療企業誤導,這本書淺顯易懂,功德無量。對很多特定患者需要了解的信息介紹不足,希望對于各種特定的癌癥也能出一本類似的書。

2017-08-16 14:31:45
來自管***君**的評論:

癌癥真相 真的是好書。癌癥經過上世紀一個世紀的研究并沒有取得突破,主要是因為我們對癌癥形成的機制一無所知。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基因突變以及如何重新激活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成為研究的新方向,并且讓人興奮的是,現在看來這個方向是對的,癌癥的治療效果已經取得了革命性的提升。

2017-07-23 20:57:21
來自f***x(**的評論:

本書科普非常多的與癌癥相關知識,還可了解美國先進的技術手段及國內一些治療某類癌癥的特效藥物或技術。其中也糾正了一些流傳的關于癌癥的謠言誤區。

2017-09-05 18:59:5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讀了“癌癥真相--醫生也在讀”增長了許多知識,減少了對癌癥,這個人類的共同"敵人”的恐懼。感謝菠蘿老師能在百忙之中認真寫科普讀物,為患癌癥的人和健康的人普及正確的知識,增強和病魔斗爭的勇氣,防癌抗癌于病前。

2016-05-31 10:58:2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非常喜歡這本書。內容豐富適合讀者人群廣,對一些有興趣的可以拜讀一下,科普非常多的與癌癥相關知識,還可了解美國先進的技術手段及國內一些治療某類癌癥的特效藥物或技術。不難看出作者對癌癥治療充滿信心,對于癌癥患者來說無疑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

2016-12-09 12:26:2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這是迄今為止看的最棒的一本科普讀物,作者深入淺出把很復雜的道理很通俗的講明白了,強烈推薦。在如今癌癥遍地都是的大環境中,建議大家都讀一讀,更多了解一下,只有有知才不會恐懼

2016-07-05 20:54:43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