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珩所著的《創新與跨越(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前沿報告)》是國內新的關于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理論研究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實踐經驗總結的著作,是來自中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前沿的生動報告。
作者為國內公共文化領域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專家,也是國內出版公共文化著作多、讀者面廣的學者之一,集公共文化政策的制訂者、公共文化理論的研究者、公共文化項目的策劃者、公共文化思想的傳播者、公共文化服務的踐行者以及作家、詩人于一身,其立論高屋建瓴,視野宏大開闊,思想犀利深邃,創意獨特新穎,語言生動清新,具有魅力。這本書凝聚和代表了近兩年來中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理論研究和實踐的精華,具有重要的借鑒價值和啟迪意義。
戴珩,男,1962年生。作家,詩人,學者。系文化部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專家委員會副秘書長、江蘇省文化館副館長、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文化新世紀》雜志執行主編。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理事,南京藝術學院兼職教授。長期從事文化工作和文化研究,已出版文學和文化著作22種。獲得過20多項省級以上文學獎和社科成果獎,策劃過30多項省和全國性大型文化活動,包裝了"中國鄉鎮文化廣場"、"長江流域文化資源整合、共享、利用"、"區域文化聯動"等多個著名文化品牌。曾應邀在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學院、南京大學、上海圖書館、南京圖書館以及全國各地作過數百場文學和文化方面的講座。
代序尊崇創造
上輯
推進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
"網格化公共文化服務"研究報告
"福建藝術扶貧工程"研究報告
銀川市文化藝術館免費開放服務的兩大品牌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高淳樣本"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建鄴特色"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鎮江跨越"
江蘇:著力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下輯
縣域文化協同創新機制研究報告
群眾自辦文化研究
文化志愿者制度研究報告
"結對子、種文化"研究
構建現代公共閱讀服務體系研究報告
"網格化公共文化服務"的理論思考
對張家港長江文化品牌的分析、思考與建議
江蘇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現狀及財政扶持對策
昆山市建立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思考與對策
國當代戲劇:突破歷史隘口的機遇和選擇
提高江蘇基層文化館公共文化服務效能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背景下的文化館建設與服務
后記
到2012年底,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全部建成;所有行政村建有農家書屋;所有鄉鎮(街道)建有電子閱覽室;建成群眾文藝培訓基地100個,群眾受眾率和參與率達到全國水平。三是以健全結構為著力點,加快"差距較大項目"建設。啟動建設市綜合博物館已納入市委市政府工作日程;新建2個縣區圖書館和4個縣區文化館;新改擴建26個鄉鎮綜合文化站;所有行政村和社區均建有文化活動室;公共圖書館人均藏書量達到0.6冊以上;圖書館、文化館向社會免費開放;整合分散的公共文化服務資源和項目向社會開放;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公共文化產品的生產和供給;建立公共文化服務平臺和技術支撐系統;完成國家"群眾文化需求和基本文化權益"課題研究并通過驗收。他們圍繞六條主線,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一是以設施網絡體系建設為主線。建立起覆蓋城鄉、結構合理、功能健全、實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公共文化服務的設施面積、設置率、覆蓋率和公共文化服務的受益率等指標達到全省水平,二是以保障體系建設為主線。加強人才、資金和技術保障,健全公共文化專業人才、志愿者、業余文化骨干三支隊伍,建立起穩定高效的公益性文化事業經費保障長效機制,按標準配置公共文化服務機構的設備和設施。三是以產品服務供給體系建設為主線。明確公共文化資源供給主體、方式和渠道,公共文化機構實行經常性開放和免費服務,設立并實施重大文化惠民項目,群眾文化活動常態化。四是以組織支撐體系建設為主線。建立政府統一領導、相關部門分工負責、社會團體積極參與的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建立政府與公共文化服務機構的專家咨詢制度和公共文化機構運營的公眾參與制度。五是以督導、評估制度體系建設為主線。建立并實施政府、文化行政部門、公共文化機構、重大文化項目工作督導、考核和績效評估指標體系。六是以制度設計課題研究為主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