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一本介紹湖北省自然特色、旅游線路、生態旅行方法及物種自然觀察特色的實用科普書。
湖北簡稱鄂,這里既有星羅棋布的湖泊與交錯的河流,又有高峰深峽的奇險風貌, "華中屋脊"神農架峰神農頂就在此處,這片土地孕育了萬千物種。除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外,還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禿杉,香果樹、水青樹、連香樹、金錢松、鵝掌楸、秦嶺冷杉、紅豆樹、厚樸等。全省的草本植物有2 500種以上,更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12種,如、麋鹿、、等。
本書為湖北省長江生態保護基金會編著,書的前一部分主要介紹旅游路線、生態旅行方法以及旅行途中的自然觀察方法,書的后一部分詳細介紹了在該地游覽所能觀察到的動植物,其中動植物章節每一種都附有在野外拍攝的識別照片和物種的識別方法,包括植物179種,真菌19種,昆蟲100種,哺乳動物9種,兩棲動物28種,爬行動物32種,魚類39種,鳥類100種。
收錄500余種湖北常見以及特色動植物,并有彩色配圖及文字介紹,帶你詳細了解湖北豐富動植物資源; 為您推薦神農架、大別山、九宮山3條自然觀察線路,是一本實用的湖北省生態旅游寶典;
湖北省長江生態保護基金會(原湖北省企業家環保基金會)由阿拉善SEE生態協會38位企業家共同發起成立,是湖北省首家民間發起的地方性環保非公募基金會。致力于通過開展以拯救長江江豚等物種為核心的長江大保護工作,帶動并扶持民間環保NGO的成長,打造企業家、高校、科研院所、NGO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社會化保護平臺,為環保公益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以求人和江豚等生命和諧相處、共同生存。
及時部分 湖北地理概況
湖北自然地理概況
湖北人文地理概況
湖北自然觀察線路
第二部分 湖北的野生生物
真菌
植物
動物-昆蟲
動物-魚
動物-兩棲動物
動物-爬行動物
動物-鳥
動物-哺乳動物
湖北自然地理概況
地理概況
湖北簡稱鄂,地處長江中游,因在洞庭湖以北而得名,居東經 108°21ˊ42〞~116°07ˊ50〞,北緯29°01ˊ53〞~33°06ˊ47〞 之間。湖北東連安徽,南接湖南、江西,西部與重慶接壤,北接河南, 西北和陜西毗鄰。東西長約750千米,南北寬約470千米,版圖面積約18.59萬平方千米,約占全國國土總面積的1.94%。湖北地勢西、北、東三面高起、中間低平向南敞開、北有缺口,為 不完整的盆地,具有馬蹄形層狀分布的特點。地貌類型多樣,山地、丘 陵、崗地和平原兼備,地勢高低相差懸殊。山地、丘陵和崗地、平原湖區分別占湖北省總面積的56%、24%和20%。這里既有“云夢澤”的遺跡——“千湖之省”里星羅棋布的湖泊如散落的珍珠,與交錯的河流組成了江漢平原的水鄉澤國風光;又有高峰深峽的奇險風貌——號稱“華 中屋脊”的神農架較高峰神農頂。湖北西、北、東三面被武陵山、巫山、大巴山、武當山、桐柏山、大別山、幕阜山等山地環繞,山前丘陵 和崗地廣布,中南部為江漢平原,與湖南洞庭湖平原連成一片,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除平原邊緣崗地外,海拔多在35米以下,略呈由西北向東南傾斜的趨勢。
湖北境內除長江、漢江干流外,省內各級河流長5千米以上的有 4 228條,另有中小河流1 193條,河流總長5.92萬千米,其中長度在 100千米以上的河流41條。長江自西向東流貫省內26個縣(市),西 起巴東縣鳊魚溪河口入境,東至黃梅濱江出境,流程1 041千米。境內 的長江支流有漢水、沮水、漳水、清江、東荊河、陸水、灄水、倒水、舉水、巴水、浠水、富水等。其中漢水為長江中游較大支流,在湖北境內由西北趨東南,流經13個縣(市),由陜西白河縣將軍河進入湖北鄖西縣,至武漢匯入長江,流程858千米。境內湖泊主要分布在江漢平原 上,其中面積100畝(1畝約667平方米,下同)以上的湖泊800余個,總面積2 983.5平方千米;面積大于100平方千米的湖泊有洪湖、長湖、 梁子湖、斧頭湖。
植被與動物
湖北地處亞熱帶,位于典型的季風區內。全省除高山地區外,大部分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光能充足,熱量豐富,無霜期長,降水充沛,雨熱同季。優越的雨熱條件,加上高低懸殊的海拔,使這片土地上孕育了萬千物種。該地區植被物種豐富、植被類型多樣,具有地帶性和明顯的垂直分布帶譜。全省已發現的木本植物有105科370屬1 300種,其中喬木425種、灌木760種、木質藤本115種。全省不僅樹種較多,而且起源古老,迄今仍保存有不少珍貴、稀有孑遺植物。除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水杉、珙桐、銀杏外,還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禿杉,香果樹、水青樹、連香樹、金錢松、鵝掌楸、秦嶺冷杉、紅豆樹、厚樸等。藤本植物種類多而分布廣,價值較高的有爬藤榕、苦皮藤、中華獼猴桃、葛藤、栝樓等10多種。全省的草本植物有2 500種以上,其中已被人們采制供作藥材的有500種以上。
湖北在動物地理區劃系統中屬東澤界、華中區,有陸生脊椎動物785種,其中兩棲類65種、鳥類521種、哺乳動物121種、爬行動物78 種。全省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12種。其中,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有金絲猴、白鸛、麋鹿、金雕、中華鱘等23種,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有江豚、獼猴、金貓、小天鵝、虎蚊蛙、大鯢等89 種。全省共有魚類201種,其中以鯉科魚類為主,占58%以上;其次為鰍科,占8%左右。全省魚苗資源豐富,長江干流主要產卵場36處,其中半數以上在湖北境內。 湖北山水風光獨特,自然景觀異彩紛呈。長江三峽、武漢東湖、 武當山、大洪山、襄陽隆中、通山九宮山、赤壁陸水湖為部級風景名勝區;鐘祥大口、當陽玉泉寺、宜昌大老嶺、興山龍門河、長陽清江、五峰柴埠溪、襄陽鹿門寺、谷城薤山、咸寧潛山、荊州八嶺山、武漢九峰、大別山天堂寨、神農架、松滋洈水等為部級森林公園;神農架、五峰后河、長江新螺段及天鵝洲白豚自然保護區為部級自然保護區;神農架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與生物圈計劃”和《世界自然遺產名錄》;武當山、明顯陵分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目錄》;長江三峽、黃鶴樓、葛洲壩被評為“中國旅游勝地四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