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昆侖》而啟《滄海》,故事背景設定于“山”與“海”之間,明洪武二十七年,朱元璋已經老去,燕王朱棣與建文太子奪嫡之爭已經白熱化。秦淮河畔的賣唱少年樂之揚,意外卷入了江湖秘寶“靈道石魚”之爭,被“東島”高手張天意帶入皇宮。在宮中,樂之揚以吹笛技藝結識同樣喜好音律的寶輝公主朱微,漸漸對其情根深種。后攛掇公主出宮玩樂,在御前高手太監冷玄的陪同下,三人潛出皇宮。此時江湖上風云激變,東島四尊齊齊現身金陵城,樂之揚在各方勢力地夾擊下,卷入江湖更深,更誤打誤撞破解了“靈道石魚”之秘,走上了武學高手的歷程征途。
時隔5年,《靈飛經》全新內容終得展現在世人面前,秉承金庸風骨,行文流暢,想象瑰奇。承《昆侖》,啟《滄海》,“山海經”系列終告完稿。
鳳歌對這部作品完結的感言是“對武俠、對自己、對自己的武俠夢的一個交代。”蕭梁已遠,陸漸未生,樂之揚帶著靈道石魚的秘密出世,再次帶讀者領略了那種已成回憶的情義、河山、家國、恩仇的情懷,回味熟悉的年少俠客行走江湖的故事,傳統的故事融進壯闊宏大的時代背景,重溫武俠熱血與柔情。
《靈飛經》這樣的作品告訴人們,何為武,何為俠,何為朝堂帝王,何為江湖兒女,告訴年輕一代何為那個武俠盛世留給人們的熱血情懷,告訴老去的一代,武俠大旗猶在,扛鼎人依然前行。
鳳歌
繼“金古黃梁溫”后最重要的新武俠小說代表作家。代表作品《昆侖》、《滄海》,秉承金庸風骨,行文流暢,想象瑰奇,長于編織故事,人物形形色色,情節高潮迭起,有平江秋月之美,也有風雷激蕩之烈,背依武俠傳統,銳意突破創新。
目錄
第二十八章 深宮驚變
第二十九章 錦書奇計
第三十章 掃奸除穢
第三十一章 秘牢奇人
第三十二章 情仇難了
第三十三章 毒王鬼谷
第三十四章 蛇蝎心腸
第三十五章 種豆得瓜
第三十六章 勝負三
第二十八章深宮驚變
寧王也醒悟過來,駭然四顧,在場眾人個個臉色煞白。落羽生不在人群之中,仿佛隨風而逝,又如云煙散去。朱微見他驚駭模樣,忍不住叫道:“哥哥……”話一出口,頓覺失言,倉皇四顧,只見眾人傻呆呆望著古箏空盆,壓根兒無人聽到她的叫喊。
“殿下……”一個太監抖索索上前,“這,這個……”
寧王激靈一下,厲聲叫道:“搜索四周,把他找出來……”因為恐懼,嗓音變窄變尖,比起太監也不遑多讓。
太監傳令下去,禁軍立馬包圍四周,一磚一瓦地仔細搜尋。寧王頹然坐下,面色慘白,直勾勾盯著殿門,口中念念有詞,樂之揚聽得清楚:“見鬼了,怎么辦?怎么辦?見鬼了……”
太和殿四周本有禁軍把守,可是士兵都稱未見有人出入。寧王想破腦袋,也想不透落羽生如何消失,莫非這老頭兒真是仙魔神怪,來而不知其來,去而不知其往,一眨眼的工夫就消失在天地間?
時候一久,眾人稍稍安心,七嘴八舌,胡亂猜測。蜀王朱椿也聞訊趕來,慌慌張張,東張西望一番,拉著寧王走到角落里小聲議論。
寧王質問蜀王在何處找到落羽生這一號妖人,蜀王連聲叫屈,述說郭爾汝死后,自己無人可用,焦急之際,聽見落羽生拉扯胡琴,琴聲高妙,打動了蜀王,當下召見老者,試遍各種樂器,無不精妙奇絕。蜀王慶幸得遇高人,誰知遇上如此怪事。
兩個藩王慘然相對。寧王猜是狐仙作怪,蜀王不以為然,聲稱大明承運、皇氣蔚然,狐仙小小妖物,神氣微弱,豈敢踏入皇城半步。依他之見,定是海上仙翁,仰慕洪武盛德,特來獻曲祝壽。
兩人聲音細微,卻瞞不過樂之揚耳朵。樂之揚只覺好笑,心想這些藩王平時尊性高傲,遇上些許怪事,立刻捕風捉影、疑神疑鬼,就跟市井小民沒什么兩樣。
樂之揚一向不信鬼神,大活人憑空消失卻是親眼所見,想來想去,無法以常理解釋。回眼看去,朱微望著古箏出神,沖大師雙眼微閉,儼然參禪入定,當下低聲問道:“大和尚,你怎么看?”沖大師斜眼一瞥,冷冷道:“看什么?”
樂之揚見他裝模作樣,心中暗罵賊禿,說道:“當然是老頭兒消失的事。”
沖大師微微一笑,說道:“小僧信奉佛祖,鬼神之事一概不知。”
樂之揚怒目相向,沖大師卻神態平和。樂之揚深知大和尚的心術,外表越是平和,內心越是暗藏機關,他猜想沖大師或許知道來龍去脈,只是不愿說出。不知為何,盡管落羽生消失,樂之揚心底里仍然感覺他不是神怪,只是其中緣由,他又說不上來。
忽而禁軍來報,搜遍四周,一無所獲。二王相對默然,寧王咳嗽一聲,說道:“如今之計,只有清宮了,可是父皇大壽,受了如此驚擾,豈不大大地敗興?”
蜀王默默點頭,正覺一籌莫展,一個老太監匆匆進殿,清了清嗓子,尖聲說道:“傳口諭。”
眾人紛紛跪下,樂、沖二人是出家之人,各以佛道之禮應對。只聽老太監說道:“圣上有旨,非常之日,必有非常之事,朕撫臨萬方,神仙鬼神一視同仁,不論何方神怪,來者不拒,去者不送,任其自便了事。樂道大會照常進行,不必中斷,朕敬天畏人,聽天由命,至于怪力亂神,圣人不語,朕也不放在眼里。”
聽了這話,眾人均感如釋重負,樂之揚心想:“朱元璋開國雄主,胸襟氣量果然不同凡響,相比起來,他這些兒子可差得遠了。”
寧王起身,想了想,轉身說道:“還有誰沒試過?”樂之揚笑道:“還有小道。”二王對視一眼,寧王笑道:“好,仙長請!”
樂之揚沉吟一下,坐到古箏之前,輕撫長弦,嗡然有聲。他閉上雙眼,落羽生一字一句,一揮一送,全都從腦海里浮現出來,當下沉思片刻,有樣學樣地彈奏起來。
朱元璋設立八股,徹底禁絕算科,當時之人早已不知算學為何物。樂之揚自也不能免俗,限于術數,落羽生推演的“新律”他不能領會,好在記憶力絕佳、悟性過人,結合生平所學,仔細揣摩,大有所悟。落羽生鼓箏時有意放慢手法,不無讓他用心觀摩的意思。
因為有言在先,樂之揚老早留意,落羽生何處定弦、何處勾挑撫按,他雖未記全,也記了個八八九九,兼之天分過人、耳力通玄,縱有少許遺漏,也以靈感補足,因此一路彈奏下來,順風順水,得心應手,以往難如登天的轉調,竟也輕輕松松地一帶而過。
樂之揚仿佛一個嬰孩,晝夜間陡然長大,以往拎不動、拿不起的東西,全都變得輕如鴻毛,這感受奇妙至極,他彈得入迷,渾然忘我,彈得越多,對于落氏“新律”領悟越深。落羽生術數精絕,思路縝密,先設律法,再轉曲調。樂之揚修煉《靈飛經》,聽音辨率,直覺為先,由一次次轉調中反推新律,大有所得,殊途同歸。
一時間,他眼中只有古箏,心中唯有音律,彈完一曲,意猶未盡,但覺四周沉寂,抬眼一看,眾人傻呆呆盯著他,神情都很古怪。
忽見朱微手按心口,長舒了一口氣,神情慢慢松弛下來。樂之揚莫名其妙,悠然站起,沖大師上前一步,合十笑道:“善哉善哉,貧僧還以為仙長也要消失了呢!”
樂之揚一呆,恍然明白朱微的舉動,敢情小公主見他鼓箏的手法、所用的音律和落羽生一般無二,唯恐他也如老者一樣忽然消失。
“道靈仙長,”寧王滿心疑惑,盯著樂之揚上下打量,“你何時學會了落羽生的‘新律’?”
“就在剛才。”樂之揚笑道,“照葫蘆畫瓢,讓殿下見笑了。”
寧、蜀二王對望一眼,均是不信,可是樂之揚出身東宮,不能進入決賽,朱元璋一定大為掃興。原本樂之揚考不過關,寧王也要設法幫襯一二,更別說他順利彈完一曲,寧王雖覺蹊蹺,也不敢深究,當下笑道:“仙長學得真快,只是太取巧了一些。”
樂之揚笑道:“小道一向愚笨,若不投機取巧,哪兒還有勝算?”寧王呵呵直笑。
這一來,復試比完,落羽生消失,剩下的人論位排序,樂、沖、朱位列三甲,進入了第三關“鈞天殿試”。
是時天色不早,紅日墜西,天邊隱隱泛起霞光。寧、蜀二王在前,參賽三人在后,數十名太監雁行尾隨,進入宮城之后,七拐八折,到了一座寢殿。殿外濃蔭如蓋、池沼融融,池中白鶴翩然、鴛鴦相戲,池邊數畦寒菊,花期正好,清香四溢。
殿前一片空地,坐得滿滿。朱元璋居中盤踞,斜倚龍床,神情陰沉沉的,仿佛思索什么,全無半點兒壽誕喜悅。身邊幾個妃子、公主為他端水斟茶、剝橘分柑,均是欲近還遠、戰戰兢兢。其中樂之揚認得含山、寧國二人,含山公主秀色怡人,鮮麗的朝服間
。。。。。
感覺會不錯
收藏少年時代的記憶
好好好好好好
書的內容很好,但書書是盜版的
買書的時候要精心,讀書的時候要專心,品味的時候要用心,回味的時候要開心,存放的時候要細心,轉借的時候要留心。423,愿讀書讓你萬事順心,望讀書讓你大展雄心。
一本好書是伴隨人一生的財富,是照耀人一生的陽光,是帶領人一生的指引,是陪伴人一生的伙伴。
鳳歌的武俠還是不錯的,讀起來很有意思
內容豐富,值得一看
古典武俠的繼承者
以前看滄海是很喜歡的,我爸都和我一起看了,還討論了他喜歡哪個女主角,他果然是喜歡初戀的紅玫瑰,鳳歌真的是高中武俠小說的回憶之一了,現在買這本靈飛經就是一個紀念了,比起前兩部感覺上始終少了點什么,也許是環境影響吧,不在是學生時代那么喜歡虛擬武俠世界里的愛恨情仇,現實生活的墨跡,讓人很難在看什么感動了
等了好久了,《靈飛經》第三卷終于出來了,中間還缺貨一次,再有貨的時候就漲價了,so sad....鳳歌的作品以前看過《昆侖》,挺好看的,山海經系列終于完結了。給當當的包裝一個差評。
鳳哥絕唱!!
字體較小,
經典武俠推陳出新
終于等到你!
書不錯,正版。
鳳歌的書還會讀,希望還有作品持續更新!
不錯啊紫薯
鳳歌的書收藏一份,慢慢看
書的質量很好,物流很快~
當當網買書就是好!
看過他的書,所以追!
屯書,慢慢看
好喜歡,終于等到有優惠了,呵呵,賺了
7號買的,隔天就降價……懶得退了
補發的這本書,謝謝當當!
總還是沒有昆侖、滄海的感覺,等最后一本再看看。
靈飛經3相當好看,內容精彩,情節生動,是一部優秀的小說。
整體不錯!期待已久啦。建議能不能全冊一批出版啊
鳳大的山海經第三部《靈飛經》,果斷入手,收藏齊全,慢慢品味。
因為看了山海很多年,一直沒有看過靈飛經,這次終于再版,湊齊了
靈飛經3來了,鳳歌山海經三部曲眼看就要完結,靈飛經4估計也在路上,又一代武俠經典要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