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編寫是在廣泛調查研究、參閱大量文獻資料的基礎上,運用新的科研成果,結合我國植物組培快繁技術的實際,進行分析、歸納和消化吸收而形成的。該書的主要內容包括組培快繁的概念、原理、操作技術和在草坪草、牧草、花卉、蔬菜、水果、藥用植物、農作物突變體篩選等植物上的應用。所介紹的內容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先進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對提高組培快繁技術水平、加快組培快繁技術的推廣應用,將會起到重要作用。
袁學軍,男、漢、出生于1967.8.10、1991年9月參加工作、民盟黨員,博士,教授,現在瓊州學院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工作從事教學工作,園藝專業負責人。于2008畢業于南京農業大學生命科學院,獲得理學博士學位,主要從事食用菌、植物組織培養、遺傳轉化及植物逆境生理的研究,從事食用菌教學、實驗室、菌種場、示范基地的建設及食用菌科技下鄉服務工作10多年,并主編《食用菌制種與栽培學》、《食用菌栽培學》和《植物組織培養》。自2007年以來,以作者20余篇,以第二作者發表10余篇,其中,SCI4篇;著述2部;發明專利3項。
及時章 緒論 及時節 組織培養術語 第二節 植物組織培養的優點 一、培養條件可以人為控制 二、生長周期短.繁殖率高 三、管理方便,利于工廠化生產和自動化控制 第三節 植物組織培養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的主要應用 一、植物育種上的應用 二、在植物脫毒和快速繁殖上的應用 三、在植物次生產物上的應用 四、在植物種質資源保存和交換上的應用 五、在遺傳、生理、生化和病理研究上的應用 六、工廠化育苗 第四節 植物組織培養發展簡史 第二章 實驗設備及一般技術 及時節 實驗室的設計和儀器 一、基本實驗室 二、輔助實驗室 第二節 培養基的成分、配制及滅菌 一、培養基的成分及其功能 二、培養基的配制 三、培養基滅菌 第三節 植物組培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一、溫度(tcmpcraturc) 二、光照(1ight) 三、濕度(humidity) 四、滲透壓(penetrating pressurc) 五、PH值(pH value) 六、氧氣(oxygen) 第三章 組培培養 及時節 植物組培的原理 一、植物細胞的全能性 二、植物細胞全能性的實現 三、植物細胞的分化 第二節 植物組織培養的步驟 一、植物再生途徑種類及特點 二、外植體的選擇 三、無菌外植體的建立 四、植物組培過程中培養基的篩選方法 五、接種方法 六、愈傷誘導 七、芽的分化 八、生根培養 九、試管苗移栽 第三節 植物體細胞突變體技術 一、植物體細胞突變體的概念 二、植物體細胞突變體的優點 三、植物體細胞突變體國內外研究進展 四、植物體細胞突變體材料的選擇 五、植物體細胞突變體材料的種類 六、體細胞突變體的篩選方法 七、植物體細胞突變體的鑒定 八、植物體細胞突變體的前景展望 第四節 植物脫毒技術 一、常見植物病毒及其引起的癥狀 二、植物脫毒的理論依據 三、脫毒方法 四、脫毒苗鑒定 五、無病毒苗的保存和繁殖 …… 第四章 細胞培養 第五章 花藥培養和花粉培養技術 第六章 原生質體的培養 第七章 種質保存 第八章 植物胚胎培養和人工種子 第九章 組織培養技術在生產中的應用 第十章 植物組培實驗 附錄 參考文獻 附圖
及時章緒論
本章學習目標
1 掌握植物組織培養常見術語。
2 熟悉植物組織培養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的主要應用。
3 了解植物組織培養發展簡史。
及時節組織培養術語
1 植物組織培養的含義
(廣義)又叫離體培養:指從植物體分離出符合需要的組織、器官或細胞、原生質體等,通過無菌操作,在人工控制條件下進行培養以獲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生產具有經濟價值的其他產品的技術。
(狹義)組織培養:指用植物各部分組織,如形成層、薄壁組織、葉肉組織、胚乳等進行培養獲得再生植株,也指在培養過程中從各器官上產生愈傷組織的培養,愈傷組織再經過再分化形成再生植物。
2 細胞全能性
指每個植物細胞都具有形成完整植株的能力,因為每個細胞都具有全套的遺傳基因,無論是性細胞還是體細胞在特定條件下可以進行表達。
3 外植體
從植物體上分離下來的用于離體培養的材料。
4 分化
細胞在分裂過程中發生結構和功能上的改變,從而在個體發育中形成各類組織和器官完成整個生活周期。
5 脫分化
已分化好的細胞在人工誘導條件下,恢復分生能力,回復到分化組織狀態的過程。
6 再分化
脫分化后具有分生能力的細胞再經過與原來相同的分化過程,重新形成各類組織和器官的過程。
7 愈傷組織
在離體培養過程中形成的具有分生能力的一團不規則細胞,多在外植體切面上產生。
8 胚狀體
對應于胚(embryo),在離體培養過程中產生一種形似胚(具有明顯的根端和芽端),功能與胚相同的結構。
9 繼代培養
更換新鮮培養基來繁殖同種類型的材料(愈傷組織、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