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上下)圖書
人氣:80

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上下)

本書是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薄一波的回憶并帶有研究性質的有關中國當代史的專著。分上、下兩卷。分別論述了1949年到1956年間黨和國家有關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些重大決策的形成過程,以及一些重大事件的來龍去脈。這部...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薄一波的回憶并帶有研究性質的有關中國當代史的專著。分上、下兩卷。分別論述了1949年到1956年間黨和國家有關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些重大決策的形成過程,以及一些重大事件的來龍去脈。這部書是將個人的回憶和檔案材料結合起來進行研究的產物,被譽為"在我國黨內是一個重大的創舉"。

在線預覽

一 接管平、津

我們黨領導的中國革命,沿著提出的用鄉村包圍城市、然后取得城市的道路,經過長期艱苦卓絕的斗爭,到1949年終于獲得了勝利。與此相適應,黨的工作重心也由鄉村移到城市。這是中國革命的又一次偉大的轉變。在黨的歷史上,我們曾經經歷過一次由城市到鄉村的轉變。那一次轉變,開辟了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道路,但是也付出了沉痛的代價。這一次轉變,從一開始,就是在以為首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有秩序地進行的。接管平、津,是勝利實現這次轉變的一個重要標志,并為新中國的建立舉行了奠基禮。我對建國以后黨的若干重大決策與重要事件的回顧,就從這里開始。

(一)革命高潮的到來和先期赴北平的任務

進入1948年,革命形勢發展很快,的反革命統治已經注定走向滅亡。在這種情況下,黨中央和在指揮作戰的同時,開始了籌劃迎接革命在全國勝利的各項準備工作。中央決定成立華北局,是準備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同年2月16日,在西柏坡主持中央工委工作的劉少奇同志(1947年春國民黨軍隊進攻陜甘寧邊區的時候,中央決定:、、任弼時同志繼續留陜北指揮全國解放戰爭;劉少奇、和董必武同志組成中央工作委員會,前往華北進行中央委托的工作)向中央提議,將晉察冀解放區和晉冀魯豫解放區合并,兩區中央局合并組成華北中央局。他在征求彭真、聶榮臻同志和我的意見并報中央的電報里說:"這兩大解放區合并與統一后,即成為關內的基本解放區,發動五千萬人民統一的力量,去支援西北、中原與華東,是不可限量的。"接電后,于2月20日復電少奇同志,要他召集彭真、聶榮臻、、鄧子恢、康生、饒漱石和我,就兩區合并組建華北局機構,以及創立大黨校、大軍校、大黨報諸問題,做些具體討論。當時的形勢是:人民解放軍已經轉入全國規模的反攻,人民大革命的高潮已經到來,華北原來分割的各個解放區已經或將要連成一片。不失時機地將華北統一起來,對支援全國的解放戰爭是極為有利的。這是大的戰略考慮。少奇同志主持討論這件事的時候,原擬把山東和陜北都包括進來,因為饒漱石不同意,只把兩大區合并在一起。在考慮華北局機構時,最初曾醞釀要我做書記。我當時在晉冀魯豫中央局協助鄧小平同志工作,小平同志到了大別山,中央局的事委托我主持。我考慮兩區合并后的華北中央局由我主持,領導力量比較單薄,故建議少奇同志兼任書記。少奇同志說,兼任可以,工作還是你來做。

1948年3月23日,一行東渡黃河,經晉綏解放區,于4月中旬到達晉察冀中央局所在地的河北阜平,同劉少奇、同志會合。同年4月30日到5月7日,中央書記處在城南莊舉行會議,、粟裕、李先念、聶榮臻、張際春同志和我也參加了。在這次會議上,決定建立并加強華北、中原解放區的黨政軍機構。會后,中央于5月9日正式發出文件,將晉察冀和晉冀魯豫兩大戰略區合并為華北解放區;華北中央局由劉少奇同志兼任及時書記,我任第二書記,聶榮臻同志任第三書記;華北軍區由聶榮臻同志任司令員,同志任及時副司令員,我任政治委員;在華北人民代表會議召開前,先成立華北聯合行政委員會,由董必武同志任主席。中央還委托華北局創辦大黨校、大軍校、大黨報及華北大學,并任命了主要負責人。

5月20日,華北局舉行成立后的及時次會議,少奇同志到會講了話。他說,"提出把戰爭引向蔣管區,建立華北局同這個部署有關系。今后華北的方針是建設,它的工作帶有全國意義。除非世界形勢大變,美國進來,石家莊被占(這是不可能的),華北要長期建設,要搞計劃,逐步走向正規化"。

6月8日,華北局開會討論辦大黨報問題,決定將《晉察冀日報》和晉冀魯豫的《人民日報》合并,定名《人民日報》。在它作為華北局機關報期間,我常看大樣。到北平后,曾向黨內高級干部提起過這件事,要求黨的負責同志親自抓報紙。

華北局成立后,加強了建政工作。經過幾個月的籌備,1948年8月召開了華北臨時人民代表大會。會議決定將華北聯合行政委員會改為華北人民政府,董必武同志當選為主席,我和藍公武、楊秀峰同志當選為副主席。中央還任命我為政府黨組書記。后來的中央人民政府工作機構,就是在華北人民政府工作機構的基礎上組建起來的。華北局機關報《人民日報》也改為黨中央的機關報。這張報紙,幾經變動。1946年我去延安時,它還是晉冀魯豫中央局的機關報,我請題寫了《人民日報》的報頭。以后,它成為華北局的機關報,我又請重新寫過。它成為黨中央的機關報后,又重寫過一次。一直沿用到現在的《人民日報》的報頭,是第三次寫的。

1948年,黨中央"五一"口號,號召召開新的政治協商會議,各派和無黨派愛國民主人士紛紛響應。同年9月,中央計劃在戰爭的第四年即1949年下半年成立中央政府。不久,東北戰場遼西大捷,開始部署第四野戰軍的部隊南下奪取平、津。這一年的11月8日,黨中央和決定把接管平、津的任務交給華北局。同時還決定:在北平解放后,由我先行赴平,為黨中央機關進駐北平打前站。指示進北平要依靠工人階級。他說:"的國都在南京,他的基礎是江浙資本家。我們要把國都建在北平,我們也要在北平找到我們的基礎,這就是工人階級和廣大的勞動群眾。"黨中央、決定后,我馬上著手進行赴平的各項安排。

(二)的談話和中央關于接管城市的指導方針

平、津接管工作,中央決定由彭真、和黃克誠、黃敬同志分別主持。彭真同志任北平市委書記,同志任軍管會主任兼市長;黃克誠同志任天津市委書記兼軍管會主任,黃敬同志任市長。由于兩市接管工作歸口華北局負責,我又負有先遣任務,行前我專門到中央請示。同我進行了一次很重要的談話,他首先特別囑咐:城市接收工作主要是接收官僚資本;對民族工商業要好好保護,接收工作要"原封原樣,原封不動",讓他們開工,恢復生產,以后再慢慢來。做好城市工作要依靠工人階級,還要團結好民族資產階級,跟他們保持長期的統一戰線;現在是人民民主專政,不是搞無產階級專政。接著,又談到了郭沫若寫的《甲申三百年祭》。他說,我們不能像李白成進北京,一進城就變了。這個時期,和中央其他幾位領導同志多次談到這個問題。有一次,當著中央和大區的一些同志的面說,新中國快要成立了,我們這些人將來都是要上歷史的,不能像李白成進北京那樣,要約法幾章。這次又重提這一點,足見面對全國勝利的形勢,怎樣預防黨執政后重蹈李自成式的因勝利而驕傲而腐化的覆轍,已成為他反復思考的大事。他還向我談了黨內,特別是黨的高級干部一定要做到"幾不",即不做壽、不祝酒、不以人名作地名、活人不上舞臺等。的這些話,不久得到了黨的七屆二中全會的認可,形成為全黨必須遵守的規定。

在少奇同志那里,談得較多的是關于對待民族工商業的政策問題。1948年提出要十分重視政策問題后,少奇同志很注意研究城市接管工作中的政策。后來中央陸續發出的幾個有關城市接管工作的文件,例如中共中央關于接管官僚資本企業的指示,關于接管江南城市給華東局的指示等,都是他動手起草的。少奇同志同我談的重點,是怎樣利用私營工商業有益于國計民生的積極作用,以迅速恢復和發展生產的問題。

聆聽和少奇同志的談話,更加深了我對由鄉村到城市這一歷史轉變的認識。我感到雖然在這之前對華北地區城市工作的經驗教訓作過總結,但畢竟還是些中小城市,現在要進入大城市,顯然是不夠了。我們黨誕生在城市,但后來長時期生活、戰斗在鄉村,許多同志不熟悉城市工作,還有些同志難免用一種小生產者的觀點去看待城市。華北最初接管城市,走過一些彎路,這是重要的原因。如收復井陘、陽泉等工業區,曾經發生亂抓物資、亂搶機器的現象,使工業受到了很大破壞。收復張家口的時候,不少干部隨便往城里跑,亂抓亂買東西,有的甚至貪污腐化,領導機關也放松了鄉村工作,引起部隊戰士和農村基層干部的不滿。1947年11月攻克石家莊,接管工作雖有所改進,但仍有不少士兵拿取東西,他們還鼓勵城市貧民去拿。開始是搬取公物,后來就搶私人財物,以至于不得不實行戒嚴,甚至槍決了幾個人來制止亂搶現象。進城后,外地機關紛紛派人前去搶購物資,四鄉農民也準備乘勢擁進來。邯鄲、焦作、運城等幾個城市也發生了類似的情況。在城市的管理上,自覺不自覺地搬用農村的經驗,混淆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的界限,損害了工商業的發展。1948年4月19日,我曾把這些情況寫成專題報告送給。在這份報告上作了一條重要批注,指出:在城市或鄉鎮破壞工商業,"是一種農業社會主義思想,其性質是反動的、落后的、倒退的,必須堅決反對"。華北以至全黨都曾經按照這一精神,在廣大干部中進行教育,區分科學社會主義思想和農業社會主義思想的界限,端正思想,執行政策。從提出反對農業社會主義思想,到要求"原封原樣、原封不動"地接管好城市,其問貫串著一個保護和發展生產力的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我國經濟落后,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但比起農村,城市的發展程度要高得多,少量的近代工業也主要集中在那里。在我們即將掌握全國政權的情況下,采取更為謹慎的政策,保護好城市這一部分較為先進的社會生產力,作為今后經濟建設的基礎,其意義就是很大的了。

1948年下半年,我們陸續接管了若干較大的城市。其中,濟南和沈陽的接管工作創造了許多新經驗,對我們做好平、津的接管工作大有裨益。接管濟南,是曾山同志主持的。1948年11月21日,中央在批轉他寫的《關于接管濟南的經驗的報告》時指出:"關于接管濟南經驗的報告已收閱,甚好,當轉發各局供他們參考。其中有些問題,如接管城市的事前準備,人城干部不忙工作而忙接收房屋、家具、汽車和亂抓物資、發救濟糧,排擠蔣幣,糧煤供應,處理敵偽反動分子、反動黨派團體的黨員會員和失業軍人,組織各界座談會與各界代表大會,建立革命秩序,收繳武裝,處理敵產,開市開工開課及學校教育等,中央正在根據你和各地的報告,利用準備進入平、津的布置,起草與此有關的黨內指示和軍管期間的各項政策,以求解決這些問題。"

工業城市沈陽是陳云同志主持接管的。他當時擔任東北中央局副書記,分管財經工作。東北局從軍管會人員中抽調了4000名新老干部,由陳云同志率隊,接管幾個大城市。沈陽接管后,他還兼任了軍管會主任。同年12月14日,中央批發了他寫的《關于接收沈陽經驗簡報》。沈陽的經驗,解決了接管工作中的兩大難點,即怎樣做到接收完整和怎樣迅速恢復秩序。具體辦法是:"各按系統,自上而下,原封不動,先接后分",做到接收得快而完整;同時,抓緊解決有助于在政治上、經濟上穩定人心的關鍵問題,例如迅速恢復電力供應、解決金融物價問題、收繳警察槍支徒手服務、利用報紙傳播政策、妥善處理工資問題等,城市秩序就能較快地恢復。陳云同志在簡報中還建議組織專門接收班子。他說:"接收一個大城市,除方法對頭外,需要有充分準備和各方面能稱職的干部。依目前形勢看,中央和各戰略區野戰軍,均需準備有專門接收大城市的班子,待工作告一段落,即可移交給固定的市委等機關。這樣的接收班子,可以積累經驗,其中骨干可以暫成專職,依次接收各大城市。"(《陳云文選》第1卷,第379頁)當年蘇軍就有這樣專職的接收班子。中央贊同陳云同志的意見,提議東北局將接管沈陽、長春兩個城市的人員組成兩個班子,為南下接管大城市之用;同時,從沈陽接管人員中抽調二三十個得力骨干給黃克誠同志,前往天津參加接管工作。關于"原封原樣接收"的思想,吸收了陳云同志的做法,可以說是對已接管城市的正反兩方面經驗的高度概括。這一指示,成為全黨做好城市接管工作的指導方針。

(三)平、津的做法和經驗

1949年1月1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以戰斗的方式解放天津。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我是在北平和平解放后的第三天進城的,華北局和華北人民政府也搬到北平辦公。3月初,黨中央在西柏坡舉行七屆二中全會。中央決定我不參加,負責處理進北平的事務。七屆二中全會后,和、劉少奇、、任弼時同志率黨中央和人民解放軍總部機關于3月25日移駐北平。在這之前,3月21日,為迎接黨中央和遷平,我們在從前的六國飯店開過一次會,當時任四野司令員的,以及、劉亞樓、彭真、、聶榮臻、程子華、李維漢同志和我都參加了。當時曾提出,慶祝活動不宜擴大宣傳,并向中央作了報告。可是,到了保定,連當地要開慶祝會也不同意。為這件事,同志當即電告華北局:"聞此地將舉行慶賀大會,主席認為不妥,連北平也不要開慶祝大會,因以我黨中央遷移名義,號召人民慶賀并不適當,望速停止北平及各地慶賀行動。"接報后,我馬上轉告了、、彭真、。事后,我感想很多。因為2月14日中央曾發來一個電報,指示在林伯渠同志將已到東北的一批黨外民主人士迎來北平,同已在這里的民主人士匯集后,要我們專門召開一次歡迎大會,、董必武、彭真、聶榮臻和我在開過歡迎會后,再到西柏坡參加七屆二中全會(后又電告我留下);現在又制止專為歡迎黨中央遷平的集會活動。一個是要開歡迎會,一個是不要開歡迎會,兩相比較,適成對照。看起來是兩件具體事,卻有深意。它不僅體現了我黨嚴于律己和謙虛謹慎的態度,更重要的是體現了我黨對各派和一切愛國進步人士真誠團結合作的政策。我在這里還要特別講一句,黨中央不讓我們組織群眾開歡迎會,而當時北平各界人民以發自內心的熱忱,自發地舉行慶賀活動,那情景是十分感人的。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仗劍書**的評論:

聽專家說還不錯,史料扎實,姑且買來看看,權作一家之言。

2017-11-12 22:23:5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上下) 無論是從版本,還是紙質來說都很不錯!難怪這套書折后價還一直比較高!

2017-11-13 13:09:12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一直想買的一套書,這次店慶半價入手,可以作為資料來查詢使用

2017-11-14 13:45:03
來自阮陌陌**的評論:

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上下) 這次買了3本書,都蠻厚的,當當連個盒子都沒有,塑料包裝,收到的時候包裝袋都破了,一本書的角也有些破,但是書的質量不錯,希望當當以后可以多注意一下吧!

2017-11-22 15:52:4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上下) 薄書對建國以來重大決策和事件進行梳理,對于研究人文社科學的學者非常有幫助,在中國歷史流脈中下結論,避免唯西方理論傾向。

2017-11-19 15:42:44
來自雨***e(**的評論:

包裝很好,趁著活動入手,性價比高。專業推薦的書,看一看。

2017-06-11 22:57:5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拿著列斯毛的書來對照看這回憶,會發現有些東西很有故事,在想想現在,會有更深的體會

2017-11-11 21:54:08
來自wameng2**的評論:

本書作者站在決策高層,比較客觀的敘述了一些重大決策和重大事件,無主觀評論,個人認為值得收藏。

2012-06-05 09:23:0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書剛剛拿到,還沒開始讀,書看著不錯,物流來說不怎么滿意,物流過程保護的不到位,書在運輸過程中受到一定的損傷

2015-03-07 19:15:15
來自王鑫桐**的評論:

挺好的~~當當你最起碼找個氣泡紙包裝下也好~有個角磨損了

2016-11-03 18:15:24
來自sky溜起**的評論:

書的質量很好,發貨速度也快!價錢便宜,真的很好!

2016-09-25 20:41:47
來自天馬小**的評論:

印制精而不奢華,很實在。封面有質感。內容有不少很吸引,雖然多數具體涉事人有省略,但是還是值得收藏。

2016-07-13 19:39:10
來自雪域鬼**的評論:

作為歷史學習的參考書,蠻有用的。當然,作為一個人的回憶,因為種種原因會有一定的局限。但畢竟,它仍可以為我們提供歷史的一種解讀,提供一個方面的驗證材料。

2012-05-18 09:27:3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本來以為一個訂單分開兩個包裹寄出會破損,沒想到保護的很好!

2016-11-11 21:59:24
來自goodman**的評論:

薄一波的這本書以一個歷史親歷者的角度去寫中國現代史上的一些大事,內容詳實,但是也許是因為一些緣故,有些事實并未能完整的展現給讀者,不能不說是小小的遺憾。

2009-10-10 00:11:09
來自貓云之9**的評論:

本書作者站在決策高層,比較客觀的敘述了一些重大決策和重大事件,具有極強的研究價值。

2014-05-09 19:25:38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買給爸爸的,聽說非常不錯,很滿意,有需要繼續回購!

2017-04-23 22:05:37
來自zdw1282**的評論:

這部書和中央文獻出版社的《傳(1949-1976)》對應讀起來,對了解建國初期到結束前的這一段歷史大有裨益。對認識、了解同志的偉大之處有很大的幫助。

2009-06-15 22:37:19
來自偉陀**的評論:

本書作者曾任黨內高官,對許多重大決策的制定,可謂知根知底。因此,本書所具有的權威性是許多同類書所不具有的。如將本書與許多黨內重要人物的回憶錄、訪談記對照著閱讀,則會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其效果是:令本書更生動;將個人回憶置于本書所概述的歷史的大環境中,更易理解,理解得更為深刻。

2012-07-17 15:09:24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內容很豐富很不錯義的一本回憶錄,對于了解那段歷史很有幫助……

2017-04-23 20:48:43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第三次購買了,前兩套都送人了,這一套自己看看

2017-06-01 12:48:08
來自drwansh**的評論:

薄一波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國家杰出的領導人.他長期與劉少奇,共事,擔任國家財政和經濟領導工作,書中披露了很多鮮為人知的史實,值得一讀.

2012-11-13 10:46:19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很棒的一套書 從中讀出了很多隱藏于宏大歷史下的細節與湍流涌動

2017-07-06 13:43:23
來自linda46**的評論:

《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一書,時間跨度為1949年建國初期到1966年“”前全面開始社會主義建設的十年,內容涉及中國政治、經濟、科學文化建設等方面,披露了許多鮮為人知的重大歷史事件的背景材料。其中,上卷記述了新中國成立前后中共中央與主席形成的一些重大決策的客觀依據,講述了中國共產黨運用經濟杠桿,遏制通貨膨脹、平抑物價、打擊投機分子的經歷,評述了中共黨內在農業合作化問題上爭論的是非,加快手工業改造問題上的得失等。而下卷中回憶“”、廬山會議等,則希望“以史為鑒”,啟發后人“少走彎路”。書中對于一般研究者感覺到很難處…

2015-03-03 12:26:2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薄一波的作品,老政治家,風骨有,政治智慧也有。對待歷史,除了成王敗寇的宿命論和逆來順受,更應該跳出周期律,探討真正具有合理性的制度。

2016-03-14 20:03:36
來自高***(**的評論:

這套書,是研究中共歷史的好資料。文字做到了實事求是,講的生動又深刻,讓我們從個平視的角度了解了眾多事件的細節,其他不能要求更多。

2017-01-02 11:16:1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作者將回憶與檔案資料相結合,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被稱為了解中共黨史和中國當代史的“第一必讀書”。

2016-04-23 00:23:5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上下) 薄一波前輩個人從比較平實的角度去記錄這些事件,實際上還是經過一些粉飾的。但是可以自己讀的時候去揣測。

2017-10-29 08:46:54
來自bgt202**的評論:

如題。上大學的時候見過這套書,也讀過,現在看到了,就想著買下來,好好再讀一讀,畢竟是老一輩們的親身經歷,讀來很是感慨。書很不錯,裝幀、印刷都很好,只是封皮的紙張太硬,看著看著,封皮折出一個印子,怎么也撫不平了。瑕不掩瑜,拜讀中。。。

2012-03-07 19:49:0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薄一波同志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新中國建設財經、工業戰線上的優秀領導者,他經歷了建國后的很多重要會議。書里比較客觀的記錄了建國以后的建設,用唯物主義歷史觀去分析了那段歷史,值得推薦。

2013-12-02 17:47:53
來自中國布**的評論:

當當網六折收了,薄老爺子是最后一位去世的第一代領導人,他的回憶錄可以說是非常權威的。他一生兩次入獄,他的那個兒子也一樣。這本書對建國初期的一些重大決策和歷史事件進行了回憶,是一本非常不錯的書。

2014-06-12 08:38:37
來自w***0(**的評論:

對厘清新中國十七年歷史有重要價值,應該是目前可見級別最高、內容最全、評價也相對客觀的的國史記錄,尤其對中共高層分歧與斗爭及其對國家整體走向的影響進行了較為詳細的回顧與梳理。大概也很難再版了。

2017-11-04 20:27:01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