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世紀的反抗,不論是形而上的還是歷史的,大可 值得 我們思索。一個歷史學家可能企求詳細地揭示這期間 相繼涌現 的學說與行動,他至少可以從中尋求發展的脈絡。以 后的章 節,僅僅提出幾個歷史標志及一種解讀的構想。這并 非是惟一 可能的構想,而且它遠遠不能說明一切。但它部分地 說明了方 向,而且幾乎地說明了我們時代的過度行為。《 反抗者(加繆作品)(精)》展示的 驚人的歷史是歐洲的驕傲的歷史。
阿爾貝·加繆:法國著名存在主義作家,1957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1913年出生在阿爾及利亞,早年在阿爾及爾大學攻讀哲學,后從事新聞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參加法國抵抗運動。戰后初期,與當時在西方思想界和文學界影響極大的薩特過從甚密,但他本人一直認為對一切問題有自己獨立的見解。1960年春,在車禍中身亡。
何謂反抗者?一個說"不"的人。然而,他雖然 拒絕,卻 并不放棄:他也是從一開始行動就說"是"的人。一 個奴隸, 一生都在接受命令,往往覺得新的命令是無法接受的 。這個 "不"的含義是什么呢? 它可以意味著"這類事情持續得太久了","到 此為止還 可以,再超過就不行了","你走得太遠了",也許 還意味著 `有個界限是不可逾越的"??傊?,這個"不"肯定 了一條界 限的存在。從反抗者的某種感情中也可以發現這一界 限的想 法,這種感情就是他要將其權利擴展于這個界限之外 ,但越過 此界限即有另外一種權利約束他。因而,反抗行動同 時也就是 對視之為不可容忍的侵犯予以斬釘截鐵的拒絕,朦朧 地相信他 有一種正當的權利。更確切地說,反抗者這時懷有他 享有 "……權利"的印象。從某種程度上說,反抗者若未 懷有自己 是理直氣壯的這種感情,便不會有反抗。正由于此, 反抗的奴 隸同時既說"不"又說"是"。他在肯定上述界限的 同時,也 肯定他所懷疑的一切,并想使之保持在這個界限之內 。他固執 地表示自己身上有某種東西"值得……",要求人們 予以關 注。他以某種方式表明自己受到的壓迫不能超過他認 可的程 度,以這種權利來對抗壓迫他的命令。
人厭惡對自己的侵犯。同時,在一切反抗中,他 都堅 持自己身上的某種意愿,因而必然堅信一種價值判斷 ,在危難 時仍堅定不移。直到此時,他保持緘默,陷入絕望之 中,雖對 不公正的境況仍加以接受。緘默,會令人認為他不進 行判斷, 一無所有,而且在某種情況下他的確一無所求。絕望 同荒誕一 樣,一般說來,對一切皆進行判斷,并渴求之。而在 具體情況 下,卻毫無判斷,一無所求。沉默便清楚地表明這一 點。然 而,他一旦開口講話,即使是說"不",便表明他在 判斷與渴 求。反抗者,從該詞詞源的意義上來說,就是一百八 十度的大 轉變。他在主人的鞭笞下昂然行進,進行反抗,以自 己所贊成 的一切對抗自己不贊同的一切。并非一切價值觀念都 會引起反 抗,但是一切反抗行動都不言而喻地以一種價值觀念 為依據。
是否至少會涉及一種價值觀呢? 從反抗行動中產生了意識的覺醒,不論它是何其 朦朧。他 突然意識到人身上有某種東西應該是屬于自己的,哪 怕這種情 況為時短暫。這種自主性直到此時尚未為他所真正感 覺到。在 進行反抗之前,奴隸忍受了一切壓榨。他那時甚至對 主人的命 令往往俯首帖耳,馴從,盡管這些命令比如今招 致他拒絕 的命令更應激起反抗。他對之逆來順受,也許內心并 不愿接 受,但他更關心的是眼前的利益,而尚未意識到他的 權利,于 是保持緘默。當他失去耐心而變得焦躁時,便開始對 以往所接 受的一切采取行動。這種沖動其實以往經常出現。奴 隸在拒絕 主人令人屈辱的命令時,同時便否定了他自己的奴隸 地位。反 抗行動使他比單純的拒絕走得更遠,甚至超出了為其 對手確定 的界限,如今要求以平等的身份對待自己。這種難以 遏制的最 初的抗爭逐漸使人與抗爭融為一體,使其一言一行均 表現出抗 爭。他想讓人們尊重他身上的這個部分,并將其置于 其余一切 之上,鐘愛它勝過一切,甚至生命。這個部分對他說 來成為至 高無上的財富。奴隸以前處于委曲求全的境地,現在 一下子要 求獲得"一切",否則便"什么也不是"。他的覺悟 隨著反抗 而蘇醒。
人們看到,這種覺悟既想得到尚且相當模糊的一 切,又想 到了"什么也不是",這表示有可能為此"一切"而 犧牲自 己。反抗者想成為一切,擁有他突然意識到的這 筆財富, 希望人們承認他身上的這筆財富并向它致敬,否則他 便一無所 有,也就是說,最終被支配他的力量剝奪一切。他如 果被奪去 他稱之為自由的神圣事物,便會接受死亡這最終的結 局。寧肯 站著死去,而不跪著偷生。
根據某些的作者的見解,價值"往往代表著 從事實走 向權利,從所渴望的事物走向合乎要求的事物(一般 說來通過 普遍渴望的事物)"。我們看到,以反抗爭取權利是 顯然的。同 樣發生著"必須如此"走向"我要求如此"。不僅如 此,還出 現了一種概念,即為了今后共同的利益而超越個人。
非"一 切"即`L無所有",這表明,反抗盡管產生于人具 有極其嚴 格的個人特性,卻與流行的見解相反,令人對個人這 一概念產 生疑問。倘若個人在反抗中接受了死亡,并且終于為 此死去, 這表明他是為了超出個人命運的利益而犧牲的。他寧 肯死亡也 不愿否定他所捍衛的權利。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將 這種權利 置于他自己之上。他于是以價值的名義而行動,這種 價值觀念 盡管依然模糊,他至少感覺到它對他與所有的人是共 同的。人 們看到,一切反抗行動所包含的這種觀念使其超越了 個人,它 使個人擺脫了孤獨狀態,為其行動提供了合理性。存 在于一切 行動之先的這一價值觀念駁斥了歷史上的哲學,這些 哲學認為 價值觀念是在行動的才獲得的。注意到這一點是 重要的。
對反抗的分析至少令人懷疑存在有人的天l生,而希 臘人即這樣 認為。它與當代思想的見解也是相反的。既然自己身 上無任何 永恒的東西可以保持,為何要挺身反抗?奴隸起而反 抗是為了 同時代所有的人,因為他認為,這種命令否定了他身 上的某種 東西,而這種東西不僅屬于他自己,也是所有的人共 同享有 的,甚至包括侮辱與壓迫他的人在內。
有兩個事實可以支持這一判斷。人們首先會注意 到,反抗 行動從本質上講不是自私的行為。無疑,它含有某些 自私的考 慮。但人們反抗的既是壓迫,也是謊言。此外,盡管 反抗者有 這些顧慮,但他懷著最強烈的情緒,豁出了一切,未 保留任何 東西。他為自己爭取的是尊重,但也認為整個人類都 理應 如此。
P015-018
……
非常好的商品,好評。
加繆的作品還是可以一看的
還有折扣哦
很很不錯。質量也很好。
很好的書 推薦
阿爾貝·加繆:法國著名存在主義作家,1957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兩個世紀的反抗,不論是形而上的還是歷史的,大可 值得 我們思索。一個歷史學家可能企求詳細地揭示這期間 相繼涌現 的學說與行動,他至少可以從中尋求發展的脈絡?!?反抗者》展示的 驚人的歷史是歐洲的驕傲的歷史。
包裝精美,經典必讀
兩個世紀的反抗,不論是形而上的還是歷史的,大可 值得 我們思索
學家可能企求詳細地揭示這期間相繼涌現的學說與行動,他至少可以從中尋求發展的脈絡。
這是非常專業的書籍,盡管較為難讀,還是非常值得收藏
非常漂亮的書,讀阿貝爾.加繆的作品,最大的感受就是——跟沒讀一樣,但也不是一無所獲,至少我知道,再也不會拿起韓寒、安妮寶貝、余華甚至是莫言的書了。
看完電子版之后忍不住買了紙質版的再看一遍。加繆是真正的思考者。
感覺翻譯有點勉強 語句磕磕巴巴 雖說翻譯腔不可避免 但好歹要行文流暢吧……
加繆的局外人看了,所以買了這一本,希望一如既往的好
喜歡加繆,書的質量很好,一直買上海譯文的外國名著。
加繆男神的真愛粉加四,怎么能不收全套呢,上譯的書每次都這么良心
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的加繆文集之一,呂永真譯本,小開本硬精裝,紙質優良,排版舒服,快遞很及時,趁活動期間五折拿下,滿意。
這本書超級贊,精裝,字體也很好,仔細研讀,當當很給力
內容,質量,都很棒,而且是活動期間買的,很便宜,當當很厲害
看完西西佛神話,沒在敢看這本,可能也是類似哲學書籍,所以建議讀者依個人所好購買
加謬很經典的作品之一,荒謬和反抗是加謬哲學的兩個最重要的概念
我很喜歡的書,加繆也是我特別喜歡喜歡的作家
加謬很經典的作品之一,荒謬和反抗是加謬哲學的兩個最重要的概念,《西西弗斯的生活》闡述了荒謬的概念,而這本書闡述的正是反抗
翻譯者功力有欠缺,大概連陀思妥都沒好好讀過,就來翻譯加繆,不過還不算糟糕,文章內容本身也深奧,總之還是很有收獲的,大體能懂,加繆厲害。
質量很好 快遞很快 排版沒有任何問題 紙張質量很好
很久前在置身于苦難與陽光之間看到一句“渴望愛人如玫瑰一樣枯萎”,驚為天人,可能記錯,然而這個譯本的同一句話是“盼望所愛的人不生育或死去”。。總體上翻譯是好的
我們每天所遭受的苦難中,反抗所起的作用猶如“我思”在思想范疇中所起的作用一樣。它是第一個明顯的事實,然而這個事實使人擺脫了孤獨狀態。它使所有的人都接受了第一種價值。我反抗,故我們存在。
“我公開地把心靈獻給嚴酷痛苦的大地,往往在神圣的夜晚許諾要忠貞的愛它,至死不渝,承受其命定的沉重負擔,一無所懼,決不蔑視它的任何一個謎。這樣一種致死的紐帶把我和它聯結在一起。
從對荒謬的推理到南方思想,加繆認為:人們應當坦誠地接受荒謬,而不是通過自殺去逃避和虛構超越性的謊言去掩飾荒謬;在接受了荒謬之后,唯一合理的行動,就是反抗。誠如加繆所言:呼吸,就是反抗,就意味著一種價值。
世界是荒誕的,人的存在是荒誕的,但加繆又說:“現在,重要的是生活”。這就是存在哲學;反抗存在的荒誕境況,反抗是人類的唯一出路,是人證實自身存在的印證。加繆說:“我反抗故我在?!边@是一部揭示人類反抗自身生存境況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