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承襲雷切爾卡遜《寂靜的春天》的遠見卓識,讓我們注意到視為理所當然的美,并且敲響了迫在眉睫的環保警鐘。曾獲艾美獎的聲音生態學家戈登漢普頓發出警語,大自然的寂靜是美國消失快的資源,他的使命便是在這些撫慰心靈的地球聲境因與日俱增的人為噪音而消失之前,完整地錄制并保存這些豐富多樣的聲音。
這部敘事優美的作品,讓人想起國家公園之父約翰繆爾(JohnMuir)、普利策獎得主約翰麥克非(JohnMcPhee)、自然學者和作家彼得馬修森(PeterMatthiessen)書寫自然的大作,也是典型的美國故事,駕著1964年福斯小巴從西到東橫越美國大陸之旅。但漢普頓的旅程如此與眾不同。他背著錄音器材和測量音量的分貝計,好奇又深情地傾聽大地多彩的自然之聲。他與旅程中邂逅的人細說寂靜,耐心傾聽。抵達目的地華盛頓特區時,漢普頓已完成饒富意義又令人難忘的美國“聲音心電圖”,并在當地拜會聯邦官員,極力主張保護自然的寂靜。
“人類終有24小時必須極力對抗噪音,如同對抗霍亂與瘟疫一樣。”——諾貝爾獎得主、細菌學家羅伯特 柯赫,1905。
“寂靜并不是指某樣事物不存在,而是指萬物都存在的情況。它深刻地存在于霍河雨林里,我稱之為‘一平方英寸的寂靜’的地方。”
“世界上好的傾聽者”,艾美獎得主、聲音生態學家、錄音師戈登 漢普頓帶你探尋世上后的靜謐之地。
蕾切爾 卡遜《寂靜的春天》使人們警醒于不應當出現的寂靜,而戈登 漢普頓則在本書中引導人們發掘不應遺忘的寧謐。保護人們遠離噪聲的侵襲,保留后的靜謐之地,也是保護環境題中應有之義,然而都市中的人們已經對此忽視甚久。
追隨漢普頓的足跡,深入奧林匹克國家公園,一路探尋一平方英寸的寂靜。
戈登漢普頓,聲音生態學家,艾美獎獲獎錄音師。作品獲林白基金會、美國國家藝術基金會,以及勞力士“雄才偉略大獎”肯定。
序 寂靜的聲音
1.寂靜的雷鳴
2.靜謐之路
3.上路
4.都市叢林
5.瀕臨滅絕的靜謐之美
6.裸露的大地
7.通往靜謐的落基路
8.逐漸消逝的自然交響樂
9.有毒噪音
10.追尋繆爾的音樂
11.走向華府的一百英里
12.華盛頓特區
跋 回響
附錄
致謝
及時章
如果要我舉出世上我最喜歡的聲音,恐怕很難。若是非舉不可,我可能會說是鳴禽在黎明時的合唱,還有初陽撫上大地的聲音。但是如此一來,就會忽略掉有翼昆蟲在喀拉哈里沙漠無數平方英里的大地上所發出的嗡嗡聲;但要說蟲鳴是我的最愛,又會忽略掉貓頭鷹的呼嚕聲,還有它們在路易斯安那州的絲柏間一躍而起的聲響,或是沿著奧地利村莊狹窄石巷回蕩的教堂鐘聲。如果答案真的只限定一個,我會說,我在世間最愛的聲音是期盼的聲音:即將聽到聲音前的那刻寂靜,或是兩個音響之間的剎那。
……
十九世紀中晚葉可能是這個世界最富音樂性的時期,當時繆爾就是非常專注和細膩的自然聆聽者。這些年來,我一直奉他為我的精神導師,他也是自然聲音的錄制者,只不過使用的器材是紙和筆。他的每一頁日記都詳細記載著聆聽的細節,形容他“以冷靜的耳朵傾聽到”的自然音樂,例如他是這樣描繪約塞米蒂瀑布:“在這山谷里的所有瀑布當中,以這個壯觀瀑布擁有的聲音最為豐富,磅礴有力。它的曲調變化多端,風從生氣蓬勃的橡木間吹擦而過,惹得光滑的葉片發出一陣嘶嘶沙沙的尖銳聲響,松林輕柔壓抑地低語著,疾風驟雨則是夾帶著雷聲,在山巔峭壁之間怒吼。巨大的水柱疾沖至危巖表面,在兩片突巖上與空氣交匯、迸裂,發出陣陣低沉轟隆的回響,在五六英里外的理想地點就能聽到。”
……
第二章 靜謐之路
……
我已經學會光從水聲,就能分辨溪流的年齡。古老的河流,例如阿巴拉契亞山脈上逃過冰河作用的河水,已經調適了數以千年的歲月。它們的水道和石床在激流與洪水永恒不絕的循環下,洗練得相當光滑,阻力很小,因此它們的歌聲與其他的河流不同。在我聽來,它們的音樂比較安靜,參差的巖塊會粗莽地把水推往一邊,形成咔噠咔嗒的聲音。無論如何,這些巖塊就是音符。有時我會嘗試改變一條溪的樂章,移動一些突巖的位置,然后聆聽聲音的細微變化。
你愈常聆聽,聽覺就會愈敏銳。在湯姆山的小溪草原,腳下經常一片濕濡,所以步道上鋪了木板。走在這里,就像走在一長排木琴上,從每塊薄板發出的聲音,就可以判知它的情況。開始腐爛的木板會發出沉悶的“咚咚”聲,新近替換的木板會發出清脆的“”聲;大多數的木板則是介于中間。
……
這部之作由世界上好的傾聽者撰寫,將永遠改變你聆聽我們的地球上自然和非自然聲音的方式。漢普頓橫越美國大陸,尋覓自然樂音中的平和與靜謐,這是我們都該為之努力的目標。
——唐納 柯魯茲馬,《鳥類的歌唱人生》作者
漢普頓不是以樂器讓人張開耳朵,而是用錄音,使人聽見環境的聲音。我認為能讓人們注意到這類聲音,對他們有益。
——《時人》雜志引述前衛派作曲家約翰 凱吉
戈登 漢普頓為“純粹主義者”(purist)一詞賦予新意。他一絲不茍地搜尋他的聲境場址……并且致力將所聽所聞帶給廣大聽眾。
——《史密森雜志》
比較貴,但是值得擁有!隨著時間一定會越來越顯示出它的價值
活動時買的,價格便宜!不是我感興趣的內容,但是這套書都不錯。
小小的一英寸地方實在是很小,可表達出來的意境是很大的。
一本關于科學的書,央視“2014中國好書”榜,非常喜歡讀這本書
自己買來覺得是本特別好的書 再次購買送給朋友 是一本能讓心靜下來的書
翻了前面部分,自然的聲音是一種寶貴資源,現在越來越少了!
譯文的翻譯很美,感覺不錯,整體都是屬于寂靜的范。
這本書有精裝平裝的,就是網上看不出精裝到底精到哪:精裝是中英對照,圖是彩色的?
幫同學買的。為什么可以從廣州發貨卻要跑到天津去呢
好書一本!有關大自然的書。現在大家一定要讀,關于生活,關于環境,關于我們的生命。推薦。
也是挺不錯的書,但是對聲音并沒有象作者這般著迷。就是看了長點知識和趣味。
看到從天津發貨,都做好等好幾天的準備了,結果第三天早上就叫我去校門口取貨,真的超級贊。
讀了一遍,有些震撼,寂靜太少了,中國目前個人感覺還不可能到這個思想深度。
帶我回到了小時候,寂靜的夜,沒有光線,豎起耳朵來,可以聆聽到最細微的聲音,可惜我們遺失了這樣的環境……
在看這本書之前,先看了蕾切爾.卡森的《寂靜的春天》,社會不斷發展,然而對于環境,我們欠下了太多。
這本書本不是我最喜歡的小說類,但翻開之后卻被不知名的魅力吸引著,一點一點地看下我本以為會很枯燥的書。在書中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本值得一讀、值得收藏的書。
因為該書的名字買的這本書,很喜歡這本書,帶給我的感覺讀書名一般,看完此書想離開自己所處的地方,才明白自己所居住的地方多么嘈雜。
榮獲新聞出版廣電總局2014年度“大眾喜愛的50種圖書”,中國出版協會2014年度中國出版業30本好書
關注環保的朋友一定會知道這本書。和《寂靜的春天》一樣,這也是經典之作。值得一看再看。
我喜歡這本書的題目,總是在提醒著自己要給自己留有一平方英寸的寂靜,讓自己沉淀。
正版書,收藏了好久。一本值得一讀、值得收藏的好書。文辭優美,一平方英尺的寂靜,帶給人內心的寂靜與安詳!
送給妞的,老同事的閨女,不大,但是好喜歡看書,就是喜歡願意看書的人,所以選了這本書,這是本好書,很有共鳴感,我個人認為作為人類,都應該看看,可能妞還太小,看的不懂,我想,長大了就是會懂了
寂靜并不是指某樣事物不存在,而是指萬物都存在的情況。它深刻地存在于霍河雨林里,我稱之為‘一平方英寸的寂靜’的地方。
雖然這是一本科普類讀物,但是文筆真的很好,讓我覺得大自然的聲音真的很可貴,住在城市里的我們很難能體會得到一平方英寸寂靜,但是通過文字,我仿佛能聽見來自星空的呼喚,樹木間的呼吸。
這是一本關于聽力的很安靜的書,只有寂靜才能更好的保護我們與生俱來的聽覺。聽力會隨著老化過程自然衰退,主要的影響是聽不清楚高頻聲音,例如鳥鳴、樹葉的沙沙聲、動物穿過灌木的聲音,還有兒童的聲音。我們無法阻止這種衰退的過程,但可以限制職業與休閑活動所造成的額外聽力損失。書里教會我們保護聽力的方法。
這本書我必須說,它十分枯燥,一般人讀不來。而且文章都是實事,而書名不過是一個地方,講述的也大多一個聲音學家怎么檢測噪音去保護那個地方,希望那些被標題欺騙的人慎重購買。
一平方英寸的寂靜爾獎得L主、細菌學家羅伯特柯赫,。 寂靜D并不是指某M樣事物不存在,而是指萬物都存在的情況。它深刻地8存一6平方英寸的寂
這部一流之作由世界上最好的傾聽者撰寫,將永遠改變你聆聽我們的地球上自然和非自然聲音的方式。漢普頓橫越美國大陸,尋覓自然樂音中的平和與靜謐,這是我們都該為之努力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