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昕主編的這本《樂死人的文學(xué)史(元明清篇)》把高高在上的文學(xué)巨匠拽到你面前,講一講他們生活的那個時代,聊一聊他們經(jīng)歷的傳奇人生,談一談他們創(chuàng)作的經(jīng)典作品。
本書拯救了枯燥無聊的語文課。閱讀此書,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文學(xué)背后的故事如此有趣。
元代文壇 《竇娥冤》 生得可憐,死得憋屈 《西廂記》 不要包辦,自由戀愛 明清文壇 《三國演義》 真刀真槍斗地主 《水滸傳》 梁山好漢一聲吼,朝廷也要抖三抖 《西游記》 打怪、升級、通關(guān) 《紅樓夢》 土豪家的故事 《聊齋志異》 好“鬼”留下,壞“人”走開 《儒林外史》 科舉害了一撥人 后記逐夢而生
天下大亂,超級英雄在哪里 元朝末年,朝廷腐敗,蒙古貴族占有大量土地,各級官府強行向百姓征收高額租稅,再加上京城大雨、黃河決堤,天災(zāi)不斷。全天下哀鴻遍野,民不聊生。
1351年,有一個名叫韓山童的人,他編了一句民謠:“石人一只眼,挑動黃河天下反。”并讓人四處傳播。聽到這句民謠的人都很奇怪:這一只眼的石人是什么東西?難道石人出世的時候就會有人造反?待這句話傳遍四方,韓山童便真的刻了一個一只眼的石人,又在石人背后刻上了一句話:“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然后把石人丟進了黃河。后來有人挖出石人,天下嘩然,百姓們都覺得有人要造反了,元朝要完蛋了。果然,沒過幾天,韓山童便發(fā)動了起義,拉開了元末農(nóng)民起義的大幕。
在此后的十多年間,有十幾個豪強拉起軍隊,爭奪天下,光是稱王稱帝的就有六家。長期的社會動蕩讓百姓苦不堪言,大家都希望出現(xiàn)一個超級英雄,管他三七二十一,嘁里喀喳將其他競爭對手都干掉,重新建立一個大一統(tǒng)的王朝,讓百姓們能安居樂業(yè)。
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便誕生了《三國演義》和《水滸傳》這樣的鴻篇巨制。
八股文與文字獄 明清時期,科舉制度陷入僵化,像白居易那樣用一首詩就征服評委的好事再也不會發(fā)生了。明清時期的科舉,考生都要寫八股文。所謂八股文,就是被嚴格分成八個部分的文章。考生寫文章時要模仿孔子、孟子的口氣,而且每個部分的格式、字數(shù)、修辭手法也都要符合要求。這樣的規(guī)定不僅使考試的難度系數(shù)增高,而且把文章限制得極其死板,毫無價值。
除了折磨人的八股文,文人們還要時刻提防文字獄。
文字獄就是在你寫的文章詩詞中找出一些有可能引起不同理解的詞句,然后誣陷你寫詩諷刺朝廷,并給你治罪。歷朝歷代都有文字獄,而清朝是最嚴重的。雍正皇帝在位時,有個叫徐駿的大臣,也不知他是有意還是無意,在寫奏章時將“陛下”寫成了“狴下 ”。雍正皇帝大發(fā)雷霆:“你敢說我一朝天子是小動物?開除!”后來再派人一查,又在徐駿的詩集里找到了“清風(fēng)不識字,何事亂翻書”的詩句。雍正皇帝更生氣了:“這不是明擺著嘲笑我們滿族人沒文化嗎?處死!”當(dāng)時的情況就是:你罵我,我殺你;你好像在罵我,我殺你;我覺得你在罵我,我還殺你。文人們提心吊膽地過日子,生怕寫錯一個字會帶來滅頂之災(zāi)。
因此,文學(xué)的創(chuàng)作受到極大限制,有才能、有眼界的文人只能把對社會的諷刺和批判隱藏在小說里。
這也是明清小說繁榮的一個原因。天下大亂,超級英雄在哪里 元朝末年,朝廷腐敗,蒙古貴族占有大量土地,各級官府強行向百姓征收高額租稅,再加上京城大雨、黃河決堤,天災(zāi)不斷。全天下哀鴻遍野,民不聊生。
1351年,有一個名叫韓山童的人,他編了一句民謠:“石人一只眼,挑動黃河天下反。”并讓人四處傳播。聽到這句民謠的人都很奇怪:這一只眼的石人是什么東西?難道石人出世的時候就會有人造反?待這句話傳遍四方,韓山童便真的刻了一個一只眼的石人,又在石人背后刻上了一句話:“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然后把石人丟進了黃河。后來有人挖出石人,天下嘩然,百姓們都覺得有人要造反了,元朝要完蛋了。果然,沒過幾天,韓山童便發(fā)動了起義,拉開了元末農(nóng)民起義的大幕。
在此后的十多年間,有十幾個豪強拉起軍隊,爭奪天下,光是稱王稱帝的就有六家。長期的社會動蕩讓百姓苦不堪言,大家都希望出現(xiàn)一個超級英雄,管他三七二十一,嘁里喀喳將其他競爭對手都干掉,重新建立一個大一統(tǒng)的王朝,讓百姓們能安居樂業(yè)。
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便誕生了《三國演義》和《水滸傳》這樣的鴻篇巨制。
八股文與文字獄 明清時期,科舉制度陷入僵化,像白居易那樣用一首詩就征服評委的好事再也不會發(fā)生了。明清時期的科舉,考生都要寫八股文。所謂八股文,就是被嚴格分成八個部分的文章。考生寫文章時要模仿孔子、孟子的口氣,而且每個部分的格式、字數(shù)、修辭手法也都要符合要求。這樣的規(guī)定不僅使考試的難度系數(shù)增高,而且把文章限制得極其死板,毫無價值。
除了折磨人的八股文,文人們還要時刻提防文字獄。
文字獄就是在你寫的文章詩詞中找出一些有可能引起不同理解的詞句,然后誣陷你寫詩諷刺朝廷,并給你治罪。歷朝歷代都有文字獄,而清朝是最嚴重的。雍正皇帝在位時,有個叫徐駿的大臣,也不知他是有意還是無意,在寫奏章時將“陛下”寫成了“狴下 ”。雍正皇帝大發(fā)雷霆:“你敢說我一朝天子是小動物?開除!”后來再派人一查,又在徐駿的詩集里找到了“清風(fēng)不識字,何事亂翻書”的詩句。雍正皇帝更生氣了:“這不是明擺著嘲笑我們滿族人沒文化嗎?處死!”當(dāng)時的情況就是:你罵我,我殺你;你好像在罵我,我殺你;我覺得你在罵我,我還殺你。文人們提心吊膽地過日子,生怕寫錯一個字會帶來滅頂之災(zāi)。
因此,文學(xué)的創(chuàng)作受到極大限制,有才能、有眼界的文人只能把對社會的諷刺和批判隱藏在小說里。
這也是明清小說繁榮的一個原因。
商業(yè)、印刷業(yè)繁榮 明清兩代,工商業(yè)進一步發(fā)展,城市進一步繁榮,市民階層進一步壯大,文學(xué)越來越迎合普通百姓的口味。詩詞歌賦是雅正的文學(xué),需要較高的文學(xué)欣賞水平才能看懂。然而大部分百姓沒有那么高的文化水平,他們對通俗好玩的故事更感興趣。唐宋時期就有說書人講故事,他們的劇本叫“話本”;元代有大家都愛看的元曲;到了明代和清代,隨著印刷業(yè)的發(fā)展,小說大量刊印,唐僧取經(jīng)、梁山好漢的故事都很受歡迎,很多人上廁所也要拿本書看,腿蹲麻了都不愿意站起來。看小說的人越多,作者得到的收益也就越大。作家逐漸變成了一種固定的職業(yè),這也反過來促進了小說的發(fā)展。
P40-42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非常適合小學(xué)生看了
很棒的書,竇神
可以讓孩子更輕松的學(xué)習(xí)歷史知識
喜歡,囤的貨
真的是樂死人,哈哈。挺有趣的,重點是引起興趣!一套三本
有趣,孩子喜歡
很好!孩子很喜歡讀。。。。。
這一套都買了 還不錯
非常不錯的一套書,如果再多出一些就好了!
非常棒,孩子喜歡看
跟風(fēng)買的,以后不做這種事了,我不喜歡這類書。
孩子很喜歡
很有意思,小朋友很喜歡,適合小學(xué)生的理解程度
書本不錯......
竇神團隊,神一般的團隊,趣味性強,贊!
很好,喜歡
Satisfied
竇神的書必須支持,全套都買齊了
孩子喜歡,語言簡潔有趣,在快樂閱讀的同時獲取了知識。
我們都很喜歡
很好,一直在這里買書
針對小學(xué)生的,挺有意思。就是要求開發(fā)票,卻怎么只有發(fā)貨清單?
玩中學(xué),幽默
歷史可以變得很好玩,內(nèi)容編寫得易懂但不粗俗,二年級的小朋友讀來很輕松,對作者的了解,有利于孩子對詩詞本身的理解。
好。。。。。
這是一套很好看的書。趕上打折,毫不猶豫下手,孩子超喜歡。
這本書好像沒有唐宋吸引人,孩子一直沒覺著看,唐宋買了不買這本總覺得不完整,強迫癥!
還好,小學(xué)生看比較適合。從孩子幼兒園開始就在當(dāng)當(dāng)買書了,一晃好多年了,信賴當(dāng)當(dāng)!
買來給孩子讀的,還挺適合低年級孩子初步了解文史。
非常好看的一套書,開始買了一本,孩子喜歡看,這次來買全一套
非常好的一套書,不知不覺長知識,不光孩子喜歡,我也愛看。
孩子很喜歡這本書,值得購買并閱讀,給這本書5分好評并點贊。
此套書終于購買齊了,孩子很喜歡,潤物細無聲,孩子的知識積少成多了
與唐代、宋代的一起買的,大致翻翻,適合中高年級的小學(xué)生閱讀。
這套叢書是別人推薦的,我看了覺得很適合孩子閱讀
這套書的第三本了,前兩本孩子很愛看,這本比前兩本字多些。
這次促銷活動,買了很多,慢慢看,看過宋代篇,所以繼續(xù)買這本。
此書非常適合小學(xué)生。對比了很多類似書籍,最后選了這本。
孩子喜歡就這系列的都買齊了。內(nèi)容不是很多,語言風(fēng)趣,孩子喜歡看這類書,讀古詩不枯燥。
運用兒童看的懂的語言,從人物入手講文學(xué)史。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