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系學家戴爾 卡耐基說:“一個人的成功,15%靠技術知識,85%靠口才藝術。” 高品質溝通有著神奇而巨大的力量。
郭津宏,曾用筆名郭益東、郭鵬宇,青年作家,在成功學、心理學方面有非常深入地研究。曾出版《玩局者》《獅子羚羊管理學》《三天讀懂心理學》《思路成就出路》等書。
及時章 如何做到高品質溝通
適當運用“讀心術”
學會換換位,溝通才到位
讓溝通從稱贊及欣賞開始
來一招“蒙娜麗莎的微笑”
讓對方一開始就說“是”
第二章 高品質的溝通需先交心
把向下的手掌伸向對方
當我們愛別人時,我們就得到了愛
尊重別人的意見
在我眼里,你很重要
擺脫及時印象,重新認識對方
你有疑心病嗎?
第三章 高品質溝通是講智慧的
你是什么樣的人,就說什么樣的話
先肯定自己,再對話他人
別踏入對方的“氣泡雷區”
記住名字,叫對名字
避免“地位效應”,平等溝通
多見幾次,混個臉熟
第四章 高品質溝通是說話讓人舒服
把別人作為中心
每個人都想聊自己
會聽比會說重要得多
不論好壞,先夸一夸
面子給你,里子給我
給別人一種優越感
了解并滿足對方需求
第五章 要有良好溝通,就要掌握分寸
心直可以,口不能快
與人諾必踐行
不要總想著改變別人
廢話少說為妙
沒有人喜歡被強迫
喋喋不休是毒藥
別做無謂的爭論
第六章 柔軟溝通比暴力溝通好得多
不要總是以己度人
多點建議,少點命令
沒有人喜歡“被應該”
妙用“黑暗效應”
示弱的孩子有糖吃
借他人之勢,長自己威風
路留一步,味讓三分
第七章 給“苦口”裝上“糖衣”
不要總是活在批評里
直接批評最愚蠢
“先兵后禮”顯誠心
責人先責己
唯寬可以容人
說話不要太較真
第八章 輕松說服他人的溝通技巧
用言語激發別人的好勝心
抓住別人的高尚情結
利用表演藝術
抓住順承心理合對方心意地說
用友善敲開對方的心扉
沉默也可以是溝通的潤滑劑
面子給你,里子給我
要實現有效溝通,需要保住別人的面子,因為給別人留面子便是給自己加分。
有一個關系很好的女同學,在跟我閑聊的時候,說了一件讓她很困惑的事情:
“我的丈夫是個很不錯的男人,在家中,無論我說了多少抱怨的話,他都會微笑而耐心地聽完,可以說對我是寵愛有加。但在單位里,待我就判若兩人。”
她說道:“有次,我有急事打電話到他單位里問他事情,他回答的態度一點也不親切,用那種冷淡且不高興的態度,而且不愿意多說一句話,哪怕是一個字,盡是機械性一個字的應答,如‘嗯’‘哦’之類的,態度非常不耐煩。開始的時候,我還以為是他遇到了不高興的事情,可是此后一連幾次都是如此。
“甚至有一次,我去公司找他,我走過去坐在他的身邊,他的態度變得淡漠,冷冷地說‘你先回去吧’。一點沒有平時的溫柔感覺,讓我深感受傷。回到家之后,他極力哄我,卻始終不肯告訴我原因。”
說完之后,她問我這是怎么回事。
先不做解釋,再來說一個事例:
在鋼鐵大王卡內基身上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
卡內基去生產部視察,針對市場上最近出現的“卡內基鋼鐵集團生產的鋼鐵出現了質量問題”進行審查在審查某個材料的質量環節中發現了問題。
卡內基知道,質量問題對一個企業的生存、發展有著多么重大的意義。
頓時,他怒氣涌上心頭,當著陪同人員的面,大聲質問質檢員,場面相當尷尬。卡內基越說越氣,說:“這是一件非常要命的事情,即便是我家里的傭人,都不會犯這種錯誤。”
本來并不是非常嚴重的事情,但是卡內基的語調以及態度帶有很強的攻擊性,言辭也極為苛刻。
事實上,卡內基的意思只是想提醒質檢員在工作中要更為認真和嚴肅, 因為市場上鋪天蓋地的負面新聞牽動了他的神經。
這名質檢員已經為公司效力了六年的時間,為了使自己不致在同事、領導、下屬面前丟掉尊嚴,對卡內基輕輕地說了一句話:“那你讓你家里的傭人來做這份工作吧。”
頓時,場面更加尷尬。這句話足以使卡內基一生銘記。
后來,卡內基在自己的回憶錄里寫道:
這是我犯下的一個極為愚蠢的錯誤,甚至為此親自給他寫信,表示道歉。他接受了我的道歉,卻再也沒有出現在我的公司里。
再來說一個:
在電影《愛情呼叫轉移》中有一句臺詞:誰給我面子,我給誰金子。
到了這里,或許你已經知道上面事例中的原因了。
妻子到公司找老公,讓老公在同事面前失去了威嚴感,也就是失去了面子。老公以一副冷冰冰的表情對待妻子,其實是在維護自己的面子。
卡內基的質檢員因為丟了面子,毫不留情地離開了效力六年的公司。相信質檢員說出“那你讓你家里的傭人來做這份工作吧”這句話的時候,丟面子的是卡內基,因為他的受到了挑戰。
生活中,我們踐踏別人的感情,毫不顧慮地訓斥、批評甚至是謾罵,這個過程對雙方都是一個煎熬。一方面子丟盡,尊嚴蕩然無存;另一方丑態百出,威嚴掃地。
何必呢?即便是一只狗,也會要面子。如果你對著一只狗大吼大叫,它也會對你齜牙咧嘴。
如果能夠采用另一種方法,一兩句體恤的話,一點點對對方的態度的真實了解,換來的將會是另外一種結果:一幅溫馨、和諧的場景。
在中國,面子問題更被人看重。“人要臉,樹要皮”,這句話道出了人性的一大特點:愛面子。
然而,生活中,我們只愛自己的面子,卻忽略了別人的面子。
我曾經親眼看到過這樣一件事:
一個三歲的小男孩,在小區的花園里和很多小朋友在玩耍。可能小男孩是偷偷地從家里跑出來的,媽媽并不知曉。當媽媽驚慌失措地看到他時,黑著臉當著眾多小區人的面,狠狠地打了孩子一頓,很多家長見狀都上前拉開了孩子。
倔強的小男孩沒有哭,但是從他眼里流露出對媽媽的仇恨,讓我感覺到膽怯,那種目光我從來沒有在一個三歲的男孩臉上見過。
周圍的老人沒有批評小男孩,卻批評起了那位年輕的媽媽。可能是惹了眾怒,年輕的媽媽皮笑肉不笑地表示道歉,招手讓孩子過來,卻遭到男孩的拒絕。
一個孩子拒絕投入媽媽的懷抱,該是一件多么尷尬的事情。
誰丟了面子?又丟了誰的面子?
一個三歲的孩子居然會有這么強烈的面子心理,何況是成人呢?
不要覺得只有中國人要面子,全世界的人都要面子,只是在中國,情況更為嚴重而已。
面子是人性的一道心理防線,一旦這道防線被攻破,會激起別人強烈的抵觸。如果我們不給他人退路,不給他人臺階下,人性的反抗心理會驅使他人采取最本質的行為——自衛。
要面子并不是人性的劣根性,而是一種心理需求。愛面子并非一無是處, 因為面子,才會遵守一定的制度規章。愛面子的心理,讓人不論在什么崗位上,都會盡自己的努力而不甘落后于人。很多人要想方設法留住自己的面子, 還要想方設法給自己加面子。比如,注重禮貌,讓他們充分體會到自己作為一個人與他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或使用適當的褒獎,讓他們有榮譽感等。
有一位上司,和下屬在一起時,談到另外一個領導,上司隨口說了一句:“他要是能調走,我磕頭都來不及。”恰好這句話被領導聽到。由此, 兩個人結下了梁子。
上司這句不經過大腦的話,便是讓人丟了面子的話。
與人交往的過程中,面子問題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給別人留面子, 是一個何等重要的問題,卻常常被很多人忽略。
面子是一個社會性的問題,不會因為身份、地位而發生變化。領導要面子,下屬同樣要面子。有錢人要面子,窮人也同樣需要面子。
社交場合中,讓別人丟了面子,等于與別人結下了梁子,不利于人際關系的溝通。
告訴你如何有效溝通,從而達成所愿
很好看的一本書,家人滿意
挺不錯的一本書
內容很實用!
上下封膠太瑕疵,完全不能接受
非常好的一本書
內容不錯好好學習
做人就看說話,銷售看溝通,你如果想獲得信任,溝通很重要,推薦!
喜歡這本,寫的易懂也不失深刻。當然還是希望以后多做這樣的活動啦,可以多點優惠嘛。期待
想要更好的和別人溝通,讓別人了解你,這本書值得一看
感染力強,內容豐富!
這東西很不錯
一場高手間的對話總是能叫人拍案叫絕,不可否認的是生活中也時常需要這些高質量的對話,它能幫我們應付交際難題,幫我們擺脫交際尷尬,讓我們從容應對人際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