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西米亞人的精神苗裔所寫的 “笑忘書”
以特別的生命行走方式,發現也許你去過但似乎又從未去過的歐洲
本書不是心靈讀者,更不是旅行攻略,它是波西米亞人的精神苗裔所寫的一部“笑忘書”,它采用一種特別的生命行走方式,正告它的讀者,自由比什么都重要。
l 遇見藝術:高煬《為無名山增高一米》、巴特羅公寓、圣家族大教堂、凡 高墓地、賽尚《泉》、梵蒂岡圣彼得大教堂……
l 遇見故事:向房客布置作業的大學教授、收集黑膠唱片的房東、摳門房東、在爺爺餐館幫忙的腳踝紋著“夏”字的希臘青年、吼“我”的男人、親“我”的大媽……
l 遇見成長:孤獨是孤獨人的功課。我完成了它。我開始在現實里做夢,在夢里活出自己的現實。
l 遇見另一種生活:在布魯塞爾游蕩的英國女人、行動大于語言的R姐、闖蕩西班牙的阿根廷女孩、女鐵匠、做煙斗的爺爺……
在這本書中,文字很輕,風景很大。它發出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芒,令人著迷,不可思議。建議你只讀一遍就好,閱后即焚,因為它的主人不懷好意,她在誘惑你拋開現在唯恐失去的事業和生活。
推薦理由1:波西米亞人的精神苗裔所寫的一部“笑忘書”,采用特別的生命行走方式正告它的讀者,自由比什么都重要。它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芒令人著迷,不可思議,建議你只讀一遍就好,閱后即焚,因為它的主人不懷好意,她在誘惑你拋開現在唯恐失去的事業和生活。
推薦理由2:博學媒體人、作家、視覺藝術家葉丹的歐洲獨行之旅,發現也許你去過但似乎又從未去過的歐洲,內含100多張精美圖片
葉 丹
杭州人。
視覺藝術碩士。
從事媒體工作15年。
先后在杭州、廣州、深圳等電臺擔任主持人和管理者。
現在寫作者和拍攝者。
居住在深圳鰲湖藝術村。
自 序 出走趁年華 / 001
凡 高墓地
聯系不到巴黎的房東,卻被路過的眼鏡兒男安頓了行李,于是我從一個倒霉蛋兒搖身變成了幸運的旅行公主。更幸運的是,一位正好在巴黎的女性朋友“撿”到了我,并把帶我到了奧維爾小鎮。這里是凡 高待的地方。
我對小鎮是有情結的,希望可以從生到死都在一個地方。
奧維爾小鎮上,到處都有凡 高當年的足跡
我夢里的小鎮是這樣的。安靜,人少,大家是彼此都認識、家家都相熟的那種真正的鄰里。有明顯的四季,至少植物的種類是多樣的,色彩會隨著季節變幻。建筑不是以高矮論的,要有歷史。所謂的歷史,并不是動輒上千年上百年的歷史,破爛不堪、無人居住的房子,而是外觀簡潔內里實用的幾代人共同的生活空間。走進一戶人家,隨便一個墻角就杵著主人奶奶的奶奶用過的落地燈,日常的鍋碗盆碟都是至少服務了三代人或者以上的,桌上的鮮花、碗里的香料都是院子里隨手摘的。
鎮上的路是石子的,青石板的也行。反正是那種能襯托出馬蹄聲的、雨后更是別有質感的路。有教堂的鐘聲,后山上奔跑的孩子,通往鐵軌或者湖邊的羊腸小道,有時被蘆葦遮擋、有時被簕杜鵑覆蓋的院墻,每天下午固定時間飄出香味的面包店,小到只能容納一張桌子的咖啡館,有技藝高超的醫生和美貌溫柔的護士的診所,還有,只有課業沒有壓力的學校,從幼兒園到高中……
奧維爾幾乎具有我夢想中的小鎮應該有的絕大多數配置。而當我在巴黎的街頭手足無措的時候,朋友一句“我們去看麥田吧”,把我從棘手的現實拉到了奇幻的天堂。
麥田里現在只是一望無垠的荒草。在烈日下,荒草干枯得好像身材健碩而脾氣暴烈的老頭兒,有種惹不起的氣勢。我跟在朋友身后,一步一個腳印地走著,偶爾舉起相機便是滿滿的自信,知道那被收錄的定是色彩飽和的影像。
奧維爾小鎮里設置了26 幅凡 高的畫作與原景的對照圖,以至于每走幾步就能看見一處。站在畫前望向建筑,自然會幻想他當年繪畫的時候站在這里的樣子。不知道那時候鎮上的人是不是也這么少?一切是否也都如此寧靜?
面包店不大,卻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即使不是很餓的人也能被牢牢地吸在玻璃櫥窗前。面包、蛋糕們英姿颯爽,好像儀仗隊一樣等待著人們檢閱。我覺得香味兒是柔軟的,顏色是奇幻的,想象著咀嚼起來的味道是“奧維爾”的。店里就一個姑娘,年齡不詳的那種,一個人包攬從迎賓到銷售再到取貨和結賬的所有工作,干凈利索。
當年,印象派大師們紛紛離開巴黎,到諾曼底和法國南部尋找靈感,但凡 高卻來到了巴黎北部的這個小村莊,在此度過了生命中的七十天,留下了七十余幅巨作,在那片麥田里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站在凡 高墓前,我的內心居然并不激動。不論一個生命曾經多么炙熱,結束了,便陷入無聲。無一例外。
小鎮上畫了凡 高像的墻
這個墓園里還有其他人的墓,雜草叢生的、花團錦簇的、無任何裝飾的,不論何種風格都無陰森之氣,反而有生命力旺盛的感覺。去墳場參觀,聽起來挺讓人毛骨悚然的,但其實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陰森和陰郁。我之所以有膽進墓園,除了女友的推薦和陪伴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幾年前曾經跟著一些旅行達人參觀過香港的墓地,導游除了講述了一些葬在此處的名人的八卦之外,還指引我們如何解讀墓碑上的文字、雕塑、照片等,以及如何從墓碑的紋飾、材質和文字來了解時代背景和中西方文化的差異。的確,西方人的墓地和中國傳統的墳堆在氣氛上還是有很大不同的。
站在凡 高墓前,我的心干凈且安靜。
他和弟弟都安葬在這里,彼此相鄰。他們的墓碑上爬滿了綠蘿之類的植物,沒有其他。
沒有舉起相機,因為我沒有辦法征求他們的意見:“請問我可以拍照嗎?”更重要的是,我覺得所有的行為在墓地都顯得多余。這一刻,我想,人的存在感真不是在虛擬世界里刷出來的。麥田、藍天、微風和我們的呼吸,都是那么寧靜而真實。你甚至能感覺到毛孔的收縮。在這個世界著名的藝術家墓前,比站在他的畫作真跡前還令人震撼。觸動人的可能并不是生命的創造力,反而是靜默的力量。不論你是誰,躺下了,都是一樣的。
人的結局,無比平等。
華 少 知名電視節目主持人
終于等到葉丹出書了。她的文字讓我驚喜,很像我早時候認識的她,聰明、感性,總有不一樣的發現。在熟悉到麻木的地方發現新的小美麗是她的強項。大概十年沒見,居然見字如晤,但愿你讀的時候也是一樣。
小 鵬 中國職業旅行人,《背包十年》作者
這本書并不是簡單地告訴我們可以在歐洲吃到什么、住在哪里,更多的是關于一個人的成長。可能已過而立的人談成長顯得有點矯情,但成長是一生都要去面對的事情。任何時候,我們都有可能經歷追逐夢想時的興奮,面對低谷時的沮喪,抵達高峰時的驕傲以及終慢慢回歸到內心的平靜。葉丹做到了,希望你也能做到。
鐘二毛 作家,知名電視節目嘉賓、評論員
在葉丹的文字里,人是比風景重要的,細節是耐人尋味的,感悟是來自歲月深處的。這樣的旅行文章,沉淀著她的閱歷、真情和智慧,值得細心品讀。
南兆旭 著名出版人,自由撰稿人
人常說,貓有九條命,其實一個人可以擁有的不只九條命,如果她在別人一樣的年齡里,行走了更多的地方,經歷了更多的事情,結識了更多的朋友,體驗了更多的發現……生命也會變得更加廣闊與豐盛。我們只是想看看,在這本書里,葉丹姑娘是怎樣用自己的目光探望這個世界其他角落里的人。
雖然文筆一般,但偶爾看看這樣的閑書也不錯嘛
非常精彩,值得購買。
引人入勝,值得一看
不錯的旅行日記
這個商品很好,裝幀精美,內容豐富更,值得擁有。
書籍包裝精美,快遞員服務熱情,期待書中內容更精彩!
和我以前看過的游記類書籍完全不同,在書里跟著作者走了一趟歐洲之行,讓我感覺到更多的是作者的心路,放飛自我追求自由的路,不要被作者的“閱后即焚”忽悠了,泡一杯茶,坐下來慢慢品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