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沈從文精彩好書請點擊這里:
邊城:一首哀婉凄美的田園牧歌
邊城:一首源自湘西邊地的田園牧歌
邊城
湘行散記:湘西世界唯美的寫意畫
沈從文經典代表作(沈從文受歡迎的小說和散文代表作!)
1. 精選沈從文代表性的小說25篇,修訂紀念典藏版!
2. 一首哀婉凄美的田園牧歌,美得讓人神往,脆弱得令人心疼……
3. 現代版《桃花源記》,重尋湘西的自由樸野之美。
4. 琉璃般透明的世界,守護著人性中的至真、至善與至美。
5. 洗凈塵埃的田園中,愛是透明的,連惆悵也有了淡淡的暖人的情味。
沈從文 1902-1988
湖南鳳凰縣人,20世紀秀的中國文學家之一。早年投身行伍,1924年開始文學創作,是白話命的重要踐行者和代表作家。作品結集約80多部,主要著作有:小說《邊城》《長河》《龍朱》《虎雛》《月下小景》等,散文《從文自傳》《湘行散記》《湘西》等,文論《廢郵存底》及續集、《燭虛》《云南看云集》等。20世紀50年代后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服飾研究,晚年編著的《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填補了中國文物研究史上的一項空白。
沈從文憑一顆誠心,一支筆,用最干凈的文字塑造了純美的湘西世界。他的作品,滿是自然的美麗和人性的純粹。在充滿焦慮甚至苦難的現實中,他筆下的世界,給我們的心靈開辟了一方凈土。
目 錄
邊城 / 001
黔小景 / 066
虎雛 / 073
八駿圖 / 092
貴生 / 113
丈夫 / 130
龍朱 / 145
蕭蕭 / 160
柏子 / 172
阿金 / 178
逃的前24小時 / 183
媚金、豹子與那羊 / 196
七個野人與一個迎春節 / 206
三三 / 214
血 / 234
生 / 239
或人的太太 / 244
月下小景 / 251
愛欲 / 262
大小阮 / 278
失業 / 291
三個女性 / 297
如蕤 / 311
慷慨的王子 / 333
節日 / 354
邊城
一八
日子平平地過了一個月,一切人心上的病痛,似乎皆在那份長長的白日下醫治好了。天氣特別熱,各人皆只忙著流汗,用涼水淘江米酒吃,不用什么心事,心事在人生活中,也就留不住了。翠翠每天皆到白塔下背太陽的一面去午睡,高處既極涼快,兩山竹篁里叫得使人發松的竹雀與其他鳥類,又如此之多,致使她在睡夢里盡為山鳥歌聲所浮著,做的夢便常是頂荒唐的夢。
這不是人生罪過。詩人們會在一件小事上寫出一整本整部的詩;雕刻家在一塊石頭上雕得出的骨血如生的人像;畫家一撇兒綠,一撇兒紅,一撇兒灰,畫得出一幅一幅帶有魔力的彩畫,誰不是為了惦著一個微笑的影子,或是一個皺眉的記號,方弄出那么些古怪成績?翠翠不能用文字,不能用石頭,不能用顏色,把那點兒心頭上的愛憎移到別一件東西上去,卻只讓她的心,在一切頂荒唐事情上馳騁。她從這份隱秘里,便常常得到又驚又喜的興奮。一點兒不可知的未來,搖撼她的情感極厲害,她無從把那種癡處不讓祖父知道。
祖父呢,可以說一切都知道了的。但事實上他卻又是個一無所知的人。他明白翠翠不討厭那個二老,卻不明白那小伙子二老近來怎么樣。他從船總與二老處皆碰過了釘子,但他并不灰心。
“要安排得對一點兒,方合道理,一切有個命!”他那么想著,就更顯得好事多磨起來了。睜著眼睛時,他做的夢比那個外孫女翠翠便更荒唐更寥闊。
他向各個過渡本地人打聽二老父子的生活,關切他們如同自己家中人一樣。但也古怪,因此他卻怕見到那個船總同二老了。一見他們他就不知說些什么,只是老脾氣把兩只手搓來搓去,從容處失去了。二老父子方面皆明白他的意思,但那個死去的人,卻用一個凄涼的印象,鑲嵌到父子心中,兩人便對于老船夫的意思,儼然全不明白似的,一同把日子打發下去。
明明白白夜來并不做夢,早晨同翠翠說話時,那做祖父的會說:
“翠翠,翠翠,我昨晚上做了個好不怕人的夢!”
翠翠問:“什么怕人的夢?”
他就裝作思索夢境似的,一面細看翠翠小臉長眉毛,一面說出他另一時張著眼睛所做的好夢。不消說,那些夢原來都并不是當真怎樣使人嚇怕的。
一切河流皆得歸海,話起始說得縱極遠,到頭來總仍然是歸到使翠翠紅臉那件事情上去。待到翠翠顯得不大高興,神氣上露出受了點兒小窘時,這老船夫又才像有了一點兒嚇怕,忙著解釋,用閑話來遮掩自己所說到那問題的原意。
“翠翠,我不是那么說,我不是那么說。爺爺老了,糊涂了,笑話多咧。”
但有時翠翠卻靜靜地把祖父那些笑話糊涂話聽下去,一直聽到后來還抿著嘴兒微笑。
翠翠也會忽然說道:
“爺爺,你真是有一點兒糊涂!”
祖父聽過了不再作聲,他將說“我有一大堆心事”,但來不及說,恰好就被過渡人喊走了。
天氣熱了,過渡人從遠處走來,肩上挑的是七十斤擔子,到了溪邊,貪涼快不即走路,必蹲在巖石下茶缸邊喝涼茶,與同伴交換“吹吹棒”煙管,且一面與弄渡船的攀談。許多天上地下子虛烏有的話皆從此說出口來,給老船夫聽到了。過渡人有時還因溪水清潔,就溪邊洗腳抹澡的,坐得更久話也就更多。祖父把些話轉說給翠翠,翠翠也就學懂了許多事情。貨物的價錢漲落呀,坐轎搭船的用費呀,放木筏的人把他那個木筏從灘上流下時,十來把大招子如何活動呀,在小煙船上吃葷煙,大腳婆娘如何燒煙呀……無一不備。
儺送二老從川東押物回到了茶峒。時間已近黃昏了,溪面很寂靜,祖父同翠翠在菜園地里看蘿卜秧子。翠翠白日中覺睡久了些,覺得有點兒寂寞,好像聽人嘶聲喊過渡,就爭先走下溪邊去。下坎時,見兩個人站在碼頭邊,斜陽影里背身看得極分明,正是儺送二老同他家中的長年!翠翠大吃一驚,同小獸物見到獵人一樣,回頭便向山竹林里跑掉了。但那兩個在溪邊的人,聽到腳步響時,一轉身,也就看明白這件事情了。等了一下再也不見人來,那長年又嘶聲喊叫過渡。
老船夫聽得清清楚楚,卻仍然蹲在蘿卜秧地上數菜,心里覺得好笑。他已見到翠翠走去,他知道必是翠翠看明白了過渡人是誰,故意蹲在那高巖上不理會。翠翠人小不管事,過渡人求她不干,奈何她不得,故只好嘶著個喉嚨叫過渡了。那長年叫了幾聲,見沒有人來,就停了,同二老說:“這是什么玩意兒,難道老的害病弄翻了,只剩翠翠一個人了嗎?”二老說:“等等看,不算什么!”就等了一陣。因為這邊在靜靜地等著,園地上老船夫卻在心里說:“難道是二老嗎?”他仿佛擔心攪惱了翠翠似的,就仍然蹲著不動。
但再過一陣,溪邊又喊起過渡來了,聲音不同了一點兒,這才真是二老的聲音。生氣了吧?等久了吧?吵嘴了吧?老船夫一面胡亂估著,一面連奔帶躥跑到溪邊去。到了溪邊,見兩個人業已上了船,其中之一正是二老。老船夫驚訝地喊叫:
“呀,二老,你回來了!”
年輕人很不高興似的:“回來了——你們這渡船是怎么的,等了半天也不來個人!”
“我以為——”老船夫四處一望,并不見翠翠的影子,只見黃狗從山上竹林里跑來,知道翠翠上山了,便改口說,“我以為你們過了渡。”
“過了渡!不得你上船,誰敢開船?”那長年說著,一只水鳥掠著水面飛去,“翠鳥兒歸窠了,我們還得趕回家去吃夜飯!”
“早咧,到河街早咧,”說著,老船夫已跳上了船,且在心中一面說著,“你不是想承繼這只渡船嗎!”一面把船索拉動,船便離岸了。
“二老,路上累得很!……”
老船夫說著,二老不置可否不動感情聽下去。船攏了岸,那年輕小伙子同家中長年話也不說挑擔子翻山走了。那點淡漠印象留在老船夫心上,老船夫于是在兩個人身后,捏緊拳頭威嚇了三下,輕輕地吼著,把船拉回去了。
一九
翠翠向竹林里跑去,老船夫半天還不下船,這件事從儺送二老看來,前途顯然有點兒不利。雖老船夫言辭之間,無一句話不在說明“這事有邊”,但那畏畏縮縮的說明,極不得體,二老想起他的哥哥,便把這件事曲解了。他有一點兒憤憤不平,有一點兒氣惱。回到家里第三天,中寨有人來探口風,在河街順順家中住下,把話問及順順,想明白二老的心中,是不是還有意接受那座新碾坊,順順就轉問二老自己意見怎么樣。
二老說:“爸爸,你以為這事為你,家中多座碾坊多個人,你可以快活,你就答應了。若果為的是我,我要好好去想一下,過些日子再說它吧。我尚不知道我應當得座碾坊,還是應當得一只渡船。因為我命里或只許我撐個渡船!”
探口風的人把話記住,回中寨去報命。到碧溪岨過渡時,見到了老船夫,想起二老說的話,不由得瞇瞇地笑著。老船夫問明白了他是中寨人,就又問他上城做些什么事。
那心中有分寸的中寨人說:
“什么事也不做,只是過河街船總順順家里坐了一會兒。”
“無事不登三寶殿,坐了一定就有話說!”
“話倒說了幾句。”
“說了些什么話?”那人不再說了。老船夫卻問道:“聽說你們中寨人想把河邊一座碾坊連同家中閨女送給河街上順順,這事情有不有了點兒眉目?”
那中寨人笑了:“事情成了。我問過順順,順順很愿意和中寨人結親家,又問過那小伙子……”
“小伙子意思怎么樣?”
“他說:我眼前有座碾坊,有條渡船,我本想要渡船,現在就決定要碾坊吧。渡船是活動的,不如碾坊固定。這小子會打算盤呢。”
中寨人是個米場經紀人,話說得極有斤兩,他明知道“渡船”指的是什么意思,但他可并不說穿。他看到老船夫口唇嚅動,想要說話,中寨人便又搶著說道:
“一切皆是命,半點不由人。可憐順順家那個大老,相貌一表堂堂,會淹死在水里!”
老船夫被這句話在心上戳了一下,把想問的話咽住了。中寨人上岸走去后,老船夫悶悶地立在船頭,癡了許久。又把二老日前過渡時的落漠神氣溫習一番,心中大不快樂。
月下小景
初八的月亮圓了一半,很早就懸到天空中。傍了××省邊境由南而來的橫斷山脈長嶺腳下,有一些為人類所疏忽、歷史所遺忘的殘余種族聚集的山寨。他們用另一種言語,用另一種習慣,用另一種夢,生活到這個世界一隅,已經有了許多年。當這松杉挺茂嘉樹四合的山寨,以及寨前大地平原,整個為黃昏占領了以后,從山頭那個青石碉堡向下望去,月光淡淡地灑滿了各處,如一首富于光色和諧雅麗的詩歌。山寨中,樹林角上,平田的一隅,各處有新收的稻草積,以及白木做成的谷倉。各處有火光,飄揚著快樂的火焰,且隱隱地聽得著人語聲,望得著火光附近有人影走動。官道上有馬項鈴清亮細碎的聲音,有牛項下銅鐸沉靜莊嚴的聲音。從田中回去的種田人,從鄉場上回家的小商人,家中莫不有一個溫和的臉兒,等候在大門外,廚房中莫不預備有熱騰騰的飯菜,與用瓦罐燉熱的家釀燒酒。
薄暮的空氣極其溫柔,微風搖蕩,大氣中有稻草香味,有爛熟了的山果香味,有甲蟲類氣味,有泥土氣味。一切在成熟,在開始結束一個夏天陽光雨露所及長養生成的一切。一切光景具有一種節日的歡樂情調。
柔軟的白白月光,給位置在山岨上的石頭碉堡,畫出一個明明朗朗的輪廓,碉堡影子橫臥在斜坡間,如同一個巨人的影子。碉堡缺口處,迎月光的一面,倚著本鄉寨主獨生兒子儺佑。儺神所保佑的兒子,身體靠定石墻,眺望那半規新月,微笑著思索人生苦樂。
“……人實在值得活下去,因為一切那么有意思,人與人的戰爭,心與心的戰爭,到結果皆那么有意思,無怪乎本族人有英雄追趕日月的故事。因為日月若可以請求,要它停頓在那兒時,它便停頓,那就更有意思了。”
這故事是這樣的:及時個××人,用了他武力同智慧得到人世一切幸福時,他還覺得不足,貪婪的心同天賦的力,使他勇往直前去追趕日頭、找尋月亮,想征服主管這些東西的神,勒迫他們在有愛情和幸福的人方面,把日子去得慢一點兒;在失去了愛心子為憂愁失望所嚙蝕的人方面,把日子又去得快一點兒。結果這貪婪的人雖追上了日頭,卻被日頭的熱所烤炙,在西方大澤中就渴死了。至于日月呢,雖知道了這是人類的欲望,卻只是萬物中之一的欲望,故不理會。因為神是正直的,不阿其所私的,人在世界上并不是的主人,日月不單為人類而有。日頭為了給一切生物熱和力,月亮為了給一切蟲類唱歌,用這種歌聲與銀白光色安息勞碌的大地。日月雖仍然若無其事地照耀著整個世界,看著人類的憂樂,看著美麗的變成丑惡,又看著丑惡的稱為美麗,但人類太進步了一點兒,比一切生物智慧較高,也比一切生物更不道德。既不能用嚴寒酷熱來困苦人類,又不能不將日月照及人類,故同另一主宰人類心之創造的神,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是使此后快樂的人越覺得日子太短,使此后憂愁的人越覺得日子過長,人類既然憑感覺來生活,就在感覺上加給人類一種處罰。
這故事有作為月神與惡魔商量結果的傳說,就因為惡魔是在夜間出世的。人皆相信這是月亮做成的事,與日頭毫無關系。凡一切人討論光陰去得太快或太慢時,卻常常那么詛咒:“日子,滾你的去吧。”痛恨日頭而不憎惡月亮,土人的解釋,則為人類性格中,慢慢地已經神性漸少,惡性漸多。另外就是月光較溫柔、和平,給人以智慧的冷靜的光,卻不給人以坦白直率的熱,因此普遍生物皆歡喜月光,人類中卻常常詛咒日頭。約會戀人的,走夜路的,做夜工的,皆覺得月光比日光較好。在人類中討厭月光的只是盜賊,本地方土人中卻無盜賊,也缺少這個名詞。
這時節,這一個年紀還剛只滿二十一歲的寨主獨生子,由于本身的健康,以及從另一方面所獲得的幸福,對頭上的月光正滿意地會心微笑,似乎月光也正對了他微笑。傍近他身邊,有一堆白色東西。這是一個女孩子,把她那長發散亂的美麗頭顱,靠在這年輕人的大腿上,把它當作枕頭安靜無聲地睡著。女孩子一張小小的尖尖的白臉,似乎被月光漂過的大理石,又似乎月光本身。一頭黑發,如同用冬天的黑夜作為材料,由盤據在山洞中的女妖親手紡成的細紗。眼睛、鼻子、耳朵,同那一張產生幸福的泉源的小口,以及頰邊微妙圓形的小窩,如本地人所說的接吻之巢窩,無一處不見得是神所著意成就的工作。一微笑,一眼,一轉側,都有一種神性存乎其間。神同魔鬼合作創造了這樣一個女人,也得用侍候神同對付魔鬼的兩種方法來侍候她,才不委屈這個生物。
女人正安安靜靜地躺在他的身邊,一堆白色衣裙遮蓋到那個修長豐滿柔軟溢香的身體,這身體在年輕人記憶中,只仿佛是用白玉、奶酥、果子同香花,調和削筑成就的東西。兩人白日里來此,女孩子在日光下唱歌,在黃昏里與落日一同休息,現在又快要同新月一樣蘇醒了。
一派清光灑在兩人身上,溫柔地撫摩著睡眠者全身。山坡下是一部草蟲清音繁復的合奏。天上那半規新月,似乎在空中停頓著,長久還不移動。
幸福使這個孩子輕輕地嘆息了。
他把頭低下去,輕輕地吻了一下那用黑夜搓成的頭發,接近那魔鬼手段所成就的東西。
遠處有吹蘆管的聲音,有唱歌聲音。身近旁有斑背螢,帶了小小火把,沿了碉堡巡行,如同引導得有小仙人來參觀這古堡的神氣。
當地年輕人中唱歌圣手的儺佑,唯恐驚了女人,驚了螢火,輕輕地輕輕地唱:
龍應當藏在云里,
你應當藏在心里。
……
女孩子在迷糊夢里,把頭略略轉動了一下,在夢里回答著:
我靈魂如一面旗幟,
你好聽歌聲如溫柔的風。
他以為女孩子已醒了,但聽下去,女人把頭偏向月光又睡去了。于是又接著輕輕地唱道:
人人說我歌聲有毒,
一首歌也不過如一升酒使人沉醉24小時,
你那敷了蜂蜜的言語,
一個字也可以在我心上甜香一年。
女孩子仍然閉了眼睛在夢中答著:
不要冬天的風,不要海上的風,
這旗幟受不住狂暴大風。
請輕輕地吹,輕輕地吹,
(吹春天的風,溫柔的風)
把花吹開,不要把花吹落。
小寨主明白了自己的歌聲可作為女孩子靈魂安寧的搖籃,故又接著輕輕地唱道:
有翅膀鳥雖然可以飛上天空,
沒有翅膀的我卻可以飛入你的心里。
我不必問什么地方是天堂,
我業已坐在天堂門邊。
女孩又唱:
身體要用極強健的臂膀摟抱,
靈魂要用極溫柔的歌聲摟抱。
寨主的獨生子儺佑,想了一想,在腦中搜索話語,如同寶石商人在口袋中搜索寶石。口袋中充滿了放光炫目的珠玉奇寶,卻因為數量太多了一點兒,反而選不出那自以為極好的一粒,因此似乎受了一點兒窘。他覺得神祇創造美和愛,卻由人來創造贊譽這神工的青語。向美說一句話,為愛下一個注解,要適當合宜,不走失感覺所及的式樣,不是一個平常人的能力所能企及。
“這女孩子值得用龍朱的愛情裝飾她的身體,用龍朱的詩歌裝飾她的人格。”他想到這里時,覺得有點兒慚愧了,口吃了,不敢再唱下去了。
歌聲做了女孩子睡眠的搖籃,所以這女孩子才在半醒后重復入夢。歌聲停止后,她也就驚醒了。
他見到女孩子醒來時,就裝作自己還在睡眠,閉了眼睛。女孩從日頭落下時睡到現在,精神已恢復過來,看男子還依靠石墻睡著,擔心石頭太冷,把白披肩搭到男子身上去后,傍了男子靠著。記起睡時滿天的紅霞,望到頭上的新月,便輕輕地唱著,如母親唱給小寶寶聽的催眠歌。
睡時用明霞做被,
醒來用月兒點燈。
寨主獨生子哧地笑了。
……
四只放光的眼睛互相瞅定,各安置一個微笑在嘴角上,微笑里卻寫著白日中兩個人的一切行為,兩人似乎皆略略為先前一時那點兒回憶所羞了,就各自向身旁那一個緊緊地擠了一下,重新交換了一個微笑,兩人發現了對方臉上的月光那么蒼白,于是齊向天上所懸的半規新月望去。
遠遠的有一派角聲與鑼鼓聲,為田戶巫師禳土酬神所在處,兩人追尋這快樂聲音的方向,于是向山下遠處望去。遠處有一條河。
“沒有船舶不能過那條河,沒有愛情如何過這一生?”
“我不會在那條小河里沉溺,我只會在你這小口上沉溺。”
兩人意思仍然寫在一種微笑里,用的是那么曖昧神秘的符號,卻使對面一個從這微笑里明明白白,毫不含糊。遠處那條長河,在月光下蜿蜒如一條帶子,白白的水光,薄薄的霧,增加了兩人心上的溫暖。
女孩子說到她夢里所聽的歌聲,以及自己所唱的歌,還以為他們兩人皆在夢里。經小寨主把剛才的情形說明白時,兩人笑了許久。
女孩子天真如春風,快樂如小貓,長長的睡眠把白日的疲倦恢復過來,因此在月光下,顯得如一尾魚在急流清溪里。
只想說話,全是說那些遠無邊際的,與夢無異的,年輕情人在狂熱中所能說的糊涂話蠢話皆說到了。
小寨主說:
“不要說話,讓我好在所有的言語里,找尋贊美你眉毛頭發美麗處的言語!”
“說話呢,是不是就妨礙了你的諂諛?一個有天分的人,就是諂諛也顯得不缺少天分!”
“神是不說話的。你不說話時像……”
“還是做人好!你的歌中也提到做人的好處!我們來活活潑潑地做人,這才有意思!”
“我以為你不說話就像荷仙姑的親姐妹了。我希望你比你那兩個姐姐還稍呆笨一點兒。因為得呆笨一點兒,我的言語字匯里,才有可以形容你高貴處的文字。”
“可是,你曾同我說過,你也希望你那只獵狗敏捷一點兒。”
“我希望它靈活敏捷一點兒,為的是在山上找尋你比較方便,為我帶信給你時也比較妥當一點兒。”
“希望我笨一點兒,是不是也如同你希望羚羊稍笨一樣,好讓你喊使那只獵狗咬我時,不至于使我逃脫?”
“好的音樂常常是復音,你不妨再說一句。”
“我記得到你也希望羚羊稍笨過。”
“羚羊稍笨一點兒,我的獵狗才可以趕上它,把它捉回來送你。你稍笨一點兒,我才有相當的話頌揚你!”
“你口中體面話夠多了,你說說你那些感覺給我聽聽,說謊若比真實更美麗,我愿意聽你那些美麗的謊話。”
“你占領我心上的空間,如同黑夜占領地面一樣。”
“月亮起來時,黑暗不是就只占領地
從文就是這樣一個人。他不喜歡表現自己,可是我和他接觸較多,就看出他身上有不少發光的東西。不僅有很高的才華,他還有一顆金子般的心。 ——巴 金
除了魯迅,還有誰的文學成就比他沈從文的《邊城》高呢?
——汪曾祺
一個戰士,不是戰死沙場,就是回到故鄉。
——黃永玉
不折不從,亦慈亦讓。
——張充和
讀完了《邊城》真的有些說不上來的感覺 經典的書就是要認真翻閱的 結局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間 二老肯定會回來 “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 也許明天就回來” 希望明天他就回來 書里還有一些沈從文其他的作品 挺不錯的!
沈從文的邊城,一直都是經典,老二和翠翠讓人羨慕,又讓人心疼。
里邊含了其他的文章,不只是邊城,最討厭這種書了
沈從文的人物內心描寫真的很牛,看到他寫的邊城就感覺自己也像是故事中的人物一樣。
書封皮的塑料膜還沒揭,但這書名,我能說什么,竟無語凝噎
沈老的文章一如既往的優美,用詩一般的文字向我們展現了一幅湘西山區的風俗畫,翠翠的身體自然消融在四周的青山綠水、春風黃麂之間。 邊城給我的印象是非常美的,在這里人杰地靈,山清水秀,是一個好 地方.
由四川過湖南去,靠東有一條官路。這官路將近湘西邊境,到了一個地方名叫“茶峒”的小山城時,有一小溪,溪邊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戶單獨的人家。這人家只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子,一只黃狗。應該很好看 還沒開始看呢
似一幅或濃或淡的水墨畫,以古樸清新的語言,表現出一種“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下雨,快遞送來時,外紙箱都淋濕了,結果打開看,書本用塑料封包,完好無損,真棒!當當的服務越來越完善了!封面布紋設計,手感很好!翻開發現紙質清香,很舒服!印刷也正,就是字很小,買給上初中的孩子看的,擔心對視力不太好。
作品是好作品,但是這本書這樣是怎么回事?為什么有兩種紙質?
一次買了很多,整體來看還不錯,物流也相當給力,三天就運到了,不過有幾本書的角有點折了,包裝還是不嚴謹,這點需要注意,書的質量上還是非常不錯的,滿足我的預期。內容無可挑剔,對人性和歷史感興趣的都讀者來說非常完美。
之前一直很放心購買當當網的圖書,結果這次就給了我一個教訓!書受損的情況很嚴重而且還包上了包裝紙,也就是說這本書印刷完之后就是破了的……感覺完全就是被騙了
高二課本中有關于邊城的節選,邊城是沈從文(現代小說家,散文家,歷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說代表人物)小說的代表作,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部優秀的抒發鄉土情懷的中篇小說。它以20世紀30年代川湘交界的邊城小鎮茶峒為背景,以兼具抒情詩和小品文的優美筆觸,描繪了湘西地區特有的風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愛情悲劇,凸顯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與心靈的澄澈純凈。它以獨特的藝術魅力,生動的鄉土風情吸引了眾多海內外的讀者,也奠定了《邊城》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特殊地位。語文老師介紹完邊城內容后,一些同學就約著一起買來看。很喜歡這本書,很喜歡儺送與翠翠,雖然結…
本來以為這么厚厚的一本都是《邊城》,買到手才發現是作品合集。邊城只是其中一個故事,只有60多頁。后面的故事都沒看,就邊城來說,個人感覺一般,不知道為什么評價那么高。
書很大本,還沒拆開來看,當當的書質量應該都挺好的,買過很多次書了。喜歡沈從文老先生的文筆,感受到湘西的地域風情和純樸。邊城在高中有讀過,這本書也收錄了沈老先生其他的文章,等忙過這段時間再看!
抱著湘西巫羅,趕尸文化的好奇,張家界迷人風景的向往,踏上了湘西之旅,也領略鳳凰古城的神秘,回來后帶著期待拜讀了沈從文老先生的邊城,書中的鳳凰古城多了幾分靜謐,少了現實中的喧鬧,猶如一幅水墨山水畫!
《邊城》所寫的故事很簡單,然而卻極美:在湘西風光秀麗、人情質樸的邊遠小城,生活著靠擺渡為生的祖孫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孫女翠翠十五歲,情竇初開。他們熱情助人,純樸善良。兩年前在端午節賽龍舟的盛會上,翠翠邂逅當地船總的二少爺儺送,從此種下情苗。
怎么說呢,本以為只有邊城,誰知是文庫,這倒沒什么,主要還是這本書紙質量讓我感覺有點不像正版。。
非常喜歡在當當買書,物流快,折扣多。一口氣買了8本,昨晚下的訂單,今天下午就到了。還有兩冊預售的還沒到。這次買了活著,邊城,霍亂時期的愛情,褚時健傳。沈從文的文筆是很細膩的,很想看看他筆下的邊城。
還沒有看,之前和朋友去鳳凰路過沈從文故居,忽然想起來有《邊城》,就買來看看!
沈老的文章一如既往的優美,用詩一般的文字向我們展現了一幅湘西山區的風俗畫,翠翠的身體自然消融在四周的青山綠水、春風黃麂之間。 邊城給我的印象是非常美的,在這里人杰地靈,山清水秀,是一個好 地方.我希望這個夢永遠不要醒來
之前一直和圍城混起來,但是現在覺得,這兩本書都是史書級的好書,愛情,現實。。
兼具抒情詩和小品文的優美筆觸,描繪了湘西邊城淳樸的世道民風和天然的生活狀態,似一幅或濃或淡的水墨畫,以古樸清新的語言,表現出一種“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又入手了下半年的精神糧食,非常喜歡在當當買書,物流快,折扣多。一口氣買了8本,昨晚下的訂單,今天下午就到了。還有兩冊預售的還沒到。這次買了活著,邊城,霍亂時期的愛情,褚時健傳。沈從文的文筆是很細膩的,很想看看他筆下的邊城。
這次雙十一一下買了很多收藏已久的書,看到有優惠果斷下手。這本小說包裝完好,等以后慢慢看。現在買書都在當當網上買,不用自己搬運,價格比實體書店也便宜很多,買書的樂趣依然很多,現在家里屯了好多書希望慢慢享受看完的樂趣。
《邊城》中的一切都是那樣純凈自然,展現出一個詩意的自然環境與人類社會。然而最終美好的一切只能存留在記憶里:天保與儺送一個身亡,一個出走,祖父也在一個暴風雨的夜晚死去,一個順乎自然的愛情故事以悲劇告終。
買給小外甥女看,望她能看懂,《邊城》寫出了一種如夢似幻之美,像擺渡、教子、救人、助人、送葬這些日常小事,在作者來都顯得相當理想化,頗有幾分“君子田”的氣象。當然,矛盾也并非不存在,明眼人一看便知,作者所用的背景材料中便隱伏著社會矛盾的影子。
高中時學習的邊城記憶尤為深刻。也看了邊城的電影雖然最后結尾不是我所希望的但是真的好看沈從文的其他文章我雖然沒讀過但通過邊城我也能看到他的文筆很好我很崇拜他書籍的質量也很好快遞雖然是雙十一但還是很快的。
最初看邊城是在初中的時候,記不清翠翠的溫婉愛情,只記得沈老筆下純美寧靜的湘西,從此就有了一個鳳凰夢。終于圓夢了,買了邊城,來到了鳳凰。卻感慨只美麗的鳳凰已不復存在,處處施工,聲聲叫賣,商業氛圍已十分濃厚,令人心痛,唏噓不已。。。
非常愛邊城,翠翠,二老,他們淳樸的愛情和求愛方式令人心動不已。雖然結局有些可惜,但鳳凰因沈從文而聞名,果然名不虛傳。
《邊城》成書于1931年,那正是沈從文愛情事業雙豐收的季節。1931年社會雖然動蕩不安,但總體上還是稍顯和平,這個時候中國有良知的文人,都在思考著人性的本質,沈從文自然是走在前沿的,于是,他希望通過自己對湘西的印象,描寫了一個近似于桃花源的湘西小城,給都市文明中迷茫的人性指一條明路。人間尚有純潔自然的愛,人生需要皈依自然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