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主編的《互聯網+思維與創新(通往未來的+號)(精)》對"互聯網+"中的"+"號是另一種理解,它更多地是從相加、相融、跨界滲透的意思上去闡述的(相當于英文中的add),可以是互聯網+各行各業,也可以是各行各業+互聯網,從這個意義上講,它遵從加法的交換律。因為"互聯網+"不是顛覆、替代傳統產業,而是對傳統產業的升級換代。一它仍以傳統產業為主體,是對傳統產業效益的增值,同時也為各類草根企業和創客提供新的生存空間或商機,其聚合、融合的結果是1+1>2。"互聯網+"的思維把從事實體經濟的工農業以及從事服務業的企業家們也推到了時代大潮的浪尖上。
何明,1978年11月出生于新疆石河子。現為解放軍理工大學軍事信息學教研中心副主任,教授、雙博士后、碩士生導師。任江蘇省社會公共安全應急管控與指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江蘇省信息網絡安全協會常務理事、江蘇省計算機學會理事暨青工委副主任、江蘇省科技情報協會理事、2013年江蘇省科協省級學會青年人才、2014年江蘇省青年科學家年會執委;解放軍理工大學第八屆學習成才標兵、百名英才"青年科研之星"。百余篇;編寫專著4部,譯著1部;主編江蘇省地方標準3部(糧食信息化標準規范);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0項;榮立"三等功"2次。《解放軍報》、國防部網站和中國軍網先后報道其事跡,題為《物聯網筑起公共安全新屏障》、《博士后在神仙灣當泥瓦匠》、《博士后傾心一線走邊疆》。任《計算機工程與應用》和《系統仿真學報》編委。國家住建部信息化項目驗收專家、江蘇省科技廳科技咨詢專家、江蘇省政府采購評審專家。同時,在江蘇省糧食局、教育廳、公安廳、民防局、衛計委等部門科技信息化及標準化工作中作出了突出貢獻。
引言 "互聯網+" 風起云涌
一、國家戰略
二、百姓民生
三、現象思考
及時章 擁抱"互聯網+" 脫胎換骨
一、"互聯網+"時代來臨
二、聽故事學術語
三、名人眼中的"互聯網+"
四、"互聯網+"時代的機遇與挑戰
五、"互聯網+"時代大事記
第二章 "互聯網+"思維 革故鼎新
一、互聯網思維
二、手機思維
三、連接思維
四、數據思維
第三章 "互聯網+"演進 前世今生
一、"互聯網+"的進程
二、網站到個人的門戶時代
三、數字生活的互動時代
四、大勢所趨的"互聯網+"時代
第四章 "互聯網+"內涵 庖丁解牛
一、"互聯網+"的概念
二、"互聯網+"的視角
三、"互聯網+"的模式
四、"互聯網+"的特征
五、"互聯網+"的原動力
第五章 互聯網+技術 神兵利器
一、移動互聯網:指尖上的網絡
二、大數據技術:大海撈針
三、云計算技術:虛擬資源池
四、物聯網技術:無處不在的感知
五、人工智能技術:打造最強大腦
第六章 互聯網+各行各業 百花齊放
一、互聯網+公共安全
二、互聯網+市場監管
三、互聯網+教育
四、互聯網+醫療
五、互聯網+交通
六、互聯網+國防軍事
第七章 互聯網+創新 風生水起
一、"互聯網+"從趨勢到創新
二、"互聯網+"驅動傳統企業創新
三、"互聯網+"驅動政府管理創新
四、"互聯網+"驅動經濟社會創新
五、"互聯網+"驅動科技創新
第八章 互聯網+創客 萬眾創新
一、打破砂鍋創客起源
二、創客定義
三、創客先驅與創客精神
四、大浪來襲創客運動
五、果核之王創客空間
六、忽如一夜春風來國家戰略
七、東風之便互聯網+創客
結語 正在發生的未來 精彩無限
一、創造自己的"互聯網+"時代
二、"互聯網+"的再思考
三、未來暢想
四、"互聯網+"的發展趨勢
附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