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本以Windows 7操作系統為基礎的介紹電腦安全與黑客攻防相關知識的工具書,全書共分為14章,主要包括系統安全設置、數據安全防護、電腦網絡安全防護、惡意軟件防范以及黑客攻擊與防范5個部分。通過對本書的學習,不僅能讓讀者快速學會電腦的安全設置,了解黑客的攻擊方式并有效防范黑客的攻擊,還能通過書中列舉的實戰案例掌握在電腦使用過程中的許多小技巧,幫助用戶更加得心應手地使用電腦。 本書主要定位于希望快速掌握電腦安全知識、黑客攻擊方式以及防范黑客攻擊的學生、家庭用戶以及辦公人員,也適合各類社會培訓班的學員使用,還可作為各大中專院校及各類電腦安全培訓班的教材使用。
本書是“學以致用系列叢書”的全新升級版,其具有如下明顯的特色。? 講解上——實用為先,語言精練? 外觀上——單雙混排,全程圖解? 結構上——布局科學,學習 提升同步進行? 信息上——欄目豐富,延展學習
智云科技是國內一家專門從事計算機和辦公相關技術和資訊研究的團隊,該團隊由數位具有多年大學或培訓班計算機教育經驗的博學教師和作者組成,在計算機基礎應用、電腦安全與維護、Office軟件、圖形圖像軟件等方面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使用經驗和寫作經驗。圖書出版經驗豐富,曾出版著作上百部,在市場上獲得了良好的口碑。
目錄
Chapter 01 Windows用戶賬戶安全
1.1哪些因素威脅電腦安全 2
1.1.1電腦的硬件安全 2
1.1.2越權存取 3
1.1.3電腦病毒 3
1.1.4電腦木馬 3
1.1.5電腦黑客 4
1.2用戶賬戶的基礎操作 4
1.2.1本地用戶和組 4
1.2.2啟用并重命名內置管理員賬戶 6
1.2.3創建標準賬戶 7
1.2.4設置賬戶密碼 8
1.2.5使用密碼重設盤 9
1.2.6刪除多余的用戶賬戶 10
1.2.7使用命令管理用戶賬戶 11
1.3使用BIOS保障電腦安全 12
1.3.1進入BIOS 13
1.3.2BIOS中的基本操作 14
1.3.3設置BIOS密碼 15
1.3.4BIOS的其他設置 16
1.4Windows 7的用戶賬戶控制 17
1.4.1什么是用戶賬戶控制 18
1.4.2更改用戶賬戶的控制級別 18
1.4.3用策略控制UAC 19
給你支招
如何為家長控制創建新的賬戶 21
命令除了可以更改密碼之外還可以
刪除密碼 22
Chapter 02 從系統設置保障系統安全
2.1注冊表的安全防范 26
2.1.1初步了解Windows注冊表 26
2.1.2注冊表中的基礎操作 28
2.1.3禁止訪問和編輯注冊表 31
2.1.4設置登錄警告 33
2.1.5禁止使用控制面板 34
2.1.6禁止使用命令提示符 35
2.1.7隱藏驅動器盤符 36
2.2組策略的安全設置 37
2.2.1設置賬戶密碼策略 38
2.2.2制定賬戶鎖定策略 39
2.2.3禁止特定用戶從網絡訪問
電腦 40
2.2.4拒絕任何用戶從網絡訪問
電腦 41
2.2.5讓電腦只能識別指定U盤 42
2.2.6拒絕遠程訪問注冊表 45
給你支招
如何通過注冊表隱藏多個分區盤符 46
如何禁用電腦中的空密碼共享 46
Chapter 03 保障數據的安全
3.1文件系統的安全 48
3.1.1NTFS文件系統簡介 48
3.1.2NTFS權限的種類 49
3.1.3NTFS權限的內容 50
3.1.4確認分區格式 51
3.1.5拒絕用戶或組訪問文件夾 51
3.1.6讓共享文件夾僅有NTFS
權限 52
3.2EFS加密方式的應用 54
3.2.1使用EFS加密文件夾 54
3.2.2備份EFS證書 55
3.2.3還原備份的EFS加密證書 57
3.2.4創建新的證書 59
3.3辦公文檔的安全 60
3.3.1設置Word文檔的權限密碼 61
3.3.2文檔局部內容保護 61
3.3.3保護Excel數據不被修改 63
3.3.4隱藏Excel中的行或列數據 64
3.3.5防止突發事件導致文檔丟失 64
3.4備份數據到云端 65
3.4.1主流的云存儲產品 65
3.4.2將文件上傳到云端 67
3.4.3從云端下載文件 68
給你支招
如何取消文件夾上的小鎖 68
如何添加證書到文件夾中 69
Chapter 04 加密軟件的使用
4.1用BitLocker加密磁盤分區 72
4.1.1使用BitLocker的條件 72
4.1.2啟用BitLocker的準備 73
4.1.3在系統分區上啟用BitLocker 74
4.1.4在普通分區上啟用BitLocker 76
4.1.5更改驅動器的解鎖方式 78
4.1.6關閉BitLocker保護 79
4.2用BitLocker To Go保護移動設備 80
4.2.1加密前的準備 80
4.2.2加密移動設備 81
4.2.3更改移動設備解鎖密碼 83
4.2.4關閉移動設備的BitLocker 83
4.3第三方加密軟件 84
4.3.1U盤超級加密3000 84
4.3.2使用WinRAR加密 86
給你支招
如何通過密鑰恢復移動硬盤的
加密密碼 87
如何打開通過WinRAR加密的
壓縮文件 88
Chapter 05 局域網安全
5.1局域網中的文件共享 90
5.1.1簡單的文件共享和家庭組共享 90
5.1.2高級文件共享 96
5.1.3通過映射管理共享資源 102
5.2安全使用無線網絡 104
5.2.1設置安全的SSID 104
5.2.2選擇合適的加密方式 105
5.2.3過濾MAC地址 106
給你支招
電腦處于睡眠狀態時無法訪問共享項目
該如何處理 107
如何踢出蹭網的人 108
Chapter 06 安全使用IE瀏覽器
6.1IE瀏覽器的安全設置 110
6.1.1設置Internet的安全級別 110
6.1.2設置啟動瀏覽器時不加載
頁面 111
6.1.3如何過濾彈出的廣告頁面 111
6.1.4禁用不安全的加載項 112
6.1.5屏蔽IE的自動完成功能 113
6.1.6設置Cookie的安全級別 113
6.1.7禁止更改安全區域設置 114
6.1.8鎖定IE瀏覽器的下載功能 115
6.1.9屏蔽軟件的下載站點 116
6.2清除上網痕跡 117
6.2.1刪除臨時文件 118
6.2.2刪除瀏覽器Cookie 119
6.2.3刪除歷史訪問記錄 119
6.2.4刪除密碼記錄 120
6.3修復IE瀏覽器 121
6.3.1默認主頁被修改 121
6.3.2主頁設置被鎖定 122
6.3.3默認的IE搜索引擎被修改 123
6.3.4IE標題欄被添加非法信息 124
6.4安全上網技巧 125
6.4.1警惕網絡釣魚陷阱 125
6.4.2防范間諜軟件 126
給你支招
如何禁止修改IE瀏覽器的主頁 126
如何開啟SmartScreen篩選器 128
Chapter 07 網絡通信與交易的安全
7.1安全接收電子郵件 130
7.1.1注意垃圾郵件 130
7.1.2防范染毒郵件 132
7.1.3防范釣魚郵件 136
7.2安全使用QQ 137
7.2.1清除QQ登錄賬號 137
7.2.2給QQ聊天記錄加密 138
7.2.3申請QQ密碼保護 139
7.2.4QQ號碼被盜后如何申訴 141
7.3多方位保障網絡交易的安全 143
7.3.1為淘寶賬戶設置密碼保護 144
7.3.2修改淘寶賬戶密碼 145
7.3.3設置支付寶安全保護問題 146
7.3.4忘記了支付寶登錄密碼怎么辦 148
7.3.5安裝網銀控件 149
7.3.6下載U盾證書 150
給你支招
如何防范惡意軟件通過電子郵件
進入電腦 151
為何要對電腦中的網銀安全控件
進行升級 152
Chapter 08 防范惡意軟件
8.1正確面對各種惡意軟件 154
8.1.1惡意軟件的概念 154
8.1.2惡意軟件的特征 154
8.1.3惡意軟件的傳播注入方向 155
8.1.4防范惡意軟件的一般原則 155
8.2清除與防范惡意軟件的常用工具 156
8.2.1Windows惡意軟件刪除工具 156
8.2.2惡意軟件清理助手 158
8.2.3卡巴斯基安全軟件 159
8.3使用Windows防火墻 161
8.3.1啟用Windows防火墻 161
8.3.2設置“例外”規則 162
8.3.3創建入站規則 163
8.3.4防火墻報警 165
給你支招
保存防火墻設置時提示錯誤應該
如何解決 166
如何創建出站規則 166
Chapter 09 電腦黑客知多少
9.1黑客的相關概念 168
9.1.1黑客的由來 168
9.1.2黑客和駭客的區別 168
9.1.3我國黑客的發展歷程 169
9.1.4黑客活動的歷史 169
9.2黑客入侵的方法與動機 170
9.2.1黑客入侵的方法 170
9.2.2黑客入侵的目的 171
9.2.3黑客入侵的流程 172
9.3走近電腦病毒 173
9.3.1什么是電腦病毒 173
9.3.2電腦病毒的特征 173
9.3.3電腦被病毒感染后的表現 174
9.3.4常見的電腦病毒類型 174
9.4病毒的手動查殺與防范 175
9.4.1通過命令結束病毒進程 175
9.4.2設置注冊表權限防止
病毒啟動 177
9.4.3使用360安全衛士防護病毒 179
給你支招
成為一名黑客需要怎樣的素質 181
Office文件會不會被病毒感染 181
Chapter 10 黑客攻防前的準備工作
10.1認識電腦的IP 184
10.1.1認識IP地址 184
10.1.2IP地址的分類 184
10.1.3如何查看本地IP地址 185
10.2電腦與外界的通道——端口 187
10.2.1認識電腦端口 187
10.2.2電腦端口的分類 187
10.2.3如何查看電腦端口 188
10.2.4關閉或限制不必要的端口 188
10.3黑客常用的命令 190
10.3.1查看物理網絡的ping命令 190
10.3.2查看網絡配置的ipconfig
命令 191
10.3.3功能強大的net命令 193
10.3.4監測TCP/IP的netstat命令 196
10.3.5跟蹤路由的tracert命令 199
10.3.6遠程登錄的telnet命令 200
10.3.7傳輸文件的ftp命令 204
10.3.8管理計劃任務的at命令 210
10.3.9專作地址解析的arp命令 211
10.3.10設置文件夾權限的
cacls命令 212
給你支招
公有IP地址和私有IP地址有何區別 214
如何啟用被禁用的端口 214
Chapter 11 利用工具獲取目標主機的信息
11.1搜集目標主機的信息 218
11.1.1獲取目標主機的IP地址 218
11.1.2推測目標主機的地理位置 218
11.1.3利用漏洞掃描器掃描企業
網絡 219
11.2目標主機的信息嗅探 220
11.2.1信息嗅探器的概念 220
11.2.2簡單易用的影音神探嗅
探器 220
11.2.3捕獲網頁的艾菲網絡偵探 222
11.2.4捕獲數據的SnifferPortable 223
11.3目標主機的端口掃描 228
11.3.1端口掃描的原理與分類 228
11.3.2掃描并修復系統漏洞 229
11.3.3簡單易用的X-Scan 231
11.3.4功能強大的流光Fluxay 234
給你支招
哪種軟件可以掃描局域網的共享
資源 237
X-Scan和流光有何區別 238
Chapter 12 本地與遠程入侵
12.1本地入侵的密碼破解 240
12.1.1輕松破解BIOS密碼 240
12.1.2清除Windows登錄密碼 241
12.2需要驗證的遠程入侵 243
12.2.1IPC$入侵 243
12.2.2防范IPC$連接入侵 245
12.2.3Telnet入侵 250
12.3利用注冊表實現遠程入侵 254
12.3.1開啟遠程注冊表服務 254
12.3.2連接和入侵遠程注冊表 255
12.4使用遠程控制工具入侵 258
12.4.1遠程控制任我行 258
12.4.2QuickIP遠程控制軟件 263
給你支招
清除BIOS密碼的其他方法 266
為什么無法運行Telnet命令 266
Chapter 13 以木馬為核心的入侵與防范
13.1深入了解電腦木馬 268
13.1.1木馬系統的組成 268
13.1.2木馬的類型 268
13.1.3木馬的特點 269
13.1.4木馬的偽裝與隱藏 270
13.1.5木馬信息的反饋機制 272
13.2黑客常用的木馬軟件 272
13.2.1冰河木馬 272
13.2.2EXE捆綁機 275
13.3防范木馬的常見方法 278
13.3.1關閉不需要的端口 278
13.3.2防范ICMP漏洞 281
13.3.3禁止硬盤AutoRun功能
預防木馬運行 283
13.3.4禁用屏保預防木馬運行 283
13.4簡單幾招清除木馬 284
13.4.1木馬的清除原理 285
13.4.2使用360安全衛士清除木馬 285
13.4.3清除網游盜號木馬 286
13.4.4清除冰河木馬 287
給你支招
如何手動查找出惡意攻擊程序 288
360安全衛士查殺木馬的3種方式
之間有什么區別 289
Chapter 14 日常上網的簡單攻防
14.1QQ的簡單攻擊與防范 292
14.1.1攻擊QQ的常見方式 292
14.1.2使用QQ消息炸彈對目標
QQ進行信息轟炸 293
14.1.3強行查看本地QQ聊天記錄 294
14.1.4防范QQ消息炸彈 295
14.1.5加強QQ賬號的安全設置 296
14.2電子郵件的簡單攻擊與防范 297
14.2.1使用流光探測郵箱密碼 298
14.2.2使用Email網頁神抓抓取
郵箱地址 299
14.2.3使用溯雪獲取郵箱密碼 301
14.2.4防范郵箱密碼被探測 303
14.3U盤的攻擊與防御 304
14.3.1了解U盤病毒 305
14.3.2預防U盤病毒 305
14.3.3手動查殺U盤病毒 307
給你支招
如果郵箱被探測后,應該如何進行
處理 308
如何進入電腦的安全模式 309
Chapter 01 Windows用戶賬戶安全
學習目標
用戶在使用電腦的過程中,通常會建立自己的賬戶,建立自己獨立的個性化設置和專用文件夾。Windows系統支持多用戶操作,因此,用戶賬戶成為Windows系統安全的及時道防線,用戶必須掌握一定的技巧來保護自身賬戶的安全。
本章要點
電腦硬件安全
越權存取
電腦病毒
電腦木馬
本地用戶和組
啟用并重命名內置管理賬戶
創建標準賬戶
設置賬戶密碼
使用密碼重設盤
刪除多余的用戶賬戶
知識要點 學習時間 學習難度
了解威脅電腦安全的因素 10分鐘
掌握用戶賬戶的基本操作 20分鐘
學會使用BIOS保障電腦安全 30分鐘
Windows 7的用戶賬戶控制 30分鐘
1.1 哪些因素威脅電腦安全
小白:阿智,我的電腦現在經常出現一些問題,一般是什么原因呢?
阿智:有時是硬件問題,有時是中了病毒,總而言之,影響電腦安全的因素有很多,需要逐一排查,下面我給你介紹一下。
電腦已經進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電腦的安全問題卻被許多用戶忽視了,而這種忽視往往給用戶帶來了不小的麻煩,例如數據損壞、資料丟失等,從而影響到了用戶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1.1.1電腦的硬件安全
電腦的硬件安全,主要是指用戶在使用過程中,電腦各部分硬件的自然損壞或意外的人為損壞。
為了避免電腦硬件的意外人為損壞帶來的損失,首先用戶需要保持正確的使用習慣,以及定期為電腦做清理。其次,用戶還需要知道哪些電腦硬件的故障率高,這樣才能對保護電腦硬件安全做到有的放矢。
內存
內存是電腦運行過程中的數據中轉站,負責從硬盤讀取數據傳送給CPU,并接收CPU處理后的數據,然后傳回硬盤或其他設備。由此可見,內存對電腦硬件安全的重要性極高,又因為其工作特性,所以出現故障的頻率也較高。
當內存出現故障,多使用橡皮擦對金手指處進行擦拭處理,如果仍無法排除故障,那么只能更換了。
硬盤
硬盤是電腦系統中數據的保存設備,所有程序和文件都保存在硬盤中,在需要時讀取到內存中運行。
電腦在開啟之后,硬盤便會處于運轉中,特別是進行大量的數據讀寫操作時,硬盤更是處于高速運轉中。在硬盤運轉過程中,好不要移動或觸動。
依據硬盤的故障程度不同,可以對硬盤進行維修、數據恢復或更換。
主板
主板是電腦系統的連接中樞,將電腦的各個硬件連接起來,從而形成一個整體,所有數據和命令的傳播都要從主板上經過。
由于主板的多數電子元件都裸露在空氣中,時間久了之后會落上許多灰塵,因此故障率也較高。主板出現故障之后,用戶只能找專人維修,或直接更換。
1.1.2越權存取
越權存取是指未經允許的情況下非法訪問他人電腦,并從中盜取重要信息的行為。在實際生活中,不法分子利用越權存取進行電腦犯罪,例如竊取銀行金錢、挪用公款、修改交易數據等。
而對于個人用戶來說,不法分子通過越權存取盜取用戶的各種賬號和密碼,用作非法用途,甚至竊取個人用戶的資料對用戶進行敲詐,因此,越權存取是威脅電腦的又一因素。
1.1.3電腦病毒
電腦病毒是一種通過自身復制傳播,從而破壞電腦功能或毀壞電腦數據的程序。病毒一般發生在系統引導扇區、設備驅動程序或操作系統的可執行文件內,并能夠利用系統資源進行自我繁殖,從而達到破壞電腦系統的目的。
電腦病毒對電腦造成的嚴重危害使之成為電腦安全的主要威脅之一,其中體現在以下5個方面。
修改系統引導信息
病毒發作后會破壞電腦的重要數據信息,其所利用的手段有格式化磁盤、改寫文件分配表和目錄、刪除重要文件或者用無意義的垃圾數據改寫文件等,造成硬盤無法使用的情況,嚴重時還可能導致整個硬盤的數據丟失。
占用內存
電腦中所有程序的運行都在內存中進行,病毒程序運行后會占用大量的內存,并影響程序的正常運行,使系統變得非常不穩定,經常出現某些命令無法執行的情況,甚至會導致系統崩潰。
使輸入 / 輸出設備出現故障
有些病毒會在顯示器屏幕上顯示各式各樣的混亂字符,鼠標和鍵盤無法正常使用,打印機在打印時可能會出現假報警、間斷性打印或自動更換字符等異?,F象。
丟失硬盤數據
有的病毒在運行后會改寫硬盤中的數據,更有甚者將硬盤格式化,給用戶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修改主板BIOS芯片
有的病毒可以對BIOS芯片進行寫入操作,破壞系統CMOS數據。一旦CMOS數據被毀,電腦就無法啟動,不能正常查找硬件信息供操作系統調用。
1.1.4電腦木馬
木馬是由希臘神話中的特洛伊木馬而得名的。希臘人圍攻特洛伊,希臘將領奧德修斯獻了一計,就是把一批勇士埋伏在一匹巨大的木馬腹內,放在城外后,佯作退兵。到了夜間,埋伏在木馬中的勇士跳出來,打開了城門,希臘將士一擁而入攻下了城池。后來,特洛伊木馬用來比喻在敵方營壘里埋下伏兵里應外合的活動。
而現在的木馬則是指那些表面上有用的軟件,而實際卻是危害電腦安全的程序。木馬進駐用戶的電腦后,可以遠程控制用戶的電腦,它的作用是偷偷進行監視或盜竊各種密碼、數據等。如圖1-1所示,這是用戶的電腦發現木馬程序時安全軟件發出的警告。
圖1-1木馬程序警告
1.1.5電腦黑客
“黑客”源于Hacker的發音,最早帶有褒義,指熱心于電腦技術、水平超高的專家,尤其是程序員。到了現在,黑客一詞已被用于泛指那些專門利用電腦搞破壞或惡作劇的人。
電腦黑客憑借嫻熟的電腦技術和破譯密碼的本領,非法入侵他人的電腦,竊取信息,甚至破壞電腦系統。
黑客不斷編寫出功能強大的探測工具,來查找因特網中電腦系統的漏洞,只要發現某個系統有漏洞,他們就會登錄并控制這個系統,竊取信息或進行破壞。
1.2 用戶賬戶的基礎操作
小白:原來有這么多威脅電腦安全的因素,那么我要如何保障自己電腦的安全呢?
阿智:你也不用緊張,只要你正確地使用電腦,問題不會太大,當然及時步需要你對電腦的用戶賬戶進行一些基礎的設置和操作。
Windows系統允許用戶同時創建多個賬戶,同時可以根據不同的賬戶設置密碼和權限,不同賬戶擁有不同的個性化設置,其中內置的管理員賬戶具有較高的權限,可以更改其他任何可用賬戶。
1.2.1本地用戶和組
Windows系統中有本地用戶和用戶組兩個概念。若把整個Windows系統視為一個公司,則本地用戶可視為一個員工,具有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
用戶組就相當于公司中的某個部門,各部門的員工具有相似的權限,如圖1-2所示。
圖1-2用戶賬戶與用戶組的關系
Windows 7系統默認有3個本地用戶(其中一個為隱藏用戶),每個用戶可能同屬于多個用戶組,也具有不同的權限,如圖1-3所示。
圖1-3Windows 7系統的內置用戶賬戶
在Windows 7系統中默認有14個用戶組, 不同的用戶組具有不同的操作權限,如果是用戶自己的電腦,那么本人好先取得管理員權限,各用戶組權限如表1-1所示。
表1-1Windows 7內置的用戶組
用戶組 權限描述
Cryptographic
Operators 此組的成員已被授權執行加密操作
Distributed COM
Users 此組的成員允許啟動、激活和使用此電腦上的分布式COM對象
Event
Log Readers 此組的成員可以從本地電腦中讀取事件日志
Guests 此組的成員擁有一個登錄時創建的臨時配置文件,在注銷時,此配置文件將被刪除
IIS_IUSRS Internet 信息服務內置組
Network
Configuration
Operators 此組的成員有部分管理權限來管理網絡功能的配置,可以更改TCP/IP設置或更新和TCP/IP地址
Performance
Log Users 此組的成員可以不用成為管理員組的成員的情況下,從本地或遠程客戶端管理性能計數器、日志和警報
Performance
Monitor Users 此組的成員可以直接從本地和遠程訪問性能計數器數據
Power Users 默認情況下,此組的成員擁有不高于標準用戶賬戶的用戶
權限
Remote Desktop
Users 此組中的成員被授予允許遠程登錄的權限
Replicator 此組的成員應該是域用戶賬戶,允許在域控制器上復制文件
Users 該組的成員可以執行一些常見任務,但無法共享目錄或創建本地打印機
HomeUsers 該組中的所有成員被網絡信任,可以共享資源
Administrators 此組的成員具有對電腦的控制權限,并且他們可以根據需要向用戶分配用戶權限和訪問控制權限
在Windows 7系統內置的15個用戶組中,有很多用戶組都是沒有默認權限的,常用的幾個用戶組默認的權限,如表1-2所示。
表1-2常用用戶組的默認權限
用戶組 默認權限
Users 從網絡訪問此電腦;
允許本地登錄;
跳過遍歷檢查;
更改時區;
增加進程工作集;
從擴展塢中取出電腦;
關閉系統
Administrators 從網絡訪問此電腦;
調整進程的內存配額;
允許本地登錄;
允許通過遠程登錄;
備份文件和目錄;
跳過遍歷檢查;
更改系統時間;
更改時區;
創建頁面文件;
創建全局對象;
創建符號鏈接;
從遠程系統強制關機;
身份驗證后模擬客戶端;
提高日程安排的優先級;
裝載和卸載設備驅動程序;
作為批處理作業登錄;
管理審核和安全日志;
修改固件環境變量;
執行卷維護任務;
配置單一進程;
關閉系統
Backup Operators 從網絡訪問此電腦;
允許本地登錄;
備份文件和目錄;
跳過遍歷檢查;
作為批處理作業登錄;
還原文件和目錄;
關閉系統
Remote Desktop Users 允許通過遠程桌面服務登錄
1.2.2啟用并重命名內置管理員賬戶
Windows系統內置的管理員賬戶具有對本地電腦較高的管理權限,很多設置都需要該賬戶才可以完成。為了方便操作,可以啟用該賬戶,但為了系統的安全,可以更改此賬戶的名稱,避免被別人猜測到密碼,其具體操作如下。
在桌面上的“計算機”圖標上右擊,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管理”命令,如圖1-4所示。
圖1-4選擇“管理”命令
在打開的窗口左側展開“系統工具”\“本地用戶和組”\“用戶”目錄,在Administrator選項上右擊,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屬性”命令,如圖1-5所示。
圖1-5選擇“屬性”命令
在打開的對話框中取消選中“賬戶已禁用”復選框,單擊“確定”按鈕,如
圖1-6所示。
圖1-6啟用內置的管理員賬戶
在Administrator選項上右擊,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重命名”命令,然后輸入新的賬戶名稱并按Enter鍵保存,如圖1-7
所示。
圖1-7重命名管理員賬戶
單擊“開始”按鈕,在彈出的“開始”菜單中單擊“關機”按鈕右側的三角形,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注銷”命令注銷當前用戶,如圖1-8所示。
圖1-8注銷當前用戶
在打開的界面中單擊重命名的管理員賬戶選項,使用內置的管理員賬號登錄系統,如圖1-9所示。
圖1-9使用管理員賬戶登錄
1.2.3創建標準賬戶
標準賬戶默認隸屬于Users組,具有有限的管理權限。為了系統的安全,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使用標準賬戶,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創建標準賬戶,具體操作如下所示。
在“開始”菜單中選擇“控制面板”命令,如圖1-10所示。
圖1-10選擇“控制面板”命令
在打開的“控制面板”窗口中單擊“添加或刪除用戶賬戶”超鏈接,如圖1-11所示。
圖1-11單擊“添加或刪除用戶賬戶”超鏈接
在打開的“管理賬戶”窗口中單擊“創建一個新賬戶”超鏈接,如圖1-12所示。
圖1-12單擊“創建一個新賬戶”超鏈接
在打開的“創建新賬戶”窗口中輸入新賬戶的名稱,選中“標準用戶”單選按鈕,單擊“創建賬戶”按鈕完成賬戶創建,如圖1-13所示。
圖1-13完成賬戶創建
1.2.4設置賬戶密碼
無論是管理員賬戶,還是標準賬戶,沒有密碼都是不安全的,為賬戶設置密碼可以增強賬戶的安全性,其具體操作如下所示。
在“開始”菜單中單擊右上角的用戶賬戶圖標,如圖1-14所示。
圖1-14在“開始”菜單中單擊用戶賬戶圖標
在打開的“用戶賬戶”窗口中單擊“為您的賬戶創建密碼”超鏈接,如圖1-15所示。
圖1-15單擊“為您的賬戶創建密碼”超鏈接
在打開的“創建密碼”窗口中兩次輸入新密碼,根據需要輸入密碼提示,單擊“創建密碼”按鈕,如圖1-16所示。
圖1-16完成密碼創建
在設置了用戶密碼的電腦上,有時用戶可能會短暫離開電腦,如果想要不關閉電腦而又不想讓其他人使用電腦,可以按Windows L組合鍵將系統鎖定,當其他人想用電腦時,必須輸入密碼才能登錄。
1.2.5使用密碼重設盤
在為系統設置的密碼非常復雜時,很容易忘記或記錯密碼,Windows 7系統為用戶提供了密碼重設置盤功能,可將移動存儲設備創建為密碼重設盤,在忘記密碼時通過該盤來重設密碼,具體操作如下。
打開“用戶賬戶”窗口后,在左側的頁面中單擊“創建密碼重設盤”超鏈接,如圖1-17所示。
圖1-17“用戶賬戶”窗口
在打開的向導對話框中單擊“下一步”按鈕,在打開的對話框中選擇要創建密碼重設盤的介質,單擊“下一步”按鈕,如圖1-18所示。
圖1-18選擇密碼重設盤的介質
在打開的對話框中輸入當前用戶賬戶的密碼,單擊“下一步”按鈕,如圖1-19所示。
圖1-19驗證用戶賬戶密碼
在打開的對話框中依次單擊“下一步”按鈕和“完成”按鈕完成密碼重設盤的創建,如圖1-20所示。
圖1-20完成密碼重設盤創建
在登錄系統時,如果輸入密碼錯誤,會出現“重設密碼”超鏈接,將密碼重設盤插入電腦的USB接口中,單擊該超鏈接,如圖1-21所示。
圖1-21單擊“重設密碼”超鏈接
單擊“下一步”按鈕,在打開的對話框中選擇密碼重設盤,單擊“下一步”按鈕,如圖1-22所示。
圖1-22選擇密碼重設盤
在打開的對話框中重新輸入新的密碼和密碼提示,單擊“下一步”按鈕完成密碼重設,如圖1-23所示。
圖1-23輸入新的密碼
1.2.6刪除多余的用戶賬戶
Windows系統中的用戶賬戶越多,系統受到的威脅就越大,刪除多余的用戶賬戶,可以避免某些低安全性的用戶賬戶帶來的安全隱患,具體的操作方法如下。
按Windows R組合鍵,打開“運行”對話框,輸入compmgmt.msc命令,單擊“確定”按鈕運行該命令,如圖1-24所示。
圖1-24輸入compmgmt.msc命令
展開“系統工具”\“本地用戶和組”\“用戶”目錄,在需要刪除的用戶賬戶上右擊,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刪除”命令,具體如圖1-25所示。
圖1-25選擇“刪除”命令
在打開的對話框中單擊“是”按鈕確認刪除所選用戶賬戶,如圖1-26所示。
圖1-26確認刪除用戶賬戶
1.2.7使用命令管理用戶賬戶
Windows 7系統也有命令提示符工具,可以用管理員身份運行該命令提示符工具,然后利用net命令來操作和管理用戶賬戶,該命令對于用戶賬戶管理的常用方法有以下
幾種。
創建新賬戶
要創建新賬戶,可以使用net user username [password] /add的格式,其中username表示要創建的用戶名,[password]表示用戶密碼(省略表示無密碼),如圖1-27
所示。
圖1-27創建新賬戶
必須以管理員身份運行命令提示符
要順利使用net命令對用戶賬戶進行管理,必須以管理員身份運行命令提示符工具。如果當前用戶為內置管理員,則可以直接運行cmd命令啟動命令提示符工具,否則可在搜索文本框中輸入cmd,在搜索結果上右擊,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以管理員身份運行”命令,如圖1-28所示。
圖1-28選擇“以管理員身份運行”命令
查看已有賬戶
要查看系統中已存在的賬戶,可直接使用net user命令,無須任何參數,如圖1-29所示。
圖1-29查看已有賬戶
刪除不需要的賬戶
如果要刪除某個賬戶,可使用類似“net user 賬戶名 /del”的命令格式,如圖1-30
所示。
圖1-30刪除已有用戶
強制修改賬戶密碼
以管理員身份運行命令提示符,只要知道賬戶名稱,即使不知道賬戶原密碼,也可以使用“net user 賬戶名 密碼”的命令格式,強制修改賬戶密碼,如圖1-31所示。
圖1-31強制修改用戶密碼
1.3 使用BIOS保障電腦安全
小白:阿智,我看你剛才在電腦的啟動過程中就輸入密碼,這個密碼是干什么用的?
阿智:這是BIOS密碼,也是用來保障電腦安全的一種方式,下面我給你介紹一下BIOS。
電腦在通電開機后,首先會進入BIOS自檢,當自檢完成后才會將系統啟動權限移交給操作系統。如果在BIOS中設置密碼,用戶可以在系統啟動過程之前就給電腦增加一道保護屏障。
1.3.1進入BIOS
電腦啟動時如果不進行任何操作或沒遇到錯誤,就會直接進入操作系統,而要更改BIOS的設置,必須先進入BIOS設置界面。
不同種類的BIOS,甚至同一種類BIOS在不同品牌的主板上,進入的方法可能不同,用戶需根據啟動時的提示信息進行操作。
按F2鍵進入
很多筆記本電腦和品牌電腦上的BIOS都是在啟動過程中按F2鍵進入設置界面,如圖1-32所示為某筆記本電腦進入BIOS設置的提示。
按F1鍵進入BIOS設置界面
在很多電腦上,如果BIOS自檢時檢測到了錯誤,就會停留在自檢完成后的界面并提示,按F1鍵更改BIOS設置,此時按相應的按鍵也可以進入BIOS設置界面。
圖1-32按F2鍵進入BIOS設置界面
按Del鍵進入
一般的臺式電腦是按數字鍵盤上的Del鍵或功能鍵區中的Delete鍵進入BIOS設置界面的,這在啟動過程中也會有提示,如圖1-33所示。
圖1-33按Del鍵進入BIOS設置界面
按F10鍵進入
在少數電腦上,可能出現按F10鍵進入BIOS設置界面的情況,如圖1-34所示為某筆記本電腦進入BIOS設置的提示界面。
圖1-34按F10鍵進入BIOS設置界面
讓用戶慢慢查看提示信息
很多電腦在BIOS自檢完成后,顯示進入BIOS設置界面的提示信息非常短暫,根本來不及看清楚,用戶可在電腦啟動過程中,剛出現提示信息時立即按Pause鍵,啟動過程會暫停,這時就可以仔細查看屏幕上的各種提示信息了。
1.3.2BIOS中的基本操作
進入BIOS設置界面是為了查看或更改參數,不同類型的BIOS在設置時使用的按鍵也不同,但是BIOS的操作也是大同小異,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移動光標
要更改選項的參數值,首先將光標定位,
質量嗷嗷的好
才收到沒多久,也還沒看完,不過非常喜歡這本書。內容寫的很詳細,加上圖片的解析,讓人一目了然。如果沒接觸過圖片處理,想要學得同學??梢韵瓤纯匆曨l,再結合學習比較好。如果只是看書,因為是涉及到技術方面的,還是要動手操作學得比較快。
可以,挺滿意的
買書選當當
非常喜歡這本書,內容寫的很全面,也非常適合我,簡單易懂。
剛買完就大幅降價,買時滿一百減三十,現在五折,當當網,你讓我金牌客去哭呀!薄薄一本書讓我多掏二十元,我能退嗎?能退嗎?習慣性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