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的訴訟謀略和兵法里的戰略戰術運用的是同―個思維規律,二者都是解決對抗性問題。本書以我國古典兵法為源泉,研究律師訴訟的策略,慧眼獨具;自成一家―家,堪為律師同行運籌帷幄決勝法庭借鑒。
讓用兵致勝的兵法謀略成為律師獲取勝訴的智慧源泉
楊培國者,山東人也。網絡馬甲,律師兵法。混跡京師,游走天下。齊魯聲色,偶爾京腔。憨厚性情,四海胸襟。尊賢敬老,兄友弟恭。胸無城府,心有兵書。秀才風范,俠客情懷。出生至今,不變的是性別男;時至今日,秉持的是為人善。作為男人,堅持敢于擔當,勇于挑戰;作為律師,崇尚"鐵肩擔道義,妙筆著文章"。人在江湖,信仰"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身處紅塵,堅守"溫良恭謙讓,智信仁勇嚴"。何德何能,事事有高人點撥;何幸何福,處處遇貴人輔助。律師職業,過民事官司、行政官司、知識產權官司、刑事案件,策劃企業上市;文化志趣,撰寫過詩歌散文、隨筆雜談、專業論文論著、長篇小說,組織文化論壇。現在,專業策劃民營企業國內創業板上市,專職運作善緣法律援助專項基金。
目錄
前言1
勝訴之道:訪談篇
及時章用《孫子兵法》的謀略贏得勝訴
——勝訴之道:楊培國律師訴訟策略訪談(之二)
一、楊培國律師分析的下策
二、楊培國律師分析的上策
附錄孫子兵法與律師謀略
第二章用《三十六計》的計策構造勝訴的思維
——勝訴之道:楊培國律師訴訟策略訪談(之三)
一、瞞天過海,在巧妙掩飾下實現自己的勝訴
二、圍魏救趙,抓住對方當事人的弱點集中攻擊
附錄把心眼用到正道上
——我國現代及時部律師兵法《律政贏謀36》
第三章"避實擊虛"策略是再審案件之勝算
——勝訴之道:楊培國律師訴訟策略訪談(之四)
一、一處房產,兩個官司,申請再審均獲成功
二、即使登記4個月也是夫妻,再審讓老太擁有新房產
第四章原告起訴應該掌握的"四項基本原則"
——勝訴之道:楊培國律師訴訟策略訪談(之五)
一、誰是原告,誰是被告,不能平"心"而論
二、案子不是隨便在哪個法院都可以立案的
三、案件的訴訟請求不能亂要求
第五章被告應訴應該把握的"兩個基本點"
——勝訴之道:楊培國律師訴訟策略訪談(之六)
第六章技巧多端的刑事案件的辯護方略
——勝訴之道:楊培國律師訴訟策略訪談(之七)
第七章刑事辯護的法定理由、酌定理由
——勝訴之道:楊培國律師訴訟策略訪談(之八)
第八章律師行政訴訟案件的切入思路
——勝訴之道:楊培國律師訴訟策略訪談(之九)
第九章律師智慧與官司的勝訴、敗訴
——勝訴之道:楊培國律師訴訟策略訪談(之十)
勝訴之道:案例篇
一、勝訴之道:激將法
二、勝訴之道:將計就計
三、勝訴之道:緩兵之計
四、勝訴之道:哀兵之計
五、勝訴之道:權宜之計
六、勝訴之道:一箭雙雕
七、勝訴之道:雙管齊下
八、勝訴之道:順水推舟
九、勝訴之道:網開一面
十、勝訴之道:引蛇出洞
十一、勝訴之道:請君入甕
十二、勝訴之道:借雞生蛋
十三、勝訴之道:殺雞取卵
十四、勝訴之道:狐假虎威
十五、勝訴之道:死馬活醫
十六、勝訴之道:亡羊補牢
十七、勝訴之道:丟卒保車
十八、勝訴之道:移花接木
十九、勝訴之道:畫餅充饑
二十、勝訴之道:虛張聲勢
二十一、勝訴之道:里應外合
二十二、勝訴之道:借題發揮
二十三、勝訴之道:未雨綢繆
二十四、勝訴之道:投鼠忌器
二十五、勝訴之道:先發制人
二十六、勝訴之道:無事生非
二十七、勝訴之道:蕭規曹隨
二十八、勝訴之道:見風使舵
二十九、勝訴之道:假戲真唱
三十、勝訴之道:按圖索驥
三十一、勝訴之道:吹毛求疵
三十二、勝訴之道:攀龍附鳳
三十三、勝訴之道:投石問路
三十四、勝訴之道:大智若愚
三十五、勝訴之道:灌鹽術
三十六、勝訴之道:和為貴
特別說明
后記從《孫子兵法》到"律師兵法"
從傳統文化中探求律師勝訴之道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是中國古代兵法的集大成者,其價值遠遠超越了"奇技淫巧"的范疇,而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所蘊含的謀略智慧已經超出了軍事領域,早已被廣泛應用于政治領域、外交領域、市場競爭、企業管理、體育競技、教育教學等社會的各個層面,而將《孫子兵法》、《三十六計》中的智慧謀略應用于律師工作,楊培國律師應是及時人。
2006年,當時還在山東執業的楊培國律師根據自己案件、承辦法律事務的實踐經歷,根據《孫子兵法》的謀略原則,結合我國古代兵法《三十六計》,出版了我國及時部"具有其創新價值與探索意義"的"將《三十六計》移挪于現代律師職場的律師圖書"——《律政贏謀36》(見時任《中國律師》總編輯,現任《民主與法制》總編輯的劉桂明先生對《律政贏謀36》的書評"做律師需要謀略嗎?"一文),在律師行業引起了極大的反響。
教師出身、酷愛傳統文學的楊培國律師于2009年又出版了《四大名著與律師贏謀》,將四大文學名著的許多思想運用于律師事務所管理之中,為律師行業探尋律師事務所人性化管理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賀衛方教授在該書的推薦語中寫道,"(楊培國)對于四大文學名著的諳熟令人欽佩,更讓我驚奇的是,他有著極為豐富的聯想功夫,能夠把看似不相關聯的文學故事跟律師實踐以及律師事務所管理中的問題聯系起來,揭示了文學作品更為廣闊的社會價值"。
2009年底,轉所到北京執業的楊培國律師又出版了他的第三本著作《好律師的132條法則》,內容依然與傳統文化有關。該書采用對話體小說的形式,選用煮酒論英雄的方式"煮"茶論律師,用文學化的語言娓娓道來,總結提煉了做"好律師"的種種法則。江平教授對該書給予了高度評價,他在序言中寫道,"(該書)通過感性形式,表達理性思維,語言活潑,內涵厚重,既具有法律人的嚴謹性、邏輯性,又具有文化人的趣性、文學性,結合茶道,演繹律師之道,別出心裁,堪稱創新"。
筆耕不輟的楊培國律師,自2013年開始又著手編著《中小企業上市之道——創業板與新三板實戰指引》,結合自己長期對創業板和新三板的關注和研究,為企業上市提供法律指導。全國律協副會長、金融證券業務委員會主任、國浩律師集團事務所首席執行合伙人呂紅兵在該書序言中稱,"楊培國律師在我國民營企業國內創業板上市的非訴訟律師業務方面,已經達到了證券專業律師的層面和高度""用文學性、趣味性、形象性的語言,向受眾傳達出了楊培國律師嚴謹性、邏輯性、法律性的民營企業國內創業板上市的法律規劃、整體策劃、上市運作的專業智慧"。
作為《中小企業上市之道——創業板與新三板實戰指引》的姊妹篇,楊培國律師的這本《勝訴之道——律師訴訟策略與實戰案例》,再次將目光聚焦在了傳統文化上。本書分為兩個部分:及時部分為《民主與法制》雜志近年來刊發的題為"勝訴之道:楊培國律師訴訟策略訪談"的系列訪談,第二部分為楊培國律師運用兵法謀略對具體案例的分析。
楊培國律師認為,打官司如同打一場戰爭。戰爭的雙方需要人員、物資、外交、情報、謀略、武器等諸多要素,而打官司的雙方當事人也同樣需要人員、物資、外交、情報、謀略、操縱對方的要害"武器"(證據)等必不可少的要素。因此,這就不僅需要律師在打官司之前具有預測官司勝敗的"廟算"思維,還要有化腐朽為神奇、挽狂瀾于既倒,甚至把案件起死回生的智慧。
對此,楊培國律師認為,作為一個的律師,在訴訟時,不僅應該是當事人的法律保護人,更應該是為當事人贏得官司、實現權益保障而出謀劃策的軍師、將軍和戰士!在律師從事業務活動時,比較常用的謀略智慧有"廟算"、"知彼知己"的預測、掌握對方當事人訴訟心理、訴訟證據、訴訟背景的謀略;"以正合,以奇勝"的出奇制勝的謀略;"避實而擊虛"的重點突破的謀略;"勝兵先勝而后求戰"、"不打無把握之仗"的勝券在握的謀略;"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協調為上的謀略;"無所不用間"的調查取證謀略;"兵貴勝,不貴久"的省時節費的謀略,等等。
楊培國律師結合案例展示了他如何借鑒《孫子兵法》中的謀略智慧為自己的當事人打贏官司。其中,既有通過"激將法"化解鄰里糾紛的案例,又有采取"引蛇出洞"的謀略利用債務人的債務人引誘債務人現身的案例,也有利用"和為貴"的方法化解41年房屋產權糾紛的案例,還有采用"投石問路"的方式摸清野蠻妻子離婚態度順利打贏離婚訴訟的案例。
通過借鑒兵法謀略的智慧,為當事人打贏官司、爭取合法利益的案例,在本書中不勝枚舉。從這些案例中不難發現,楊培國律師在案件時并非單純從法律的角度就事論事,而是將兵法中的很多謀略運用于訴訟過程,想盡一切辦法,維護當事人的利益。這正體現了"功夫在詩外"的道理,律師工作本身就是一項綜合性服務,很多時候解決問題的能力比熟悉法條本身更重要,這也是檢驗一個律師綜合能力的重要標準。楊培國律師正是通過多年的執業歷練,以及對傳統文化的用心鉆研,將傳統文化中的智慧用于律師工作,一些具體謀略看似是"術"的運用,實則是大智慧,他在努力為當事人謀求勝訴之道。
此外,酷愛傳統文化的楊培國律師,不僅對兵家文化研究頗深,而且對儒釋道文化均有很深的研究,是一位傳統文化底蘊很深的律師。與楊培國律師結識多年,我從他身上看到了知識分子所具有的悲天憫人的濟世情懷和"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家國情懷。
來自孔孟之鄉的楊培國律師,具有我國傳統儒家文化"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文情懷。
2013年,楊培國律師和國內諸多國學學者設立"中華泰山老母文化網",并在全國首次提出了屬于我國傳統文化范疇、屬于我國道教文化范疇,并與媽祖文化并列的"泰山老母文化"的概念,并倡議設立"中華泰山老母文化節",這是楊培國律師在2005年10月向全社會倡議設立 "中國律師節"之后的又一個具有重大建設性、重大社會意義的創舉。
2014年初,楊培國律師籌建了為我國佛教組織、寺院、佛教信眾(佛教居士)以及佛教居士的家庭、企業提供專門法律服務的北京善士律師事務所,并積極推動北京市法律援助基金會設立了專門以我國佛教組織、寺院以及佛教界人士、佛教信徒包括佛教居士為法律援助對象的"善緣法律援助專項基金"。楊培國律師知道,他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希望通過搭建這樣一個平臺,聯合律師界的愛心人士,為我國佛教界提供專門的法律幫助,以此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踐行佛教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的宏愿。
大愛無疆。常懷慈悲之心的楊培國律師決心將善和愛傳遞下去。
培國律師是我的兄長,不論做人做事都是我學習的榜樣。培國兄堅持讓我作序,我自覺才疏學淺,滿心惶惑,盛情難卻,只好勉為其難,寫下幾句讀后感。希望培國兄為律師行業貢獻更多鴻篇大作,祝愿培國兄事業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是為序。
劉耀堂2014年5月 ……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是中國古代兵法的集大成者,其價值遠遠超越了"奇技淫巧"的范疇,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所蘊含的謀略智慧已經超出了軍事領域,早已被廣泛應用于政治領域、外交領域、市場競爭、企業管理、體育競技、教育教學等社會的各個層面,而將《孫子兵法》、《三十六計》中的智慧謀略應用于律師工作,楊培國律師應是及時人。
——《中國律師網》執行主編 劉耀堂
律師的訴訟謀略和兵法里的戰略戰術運用的是同一個思維規律,二者都是解決對抗性問題。培國律師的《勝訴之道》以《孫子兵法》等我國古典兵法為源泉,研究律師訴訟的謀略,慧眼獨具,自成一家,堪為律師同行運籌帷幄決勝法庭借鑒。
——河北浩博律師事務所主任 宋振江律師
律師不僅是法庭的辯士,還應是法庭外的謀士。疑難復雜案件的妥善解決,必定是嫻熟的法律運用與高超的謀略相互結合的結果,甚至在很多案件的解決過程中,謀略所起的作用遠大于法律本身。楊培國律師多年研習中國古典兵法,對謀略的運用獨具匠心,《勝訴之道》這本新著對于謀略運用于法律糾紛的解決作了生動而具體的闡述,值得律師同行、訴訟當事人以及對謀略感興趣的讀者評閱。
——北京策略律師事務所主任 謝會生律師
培國律師把律師謀略和我國古典兵法謀略進行有機結合,創造出了"律師兵法""三十六計",并用具體案例進行闡釋,獨樹一幟,意義非凡,值得我們律師同行學習。
——貴州輔正律師事務所副主任 陳會琪律師
培國律師的《勝訴之道》延用了他一貫的原創思想。不管是訪談形式,還是他自我創造的律師"三十六計",不僅讓人耳目一新,而且更讓人獲得勝訴的律師智慧。
——江西弘道律師事務所主任 劉光明律師
本書作者是以古為今用我國古代兵法為律師兵法而著名的我們山東籍律師。我相信,作者本書如其創新性專著《律政贏謀36》一樣,同樣會成為我們律師同行爭相借鑒我國古代兵法為律師兵法的獨創性著作。
——山東律苑律師事務所黨支部書記 趙世玉律師
一般,不太喜歡
這個商品不錯~
很喜歡的一套書,非常的精彩,內容很棒。推薦給大家。希望每個人都能閱讀。
這個書對我很有用,謝謝!
好書
好
建議不買,沒有實際內容。
非常好!靈活合理地借鑒古代兵家之道,對律師行業是個新鮮思路,有好思路就有好出路!
很好,尤其適合喜歡兵法的律師,很有意思,也很務實
本書從古代兵法的謀略中寅生現代律師的訴訟策略,在實踐中值得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