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篇全球美食精品蔡萃,發掘各地美食之源,搜集全球美食智慧,詮釋全新的“飲食概念”,演繹前衛的“飲食文化”,香港食神將邀您一同嘗遍世間美味。
一、中國美食
瓜子
糖蔥薄餅
涮羊肉
老北京一條街
壇根院食坊
招牌
護國寺小吃
面點煌
鴨王
吳越人家
圓苑酒家
福祿居
豬油拌面
新光酒家
奎元館
杭州張生記
甬城
王家沙
番薯煲
雅苑餐廳
養生館
豬雜餐廳
大同酒家
沙河大飯店
廣州酒家
廣州大食會
僑美
民間瓦缸煨湯館
原味
錦官城
深圳泮溪
巴蜀風
云南風味餐廳
老四川
廣州深圳大食會
洞庭魚頭王
新興飯店
水鄉居
老火湯
松皮雞
紅樹灣
翠竹園燒雞
建業酒家
鹵肉食譜
白玉蘭
潮州錁汁
饃
烤柴魚
過癮
過橋米線
匯泉王朝
青島大包
土筍凍
意面王
醬油膏
米粉
鉆石晚餐
福州菜
古月
烏魚子
臺灣炒米粉
味精精
六記粥面
明苑粥面
公雞
里斯本地帶餐廳
海灣餐廳
杏香園
二、世界美食
悲喜劇
野豬大餐
意大利早餐
那不勒斯薄餅
金獅
Ban Suan Thip
小插曲
回報
天下美味
價賤
美食
聽了流口水的小吃
源利
遇上
Ban Chiang
Cafe de Laos
泰國撈面
四季榴蓮
潮州糜
篤篤
又來萬壽宮
離開
雞飯醬油
菜
SHIRAZ
全鹿宴
哼尼餐
炭燒咖啡
比利時啤酒
Biltong
老福建
瓜子:
家政助理覺得很煩,因為我最近愛吃瓜子,雖然小心放在碟中,但還是弄得一地是殼。
我一分一秒都不肯放過,看電視已是一種把人變成傻瓜的事,還不做些其他的,對不起自己,吃瓜子再好不過了。
別擔心,我吃的不是當今市面上用礦物油炒的有毒黑瓜子,而是臺灣產的,臺灣人對食物很創新,他們用綠茶粉把白瓜子炒了,像一面吃瓜子,一面喝茶。
更高級的用凍頂烏龍。茶葉是整片的,混在白瓜子之中,打開瓶子,一陣茶香撲來。下了點鹽,吃完瓜子還可以把茶葉拿去泡茶,香香咸咸清清淡淡,另有一番味道。
最初吃的瓜子,是放在紙包之內,三分之二個信封那么大,封面上有兩條紅色的邊,中間寫著什么瓜子大王之類的文字。不見它已久,看看有沒有人復古包裝來賣?
關于瓜子的文章,沒有一篇比豐子愷先生寫的《吃瓜子》那么精彩,他把吃瓜子形容成中國人的國技。還描述了女人用蘭花手的吃相來得美妙,值得閱讀,收錄在《緣之堂隨筆》一書中。
吃紅黑瓜子的痛苦,在于用齒一咬,斷成兩瓣,用力剝也剝不開,有些一咬頓變成碎片,更難收拾。所以我吃黑瓜子時一定用個剝殼器,這把像小剪刀一樣的東西非常管用,把瓜子放進中間凹進去的部分,兩指輕輕捏著把手,即刻“的”的一聲,把瓜子整齊剝開,取其仁吃,有毒瓜子也難不了我。
也不知內地人是什么心態,假名牌、翻版光碟等等還不狠毒,至少沒傷到人體。瓜子用礦物油來炒會吃死人的,但又賺得多幾個錢呢?
要做壞事,找利益高的來做才像樣呀,比方說把礦物油滲進名牌化妝贗品中來賣,讓八婆們個個搽得臉腫,還能理解。
……
書的內容很好,看著就好像去吃啊,文字簡單平實~
這本書內容很少,也沒什么特別的看點,喜歡蔡瀾的可以買,不喜歡或一般喜歡的就不要買了。
薄薄的一本書,比我想象中的內容少,其他還不錯
一篇一篇的看下去,食欲大動。無疑是一本關于美食的地圖,很想有機會都去嘗試一下。
很好,象散文一樣的感覺,雖然不是教如何做菜,但是以后旅游就知道哪里有好吃的了
書應該是新書吧,但是封皮很邋遢,灰撲撲的。用濕巾擦也沒有用。內容是蔡瀾吃世界各地美食的經歷,感受,每篇都很短,一頁到一頁半吧。喜歡蔡的人可以做飯后閑讀。
一個個的文字帶來的是真實的人生體驗和復雜的味覺享受!!!可以放松心情 品味人生
可以欣賞到各地美食,但是由于有個人喜好在里面,比較偏南方人,尤其廣東人口味
蔡先生果然是超級美食家,懂吃、會吃、敢吃、還會做、給大家吃貨帶來快樂
幫同學買的 他很喜歡 一直再跟我講 美食 晚上是幾點 會很餓 都是這書鬧得 嘿嘿
正在看,文筆一般,分享一下香港食神的美味體驗
蔡瀾個美食專家,推薦的東西沒有什么好疑問的,絕對是一等一的好!
蔡瀾的書不錯,文筆簡潔,有自己的獨特個性與對美食的理解。
我喜歡美食,做美食報道,需要這樣的書。買來一看,果然也不錯,關鍵是價格很實惠。
各地美食如云,感嘆蔡瀾這般的境界,曾經滄海難為水...
對于我這個沒品位沒常識的入門者來說,這本書太合適了,一是彌補了常識,二是知道了和品的距離還有多遠,希望抱著要好好學習的態度來看這本書,但能不能天天向上還得看有多少機會來實踐了
遠沒有電視美食節目好,此類書差的,好的有三聯的那幾本。吃主兒
還行吧這種書只是可以隨手拿來看幾頁,不管從前面或是從中間看都沒問題。還是寫得比較有趣的。
蔡爺的作品,我始終認為寫吃的比寫玩的寫的更加好,寫日本寫的最出彩,推薦他的書
挺簡單也挺商業的,書里提到的很多地方都不算很平民,一般百姓應該是去不起的,但蔡瀾的一些作品本身就代表商業,如果有機會去那些地方,一定會去品嘗一下他提到的那些美食,總體來說還不錯,挺輕松的一本書,休閑時翻翻足亦。
小時候就很喜歡蔡瀾先生的《蔡瀾食尚》這個節目,他對美食的追求是我所向往的生活。書非常棒,寫得我垂涎無比,看著看著就肚子餓了。
蔡瀾的文章較為簡短,大概是做專欄趕著發表的原因。對食物的評價同樣直接,難以讓人有垂涎之感,不過食物這東西想描繪的繪聲繪色確實讓文字為難。蔡瀾可能是潮汕人吧,他對潮汕食品很有感覺,尤其是他小時吃過的,經常感嘆今不如昔或某一食物失傳了。他對香港的美食評價極高,但這本書中沒有具體介紹香港的美食,多是大陸和臺灣的。大陸的美食中,北京的食品并不太入他的法眼,反而是上海的食品得到他的青睞。臺灣的美食也是他的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