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版·2018教師招聘考試專用教材:學科專業知識小學語文》結合教師招聘考試小學語文筆試真題及考試要求,構架起以小學語文教學內容、小學語文學科專業知識與能力、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三個部分有機結合的知識體系,并在書中設置"考題再現、知識拓展、易錯提示、牛刀小試"等板塊,是一本專門針對教師招聘考試小學語文學科的教材。本教材條理清晰,結構嚴謹,從基礎、重要的考點出發,深入淺出地向考生講解各個知識點,使考生能透徹地理解知識點,從而爛熟于心。
因印刷批次不同,圖書封面可能與實際展示有所區別,增值服務也可能會有所不同,以讀者收到實物為準。
《中公版·2018教師招聘考試專用教材:學科專業知識小學語文》(一)本書是中公教育教師招聘考試研究院圖書研發團隊在深入研究各地歷年真題及考試要求的基礎上,緊隨考試形式變化,分析命題規律,優化圖書內容,將真題和考點緊密結合起來而編寫的。
(二)整體使用雙色設計,詳細講解重難點,層次分明。并在正文部分穿插考題再現、知識拓展、易錯提示等板塊,對教材要點進行必要的拓展延伸,便于考生鞏固提高。
(三)為了使考生能夠更直觀、詳細地了解真題,我們在部分考題再現的真題中配上了同步高清微視頻,考生通過掃描二維碼,即可觀看解析視頻,快速掌握作答技巧和答題要點。
(四)本書中設置了備考指導、牛刀小試等板塊,學練結合,有效提升考生的應考能力。
購買本書即可享有增值服務——中公移動自習室,核心考點輕松學、在線題庫任意練、考友圈答疑解惑、視頻直播免費看四位一體陪伴考生備戰。教材和歷年真題試卷搭配使用效果更佳!
及時章現代漢語
及時節現代漢語概述
第二節漢語拼音
第三節漢字
第四節詞語
第五節句子
第六節常見病句
第七節標點符號
第八節常用辭格
牛刀小試
第二章古代漢語
及時節古代漢語概述
第二節古代漢語基本原理
第三節古代漢語的修辭表達方式
第四節古詩詞曲知識
牛刀小試
第三章閱讀
及時節古代詩詞閱讀
第二節文言文閱讀
第三節現代文閱讀
牛刀小試
第四章寫作
及時節寫作基礎知識
第二節常用寫作體裁分析
第三節教師招聘考試常見作文題目的基本類型
牛刀小試
及時章中國古代文學
及時節中國古代文學現象、文學團體及文學流派
第二節中國古代文學作家、作品
牛刀小試
第二章中國現當代文學
及時節中國現當代文學現象、文學團體及文學流派
第二節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家、作品
牛刀小試
第三章外國文學
及時節外國文學現象與文學流派
第二節外國文學作家、作品
牛刀小試
第四章兒童文學
及時節兒童文學原理
第二節兒童文學文體論
第三節兒童文學作家、作品
牛刀小試
第五章文學理論
及時節文學概述
第二節文學創造
第三節文學作品
第四節文學鑒賞
牛刀小試
及時章《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相關內容
牛刀小試
第二章小學語文教學基礎知識
及時節小學語文教學方法
第二節小學語文教學評價
第三節小學語文教學反思
牛刀小試
第三章小學語文教學設計能力
及時節教學目標設計及教學重難點的把握
第二節教學內容的安排及課堂教學技藝
第三節課堂教學方法的使用及教學媒體的選擇
第四節教學過程設計
第五節板書設計
第六節教案寫作
牛刀小試
附錄一教師招聘考試要求熟記背誦的篇目
附錄二教師招聘考試古詩詞積累必背篇目
全國教師招聘筆試課程體系
全國教師招聘面試課程體系
中公教育·全國分部一覽表(419)
及時部分
小學語文教學內容
及時節現代漢語概述
一、現代漢語的含義
漢語是漢民族的語言。現代漢語既有多種方言,也有民族共同語。現代漢語是現代漢民族所使用的語言。通常有廣義與狹義兩種解釋。廣義的現代漢語指現當代以來漢民族使用的語言,包括民族共同語——普通話和方言;狹義的現代漢語則僅指普通話。
普通話又稱為現代漢民族共同語,它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是漢族人民在相互交往中普遍使用的一種通用語言。它是全體漢族人民間以及漢族和兄弟民族間,中國人和外國人之間的交際用語,是在同一民族內部通過長期相互交往,在方言的基礎上逐漸自然形成的。
二、現代漢語的特點
1.語音方面
沒有復輔音,元音占優勢,有聲調。
2.詞匯方面
漢語語素以單音節為基本形式;廣泛運用詞根復合法構成新詞;雙音節詞占優勢,同音語素多。
3.語法方面
語序和虛詞是表達語法意義的主要手段;詞法和句法結構基本一致;詞、短語和句子的結構原則基本一致;量詞十分豐富,有語氣詞。
三、現代漢語語音概說
(一)語音的性質
語音是人類說話的聲音,是有意義內容的語言成分的外部形式,或者說是語言的物質外殼。語音具有物理屬性、生理屬性和社會屬性,其中社會屬性是其根本屬性。
(二)語音的單位
1.音素
音素是構成音節的最小單位或最小的語音片段。它是從音色的角度劃分出來的。一個音節,如果按音色的不同進一步劃分,就會得到一個最小的各有特色的單位,這就是音素。例如,"爸"(bà)從音色的角度可以劃分出"b"和"ɑ"兩個不同的音素。"刊"(kān)可以劃分出"k、ɑ、n"三個音素。
2.音節
音節是語音的基本結構單位,是自然感到的最小語音單位,發音時發音器官肌肉緊張一次就形成一個音節。一般有兩拼音節、三拼音節、整體認讀音節、自成音節四種。音節由一個或幾個音素組成。一般來說,一個漢字的讀音就是一個音節。漢語中有些比較復雜的音節的韻母包含韻頭(又叫介音)、韻腹(又叫主要元音)和韻尾三個部分。
整體認讀音節
現代漢語中,整體認讀音節是指添加一個韻母后讀音仍和聲母一樣(或者添加一個聲母后讀音仍和韻母一樣)的音節(yuɑn比較特殊)。整體認讀音節共16個,分別是:zhi、chi、shi、ri、zi、ci、si、yi、wu、yu、ye、yue、yuɑn、yin、yun、ying。
3.聲母、韻母、聲調
聲母、韻母、聲調是普通話音節的三個構成要素。
4.音位
音位是一個語音系統中能夠區別意義的最小語音單位,也就是按語音的辨義作用歸納出的音類。
四、詞匯的發展變化
1.新詞的產生
社會不斷地發展,新事物不斷地涌現,人們需要認識指稱這些新事物,就要給它命名,以滿足交際的需要,于是產生了新詞。同時社會的發展變化,提高了人們的認識能力,人們對已知的事物加深了認識,發現了前人所未知的新特點,為了記錄和指稱這些新認識,也要創造新詞,如"火箭、衛星、電視機、計算機、軟件、遙感、質子、中子、電子、離子、凝聚力、力度、透明度"等。此外,在現代漢語中,由于詞的雙音化的發展趨勢的要求,單音節詞或多音節短語在交際中取得了新的雙音節形式,也為語言增加了新詞。
2.舊詞的逐漸消失和變化
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一些標志舊事物、舊觀念的詞語,有的逐漸在語言中消失了,有的逐漸縮小使用范圍。例如:丫鬟、童養媳、變工隊、鋤奸隊、堡壘戶、堡壘村等。
但有的舊詞詞義增多了,這是由于人們利用舊詞指稱新事物、新認識的緣故。例如:"產前、產后"兩個詞,近年來就分別增加了"產品生產前、產出后"的意義。
隨著人們觀念的變化和人際關系及體制的變化,一些一度退出人們日常交際活動的詞語,又重新出現了。如"太太、小姐、夫人、先生、鄉長、當鋪、紅包"等。
3.詞義的演變
詞義演變的途徑,有下列幾種:
(1)詞義的擴大:擴大舊詞所概括的對象的范圍。
(2)詞義的縮小:縮小舊詞所概括的對象的范圍。
(3)詞義的轉移:表示甲類對象的詞轉用指稱與之有關的乙類對象。
此外,還有詞的感情色彩的轉移,褒義轉為貶義或貶義轉為褒義,或轉移為原義的反面。如稱小孩子為"小鬼"以表示親昵,把不聽話的孩子或嬌生慣養、脾氣很壞的孩子叫"小祖宗"。
五、現代漢語方言
方言雖在一定的區域內流行,但本身也有一套完整的系統。方言都具有語音結構系統、詞匯系統和語法結構系統。漢語方言的差異表現在語音、詞匯、語法等各個方面,其中語音的差異較大,詞匯的差異次之,語法方面的差異最小。
我國方言比較復雜,漢語方言可以分為七大方言區:北方方言、吳方言、湘方言、贛方言、客家方言、閩方言和粵方言。
第二節漢語拼音
一、字母
《漢語拼音方案》是用拉丁字母拼寫現代漢語普通話語音的方案。1958年2月11日由及時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批準頒布。它包括字母表、聲母表、韻母表、聲調符號和隔音符號五項內容。其中,字母一共是26個,詳見下表:
表1-1-1漢語拼音字母表
二、聲母
聲母,是使用在韻母前面的輔音,跟韻母一起構成一個完整的音節。漢語拼音方案中一共有21個聲母,詳見下表:
表1-1-2漢語拼音聲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