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漫長的歷史軌跡,從生命體驗中感悟文學之魂,這是我們閱讀古典散文的關鍵。如果有24小時你真的讀進去了,你的境界、層次、品味也就跟著上去了。
這說起來好像挺玄,其實也簡單——"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如果能將這些千古流傳的名篇佳句融入心中,烙于腦中,反復吟詠體會,不怕不懂古人心。
把古典散文的絕句精華和寫作結合,是學習寫作者應該孜孜以求的目標。這些絕句精華如果引用得好,常常能起到一句勝千句的作用。在寫作中如果能恰到好處地引經(jīng)據(jù)典,一定會為自己的文章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一言以蔽之"的語言表達能力,是語言交流的資本。本書讓我們次感受這種"學"與"用"相結合的妙處,從中國古典散文里掘其精華,有助我們有效地口抒我言,筆抒我意。
及時篇修身篇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見義不為,無勇也……………………………………
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jié)謹度,滿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人至矣
所貴于天下之士者,為人排患、釋難、解紛亂而無所取也…………………………………………………
蓋文王拘而演《倜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僦難》《觚憤》;《詩》三百篇,大抵圣賢發(fā)憤之所為作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大凡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此自然之理也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悟已往之不誄,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禮之用,和為貴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第二篇惜時篇
子在川上日: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今日不為,明日亡貨,昔之日已往而不來矣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郤,忽然而已
東隅已逝,桑榆未晚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時之余
白日之不與吾謀兮
圣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
一日一錢,千日一千,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大禹圣者,乃惜寸陰。至于眾人,當惜分陰
第三篇進學篇
君子日:學不可以已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諸生業(yè)患不能精,無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無患有司之不公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
吾資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學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與庸也。
吾資之聰,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棄而不用,其與昏與庸無以異也。
是故聰與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聰與敏而不學者,自敗者也。昏與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
昏與庸而力學不倦者,自力者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圣人無常師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
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
賢于己者,問焉以破其疑;不如己者,問焉以求一得;等于己者,問焉以資切磋學有未達,強以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則終身幾無可問之事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第四篇仁愛篇
第五篇立志篇
第六篇審勢篇
第七篇增益篇
第八篇行為篇
及時篇修身篇
岳陽樓記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耶。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
寸牘片紙,卻足以熔鑄感性的濃度,知性的密度,思想的深度,哲學的亮度。一卷在手,隨性瀏覽,如清風撲面,明月當頭,良朋在座,燈火照人。 ——柯靈(散文作家) 你想做一個高素質的現(xiàn)代人嗎?從這些千古流傳的名篇佳文中,可以讀出做人的滋味,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