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叢書為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商務印書館王云五主編《萬有文庫》之子系,奉獻給廣大國學愛好者。原叢書共60種,考慮到難易程度、四部平衡、篇幅等因素,在廣泛征求專家意見基礎上,現刪減為34種30冊,基本保留了原書的篇章結構。因應時勢有極少量的刪節。原文部分,均選用通用、版本全文校核,參以校訂者己見做了必要的校核和改訂。為閱讀的通順、便利,未一一標注版本出處。注釋根據原文的結構分別采用段后注、文后注,以便讀者省覽。原注作了適當增刪,基本上保持原文字風格,之乎者也等虛詞適當剔除,增刪力求通暢、易懂,避免枝蔓。典實、注引做了力所能及的查證,但因才學有限疏漏可能在所難免。
原書為繁體豎排,現轉簡體橫排。簡化按通行規則,但考慮到作為國學讀物,普及知識亦在情理之中,故而保留了少量通假字、繁體字、異體字,一般都出注說明,或許亦可增加讀者的閱讀興趣和擴大知識面。生僻、多音字作相應注音,原反切、同音、魏妥瑪注音,均統一改現代漢語拼音。
原選注者:
莊適(1885―1956),字叔遷。日本早稻田大學師范部畢業生,早期在上海商務印書館工作,我國及時套小學國文課本的主要編輯者。
唐敬杲(1898―1982),字旦初,漕河涇鎮人。1915年(民國4年)考入上海商務印書館,任編譯員17年。1971年,參加編寫《辭?!?。唐敬杲畢生從事辭書編寫和日文翻譯,參與編著有《新文化辭書》、《學生國學叢書》等,未出版的有《古書異義大辭典》稿。
臧勵和(1875-?),江蘇武進人,字伯綸,又字博紀,別號嘯云仙史,民國詞典編纂學者。清末舉人少有才名,與謝觀、陸爾奎、方毅為民國初年之文字改良運動中有名的"武進四杰"。后至上海,在商務工作,參與《中國人名大辭典》、《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韓愈文》、《漢魏六朝文》、《戰國策》、《中國人名大辭典》、《新體中國地理》等書編纂。
校訂者:
司馬朝軍:武漢大學傳統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
余欣然:湖北教育出版社高級編輯
宋史老泉先生傳略
宋史東坡先生傳略
宋史潁濱先生傳略
老泉文
六國
項籍
樂論
諫論上
諫論下
管仲論
上韓樞密書
上歐陽內翰書
族譜引
木假山記
送石昌言使北引
仲兄文甫字說
名二子說
東坡文
前赤壁賦
后赤壁賦
始皇論
伊尹論
留侯論
論養士
論隱公里克李斯鄭小同王允之
論項羽范增
策別訓兵旅三
超然臺記
石鐘山記
方山子傳
表忠觀碑
潮州韓文公廟碑
徐州蓮花漏銘
文與可飛白贊
上王兵部書
答李端叔書
祭柳子玉文
祭歐陽文忠公文
潁濱文
上樞密韓太尉書
武昌九曲亭記
黃州快哉亭記
六國論
漢文帝論
君術策第五道
代三省祭司馬丞相文
御將者,天子之事也;御兵者,將之職也。天子者,養尊而處優,樹恩而收名,與天下為喜樂者也。故其道不可以御兵。人臣執法而不求情,盡心而不求名,出死力以捍社稷,使天下之心,系于一人,而己不與焉。故御兵者,人臣之事,不可以累天子也。今之所患,大臣好名而懼謗;好名則多樹私恩,懼謗則執法不堅,是以天下之兵,豪縱至此,而莫之或制也。
頃者狄公在樞府,號為寬厚愛人,狎昵士卒,得其歡心。而太尉適承其后。彼狄公者,知御外之術,而不知治內之道,此邊將材也。古者兵在外,愛將軍而忘天子;在內,愛天子而忘將軍。愛將軍所以戰,愛天子所以守。狄公以其御外之心,而施諸其內,太尉不反其道,而何以為治?或者以為兵久驕不治,一旦繩以法,恐因以生亂。昔者郭子儀去河南,李光弼實代之,將至之日,張用濟斬于轅門,三軍股栗。夫以臨淮之悍,而代汾陽之長者,三軍之士竦然如赤子之脫慈母之懷,而立乎嚴師之側,何亂之敢生?且夫天子者,天下之父母也;將相者,天下之師也。師雖嚴,不敢以怨其父母;將相雖厲,不敢以咎其君,其勢然也。天子者,可以生人,可以殺人,故天下望其生。及其殺之也,天下日:是天子殺之!故天子不可以多殺。人臣奉天子之法,雖多殺,天下無所歸怨,此先王所以威懷天下之術也。
……
隨手翻翻還不錯,雖然想看更多的策論。。。
好
很好
當當做活動的時候買的。性價比比較高。非常好的圖書。
好
正版,性價比高
一本質量很好的好書,不錯
一本質量很好的好書,不錯
喜歡前面的三蘇的傳記!薄薄的一本,適合青少年閱讀!價廉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