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以女性為主人公的抒情文學的代表作品:沈復《浮生六記、冒襄《影梅庵憶語》、陳裴之《香畹樓憶語》和蔣坦《秋燈瑣憶》,用凄美的文字、纏綿的筆調敘述了他們與聰慧美麗、才華橫溢而又過早逝去的亡妻或妾的伉儷情深、繾綣愛戀……
國學經典叢書 名家注譯本
憶語體散文在小品中可謂獨樹一幟,它以我國古代文學作品因囿于禮教之故而絕少涉及的男女情愛為主題,作者通過追憶與其妻(妾)之間感情生活、日常瑣事、游歷記趣等來表達對美好愛情的禮贊,抒發對亡妻(妾)的懷念,蘊涵著對自我價值的追求和認可。文章不拘格套,獨抒性靈,深入靈魂深處地對自我內心情感進行解剖,透露出了作者強烈的主體抒情意識,在內容上對婚后閨閣情趣細膩真摯的描繪及對婚前愛情大膽直接的表露在文學史上都極為罕見。
正如《紅樓夢》作者曹雪芹對女性毫不吝嗇的贊美一樣,憶語文人們對追憶對象也是贊賞有加,嘆服不已,對女性的文學創作和才情進行了充分的肯定,用自然的筆調塑造出理想的女性伴侶形象,體現出了獨特的女性關注意識。從文學發展的角度看,憶語體散文既是明清文學中的一種特殊文體,又是明清文學發展的一個側面,它一定程度地反映了當時士人的生活風貌、文學思潮的變遷,以及封建社會末期婚姻家庭狀況,具有獨特的文學價值。
沈復 (1763年—1825),字三白,號梅逸,清乾隆二十八年生于長洲(今江蘇蘇州)。清代文學家。著有《浮生六記》。
浮生六記001
影梅庵憶語117
香畹樓憶語149
秋燈瑣憶183《浮生六記》英譯自序206重印《浮生六記》序210
余生乾隆癸未乾隆癸未:清乾隆二十八年,即公元1763年。冬十一月二十有二日,正值太平盛世,且在衣冠之家衣冠之家:官紳之家。,居蘇州滄浪亭畔,天之厚我,可謂至矣。東坡云:“事如春夢了無痕”,茍不記之筆墨,未免有辜彼蒼之厚。因思《關雎》冠《三百篇》《三百篇》:《詩經》的代稱。《關雎》是《詩經》的及時篇,內容乃歌頌男女之間的愛情。之首,故列夫婦于首卷,余以次遞及焉。所愧少年失學,稍識之無,不過記其實情實事而已。若必考訂其文法,是責明于垢鑒矣。
余幼聘金沙于氏,八齡而夭;娶陳氏。陳名蕓,字淑珍,舅氏心余先生女也。生而穎慧,學語時,口授《琵琶行》《琵琶行》:唐朝詩人白居易的長篇敘事詩。,即能成誦。四齡失怙失怙:失去父親。,母金氏,弟克昌,家徒壁立。蕓既長,嫻女紅,三口仰其十指供給,克昌從師修脯修脯:干肉。即古代入學時學生送給老師的禮物。無缺。一日,于書簏書簏:裝書用的竹箱。中得《琵琶行》,挨字而認,始識字。刺繡之暇,漸通吟詠,有“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之句。
余年十三,隨母歸寧,兩小無嫌,得見所作,雖嘆其才思雋秀,竊恐其福澤不深,然心注不能釋,告母曰:“若為兒擇婦,非淑姊不娶。”母亦愛其柔和,即脫金約指締姻焉。此乾隆乙未七月十六日也。
是年冬,值其堂姊出閣,余又隨母往。蕓與余同齒而長余十月,自幼姊弟相呼,故仍呼之曰淑姊。
時但見滿室鮮衣,蕓獨通體素淡,僅新其鞋而已。見其繡制精巧,詢為己作,始知其慧心不僅在筆墨也。
其形削肩長項,瘦不露骨,眉彎目秀,顧盼神飛。惟兩齒微露,似非佳相。一種纏綿之態,令人之意也消。
索觀詩稿,有僅一聯,或三四句,多未成篇者。詢其故,笑曰:“無師之作,愿得知己堪師者敲成之耳。”余戲題其簽曰“錦囊佳句”錦囊佳句:相傳唐代詩人李賀每次外出,都背一錦囊,途中想到佳句,即記下投入囊中。李賀年僅二十七歲而卒,故下文說“壽夭之機此已伏矣”,暗示蕓姊壽命不長。,不知夭壽之機此已伏矣。
是夜送親城外,返,已漏漏:古代計時用的漏壺。漏三下,即凌晨三點。三下,腹饑索餌,婢嫗以棗脯進,余嫌其甜。蕓暗牽余袖,隨至其室,見藏有暖粥并小菜焉。余欣然舉箸,忽聞蕓堂兄玉衡呼曰:“淑妹速來!”蕓急閉門曰:“已疲乏,將臥矣。”玉衡擠身而入,見余將吃粥,乃笑睨蕓曰:“頃我索粥,汝曰‘盡矣’,乃藏此專待汝婿耶?”蕓大窘避去,上下嘩笑之。余亦負氣,挈老仆先歸。
自吃粥被嘲,再往,蕓即避匿,余知其恐貽人笑也。
至乾隆庚子正月二十二日花燭之夕,見瘦怯身材依然如昔,頭巾既揭,相視嫣然。合巹合巹:舉行婚禮。后,并肩夜膳,余暗于案下握其腕,暖尖滑膩,胸中不覺怦怦作跳。讓之食,適逢齋期,已數年矣。暗計吃齋之初,正余出痘之期,因笑謂曰:“今我光鮮無恙,姊可從此開戒否?”蕓笑之以目,點之以首。
廿四日為余姊于歸于歸:出嫁。,廿三國忌不能作樂,故廿二之夜即為余姊款嫁,蕓出堂陪宴。余在洞房與伴娘對酌,拇戰輒北拇戰輒北:劃拳總是輸。,大醉而臥,醒則蕓正曉妝未竟也。
是日親朋絡繹,上燈后始作樂。廿四子正,余作新舅送嫁,丑末歸來,業已燈殘人靜,悄然入室,伴嫗盹于床下,蕓卸妝尚未臥,高燒銀燭,低垂粉頸,不知觀何書而出神若此。因撫其肩曰:“姊連日辛苦,何猶孜孜不倦耶?”
蕓忙回首起立曰:“頃正欲臥,開櫥得此書,不覺閱之忘倦。《西廂》《西廂》:元王實甫著,寫張生與崔鶯鶯的愛情故事。明清時期曾是禁書,也是青年男女的愛情啟蒙讀物。之名聞之熟矣,今始得見,真不愧才子之名,但未免形容尖薄耳。”
余笑曰:“唯其才子,筆墨方能尖薄。”
……
很期待這本書,內容還是豐富,不過紙質摸上去有點粗糙,有味道,總體來說,還是不錯的
還可以吧,我只是粗略看了一下。因為當時買了另一本有譯文的,發現也有原文,卻排版好一點,所以看時以另一本為主了
書還可以,不過書的背面上“***國學大師傾情推薦”等字讓人看著比較不舒服(強迫癥,請原諒)
紙張質量一般。說是精裝版,但是紙張質量應該還沒達到。不過看看也不錯了。忽略質量,這本內容不錯。值得一看。
非常喜歡的書,買來收藏,物流也快,這次購物感覺不錯
這書非常不錯,注析詳實,讀來易懂,是一個不錯的版本,美中不足,紙張稍有點糙。
這個系列的書印刷排版真的很棒,很喜歡。書很輕,物流很快!沒有什么缺陷的地方。
作為小品文里面特別出色和出名的,真的很喜歡這本書,終于買到了。很好讀很喜歡!!!
浮生六記(國學經典叢書·名家注評本)閑暇必備書之一也。。。
不錯不錯,電視上看到汪涵推薦的,就買來看看咯。那樣的愛情在現在幾乎看不到了吧。
文本自不必評說。版本設計裝幀印刷很好。值得信賴!
這本書絕對是一本好書,裝幀精美。但你的文言文基礎必須好!雖然有注釋,但不多!有的地方要靠上下文的語境來猜。
粗粗看過質量沒發現問題,具體的得讀的時候才能感覺到,再追加。
喜歡這種文言版的,不喜歡譯成白話文的。讀那種文章就像吃別人替你用嚼碎的飯……
這本書沒有浮生六記翻譯,但是挺好一點就是有影梅香還有另外兩篇,紙張可能沒那么好
很不錯的書,印刷包裝都很好,就是運輸過程中有個角壓變形了
內頁印刷值得吐槽。這個不用注釋也能大致讀懂,死摳字詞的話注釋是不夠的。
其中的文言不難懂,稍有注釋,恰到好處,不錯。惟一讓我驚訝的,浮生六記只占116頁,全書有216頁。剩下的都是其他人的著述。
這本書好有趣的,逐個看下來就是想象中那種可愛的生活方式。適合空下來的時間細細品味。包裝塑封嚴密
建議將塑料袋包裝換成紙箱包裝快遞,因為塑料袋包裝的硬面書皮書幀都有摔痕、壓痕!
這么多書,都是讀書節買的。收到后簡直興奮。有些書還是沒搶到,打算下次節日提前放入購物車。裝幀很好,很好很好都很好。
除了浮生六記 還有影梅庵憶語等書 很滿意啊啊啊啊啊
封了塑料膜,但是封面上面還是有一點點污漬,雖然比較小但還是一直挺在意的。里面除了浮生六記還有另外兩篇,之前沒有聽說過。物流還是給力的~習慣性5分
很喜歡這本書,精裝本,字體大小合適,而且浮生六記是全本,雖然后兩記其實已經散佚,今人多認為是偽作,但我覺得也很不錯。這本書除了收了《浮生六記》,還另外收了兩本,都很雋永清逸。
挑來挑去,選的這個版本。適合喜歡古文的人讀,沒有長篇大段的翻譯,而且其中不只收錄了浮生六記
此書中不僅收錄了浮生六記,兼而收錄了影梅庵憶語、香畹樓憶語及秋燈瑣憶,真摯的情感夾藏在字里行間,昔人的音容笑貌歷歷在目,附在篇末的賞析也令我們得以與作者產生更為深刻的共鳴。
挺好的~躁人之辭多 吉人之辭寡,無事少說話,不如多看書。
不錯,無障礙閱讀有點過,還是需要些古文基礎才能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