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講述語文是一門怎樣的功課?學習國文該讀些什么書,怎樣讀書看報、怎么講故事,怎么進行辯論,鄰里故事會的表達等,教給孩子怎么使用語言,與人進行交流溝通等。葉圣陶先生深入淺出,用通俗的語言,簡單的例子,采用對比的手法,有的甚至畫圖說明。既有各方面的知識又有學習方法,指導孩子如何學好語文。更為難得的是,書中插入了大量豐子愷先生的兒童漫畫作為插圖,使這套書在知識性之外,增加了趣味性和欣賞性。
葉先生1912年開始杏壇生涯,1930年底在開明書店做編輯工作時開始編輯語文書籍和兒童故事書。由葉圣陶先生編撰的上海開明版國語讀本,至今仍為很多人所欣賞。在教學和編輯之余,先生還筆耕不輟,寫下了大量兒童文學作品,深受小讀者們的喜愛,影響了一代又一代孩子的成長。
憑借豐富的教學實踐和寫作經驗,先生留下的《作文論》、《語文隨筆》等等著作多角度多側面地介紹語文知識和寫作技巧,通過實例講述學習語文和寫作的成功訣竅和失敗的根源,無不體現出深厚扎實的理論學養和親切樸實的教學思想。為提高今天的小學生們的語文水平和動手動腦的綜合能力,提高孩子們的閱讀的興趣,培養他們的審美能力,我們經葉圣陶先生的后人授權,從葉先生的《作文論》、《語文隨筆》等經典著述中,選編出適合今天日小讀者閱讀的部分內容,重新匯編為這套"大師教我學知識"。葉先生當年提出的問題,倡導的方法,解決的方案,都具有普遍性和針對性,時至今日,依然有著鮮明的現實意義和借鑒意義。
全書采用全彩印刷,除了原有少量插圖以外,插入了許多豐子愷先生的一些精美兒童漫畫。豐子愷先生曾經多次為葉圣陶先生的著作配圖。二人的合作珠聯璧合,受到廣泛贊譽。
葉圣陶(1894—1988),原名葉紹鈞,字秉臣,我國現代著名文學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是文學研究會在創作上最有成績的作家,也是五四時期除魯迅之外最重要的現實主義小說家。1923年創作了我國及時部童話集《稻草人》,其中,《小白船》是他的及時篇童話,表達的是"愛"和"善"的理想主義。1928年創作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及時部長篇小說《倪煥之》。他的其他作品還有:短篇小說集《隔膜》(1922年,他的及時本短篇小說集)、《火災》(1923年)、《線下》(1925年)、《城中》(1926年)、《未厭集》(1928年)等。此外,葉圣陶還有著長期的編輯生涯,編輯過多種語文教育刊物和幾十種中小學語文教科書,撰寫過十多本語文教育方面的論著,為語文教育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語法修辭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呢?
(1)用詞方面
語言好像一幢房子,詞好像磚和木頭。房子是用磚和木頭蓋起來的,語言是用詞組織起來的。用詞要恰當,不要用那些模糊的詞,要用表達意思最的詞。比如說,這一把茶壺,我說它的形狀是圓的。這是不是對呢?不對。說圓茶壺就會使人家想到像皮球一樣。像皮球一樣的茶壺是少見的。
我們講到的大多是客觀的東西。比如這把茶壺,要把它講清楚,就要用恰當的詞。讓人家聽了,雖然沒看見這把茶壺,可是像看見了一樣。就是你自己的情感,也可以當作客觀的東西,看應該用什么詞把它說出來才恰當。比如說,"我非常愉快"。當時的情感確是這樣,那么只講"愉快"就不夠,得加個"非常"。又比如說,"我悲哀得很"。當時的情感確是這樣,那么只講……
"悲哀"就不夠,得加個"得很"。把客觀的東西和你所用的詞對照一下,就能知道用得恰當不恰當。這跟說話寫文章的態度有關系。有的人自己心里先有一套程式,例如春景一定是桃紅柳綠,而不管那時候的客觀情況怎樣。應該對準客觀的東西說話。你說香山,就把香山說出來。你要寫頤和園,就一定不要借北海的光。看清楚什么地方,說什么地方。你要寫"五一"、"十一",你就要到天安門廣場去看一下,你當時有什么感覺,有什么感想,就把這些作為客觀的東西寫出來。
用詞恰當怎么來的呢?靠自學,靠查詞典。我們從小到大,因為生活經驗的擴大,對于一個詞的了解會逐漸豐富起來。還有些抽象的詞,它的涵義要在生活中去體會。查詞典,能幫助我們弄清楚一個詞在什么地方可以用,在什么地方不可以用。
現在報紙上和廣播里還免不了有念起來不上口、聽起來不入耳的語句。例如"步X X的后塵"。這句話沒有文言修養的人不了解。放在廣播里面講,有文言修養的人也要想一想才能聽出是什么意思。這種文言的詞語少說為妙。
方言詞好是不用。方言詞很多人不懂得。比如在我們家鄉,有一個詞叫"日逐",意思是"每天",《儒林外史》上用過它。說這種方言的人看了懂,別地人看了就不懂。我們寫東西不是專給同鄉人看的。
還有一種不好的傾向,是自己造詞。說話用詞好比用鈔票,鈔票不能自己造。自己造鈔票是犯法的。生造詞雖然不犯法,卻使人家模糊。我看到過一首詩,里面用了這樣一個詞——"聊寞",算是"無聊寂寞"的意思。這樣生造詞是很不好的。
那么,是不是只能永遠使用已有的詞呢?不是的。隨著語言的發展,要出現越來越多的新詞。詞是可以造的,但是要看造出來的詞起什么作用。用出去之后,大家覺得你這個新造的詞有作用,跟著來用,那就通行了。詞是要配搭著使用的。比如,動詞跟名詞配搭,"打倒敵人","克服困難"`"取得勝利"……這些都是兩個詞配搭起來的,而且都配搭得很恰當。比照著"取得勝利"說"取得失敗",就不行,只能夠說"招致失敗"。反之,如果說"招致勝利",也是不行的。現在的報紙、雜志上,人們的口頭上,用詞配搭不適當的常有。這個毛病必須去掉。
(2)造句方面
造句越自然越好,不要裝腔作勢,擺出一副架子,用一些不同于平常說話的調子。我們經常受到一些外來的影響,比如從外語中學來了如下的說法:兩件事情絕不相同,就說"這件事情與那件事情毫無共同之點"。兩件事情關系密切,就說"這件事情跟那件事情是分不開的"。這兩個說法漢語里本來沒有,采用這兩個說法,可以豐富我們的表達方式,當然好。但是,說到兩件事情絕不相同,一定要說"毫無共同之點",說到兩件事情關系密切,一定要說"是分不開的",這就不自然,有的時候不必要這樣說。如果說"毫不相同",說"關系很密切",就很自然。不要故意這樣說表示我能夠從外國吸收一些新鮮的說法。新鮮的說法如果用濫了,反而討厭。比如吃東西,山珍海味吃多了,就覺得厭了,還是青菜豆腐吃不厭。所以,寫文章跟平常說話一樣,一定要自然。
造句要用最妥帖、最恰當的句式和虛詞。這在說話和寫文章時都很重要。我們的話里有許多沒有實際意義的詞,比如,"因為""所以""但是"……這些都是虛詞,虛詞很重要,不能亂用。我們經常聽到有些人亂用虛詞,像"所以因此"這兩個詞,只要用一個就夠了,但是,把它們連在一起用,幾乎成了傳染病,好像不這樣說就不對似的。
怎樣注意用虛詞呢?就要研究平常說話是怎樣說的。假如你的說法跟平常說法不大一致,就有些問題了。平常不說"所以因此",為什么作報告的時候要說呢?又如"雖然""但是",平常說話用得很少,為什么寫文章就要用呢?這些問題都需要注意。工人、農民說話,很少用"雖然""但是"之類的詞,也能把意思表達得很好。知識分子就要擺出一副架子,左一個"雖然",右一個"但是",文章里只看見這些東西。尤其是文藝作品,用了那么多虛詞,藝術性至少要減低一半。
文章中多用長句,恐怕也是一個毛病。報紙上短句不常見,長句常見。意思復雜不能斷開的,那只好長,有的不必要那樣長,就可以分成幾句說。我手邊沒有現成例子,大家有興趣的話,翻翻報紙,就可以看到許多長句。凡是可以分成幾句說的,就不要寫成一個長句。
說話有種種格式,如"在……時候""除……以外",都是格式。長句的長,往往由于運用這些格式拉成的。比如"在……時候"中間加上幾十個字,等你從"在"看到"時候","在"已經忘了。這說明寫文章的人只管自己,不管別人;愛怎么寫就怎么寫,你要看明白就得自己留心。其實寫文章應該為讀者著想,碰到這些地方,總要想點辦法,使人家不太吃力,更要使人家不發生誤會。
現在長句很流行。是不是可以發起一個運動,大家來寫短句,說話也說短句。一個長句分成幾個短句,看起來,聽起來都不費力。這對讀者、聽者是有好處的。
葉圣陶有"的語言藝術家"之稱;豐子愷是中國漫畫及時人。 葉圣陶先生是中國文藝界、教育界的老前輩,他為人敦厚,彬彬有禮。著名詩人臧克家曾經說過:"溫、良、恭、儉、讓這五個大字是做人的一種美德,我覺得葉老先生身上兼而有之。" ——臧克家
超贊超贊的書,試著買的,因為網上的版本太多啦!但這個試買沒有買錯,每首詩有注解、譯文、解析等,書中還有一些很美的插圖,讓孩子自己看都能一目了然、喜歡上詩詞,值得購買!
老客戶!不錯!
覺得對孩子學習語文有幫助就買了
通俗易懂,觀點獨特,實用,封面精美
希望加強包裝
很好,對學習很有幫助
紙質很好,印刷很正,整體感覺很不錯
大家的作品,哪來的理由不滿意?,給全5分。
寫得很不錯,給了許多幫助
好書對孩子有幫助
不錯…兒子看著很喜歡,書很適合小孩子看
好書分享啊
看評論買的
語言樸實,具有指導意義,大人孩子都能看,好書。
包裝精美,內容豐富,性價比高,紙張也很好,字體也大,看起來很是舒服
很好。孩子喜歡看。
孩子看到后,第一句話說的就是,葉圣陶是個很的厲害的人,這本書一定很不錯
很好很有意思的書,值得一看!
很好的書!
如果學語文是為了與人交流,那么讀書,則是為了在言語間添些文采。
只能說寫的真好思維清晰條理分明。
別人推薦的說好,可能自己水平有限,看不懂大師的東西
太超值了,非常喜歡,下手要快,哈哈,以后經常關注
寶貝非常滿意.包裝也特別認真.書質量和書店買的一樣以后一定會繼續關注的
書是挺好,但內容是多年前的語言描述,因此不是很吸引人。一會就粗略看完了。
這本書不太滿意,內容很好,就是書發過來的時候感覺臟兮兮的,不太干凈!
深入淺出,語言易懂,家長和孩子一起看,一起學習。
分層次道出了學習語文的 要義,好書,是個小學生閱讀
因為是葉圣陶的書,所以毫不猶豫拿下。不打折也要買。
很好,很受益!喜歡陶老的教育理念,打算把他的書都收入囊中!太棒了
為啥我沒早點讀到這本書呢,正是太強大了,讓我對語文這個學科,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葉圣陶老先生的書,不僅告訴孩子怎樣學語文,怎樣講故事,怎樣在圖書館里看看書,怎樣讀報等等知識,還能欣賞到豐子愷先生好玩有趣的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