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4月11日
內(nèi)布拉斯加州奧馬哈市
木蘭花旅館
致有關(guān)人士:
我叫威爾弗雷德·勒蘭德·詹姆斯。我寫這封信坦白交代本人的罪過。一九二二年六月,我行兇謀殺了我的妻子阿萊特·克里斯汀娜·溫特爾斯·詹姆斯之后,把她的尸體投入一窖老井中隱匿了起來。我兒子,亨利·弗雷蒙·詹姆斯,幫助我實施了這個犯罪行為,但那個時候他才十四歲,無須承擔任何責任。在兩個月的時間里,是我利用他的恐懼心理,打消他非常符合人之常情的種種反對意見,哄騙他參與了那場謀殺。比起犯罪這件事本身,我為哄騙他的做法更加感到懊悔。其間的種種緣由,這份交代記錄會公之于眾。
導致我犯下那該遭天譴的罪惡的原因始于內(nèi)布拉斯加州赫明頓的那一百畝良田。那塊地是我妻子的父親約翰·亨利·溫特爾斯在遺囑里留給她的。我想把它與我們在一九二二年就已經(jīng)達到八十八畝的終身保有的不動產(chǎn)農(nóng)場合并在一塊兒。可我那位打心里就不喜歡農(nóng)場生活(也不喜歡嫁給農(nóng)民)的老婆想把這塊地賣給法靈頓公司,變換成現(xiàn)金。我問她是否真的愿意在法靈頓屠宰廠的下風處過日子的時候,她告訴我,我們可以賣掉她父親的良田和我們的農(nóng)場——我父親的、也是我父親他祖上的農(nóng)場啊!我問她有了錢卻沒了地咋辦,她就說,我們可以搬到奧馬哈去呀,或者呢,干脆到圣路易斯去開個門市。
"我決不會在奧馬哈生活,"我說,"傻子才住在城里頭呢。"
照我目前所生活的地方來看,那句話想來真是諷刺,可我不會在此處久居的。這一點我心知肚明,就如同我明白是什么東西在墻里弄出聲響來一樣。我也明白,當塵世的命數(shù)走到盡頭之后,我會在何處安身。我不知道地獄是否比奧馬哈更糟。假如四周沒有美麗的鄉(xiāng)村環(huán)繞,恐怕奧馬哈城早就成為地獄了,它不過是座不停地冒煙、四處散發(fā)著硫磺臭氣的空落落的城市,滿城盡是像我一樣失魂落魄的人。
為了這一百畝地,我們在一九二二年冬天和春天爭得不可開交。亨利夾在當中,不過他倒更偏向我這一邊。他長相像他媽媽,但在對待故土的感情上,他更像我。他是個順從聽話的孩子,絲毫也沒他媽媽那種傲慢無禮。一次又一次,他告訴媽媽,說他不愿住在奧馬哈或別的城市,還說,只有她媽媽和我意見統(tǒng)一,他才會離開。可是意見統(tǒng)一這一點,我們永遠都不可能做到。
我想到了訴諸法律。在這件事上,我作為丈夫,任何法庭都會堅持我有決定這塊土地用途和目的的權(quán)利。這一點我有把握。可我卻給一件事兒絆住了。倒不是擔心鄰居們的閑言碎語;我才不在乎鄉(xiāng)下人嚼舌頭呢。是別的。我心里早已恨她。對。我已經(jīng)希望她死掉,這就是我沒去訴諸法律的原因。
我相信每個人心里都住著另外一個人,一個陌生人,一個耍奸使詐的人。一九二二年三月,赫明頓的天空是銀燦燦的,每塊田地都變成了雪紗一般,我相信,在那時,農(nóng)民威爾弗雷德·勒蘭德·詹姆斯心中那個耍奸使詐的人已經(jīng)對我妻子下了判決,裁定了她的命運。這是宣判死刑的判決。《圣經(jīng)》上說,不知感恩的孩子像蛇牙,可是,糾纏不休、不知感激的老婆比蛇牙還要銳利。
我不是惡魔。我曾試圖把她從那個耍奸使詐的人手中拯救出來。我告訴她,如果我們無法達成共識,她可以到林肯郡她母親那兒去住,一個往西離這兒六十英里的地方——這段距離夠遠的,算得上是分居了,雖然還夠不上離婚,但已表明我們的婚姻正在解體。
"然后把我父親的地留給你?"她問道,接著把頭甩向一邊。我對那種傲慢的甩頭動作早已厭惡到極點,她那時就像是匹馴養(yǎng)不到位的馬駒子,鼻子里還會發(fā)出嗤嗤聲。"這種事永遠不會發(fā)生,威爾弗。"
我對她說,如果她堅持己見,我會從她手中把地買過來。這將不得不等上一段時間——八年,也許十年——但是,我會分文不差地把錢付給她的。
"一丁點一丁點地進賬比一個子兒都沒有還要壞,"她應(yīng)答道(鼻子又"嗤"的一聲,頭又來了個側(cè)甩動作)。"這是每個女人都懂的。法靈頓公司馬上支付全部現(xiàn)款,而且他們打算給出的高價要比你的出手爽氣多了。我才不會住在林肯郡呢。那又不是個城市,只不過是個教堂比房子還多的村子。"
您明白我的處境了吧?您不會不懂她把我置于的窘境吧?難道我就不能博得您的一點點同情?不能?那么就聽聽這件事吧。
那一年的四月頭上——據(jù)我所知,距今已經(jīng)八年了——她滿面光鮮、神采奕奕地走到我身邊。她把大半天時間都泡在麥克庫克的"美容院"里,把頭發(fā)做成厚厚的鬈子,懸在臉上,讓我想到旅館和客棧里的馬桶紙卷兒。她說她有了個主意,那就是把那一百畝良田和農(nóng)場一起賣給法靈頓公司。她認為,為了得到她父親的那塊地,公司會一并買下農(nóng)場,因為那塊地靠近鐵路線(也許她想得有道理)。
"然后嘛,"那蠻不講理的潑婦說道,"我們把錢分了,離婚,重新開始各自的生活。咱倆都清楚這就是你的心愿。"她說這話,儼然她不這么想似的。
這是斯蒂芬·金繼《肖申克的救贖》之后又一部重量級中篇小說集,同樣也收錄了四個篇目:《1922》《大司機》《萬事皆平衡》和《美滿婚姻》。正如作者本人所言,"每個人心中都住著另一個人,一個陌生人",這幾個故事講述的都是人在命運轉(zhuǎn)折點上所展現(xiàn)的不同于平日的面貌:因妻子執(zhí)意賣掉祖產(chǎn)而起了殺心的丈夫,發(fā)現(xiàn)枕邊人不堪秘密的妻子,身患絕癥、陷入危機的男人,慘遭強暴、命懸一線的女人……面對人生中黯淡的時刻,他們將如何抉擇? 本書首次出版于二○一○年,獲得當年的布拉姆·斯托克獎和次年的英倫奇幻獎。《1922》進入二○一一年英倫奇幻獎中篇小說的決選名單。《美滿婚姻》于二○一四年被搬上大銀幕。
在命運的轉(zhuǎn)折點上, 誰有勇氣面對內(nèi)心陌生的自己?
繼《肖申克的救贖》之后,故事大師斯蒂芬·金中篇力作
獲得二○一○年布拉姆·斯托克獎和二○一一年英倫奇幻獎
《1922》進入二○一一年英倫奇幻獎中篇小說的決選名單。《美滿婚姻》于二○一四年被搬上大銀幕。
斯蒂芬金 Stephen King
一九四七年出生于美國緬因州波特蘭市,后在緬因州州立大學學習英語文學,畢業(yè)后走上寫作之路。自一九七三年出版及時部長篇小說《魔女嘉莉》后,迄今已著有四十多部長篇小說和兩百多部短篇小說。其所有作品均為全球暢銷書,有超過百部影視作品取材自他的小說,因此被譽為"現(xiàn)代驚悚小說大師"。 一九九九年,斯蒂芬金遭遇嚴重車禍,康復后立刻投入寫作。二○○三年,獲得美國國家圖書基金會頒發(fā)的"杰出貢獻獎",其后又獲得世界奇幻文學獎"終身成就獎"和美國推理作家協(xié)會"愛倫·坡獎"的"大師獎"。
在斯蒂芬金的眾多作品中,以歷時三十余年才完成的奇幻巨著"黑暗塔"系列(共七卷)最為壯觀,也最受金迷推崇,書里的人物與情節(jié),散見于斯蒂芬金的其他小說。他的作品包括《11/22/63》《暗夜無星》和《穹頂之下》等。
目前斯蒂芬金與妻子居住在美國緬因州班戈市。他的妻子塔比莎·金也是位小說家。
目錄
1922/1
大司機/129
萬事皆平衡/237
美滿婚姻/271
后記/353
若論這星球上既迷人又可怕的家伙,金要排及時位……《暗夜無星》中的書頁仿佛不經(jīng)人手,會自行翻動。
——《今日美國》
與《肖申克的救贖》一樣,金再次用最寫實的手法表現(xiàn)了最黑暗的主題,將人性中的貪婪、自欺和仇恨推到了。
——《出版人周刊》
又一部經(jīng)典的誕生……精彩絕倫的心理驚悚。
——《哥倫布快報》
一半是光芒,一半是灰燼
宋薇棠
不知為何,在斯蒂芬·金幾部最重要的作品里,我至今記得的,只剩下《閃靈》中的只言片語:"那天回想起小時候,好像是最痛苦最沒有希望的時代,又好像是所有痛苦都還沒有到來的時代。"就像黎明將至的午夜,又似灰燼中的余煙,一切似乎還有希望,卻又沉在黑暗里,是看不清側(cè)臉的陰影。
他的作品,總是在痛苦與希望中徘徊著,一半是光芒,一半是灰燼。如果說《閃靈》和《肖申克的救贖》是一片死灰中彌足珍貴的火種,那么這本《暗夜無星》就是燃燒殆盡的一絲微光,希望在指尖寸寸燃盡,絕望的黑暗蒙住雙眼……斯蒂芬·金用他最擅長的心理刻畫,分成四個中篇小說,分別將這些陌生人不堪的故事輾轉(zhuǎn)紙上:《1922》中與妻子起爭執(zhí)而將其殺害的丈夫,《大司機》里慘遭強暴卻死里逃生的作家,《萬事皆平衡》中身陷絕癥、痛苦度日的男人,還有《美滿婚姻》里發(fā)現(xiàn)丈夫可怕秘密的女人。
斯蒂芬·金曾說過:"這些故事中的人物不是沒有懷揣希望,但他們承認,哪怕是我們最甜美的希望有時候也可能只是枉然,甚至經(jīng)常如此……而一旦我們沒有去做或者刻意回避困難的時候,地獄就隨之而來。"
在印象最讓人深刻的《1922》里,那個殺妻離子、最終一無所有的詹姆斯先生,最初所希望的不過是"生活在農(nóng)莊里,做一輩子的農(nóng)民"這樣一個微小的愿望而已,所以他和兒子殺死了決定賣掉田產(chǎn)的妻子。而當所有的阻礙都已清除,未來一片光明之時,真正的噩夢才剛剛來臨——他質(zhì)樸的兒子帶著懷孕的小情人遠走他鄉(xiāng),他的手被老鼠蠶食至殘,失去女兒的鄰居逝世……曾經(jīng)他以殺妻為代價獲得的田地,最終被他賤賣;曾經(jīng)一度唾手可得的幸福,最終被他葬送;曾經(jīng)慘死的妻子,卻給了他人生中最致命的"報復"。可笑的是,他保住的——只有那個已經(jīng)毫無意義的殺人秘密。
看似握住了光芒的尾巴,張開手掌卻只剩下在風中消散的灰燼。
當活著已同死亡無異,人生如同行走在暗夜里,再無一絲星光引路,就像這本書的書名一樣,它冷峻殘酷,它讓人不忍卒讀。可以說《1922》是整本書最絕望黑暗的一個故事,相比于《大司機》里九死一生但依然活著的女作家,《美滿婚姻》中即將承受未來輿論壓力的妻子而言,它是個徹頭徹尾的悲劇,同時也是整本小說集里最貼近斯蒂芬·金想法的故事:恐怖只是理解生活的一種方式,我們要看到的是恐怖背后的悲劇本質(zhì)。
所以,不要為了希望而希望,因為那樣做只會走向絕望。
那些所謂的光芒與灰燼,正是斯蒂芬·金故事世界中天平的兩端,沒有誰注定要承受苦難,也沒有誰注定要幸福一生。"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所伏。"千年以前,老子的話就已經(jīng)表明了一切,如同書中的第三個故事《萬事皆平衡》,它的篇幅最短,也最有總結(jié)性,內(nèi)容就如題目所說,萬事萬物皆有因有果,平衡使然,個人認為適合放到全書的。
好
史蒂芬金的經(jīng)典作品,新版非常不錯!
歐克!
東西好,服務(wù)好,性價比高!
速度很快 發(fā)貨迅速 包裝不錯 滿意
好
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
很好
31日清空的購物車,今天收到了最后一批書。依然覺得當當很不錯,依然好評!希望越來越好!
好
KING的書一本都不能落
該寶貝不錯,下次還會光顧的。
很好
質(zhì)量很不錯哦
滿減買的 超級劃算。
經(jīng)典之作,陪伴心靈的一次旅程。
書還行,期待內(nèi)容
不錯,書很好,孩子很喜歡,下次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