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中國首位無國界婦產科醫生安娜在非洲塞拉利昂180天救援工作的真實記錄。
作者安娜原本擁有受人尊重、穩定的工作,但她在2011年經歷了一件生活大事以后,對人生有了新的思考和理解,她放棄了自己原本安穩的生活,加入無國界醫生組織,開啟了一段不一般的人生經歷。
無國界醫生是一個著名的國際人道主義救援機構。安娜加入以來先后被派往阿富汗、巴基斯坦、索馬里蘭和塞拉里昂等地,參與無國界醫生工作。在這里,她遇到了一群和自己既一樣又不同的志同道合的人,他們一起忍受寂寞、克服窮苦和悲觀、面對死亡和疾病,一起經歷了一段不平凡的生活。
本書是作者對于自己的選擇,以及一路走來的所思、所想、所感,希望可以讓讀者看到人生的另一種選擇,一段不一樣的旅程和她與身邊的人為了理想所付出的努力。
這本書能夠給每一位正在努力生活的人以悲傷、感動、溫暖,讓我們能夠更有信心和力量的生活。
一部充滿力量、溫暖、感動的作品!
《戰狼2》女主角瑞秋讓我們見識了美貌與智慧并存的無國界醫生。——來吧,相約真正的無國界醫生安娜,一起走進塞拉利昂,經歷180天的熱血救援故事,見證生命的奇跡!
無國界醫生、安娜的“戰友”蔣勵真情推薦:
跟著安娜的文字,仿佛又經歷了一次任務——出任務前的忐忑和離愁別緒,初到項目上的新奇,任務期間的高強度工作、可愛的同事、眼神殷切又樸實的患者,一切都那么熟悉。而同為婦產科醫生,她所經歷的那些壓力、彷徨,我也感同身受。這一切在她筆下都被真實還原,但又不失趣味。就像我們參與的那些援助項目,看見這世界真實的病痛、貧窮和沖突,但也經歷了這人世間種種美好的情感和大大小小的樂趣。
安娜“一席”談:
我想如果我一直在中國的話,我永遠也不會知道,在這個世界上,在另外一些地方,有很多和我一樣年紀,甚至比我還年輕的女孩,她們正在經歷痛苦、無助。
在這里,我每天都在見證死亡與重生,見證這些勇敢的、像花兒一樣年紀的女孩們,行走在掙扎著拯救自己的路上。
這一路走來,我遇到了很多很多的人,經歷了很多很多事,這些人和事都讓我回想起我學醫的初衷。如果你問我:“后悔嗎?”我會說:“不后悔,我還會繼續前行,讓救援之路走得更遠!”
安娜
畢業于北京大學醫學部,婦產科學專業碩士,曾就職于北京大學及時附屬醫院、北京腫瘤醫院,擔任婦產科醫生。2010年加入無國界醫生,先后被派往塞拉利昂、阿富汗、巴基斯坦、索馬里、埃塞俄比亞等地,完成救援任務。
自2011年起,接受多家中外媒體采訪報道,有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鳳凰衛視、英國廣播公司(BBC)、《三聯生活周刊》、《Vista看天下》、《北京青年報》、《青年參考》、《生活》雜志、《中國醫院院長》雜志等;參加“一席”等多家關于“前線救治”直播演講。
《拼命活成自己喜歡的模樣》由安娜根據自己到塞拉利昂參與救援任務時的日記整理而成。書中記錄了安娜在塞拉利昂從事無國界醫生工作的真實生活,在字里行間展現了她在選擇參與救援項目后所經歷的一系列艱難乃至痛苦的轉變,感受到她樂觀直面苦難人生的大愛情懷。安娜的經歷是一條少有人選擇的路,也是一個獨立女性心智成熟的旅程。
第1章 一個人上路
出發前,老媽的碎碎念002
向著目的地,前進004
比利時奇遇008
君臨弗里敦011
弗里敦一瞥015
一路狂奔一路塵018
非洲鄉鎮初體驗020
人形濕印023
美麗的家027
及時次的N種打開方式030
累到想哭034
美 味036
膚 色038
蟲 子040
我愛上了這里043
海濱歷險記046
第2章 喜歡的事情,忍不住努力
婦產科醫生的執念——順產日054
工作狂和工作狂的同事057
新紀錄就這么到來了060
一聽頭就大064
荒野味道066
沮喪的一周069
無國界醫生是怎樣一群人071
心碎時刻074
雨季,非洲的冬天077
寶貝機器080
雨季生活猜想083
面對沮喪、黑暗、心碎,保持歡喜087
第3章 追著生命跑
——婦產科里的那些歡樂和憂傷
子宮保衛戰092
三胞胎095
醫生的大忌098
瘧疾瘧疾101
面對死亡103
病人扎堆來105
嚇唬也管用108
極其罕見的病例111
急診室里的絕望和希望114
產房故事多116
大喜過望120
生命的力量123
血!血!血!126
長久的益處129
涅磐與重生134
門診探訪137
非常的折磨142
結束任務前綜合征146
第4章 因為你們,我才更愛我的夢想
胖胖臉150
老 爹154
愿望清單159
非洲媽媽163
大力士165
吃飯記169
超級美味啊174
朋 友176
科特迪瓦醫生181
萬能麻醉護士184
意外的禮物187
離 別189
紀 念192
告別會195
再見,戰友們!198
離別小插曲,遭遇“手檢”200
走出非洲204
后 記 206
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
任何一個人生中的重大決定,在剛剛開始時,可能只不過是個模棱兩可的想法,在腦海中一閃而過,下一秒就不知道被什么其他的念頭占據了。而真正付諸行動時,也往往抱著僥幸,甚至感到縹緲。畢竟,關于未來,關于未來所有的一切,都是未知的,沒人能給你明朗的指引。而大部分人(我也在內)的反應都是恐懼,因為我們不知道,在鼓足勇氣真正踏出那一步時,我們將要面對什么。
申請成為無國界救援人員也是一樣,網站上列出申請加入前,你要再三考慮的一些問題:
你能否適應項目所在地的基本的住宿條件?
你的家人是否理解并支持你的這一決定?
在項目上工作有可能會有很大的壓力,你能否承受?
……
如果對于這些問題的回答都是“yes”,你才能送出你的申請。
我身邊的很多人,相干的,不相干的,都會對我提出同一個問題“為什么”——為什么你就突發奇想,并且將想法付諸實際?為什么你愿意以離職、離家作為代價,去貧窮戰亂之地,去挑戰自己的極限,去換取一個并不確定的未來,去幫助那些與你的生活毫無關系,并且毫不相干的人們?……在我結束6個月的項目回到中國之后,他們也總會好奇地一再探究。這估計是所有知道我參加無國界醫生的人都想要問我的問題吧。
怎么說呢,可能是因為兩個不同方面的原因!
作為一個醫生,總是愿意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救死扶傷,這是醫生的天職。從踏入醫學院的那24小時,我們就通曉希波克拉底誓言,并緊握右手,在師長的帶領下背誦了醫學生誓詞: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當我步入神圣醫學學府的時刻,謹莊嚴宣誓:我志愿獻身醫學,熱愛祖國,忠于人民,格守醫德,尊師守紀,刻苦鉆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發展。
我決心竭盡全力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維護醫術的圣潔和榮譽。救死扶傷,不辭艱辛,執著追求,為祖國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和人類身心健康奮斗終生。
那時我就知道,有24小時,我會去做志愿者,盡己所能,為這個世界作一些貢獻。
另外一個原因,是因為我的父親。
父親早年供職于遠洋運輸公司,周游世界,常年在外。雖然很少見到他,但他卻對我影響至深,也許是因為遺傳,我們的靈魂都有流浪的天性,不甘于安穩的生活。他每每跟我說起,小的時候放羊,總想知道大山外面的世界是個什么樣子?若干年后,他終于實現了自己的理想,走出大山,放眼世界。我對此有極大的共鳴,所思所想,與父親達到驚人的一致。也要多看看這個世界,看看別處的人們,是怎樣生活的,看看中國以外的世界,究竟是個什么樣子。
所謂命運,有時會讓你覺得巧合得無所適從。在我降生的頭6個月里,父親遠在波斯灣,從未見過我的樣子;而我兒子誕生的整個過程,父親都陪在我的身邊,在盡享天倫之樂6個月后的某個清晨,他沒有任何征兆地猝然離我們而去。
時間卻永遠停止在2009年的秋天。
不過,我想,父親走的時候是沒有遺憾的。他這一生,游歷四方,當過兵,經歷過戰爭,最終回歸平淡生活,卻擁有普通人所沒有體驗過的生活和閱歷。
父親的離世讓我看到,人永遠不知道哪24小時是自己在這世上的24小時,而一旦這24小時到來,我們就沒有時間了。我開始反思生命的無常,驀然意識到該開始有所改變了,去做自己一直想做但沒有勇氣去做的事情。不然總有24小時,我會深深懊悔。
于是,我拿出紙筆,一條一條地,寫下自己要做的事情,不斷督促自己,是時候開始行動了。
排在及時位的,就是無國界醫生。在這個世界上,有一群理想主義者在行動。他們能,為什么我不能?
2010年的盛夏,當我看到無國界醫生給我發來的錄取信件的時候,我就知道,是時候該出發了。
及時站——塞拉利昂。
在中國,塞拉利昂為人們所知大多是因為2014年埃博拉在西非三國(塞拉利昂、利比里亞、幾內亞)的爆發,世界衛生組織將其宣布為全球性的公共衛生危機,在疫情爆發的一年多,這三個國家共有超過2.85萬人人確診埃博拉,有超過1.3萬人死亡。受埃博拉影響的不僅僅是受災地區的普通民眾和醫療人員,還有當地本就脆弱的公共醫療體系,以及賴以生存的經濟。
當身在遙遠中國的我們聽到有多少例的死亡病例,有多少例感染病例時,會覺得這是非常恐怖的事情,但如果你去過塞拉利昂或者非洲其他貧困國家,就會知道,在那里因為瘧疾死亡的人數,或者因為患病但無法及時得到救治所導致的死亡人數,實際上遠遠高于埃博拉致死的人數。在這里,瘧疾、霍亂、結核病、拉沙熱才是最可怕的“殺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6年的統計,塞拉利昂的孕產婦死亡率居世界首位(2016,WHO)。
2011年3月至9月,到塞拉利昂出任務是我加入無國界醫生后參與的及時個任務。我被派往塞拉利昂的博城,在無國界醫生項目醫院Gondama Referral Center做婦產科醫生。在那里,我每天都在見證死亡與新生。不知道有多少病危婦女,行走在掙扎著拯救自己的路上。工作確實很累,可是有幸幫助這些孕婦的喜悅,讓我更加認同我的工作,也從中收獲了許多經驗,我很幸運,也很滿足。
利用工作的空余時間,我將6個月的經歷轉換成文字?,F在有幸能讓更多的人通過我的文字感受到非洲不一樣的生活。
在整理此書準備出版之時,我已經離開塞拉利昂6年了。在這6年里,我作為無國界醫生的一員,輾轉于亞非大陸的不同國家,為那里的人們帶去力所能及的幫助,無論是在擁有古老燦爛文明的阿富汗,還是在古人類發源地之一非洲之角索馬里,雖然身處的環境對個體而言稱得上是艱苦,但對比當地人的生活,作為外國人所能擁有的一切已經可以說得上是舒適了。當你面對需要走上幾天路才能到達醫院尋求幫助的媽媽們時,就會覺得,無論自己為之付出了什么,能夠在醫院里幫助她們,一切都是值得的。
一路走來,給我帶來最為深刻的感動和震撼的,其實是所有我接觸過的當地人——我的病人們。他們的樂觀、快樂、直面困苦生活的勇氣,對未來的期盼和向往,深深感染著我,也是鼓勵我一直走下去的動力。本書的出版,不僅僅是自己跨國救援經歷的心路歷程,更希望借助這本書,我的經歷,讓更多的人了解生活在世界上另外一個角落的人們,了解他們的生活,關注他們,并且盡我們所能到給予他們力所能及的幫助。
這本書的感染力很強,讀了受益匪淺!
湊運費買的,沒想到內容意外的吸引人!
很羨慕站地記者的經歷,因為自己做不到,所以只能通過書本經歷別人的生活!
羨慕無國界醫生,買來看看他們的激動人心的人生!
很喜歡這個書名,買來看看覺得寫的很好,無國界醫生的經歷還是很吸引人的。
這本書的書名很特別,挺吸引人的,無國界醫生的經歷是真的精彩!
身邊有朋友馬上要出國做無國界醫生了,買來送給她,愿她人生的這一段路程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