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針對 IT應用的最基本要素"信息",深入剖析了其個體微觀結構到整體宏觀意義,提出了通過建立認識主體虛擬世界的數字映像,實現信息管理的論斷。全書共分八章,闡述了 IT產業歷史,產業發展的重大轉折, IT應用的三階段發展歷程,"信息"的本質以及主體認識論基礎上的信息管理。本書還展示了個人虛擬世界及其數字影像, IT應用模式的轉折與創新,并展望了智能化技術的發展前景。
本書是信息論和信息管理領域的一本劃時代專著,有助于開創具有中國標記的 IT發展新里程。本書適合于關注和研究 IT產業發展趨勢,研究信息管理與數據產業發展的從業人員和高校師生。
《轉折——眺望IT》是一部開創性著作,作者謝耘是"科技北京"百名領軍人才之一,曾參加某新型軍用雷達設計,主持研發中國套有線電視數字加解擾系統及中國臺基于Windows CE的掌上電腦,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本書中,謝耘首次將中國哲學和東方思維方式引入信息科學,重新審視IT產業發展,創造性地提出"虛擬映像"思想,以前所未有的互聯網思維實現了技術空間的空前擴展,引領了新的思想潮流。
《轉折——眺望IT》完整展示了作者關于虛擬映像和主體認識論的理論,論述了基于非結構化信息管理技術的應用模型。書中提到,建立主體的"虛擬映像"將成為一種必然。當我們能夠建立起主體虛擬世界的數字映像時,信息與主體之間不再是一種無序隨機的聯系,這使得我們可以把機器與包括人在內的主體不斷接近的過程,推進到應用下面的信息層面,由此將引發信息類應用的一場深刻的變革。以"虛擬映像"為基礎的應用模式也將成為未來IT應用的一個具有重大意義的新模式。
城市"虛擬映像"是智慧城市建設的理論基礎,書中基于"虛擬映像"理念建設公共信息服務平臺以推進我國智慧城市建設進程的觀點,與當前我國智慧城市建設的相關指導意見和方向高度契合,為智慧城市建設標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據和論證。
謝耘
本書作者謝耘博士是一位戰略科學家,也是一位學識淵博的布道者。他對于數學、信息科學、哲學、宗教和歷史都有非常精辟深刻的認識。本書闡述了作者對于 IT產業發展的思考和對信息論的新認識,提出了虛擬映像和主體認識論的新理論。在本書成稿過程中,編輯作為出版行業的從業者,受本書理論指導和啟發,從出版行業的實踐談一下主體認識論和虛擬映像理論對于出版行業發展的指導意義。
及時章 計算機的誕生與發展歷程 一、工具:從體能到智能的飛躍 二、圖靈的天才與現代計算機的本質 三、馮·諾依曼結構與計算機的工程實現 四、人工智能的誘惑與計算機的局限 五、計算復雜性理論與智能的可實現性 第二章 計算機產業發展的重大轉折 一、當前計算機產業的基本結構與特征 二、軟件創新與 IT產業的重大轉折 三、IT產業的熱點透視與產業價值鏈 四、回歸技術性產業的本質 五、登上產業制高點 第三章 IT應用的發展歷程 一、歷史進程 二、及時階段:雛燕初飛——數值計算(或稱科學計算)時代(20世紀40年代到50年代) 三、第二階段:繁榮發展 ——結構化數據應用的時代(20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 四、第三階段:初現端倪 ——非結構化信息及信息分享時代(21世紀00年代至今) 五、歷史進程的關鍵經驗 / 第四章 解析 IT產業的根基——"信息" 一、香農"信息論"與"全信息" 二、"全信息"的結構分析 三、有限維度語義空間與結構化數據(信息) 四、"全信息"中的 "(應用)支撐信息" 五、主信息自身的結構化處理 六、有限維度語義空間與非結構化信息 第五章 以認識主體為基礎的信息管理 一、信息管理的合理邊界 二、虛擬世界:認識主體擁有的信息集合的意義 三、以主體為基礎的信息管理:虛擬世界的數字映像 四、數字化信息與認識主體之間關系的演化歷程 五、不同主體的虛擬世界與數字映像 第六章 個人虛擬世界及其數字映像 一、人對外界的感知特點 二、人獲取及感知信息的特點 三、個人虛擬映像的一種結構選擇 四、個人虛擬映像的分析 五、個人虛擬映像的工程實現 第七章 IT應用模式的轉折與創新 —、IT應用的轉折:從"點"、"線`到"面" 二、構建"面"的應用——平臺化 三、以虛擬映像為基礎的平臺化應用 四、IT信息類應用的未來前景 第八章 智能化的未來 一、人工智能的演化 二、虛擬映像與人工智能 三、智能、信息與體能的融合 四、人工復雜系統的有效性與可實現邊界 后記超越"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