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布麻生理生態學研究》是在國家林業局"948"項目"羅布麻屬耐鹽植物新種及其培育技術引進"(2004—04—10)、國家科技支撐課題"荒漠草原區農牧復合生態系統構建與可持續利用技術集成與試驗示范"(2011BAC07B03)及寧夏大學"草業科學與生態工程""211"重點學科建設的支持下完成的階段性成果的總結。多年來,寧夏大學羅布麻課題組成員在深入了解國內外羅布麻研究進展的基礎上,緊緊圍繞羅布麻生理生態特性這個主題,系統開展了羅布麻繁育技術,營養器官解剖,鹽堿脅迫下的生理生化特性、光合特性、遺傳多樣性,總黃酮提取工藝及其積累規律的研究。這些研究成果不僅豐富了羅布麻基礎研究的內容,也將為羅布麻的人工栽培提供借鑒。 《羅布麻生理生態學研究》可為從事生態學、林學、植物學和環境科學的研究人員及大專院校師生以及從事資源植物開發與利用的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羅布麻是一種抗逆性很強的生態經濟型植物,廣泛分布于我國的長江、淮河、秦嶺和昆侖山以北的區域。新疆是我國野生羅布麻分布面積的地區。在世界范圍內,羅布麻屬植物有25種,主要分布于北美洲、歐洲和亞洲的溫帶及寒溫帶地區。
李國旗等編著的《羅布麻生理生態學研究》是中國資源生物研究系列之一。全書共七章節,內容包括羅布麻研究進展、羅布麻繁育技術研究、羅布麻營養器官解剖結構及其抗旱性研究、羅布麻光合特性的研究等。
及時章 羅布麻研究進展
及時節 羅布麻簡介
一、羅布麻的分布
二、羅布麻的生物生態學特征
三、羅布麻的用途
第二節 羅布麻國內外研究進展
一、種屬的分類及資源分布研究
二、栽培繁育研究
三、生物學研究
四、分子生物學研究
五、其他研究
第三節 羅布麻開發研究展望
第二章 羅布麻繁育技術研究
及時節 研究材料與方法
一、材料
二、方法
第二節 結果與分析
一、羅布麻外植體的篩選及愈傷組織誘導
二、羅布麻快繁技術的優化
三、資源植物羅布麻的育苗技術
第三節 討論與結論
一、羅布麻外植體的篩選及愈傷組織誘導
二、羅布麻離體培養及快繁技術優化
三、羅布麻的育苗技術
第三章 羅布麻營養器官解剖結構及其抗旱性研究
及時節 羅布麻營養器官解剖學研究
一、研究材料與方法
二、研究結果
三、分析與討論
第二節 干旱脅迫下2種羅布麻的生理生態特性研究
一、研究材料與方法
二、結果與分析
三、討論與結論
第三節 2種羅布麻抗旱能力的綜合評價
一、2種羅布麻抗旱能力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二、2種羅布麻抗旱能力的綜合分析與評價
第四章 羅布麻光合特性的研究
及時節 研究材料與方法
一、試驗地點概況和試驗材料
二、試驗內容及方法
第二節 結果與分析
一、紅麻和自麻凈光合作用日變化
二、不同月份紅麻和白麻光合速率的日變化
三、紅麻和自麻葉片對生態因子的響應
四、紅麻和白麻葉綠素熒光特性的比較
五、溫室盆栽紅麻和白麻光合特性的比較
第三節 討論與結論
一、討論
二、主要結論
第五章 鹽堿脅迫對羅布麻生長及生理特性的影響
及時節 鹽堿脅迫對羅布麻生長的影響
一、研究材料和方法
二、結果與分析
第二節 鹽堿脅迫對羅布麻生理生化的影響
一、研究方法
二、結果與分析
第三節 鹽堿脅迫下羅布麻同工酶酶譜的變化
一、研究方法
二、結果與分析
第六章 應用RAPD分析不同地區羅布麻的遺傳多樣性
及時節 野生羅布麻的RAPD分析
一、研究材料與方法
二、結果
第二節 野生羅布麻的遺傳多樣性與生態因子相關性分析
一、研究材料與方法
二、野生羅布麻的遺傳多樣性與生態因子之間的關系
第三節 討論與結論
一、討論
二、結論
第七章 羅布麻總黃酮提取工藝及其積累規律的研究
及時節 羅布麻總黃酮提取工藝挑選
一、研究材料與方法
二、結果與分析
三、討論與結論
第二節 羅布麻總黃酮積累規律的研究
一、研究材料與方法
二、結果與分析
三、討論與結論
參考文獻
縮略詞
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