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用水系統(tǒng)(第二版)》是在廣受到業(yè)內認可的版基礎上,結合多年工程實踐經驗,對上版進行了的更新和深入的總結而成。
《制藥用水系統(tǒng)(第二版)》大量采用實際工程案例和圖片,結合ISPE及ASME BPE的理論經驗,力求真實、形象、地介紹制藥用水系統(tǒng)的基本概念和設計思路。本書基于“質量源于設計、預防微生物污染與預防顆粒物污染”的理念,重點介紹了制藥用水系統(tǒng)的設計、安裝、調試以及驗證的基本原理與具體實踐。本書還提供了制藥用水系統(tǒng)組成材料的質量控制標準,以保障制藥用水系統(tǒng)能穩(wěn)定地為制藥生產提供所需的制藥用水和純蒸汽。
《制藥用水系統(tǒng)(第二版)》適用于制藥行業(yè)從事研究、設計、生產制藥用水系統(tǒng)的技術人員,也可供制藥工程相關專業(yè)高校師生閱讀參考。
體系更完整——在上版基礎上,對制藥用水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重新進行了梳理;
理念更清晰——結合ISPE和ASME BPE的理論,、形象地介紹了制藥用水系統(tǒng)的概念與設計思路;
內容更實用——結合作者多年的實際工作經驗,結合大量工程案例和圖片。
張功臣,具有豐富經驗的GMP合規(guī)性及工程設計咨詢專家,擁有十五年的制藥行業(yè)實踐經驗與多項制藥工業(yè)領域專利。主要從事制藥行業(yè)潔凈流體工藝系統(tǒng)的設計與研發(fā)工作,國際制藥工程協(xié)會(ISPE)“水與蒸汽系統(tǒng)”課程特約講師;國內較早踐行注射用水過熱水滅菌、熱儲存/旁路常溫循環(huán)的注射用水系統(tǒng)、科學除銹與鈍化、純化法制備高純水或注射用水、水電解臭氧消毒的應用與subloop冷用點降溫模塊化等諸多創(chuàng)新設計理念的開拓者之一。參與編寫了全國高等學校制藥工程專業(yè)衛(wèi)生部“十二五”規(guī)劃教材《化工制圖》;參與編寫了國家標準《GB50913-2013 醫(yī)藥工藝用水系統(tǒng)設計規(guī)范》;主持編寫并出版了《制藥用水系統(tǒng)》、《制藥流體工藝實施手冊》與《制藥除銹工藝實施手冊》等多部專業(yè)書籍;參與編寫了《制藥工程工藝設計》、《藥物制劑過程裝備與工程設計》、《制藥潔凈室微生物控制》、《制藥工藝驗證實施手冊》和《歐盟GMP/GDP法規(guī)匯編》等多部專業(yè)著作。
第1章制藥用水系統(tǒng)及其法規(guī)要求1
1.1制藥用水的分類1
1.2制藥用水系統(tǒng)的組成3
1.3藥典標準3
1.3.1《美國藥典》4
1.3.2《歐洲藥典》6
1.3.3 《中國藥典》7
1.4GMP標準10
1.4.1FDA cGMP10
1.4.2歐盟GMP11
1.4.3WHO GMP11
1.4.4中國GMP12
1.5關鍵水質指標12
1.5.1電導率12
1.5.2總有機碳14
1.5.3微生物限度16
1.5.4細菌內毒素16
第2章制藥用水系統(tǒng)的設計理念18
2.1防止微生物污染18
2.1.1微生物簡介19
2.1.2無菌檢查21
2.2防止顆粒物污染30
2.3質量影響因素31
2.3.1死角32
2.3.2表面粗糙度36
2.3.3坡度39
2.3.4模塊化設計40
第3章單元操作與組件43
3.1壓力容器43
3.1.1壓力容器概述43
3.1.2壓力容器設計45
3.1.3壓力容器封頭48
3.1.4衛(wèi)生級壓力容器50
3.1.5衛(wèi)生級換熱器52
3.2離心泵54
3.2.1多級離心泵55
3.2.2單級離心泵63
3.2.3性能參數(shù)68
3.2.4變頻控制72
3.2.5安裝與維護75
3.3紫外燈77
3.3.1紫外線簡介77
3.3.2紫外線劑量80
3.3.3法規(guī)規(guī)范82
3.3.4紫外線功能85
3.4過濾裝置87
3.4.1基本機制88
3.4.2影響因素90
3.4.3過濾類型94
3.4.4切向流超濾97
3.4.5完整性檢測103
3.5閥門109
3.5.1隔膜閥110
3.5.2球閥119
3.5.3其他閥門120
第4章純化水制備122
4.1原水水質指標124
4.2原水箱127
4.3多介質過濾裝置127
4.4活性炭過濾裝置128
4.5軟化裝置128
4.6加藥裝置129
4.7預處理超濾裝置131
4.8納濾裝置132
4.9微濾裝置133
4.10脫氣裝置133
4.11紫外線裝置134
4.12反滲透裝置134
4.13電去離子裝置136
附錄GB 5749—2006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138
第5章注射用水制備145
5.1熱原簡介146
5.2蒸餾法148
5.2.1塔式蒸餾水機149
5.2.2多效蒸餾水機150
5.2.3熱壓式蒸餾水機152
5.3純化法156
5.3.1切向流超濾裝置157
5.3.2除菌級過濾器159
5.3.3深層過濾器160
第6章儲存與分配系統(tǒng)163
6.1概述163
6.1.1儲存單元164
6.1.2分配單元167
6.1.3用水點管網單元170
6.2決策流程圖174
6.2.1批處理循環(huán)系統(tǒng)174
6.2.2多分支/單通道系統(tǒng)176
6.2.3單罐、平行循環(huán)系統(tǒng)176
6.2.4熱儲存、熱循環(huán)系統(tǒng)177
6.2.5常溫儲存、常溫循環(huán)系統(tǒng)178
6.2.6熱儲存、冷卻再加熱系統(tǒng)178
6.2.7熱儲存、獨立循環(huán)系統(tǒng)179
6.2.8用水點熱交換系統(tǒng)181
第7章制藥用蒸汽系統(tǒng)184
7.1概述184
7.1.1制藥用蒸汽的分類185
7.1.2制藥用蒸汽的應用186
7.2制藥用蒸汽與法規(guī)187
7.2.1《美國藥典》187
7.2.2歐洲指南187
7.2.3中國指南187
7.2.4行業(yè)指南187
7.3純蒸汽系統(tǒng)188
7.3.1純蒸汽發(fā)生器188
7.3.2純蒸汽分配系統(tǒng)189
7.3.3純蒸汽取樣191
第8章消毒滅菌技術193
8.1概述193
8.2法規(guī)要求194
8.2.1藥典194
8.2.2GMP194
8.3影響因素197
8.3.1時間的影響197
8.3.2溫度的影響199
8.3.3死角的影響199
8.3.4坡度的影響199
8.4消毒技術199
8.4.1巴氏消毒法200
8.4.2紫外線消毒法200
8.4.3臭氧消毒法201
8.4.4化學消毒法204
8.4.5煮沸消毒法206
8.4.6蒸汽消毒法206
8.5滅菌技術206
8.5.1濕熱滅菌法206
8.5.2干熱滅菌法211
8.5.3輻射滅菌法212
8.5.4氣體滅菌法212
8.5.5過濾除菌法213
第9章紅銹的滋生214
9.1法規(guī)要求214
9.2紅銹的分類216
9.2.1ISPE分類法216
9.2.2ASME BPE分類法217
9.3金屬腐蝕218
9.3.1金屬腐蝕的分類218
9.3.2典型金屬腐蝕219
9.4紅銹的滋生222
9.4.1外源型紅銹223
9.4.2內源型紅銹226
9.5紅銹的風險230
9.5.1質量風險231
9.5.2工程風險235
9.5.3EHS風險239
9.5.4投資風險240
第10章紅銹的去除241
10.1清洗技術242
10.1.1清洗的法規(guī)要求242
10.1.2清洗的基本原理244
10.2除銹技術253
10.2.1除銹的相關法規(guī)253
10.2.2除銹的風險評估255
10.2.3紅銹的測定方法258
10.2.4除銹的工藝規(guī)程259
10.2.5除銹的檢查程序260
10.2.6除銹效果的檢查264
10.3除銹的質量控制268
10.3.1除銹再鈍化項目268
10.3.2技術方案的設計269
10.3.3執(zhí)行的必備條件270
10.4除銹實施案例272
10.4.1制水設備272
10.4.2制藥用水分配系統(tǒng)273
10.4.3純蒸汽分配系統(tǒng)275
10.5紅銹的預防278
10.5.1設計階段的預防278
10.5.2施工階段的預防282
10.5.3運行階段的預防287
10.6在線分析技術289
10.6.1在線檢測的原理289
10.6.2在線檢測的應用291
第11章質量管理293
11.1質量控制293
11.1.1質量源于設計293
11.1.2質量控制模型295
11.1.3質量管理299
11.1.4良好工程質量管理規(guī)范301
11.2焊接質量控制304
11.2.1焊接的基本要素304
11.2.2常見的焊接缺陷306
11.3鈍化質量控制306
11.3.1鈍化的原理306
11.3.2鈍化工藝規(guī)程307
11.3.3鈍化效果檢測316
11.3.4再鈍化技術319
11.4文件系統(tǒng)320
第12章自控技術324
12.1自控技術簡介324
12.1.1控制類型325
12.1.2軟件設計325
12.1.3硬件設計327
12.1.4總線閥島技術329
12.2傳感器技術333
12.2.1壓力傳感器334
12.2.2溫度傳感器336
12.2.3流量傳感器337
12.2.4液位傳感器341
12.2.5電導率傳感器343
12.2.6TOC分析儀347
12.2.7pH分析儀349
12.2.8臭氧分析儀349
12.2.9在線微生物檢測儀350
12.3單元操作自控352
12.3.1原水裝置352
12.3.2預處理裝置353
12.3.3純化水機354
12.3.4純化水儲存與分配系統(tǒng)355
12.3.5蒸餾水機355
12.3.6注射用水儲存與分配系統(tǒng)356
12.3.7注射用水冷用點357
12.3.8純蒸汽發(fā)生器357
12.4良好自動化生產實踐規(guī)范359
第13章驗證362
13.1基本概念362
13.1.1驗證計劃363
13.1.2用戶需求說明363
13.1.3設計階段363
13.1.4調試364
13.1.5安裝確認365
13.1.6運行確認365
13.1.7性能確認365
13.1.8驗證總結報告365
13.1.9驗證狀態(tài)維護366
13.2制藥用水系統(tǒng)驗證366
13.2.1制藥用水系統(tǒng)的生命周期366
13.2.2設計確認369
13.2.3調試370
13.2.4安裝確認370
13.2.5運行確認371
13.2.6性能確認372
13.2.7非藥典用水的驗證372
13.2.8日常監(jiān)測374
13.2.9定期維護374
13.2.10周期性驗證374
13.3制藥用蒸汽系統(tǒng)驗證375
13.3.1設計確認375
13.3.2安裝確認375
13.3.3運行確認376
13.3.4性能確認377
13.4質量風險管理377
13.4.1風險識別378
13.4.2風險分析378
13.4.3風險評估378
參考文獻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