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亞硫酸銨制漿廢液肥料和亞硫酸銨肥料的研試利用》是作者從事"中性亞硫酸銨法制漿造紙及其制漿廢液綜合利用"研究工作的一些文章和資料的匯集。內容包括:固體亞硫酸銨生產、亞硫酸銨肥料的研試、中性亞硫酸銨制漿廢液肥料的研試、秸稈亞銨法制漿及其制漿廢液的綜合利用以及相關的技術發明專利、專家鑒定、獎勵、所作的應用批示等資料。
讀者通過《中性亞硫酸銨制漿廢液肥料和亞硫酸銨肥料的研試利用》的內容,不但可以了解相關的研究內容,也可以對我國"秸稈中性亞硫酸銨法制漿造紙"研究的開始及前期發展狀況有所了解。
趙時來,(1934-2015年)福建省福州市人,1956年畢業于北京農業大學土壤農業化學系,后留校任教。1971年調人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下放河南省新鄉縣。1982年調回北京農業大學任教直至退休。曾任中國農業大學資環學院研究室主任、研究員。1992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主要業績:從事農業化學教研工作,教授農業化學課程。主要研究氨水、二氧化硫和作物秸稈中性亞硫酸銨法(簡稱亞銨法)制漿造紙及其制漿廢液生產肥料與飼料等的綜合利用。
1967年首先試驗成功中性亞硫酸銨制漿廢液肥料,為秸稈中性亞硫酸銨法制漿造紙兼產制漿廢液肥料的主要發明者之一。
1969年亞硫酸銨研試成為肥料,為農業化學肥料增添了一個新品種。
1971年于河南省新鄉縣化工廠首創中和法生產固體亞硫酸銨工業新產品,填補國際空白;并論證了低濃度二氧化硫廢氣可以生產固體亞硫酸銨,建議有關單位試產獲得成功,保護了環境,開辟了硫的資源。
以上3項科研成果1981年通過技術鑒定,都定為創造性成果,項目名稱為"中性亞硫酸銨制漿廢液和亞硫酸銨研試成為肥料及固體亞硫酸銨生產"。
另一項科研成果"亞硫酸銨肥料及其秸稈制漿廢液肥料的綜合利用研究"具有工農業生產相結合、變害為利、資源充分利用、保護環境的特點。此項科研1988年通過技術鑒定,1991年12月被國務院列入"八五"國家重點新技術推廣項目計劃,項目技術名稱為"亞硫酸銨法制漿造紙及廢液肥田技術"。
一、固體亞硫酸銨生產
固體亞硫酸銨的試產與其肥效試驗(趙時來)
固體亞硫酸銨的生產(趙時來)
二、亞硫酸銨肥料
亞硫酸銨的肥效試驗初報(趙時來)
亞硫酸銨肥料(趙時來)
應用15 N研究幾種氮素肥料的使用及其殘效
(彭根元、王守林、趙時來、蘇寶林)
三、亞硫酸銨制漿廢液肥料
中性亞硫酸銨法制漿黑液的田間肥效試驗
(亞銨法棉稈黑液提取試驗組,等)
亞銨法制漿廢液的肥料利用試驗(趙時來)
中性亞硫酸銨制漿廢液的肥料利用研究(趙時來)
施用中性亞銨法草漿廢液對土壤主要性狀的影響(劉念祖、趙時來)
造紙綜合廢水對稻田地下水質量的影響(劉念祖、趙時來)
水葫蘆中性亞銨法制造紙漿與其制漿廢液利用試驗的初步總結
(趙時來、陳承慈)
水稻長期定位施用亞銨制漿黑液、硫銨和稻草的肥效試驗
(趙時來、王大池、吳方孝)
四、秸稈亞銨法制漿與其制漿廢液的綜合利用
中性亞硫酸銨鹽法造紙與農業肥料的關系(趙時來)
亞硫酸銨與農業肥料的關系(趙時來)
亞硫酸銨與麥稈制造紙漿生產肥料的綜合利用研究
(趙時來、王大池)
五、技術成果鑒定及相關技術專利
技術鑒定證書1
技術鑒定證書2
技術發明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