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節能管理相關知識、典型節能技術、節能改造實例、節能服務指南等方面,詳細闡述了企業節能的相關知識,為企業實施節能技術改造提供了有益的指引和幫助。
本書可供電力行業相關人員使用,也可供有關政府部門、研究機構人員閱讀、參考。
《企業節能技術指引》共分五章,分別從節能基礎知識、節能政策法規、典型節能技術、節能改造實例、節能服務指南五方面對企業用戶的節能工作進行了介紹和指引。在節能基礎知識里,介紹了節能相關基本概念以及能源管理體系;在節能政策法規里,介紹了我國近年來在節能方面出臺的政策法規以及地方法規;在典型節能技術里,介紹了無功補償技術、變頻節能技術、綠色節能技術等先進節能技術;在節能改造實例中,列舉了相應的企業節能案例;在節能服務指南里,介紹了節能服務公司、能效測評機構等提供節能服務業務的相關單位及服務網絡。
前言
1.1電力需求側管理
1.2能源審計
1.3能效電廠
1.4能源管理體系
2.1無功補償技術
2.2諧波治理技術
2.3變頻節能技術
2.4綠色照明技術
2.5蓄冷空調技術
2.6熱泵技術
3.1供配電系統節能改造
3.2供熱系統節能改造
3.3電機系統節能改造
3.4空調系統節能改造
3.5建筑系統節能改造
3.6照明系統節能改造
4.1節能服務公司
4.2能將測評機構
4.3中國南方電網公司節能服務體系
節能管理相關知識
節約資源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也是企業實現集約型經濟增長,提高企業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增強傿核心競爭力的根本要求。
如何降低企業能源消耗,提高生產能效,成為各國關注的重要課題。一些節能管理的相關理念體系也逐漸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例如電力需求側管理、能源審計、能效電廠、能源管理系統等,本章將對以上節能管理的相關理念體系做身根介紹。
1.1 電力需求側管理
1.1.1 電力需求側管理的定義
2005年 國家電網公司印發的《國家電網公司電力需求側管理實話辦法》(國家電網營銷部[2005]339號),將電力需求側管理(demand side management,DSM)定義為:電力需求側管理是指通過采取有效的激勵措施,引導電力客戶改變用電方式,提高終端用電效率,優化資源配置,改善和保護環境,實現最小成本電力服務所進行的用電管理活動。
2010年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六部委頒布的《電力需求側管理辦法》(發改運行[2010]2643號),將電力需求側管理概括為:電力需求側管理是指為提高電力資源利用效率,改進用電方式,實現電、節約用電、有序用電所開展的相關活動。
其他文獻中對電力需求側管理還有其他相關定義。無論定義有何不同,電力需求側管理的根本目的都在于挖掘潛力,降低電力需求對供應側能源資源的依賴程度,以盡可能延緩新電廠的建設,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1.1.2 電力需求側管理的資源
電力需求側管理的資源主要指終端用電設備節約的電量和節約的高峰電力需求,凡是有用電的地方都存在潛在的節電資源。
潛在的節電資源:
提高照明、空調、電動機系統、電熱、冷藏、電化學等設備用電效率所節約的電力和電量
蓄冷、蓄熱、蓄電等改變用電方式所轉移的電力
能源替代、余能回收所減少和節約的電力和電量
合同約定可中斷負荷所轉移或節約的電力和電量
建筑物保溫等改善用電環境所節約的電力和電量
用戶改變消費行為減少或轉移用電所節約的電力和電量
自備電廠參與調度后電網減供的電力和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