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雜2004~2006年北京林業大學自然保護區學院在原有調查的基礎上,對該自然保護區內的自然植被、野生動植物資源、社會經濟現狀以及自然保護區的管理現狀進行了綜合的科學考察后,在北京林業大學的師生、喇叭溝門鄉領導和自然保護區管理處技術人員的密切配合下編寫而成的,它的出版能進一步促進喇叭溝門自然保護區的科學規劃和可持續經營管理。
全書共分9章,內容涉及:自然環境概況,植被與植物資源,脊椎動物,昆蟲,大型真菌,旅游資源,社區及社區經濟,自然保護區評價,保護規劃。
前言
第1章 自然環境概況
1.1 自然地理概況
1.1.1 地理位置
1.1.2 地質地貌
1.1.3 水文
1.1.4 土壤
1.1.5 氣候
1.2 自然資源概況
1.2.1 植被概況
1.2.2 野生動植物概況
1.2.3 旅游資源概況
第2章 植被與植物資源
2.1 植物區系分析
2.1.1 植物區系的基本組成
2.1.2 植物區系的特征
2.2 植被分類與概述
2.2.1 植被演化歷史
2.2.2 植被分類
2.2.3 主要植被群系特征概述
2.2.4 重點群落結構分析
2.2.5 環境對植被的影響
2.3 植物資源及分布
2.3.1 植物資源概況
2.3.2 植物資源分類詳述
2.3.3 植物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
2.4 植物瀕危狀況與優先保護分析
2.4.1 植物瀕危研究現狀及存在問題
2.4.2 瀕危狀況分析方法
2.4.3 植物瀕危程度評價
第3章 脊椎動物
3.1 物種多樣性
3.1.1 動物種類及組成
3.1.2 重點保護動物
3.1.3 動物資源價值
3.2 魚類
3.2.1 魚類種類及分布
3.2.2 魚類資源利用
3.3 兩棲爬行類
3.3.1 兩棲爬行類種類及分布
3.3.2 兩棲爬行類區系特征
3.3.3 兩棲爬行類保護物種
3.3.4 兩棲爬行類資源
3.4 鳥類
3.4.1 鳥類種類及分布
3.4.2 鳥類區系特征
3.4.3 鳥類居留型
3.4.4 鳥類保護物種
3.4.5 鳥類資源利用
3.5 獸類
3.5.1 獸類種類及分布
3.5.2 獸類的區系特征
3.5.3 獸類保護物種
3.5.4 獸類資源利用
3.6 有害動物防治
3.7 保護管理建議
第4章 昆蟲
4.1 昆蟲種類及分布
4.1.1 水域昆蟲
4.1.2 山地昆蟲
4.1.3 燈誘與食誘昆蟲
4.2 昆蟲資源
4.2.1 觀賞昆蟲
4.2.2 傳粉昆蟲
4.2.3 天敵昆蟲
4.2.4 珍稀昆蟲
第5章 大型真菌
5.1 大型真菌的種類及其分布
5.1.1 真菌概述
5.1.2 真菌種類組成
5.2 大型真菌資源
5.2.1 食毒分析
5.2.2 毒菌
5.2.3 無毒菌
第6章 旅游資源
6.1 自然旅游資源
6.1.1 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
6.1.2 奇特的地質地貌景觀
6.1.3 溪水潺潺的水域景觀
6.1.4 豐富多彩的動植物資源景觀
6.2 人文旅游資源
6.3 旅游資源開發現狀及其對環境的影響
6.3.1 旅游資源的開發現狀
6.3.2 旅游開發對環境的影響
第7章 社區及社區經濟
7.1 社區社會經濟概況
7.2 產業結構
7.2.1 農業
7.2.2 林業
7.2.3 工業
7.2.4 畜牧養殖業
7.2.5 副業
7.2.6 旅游業
7.3 人口與民族
7.4 社區發展概況
第8章 自然保護區評價
8.1 生物資源評價
8.1.1 生物多樣性評價
8.1.2 物種珍稀性評價
8.2 經濟價值評價
8.2.1 直接經濟價值評價
8.2.2 間接經濟價值評價
8.3 管理現狀與評價
8.3.1 管理現狀
8.3.2 科學研究現狀
8.3.3 管理評價
第9章 保護規劃
9.1 保護對象
9.1.1 華北地區大面積的天然林
9.1.2 保護原生性森林
9.1.3 保護燕山山地的遺傳種質資源
9.2 自然保護區功能區劃分
9.2.1 區劃原則
9.2.2 區劃依據
9.2.3 功能區劃分
9.3 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規劃
參考文獻
附錄1 北京喇叭溝門自然保護區野生植物名錄
附錄2 北京喇叭溝門自然保護區野生脊椎動物名錄
附錄3 北京喇叭溝門自然保護區昆蟲名錄
附錄4 北京喇叭溝門自然保護區大型真菌名錄
附圖1 北京喇叭溝門自然保護區地理位置圖
附圖2 北京喇叭溝門自然保護區植被分布圖
附圖3 北京喇叭溝門自然保護區功能區劃圖
第1章 自然環境概況
1.1 自然地理概況
1.1.2 地質地貌
喇叭溝門鄉地處燕山山脈。在地質構造上,除東南一小部分為太古代片麻巖外,山體多為中生代和新生代燕山運動時期侵入的花崗巖。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從東南部海拔430m的谷地和700m左右的山脊;向西部、北部和西北部逐漸上升到海拔1000m的谷地和1200~1400m的山脊;海拔800m以上的山地占全區總土地面積的44%。山谷和河谷大部分呈西北一東南走向,谷地開闊,兩側山地相對高度為200~400m。海拔1000m以上的山峰數十座;南猴頂海拔為1697m,是懷柔區的較高峰;鄉政府所在地喇叭溝門村海拔為470m。
1.1.3 水文
發源于河北省豐寧縣鄧家柵子的湯河縱貫喇叭溝門自然保護區,向東南至湯河口鎮流入白河,白河再注入密云水庫。湯河是白河的主要支流。喇叭溝門自然保護區內分布的6條長達數十千米的大溝,扇狀分布于湯河兩側,將自然保護區內的全部地表徑流匯集于湯河,成為湯河的主要集水區。自然保護區多年平均徑流量0.3億m3;幾條主要溝谷中有多處泉眼,終年流水;在帽山村塘泉溝有溫泉一眼,水流常年不斷,保持恒溫29℃,可作為旅游資源開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