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當行業,質押借貸,不乏爾虞我詐;古玩市場,珍寶贗品,不乏魚目混珠。
小說以鑒別各種奇珍異寶為主線,講述一個發生在典當行博學掌柜的傳承弟子莊睿身上關于撿漏、、賭石等一系列異彩紛呈的精彩故事,真實的反映了在贗品文物、真假珠寶泛濫的當今社會,莊睿是怎樣運用自己功深的技能與獨特的方式創造并積累財富的過程。其中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其豐富的想象力,讓人充滿著無限遐想……
本書大量情節來源于作者身邊的真實案例,通過自身經歷賦予了小說極大的真實性和商業價值,使讀者從中了解到中國古玩書畫、奇石珠寶、古董文物的來龍去脈,為如何評估鑒定文物真偽及市場價值提供了一定的參考依據。所以,此書在具有趣味性的同時又具有豐富的知識含量。
典當行業:質押借貸,不乏爾虞我詐
古玩市場:珍寶贗品,不乏魚目混珠
典當行業,質押借貸,不乏爾虞我詐;古玩市場,珍寶贗品,不乏魚目混珠。
小說以鑒別各種奇珍異寶為主線,講述一個發生在典當行博學掌柜的傳承弟子莊睿身上關于撿漏、、賭石等一系列異彩紛呈的精彩故事,真實的反映了在贗品文物、真假珠寶泛濫的當今社會,莊睿是怎樣運用自己功深的技能與獨特的方式創造并積累財富的過程。其中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其豐富的想象力,讓人充滿著無限遐想……
本書大量情節來源于作者身邊的真實案例,通過自身經歷賦予了小說極大的真實性和商業價值,使讀者從中了解到中國古玩書畫、奇石珠寶、古董文物的來龍去脈,為如何評估鑒定文物真偽及市場價值提供了一定的參考依據。所以,此書在具有趣味性的同時又具有豐富的知識含量。
相關推薦:
※ 《賭石高手》(中國首部具有誘惑與刺激的賭石商戰小說)
※ 《明朝偽君子》 (網絡點擊率過億,比《明朝那些事兒》更好看的內容,比"韋小寶"還大活寶的主人公
※ 大買賣(繼《借貸》后又一部民間借貸融資運作小說。
※ 銷售高手 (銷售的訣竅、投資的策略、人脈的潛規則~ 國內首部市場營銷超級賺錢小說)
打眼, 本名湯勇,男,江蘇徐州人,現定居廣東東莞。八年的典當從業經歷,作者對典當行質押借貸的資本運作方式以及古玩、文物的鑒賞,擁有較完整的認知和真實的體驗。作者擅長都市題材文學作品的創作,發表網絡作品《黃金瞳》,點擊量過億。
及時章 翡翠原石
第二章 撞大運
第三章 驚心動魄
第四章 一刀天堂
第五章 一刀地獄
第六章 嬌蠻警花
第七章 蒙混過關
第八章 古玩投資
第九章 走馬上任
第十章 古玩行里的貓膩
第十一章 鉤心斗角
第十二章 佳人有約
第十三章 跟屁蟲兒
第十四章 街邊偶遇
第十五章 成化斗彩
第十六章 漏中撿漏
第十七章 小問題
第十八章 警花出更
第十九章 東窗事發
第二十章 誰占了便宜
第二十一章 玉都平洲
第二十二章 五兄弟
第二十三章 碎瓷片
第二十四章 家財萬貫,不抵汝瓷一件
第二十五章 祭祀玉璧
第二十六章 汝窯筆洗
第二十七章 盤玉三法
第二十八章 古老爺子
第二十九章 分金辨玉
第三十章 各有心思
第三十一章 毛料庫房
第三十二章 祖傳原石
第三十三章 紅翡綠翠
第三十四章 得償所愿
第三十五章 漢代玉蟬
第三十六章 陰謀暗算
第三十七章 賭石會場
第三十八章 血本無歸
第三十九章 有眼無珠
第四十章 瘋狂的石頭
第四十一章 將計就計
第四十二章 請君入甕
第四十三章 瘋狂賭徒
第四十四章 功成身退
第四十五章 偷梁換柱
第四十六章 天堂到地獄
第四十七章 大快人心
第四十八章 賭石顧問
第四十九章 明拍暗標
第五十章 壽星頭
第五十一章 風起云涌
第五十二章 天宇飄花
第五十三章 風云突變
第五十四章 節節高升
……
街位于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桂城街道的永安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就已經是初現端倪了,在行內那是相當出名,玉器的產銷量全國較大,位居全國四大玉器市場之首,以加工翡翠A貨光身玉器而遠近聞名。
自從改革開放以后,平洲個體戶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散落平洲各地的玉器老行尊、能工巧匠,紛紛自籌資金,到云南中緬邊境一帶的騰沖、盈江、章風、瑞麗、宛町采購緬甸翡翠玉石回來進行家庭作坊式的加工產銷玉器成品。
由于平洲玉器同行擅長做光身件,不但質量好、工藝佳,而且售價廉,很快就蜚聲我國內地與港澳臺地區以及東南亞的玉器界。
從賓館到玉器街,不過是幾分鐘的路程,拐過一個彎來,莊睿等人就看到了這條聞名國內的玉器街。
玉器街從東到西大概有九百余米,上百戶居民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加工玉器的作坊,是典型的前店后廠營銷模式,也有專業加工的作坊如專業的代客開料、代客雕琢、代客拋光等。雖然現在沒有幾家店開門營業,不過店門口的牌子上,都寫著這樣的字樣。
現在不過早上六點多鐘,雖然天色已經大亮了,不過太陽還沒有出來,再加上昨天這里下了一場雨,這會有一些薄薄的霧氣。透過這層薄物,依稀可以看到玉器街道兩旁,有不少人在走動著,不過這里并沒有一般市場上的喧嘩,倒真的有些像是鬼門關開小鬼擺攤一般。
"老幺,我怎么覺得這地方透著邪性啊,這里能有什么好東西?再說了,就這天氣,有好物件你也看不出來啊,咱們回去得了,等太陽出來了再來。"
陽偉膽子一向很小來到這有些詭異的地方,心里不由緊張了起來。伸手拉住了莊睿,站在街口,顯然是不想進去。
"老大,這些擺攤的,可大多都是挖墳掘墓的,身上多多少少都沾染著死人氣,你小心點啊,別讓哪個冤死的小鬼,把你的魂給勾走了。"
畢云濤知道偉哥平時就怕鬼神之類的東西。故意在后面出言嚇唬他,偉哥還偏就吃這一套,死死地抓住莊睿的衣服,說什么都不愿意往前走了。
"我說四哥,你就別嚇唬老大了,這種鬼市的機會很難得的。偉哥,你也別怕,跟著白獅,百邪不侵。"
莊睿被畢云濤說得哭笑不得,他現在可是急著想進去,因為按照常理說,平洲這地方一般是不可能有鬼市的,估計是借著這次原石交易會的東風,全國各地的那些三教九流玩古董的人,才會聚集到這里來。
要知道,古玩和玉石,本就是相通的,很多玉石商人往往也都是古董收藏家,也是古董收藏這個圈子里比較有實力的一幫人,所以全國各地的古玩"走鬼"們,都會在這個時間集中到這個地點來。
正如畢云濤所說的,這些人的身份都很復雜,真的出現一些挖墳掘墓的人,那也不稀奇,也往往就是這些人手里,才會出現一些古玩中的精品物件。
"不行,舉頭二尺有神明,我就先回去了,你們哥倆去逛吧。"偉哥看著影影綽綽的街道,還是打起了退堂鼓。
"得,偉哥,那你就先回去吧,不過我們不回去,俗話說人多鬼也怕,你自己回賓館的時候小心點。"
莊睿懶得和老大磨嘰下去了,說完之后就向著玉器街走去。等會太陽出來,霧氣散掉以后,這鬼市恐怕也要收攤了。
陽偉聽到莊睿的話后,渾身打了個哆嗦,回頭看看來路上空無一人的街道,臉色都變了,連忙跟了上去,說道:"別,等等我,我還是跟著你們吧其實這些霧氣都很稀薄,離得遠了看,好像朦朦朧朧的,走近之后,人和人之間看得還是非常清楚的,根本就不影響視線,偉哥緊跟在白獅的身后,倒真是像莊睿說的一般,過往的人,還真沒有敢靠近他的。
"老大,四哥,你們看中什么物件了,可不要輕易開口問價。這地方不同于一般的市場,只要你問了價錢,那就等著挨宰吧。"莊睿一邊在前面走著,一邊回頭小聲地叮囑著陽偉和畢云濤。
"不問價怎么買東西?"
畢云濤有些不解地問道,他們這會走過了三個攤位,都是賣成品玉石掛件擺件之類的東西,莊睿對這些不怎么感興趣,在平洲的鬼市看玉石翡翠,那不是有病嘛!想買玉器的話,等到白天滿大街都是。
畢云濤聽了莊睿的話之后,注意觀察了一下,發現剛才經過的那幾個攤位前,不管是買的還是賣的,還真是沒有人說話。
"一個物件,這些賣家往往會給出好幾個價錢,你出言問了又不買的話,要是被別人聽到了,賣家會賴著你,說是被你泄了底價,這也是老輩傳下來的規矩,不過話說回來,不張嘴說話,一樣可以談價錢。你們注意看那些人的動作,就知道了。"
莊睿嘴里說著話,停住了腳步,在一個攤位前站住了,這是個古玩攤子,三米見方的攤位上,擺滿了青銅瓷器,古籍善本,還有一些銅錢刀幣,玉石倒是不多,只有幾塊看著有點像古玉的擺件,放在了攤位的中間位置。
"嘿,這個小哥年齡雖然不大,可是位行家啊,過來看看,有中意的我給你便宜點。"
莊睿的話被這攤主聽到了,咧開嘴笑了起來,做古玩這行的買賣,不怕遇到明白人,越是明白人越容易走眼交學費,鬼市這地方,那可是真正考究眼力的地方,不明不白地在這種地方栽了跟頭的人,多了去了。
攤主說話的時候,有意壓低了腔調,估計是個老手,想保持著鬼市的神秘感。
很多人在古玩鬼市這種環境里,看著滿大街的古董,心里往往會產生一些偏差,不自覺地就會認為這些物件是真的,其實這些玩意里面出真品和珍品的概率,雖然要比各個城市的古玩市場高一些,但也是十物九假,一個攤子上能有一件真品,那就很了不起了。
"老幺,那些人互相拉著手,是不是在談價錢?"
偉哥跟著白獅后面,膽氣也壯了起來,四邊打量了一番,讓他看出了點門道來。
"對。"
莊睿點了點頭,沒多解釋,這種講價的方式,是古時候傳下來的,以前講究財不露白,一個物件的成交價格,買賣雙方都是要保密的,所以就發明了這種談價格的方法。
不過在古代那會,人們所穿的衣服袖子肥大,在用手勢談價格的時候,袖子可以把手遮擋住,外人根本無法看到,不過現在只是應景走個形式而已了,即使用這種方法來談價錢,有心人還是能從手勢上看出一二的。
"老幺,你在這看著,我去轉轉。"
畢云濤這會也起了淘寶的興趣,興沖沖地掉頭去到另外一個攤子上,這就是鬼市的魅力所在,即使你不懂古玩,到了這種環境之中,也會產生一種淘寶撿漏的心理,就像是去到美食街,看著那些美食點心,即使不餓也會食指大動,都是一個道理。
陽偉看到莊睿蹲在地上就不動彈了,他站在那里也有些無聊,此時他也知道這里都是和自己一樣的普通人,也不怎么害怕了,遂跟著畢云濤后面去轉悠了。
莊睿知道那哥倆家里都是做買賣的,雖然不懂得古玩,但是打小對做生意就是耳熏目染,不至于吃什么大虧。
"老板,您這里的物件,仿得也忒厲害了吧。"
莊睿蹲得雙腿都有些發麻了,算是將這攤個上距離他比較近的物件,都看了一遍,讓他失望的是,就沒有一個好玩意兒,根本就沒動用眼中靈氣,莊睿都能分辨得出來,不過這話不能說假得厲害,否則別人會和你急眼的。
"小伙子,剛才還說你懂規矩呢,這就說行外話了不是?鬼市上的東西,只看不說,愛買不買,你走好,不送。"
雖然莊睿話說得比較含蓄,還是惹惱了這個攤主,馬上就下了逐客令,莊睿也知道自己犯了忌諱,有些不好意思地對攤主笑了笑,站起了身子。
就在莊睿準備離開的時候,他的目光被這攤位角落處的一堆碎瓷片給吸引住了,說是一堆,其實也沒多少,估計有那么個三四十片,稀稀拉拉地擺在攤子的一個角落里,不注意看,還真發現不了。
莊睿這段時間跟著德叔學到不少東西,尤其是瓷器方面的知識。
這幾年隨著電視臺那個鑒寶欄目的播出,古玩陶瓷收藏已經成為"全民運動"。由于名貴瓷器可望而不可即,瓷片收藏逐漸受到關注,有的瓷器沒有原件,瓷片更顯異常珍貴了。如宋代五大名窯、明清的官窯和一些特別的品種如元青花瓷的瓷片價格比較貴,好的瓷片能值上萬元甚至十幾萬元。
在瓷器收藏中,珍貴陶瓷一般人很難見到真品,就更別提"上手"了,走到博物館去參觀,也只能隔著玻璃觀賞,不能近距離看,更不可能拿在手上仔細研究。
所以像是宋汝窯、官窯、哥窯的瓷片,自宋代起就一直都是收藏家尋覓的珍品,有所謂"縱有家財萬貫,不如汝瓷一片"之說,講的就是珍稀瓷片的價值。
古瓷片還具有量大品全、價格便宜、真品率高、風險性小等優點是普通人從書本到實際學習古瓷鑒定的捷徑。
在收藏界,很多人都知道北京有個專門收藏古瓷片的"片兒白",不光收藏,還開辦了一座明唐博物館,專門展覽古瓷片,此外還依靠自己藏品和經歷寫出了專著,成為收藏界中的大腕。
莊睿只是聽聞瓷片收藏現在也慢慢走熱了,不過他還從來沒見過這樣擺成一堆的碎瓷片,不由走到那個角落蹲下身子看了起來,這攤主雖然出言趕人了,那也只是一時氣惱。沒有將生意往外推的道理,當下也沒有做聲。
其實相比那些完好的古玩瓷器,在收藏圈子里,還是很多人都認為瓷片利潤并不高,增值前景也不大,莊睿也是想把它當做自己學習的資料和鑒定的輔助工具,借以識別陶瓷偽品而已。
"地攤無好貨,這話還真是不假。"
莊睿一邊撥弄著地上的碎瓷片,一邊搖著頭,他看了有七八片了,從胎、釉斷面就能看出來其燒制工藝粗糙,估計是民間日常用的一些瓷器,沒有什么收藏價值。
"這樣的東西也拿出來賣?咦?"
莊睿兩根手指捏起了一個只有拇指指甲大小的碎瓷片,正要笑話這老板財迷呢,卻發現這塊瓷片與剛才所看到都不一樣。
就是因為這所以剛才莊睿一直用手指搓弄著,從指尖傳來的感覺很潤滑,就連斷面也沒有扎手的感覺,憑著手感,莊睿覺得這個應該是件不錯的官瓷碎片。
莊睿連忙把瓷片拿到眼前,仔細看了起來,從外表上看,這應該是個青瓷,帶釉色那一面,呈現一種淡淡的天青色,斷面的胎質細密,只是這物件實在是小了點,莊睿根本無法分辨出這到底是什么窯燒制的。
莊睿用眼中的靈氣在這瓷片上掃了一眼,發現這瓷片里面竟然還留存著一些淡淡的靈氣,并且顏色為紫色,只是這里面的靈氣已經非常的稀薄了,而且莊睿可以感覺到,這些靈氣還在慢慢地流失,恐怕過不了多久,這里面的靈氣就會消失掉了。
將手里這個不起眼的小碎瓷片放在了攤位邊上,莊睿又繼續在那一堆碎瓷里面翻找起來,讓他驚喜的是,居然又找出一個碎瓷片,是個瓷器的底盤,不過應該只是一個瓷器底盤的五分之一,從顏色上看,和剛才那個一模一樣,在底盤上,莊睿依稀可以看到上面的"士"字。
這個發現讓莊睿來了精神,他沒有再去一件件地翻找,而是將眼中靈氣釋放了出去,將這一小堆碎瓷片全部籠罩住了。
去掉開始看過的七八個碎瓷片,這一小堆也不過就剩下了三十余片,莊睿驚詫地發現,在這三十多個碎瓷片里面,居然有十四件瓷片之中,都蘊涵有稀薄的靈氣,并且這些靈氣的顏色,和他一開始看到的那一片,相同。
"會不會是一個瓷器呢?"
莊睿心中冒出一個這樣的念頭來,這也不是沒有可能,一件瓷器被打碎了,碎片存放在一起,也是很正常的。
莊睿把那些含有靈氣的瓷片都挑了出來,當然,在挑的時候,他也摻雜了一些沒有收藏價值的碎瓷片,他這是怕被攤主看出什么貓膩來,等會亂要高價。
古玩這東西,價錢是沒有什么譜的,一個玩意兒,你賣一百也行,你開價一萬也可以,物價局可是管不到這兒。
其實莊睿是多慮了,那地攤老板在看到他擺弄這些碎瓷片之后,壓根就沒往這邊看上一眼,這些碎瓷片本來就不是他的,前幾天在他的攤位旁邊,有個河南的"走鬼"攤子。
就在昨天的時候,河南那位攤主好像家里出了什么急事,要趕回河南,當時就在鬼市上把自己攤位上的東西,以很低的價格,全部轉給了這個老板,這些碎瓷片兒那會就沒算錢,算是搭頭白送給他的,所以現在這個攤主,對那些破瓷片根本就不怎么在意。
莊睿將這些帶有靈氣的碎瓷片,一件件地擺在手心里,這些碎片都不大,最小的就是剛才那個指甲大小的,較大的也不過七八公分,形狀各異,莊睿擺弄了好一會,才大致擺出了個物件出來,莊睿粗粗看了一眼,馬上就把這些碎瓷片打亂放到了地攤上。
"老板,搭個手吧……"
莊睿把那十六個帶有靈氣的碎瓷片,還有八九個沒什么價值的瓷片擺成了一堆,然后站起身來,指著那堆瓷片對地攤老板說道。
地攤老板聞言從小板凳上站了起來,走到莊睿放在一起的碎瓷片處,蹲下身子撥弄了一下,說道:"這些可是按片賣的……"
"規矩我懂得,你給價吧。"莊睿點了點頭,把右手伸了過去。
老板也伸出了自己的右手,五指張開,然后緊握成拳頭狀,過了幾秒鐘之后,把拳頭松開了,眼睛緊盯著莊睿。
先張開五指,自然是五的意思,然后攥成拳頭,也就是說,這地攤老板開價是五十元一片。
莊睿搖了搖頭,用自己的右手將地攤老板右手五指一一合攏,只留下了一根食指。
俗話說:漫天要價,就地還錢。莊睿的舉動,表明了他只肯出十塊錢一片。
這時不過是2004年,北京那位的碎瓷片展覽館剛開了幾年而已,并且這時網絡不算特別發達,"片兒白"的事跡只是流傳在京津一帶,就全國而言,玩瓷片的人還不是很多,連帶著這些瓷片的價格,也并不是很貴,要是放在幾年前,這些瓷片也就是賣個五毛一塊的,現在莊睿出到十塊錢一片,價格已經不算低了。
至于后面幾年的鈞窯汝窯瓷片漲到上萬元一塊的時候,再想從這些古玩地攤上找到真品瓷片,那已經是不大可能了,因為到那會,就連瓷片也有做假的了。
"反正這些破瓷片都算是撿來的……"
地攤老板想了一下,又把那些瓷片的數量清查了一遍,點了點頭,和莊睿握了一下手之后,道:"就按你說的價,成交。"
莊睿聞言也沒顯露出什么高興的樣子,伸手掏出錢夾,掏出兩張一百和一張五十的鈔票,遞給了地攤老板,等那老板接過錢之后,莊睿馬上蹲下了身子,也顧不上有些瓷片上都沾染了泥土,小心翼翼地把那十六個蘊涵靈氣的瓷片裝到了自己的手包里,至于那搭配的碎瓷,莊睿又隨手給丟到了攤位上。
"謝啦,老板,咱回見……"
莊睿壓抑住心頭的興奮,向那個被他這番舉動搞得有些莫名其妙的地攤老板,打了個招呼之后,馬上帶著白獅離開了,這回頭還是別見面的好,否則要是被那地攤老板知道了這些瓷片的價值,恐怕跳河的心都會有了。
"難道那些瓷片里面有寶貝?"地攤老板在心中猜想著,不過這時說什么也晚了,已經是錢貨兩清了。
走在這青石馬路上,莊睿只想大喊幾聲,來發泄一下心中的快意,只憑這手包里的十來個碎瓷片,莊睿就是此行不虛了。
有些看官就不明白了,這不就是買了些破瓷片嘛,值得這么高興嗎?就算是這瓷片是鈞定汝等名窯生出來的,那也不過就值個千兒八百的,放到四五年后,也不過就是萬兒八千,這漏檢得也不算大呀。
這話也沒錯,五大名窯的瓷器值錢,這是世人皆知的,但是五大名窯瓷片,還真不怎么值錢,在2004年,即使你拿去賣給片兒白,他也不過能給個四五百一片的價格,那還要看瓷片的大小,不過莊睿收到的這十幾個瓷片,組合起來之后,那價格就是無法估量的了。
在莊睿看到那個底座瓷片的時候,他已經認出來了,這是汝窯的瓷器碎片,并且是官窯的瓷器,因為他在碎瓷片里又找到了剩下的幾個底座瓷片,將之拼湊起來之后,從原本的一個"士字,變成了"奉華"這兩個字。
很多朋友都知道,在宋代,并沒有形成瓷器底下寫款的制度,只有部分瓷器寫款,像汝窯的款識一般分為三種,及時種是甲、乙、丙之類的編號,但這種編號不是燒制的時候寫上去的,都是后來才刻上去的。
第二種款識,只寫一個字:蔡,一聽就是姓氏,不用查,蔡京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以蔡京當時的地位,可以使用汝窯。
還有一種就是莊睿手上的這一類了,在瓷器底下寫有很明確的文字,而這些文字,往往都有其特殊的意義。
拿莊睿手上這些瓷片拼湊出來的"奉華"二字打個比方,奉化指的就是南宋德壽宮的配殿奉華堂,是宋高宗趙構的寵妃劉貴妃居住的地方,很多寫"奉華"的汝窯都是當時劉貴妃所用過的。
史書上記載,劉貴妃其人有才華,會畫畫,自己有兩方章,一大一小,刻著"奉華"兩個字,畫完以后蓋在上面,奉華款的汝窯瓷器都應該是劉貴妃的私人之物,這足可以證明,莊睿包里的這些瓷片,都是南宋的官窯瓷。
最讓莊睿興奮的是,這十幾個碎瓷片,都是一只汝窯瓷器上面的,并且一個不多一個不少,全部都在這里了,也就是說,莊睿用這些汝窯瓷片,可以修復出一只完整的汝窯瓷器出來。
汝窯從創燒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位居宋代五大名窯(汝、官、哥、鈞、定)之首,由于其工藝精湛、技術超群,造型多樣,富于裝飾,不僅為當時民間喜好,北宋晚期更是受到皇室的賞識與寵愛,并于宋哲宗元佑至宋徽宗崇寧五年的二十年間,把它壟斷為官窯,專為宮庭燒制。
由于為宮廷燒制御用瓷器的時間很短,要求甚高,產量有限,存世更少,到南宋時就成為"近尤難得"的稀世珍寶,近千年來為藏家所青睞和推崇,著名繪畫大師李苦禪先生曾經揮筆寫道:天下博物館,無汝(瓷)者難稱盡善盡美也。
當今世界上的博物院數以千計,但能藏有宋汝瓷者不足十家,而這幾家博物館的館藏汝窯傳世物總計亦不足七十件。1992年時,散失于民間的一件直徑為八厘米的北宋汝窯瓷盤在美國紐約拍賣時,成交價為一百五十四萬美元,而在香港的一次拍賣中,一件宋汝窯三犧尊以五千萬港元易主,這還是十多年前的價格,到了今日,一件汝窯珍品的價值已經是無法估量的了。
近代的藏家們更是千方百計地尋覓,將收藏一件汝窯瓷器視為終生的追求與自豪,所以,只要莊睿這件汝窯瓷能修復成為一個完整的作品,即使是修復過的,那其價格,也將是瓷片的千百倍了。
"老幺,撿到什么寶貝了?看你那張臉都笑開了花。"
莊睿正準備去找偉哥和畢云濤的時候,陽偉不知道從哪里鉆了出來,手上似乎還拿著件什么東西。
"偉哥,今兒這鬼市,沒白來,給你看看。"
莊睿自個兒興奮了半天,正找不到人傾吐呢,一把拉住陽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