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總結了我國近年來土壤資源領域的研究成果,系統地介紹了土壤分類及其參比、土壤空間變異與遙感信息、土壤資源的多目標評價、障礙土壤的退化機理與恢復重建以及土壤碳庫與全球變化等諸多方面的進展,闡述了近年來土壤資源研究的新領域、新理論和新方法。
全書共分16章。及時章重點論述了我國土壤資源概況及合理利用途徑;第二至五章介紹了國內外的土壤分類及其參比的發展;第六至八章系統介紹了土壤空間變異及其研究方法、土壤資源遙感、土壤信息系統與中國土壤信息系統(SISChina)的建設;第九至十一章系統闡述了如何從土壤資源、土壤多樣性和土壤地球化學的角度評價土壤資源;第十二至十五章重點討論了障礙土壤的退化機理和恢復重建理論以及研究新方法;為了適應全球變化的研究需要,本書一章介紹了土壤碳庫與全球變化研究的進展。
本書可作為農業科學、地理學、環境科學和土地資源管理等專業研究生基礎課教材,也可供土壤、地理、生物、生態、資源與環境等專業的科技人員參考。
本書編寫的指導思想是: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土壤資源領域相關的理論和方法,而且重點強調把該領域的研究成果及時地傳授給學生,使學生掌握的理論和方法。為了貫徹這一指導思想,本書體現了三個特點:①綜合而地闡述土壤資源研究的新領域、新理論和新方法,從土壤分類及其參比、土壤空間變異與遙感信息、土壤資源的多目標評價、障礙土壤的退化機理與恢復重建以及土壤碳庫與全球變化等諸多方面進行介紹;②各章的內容安排上從介紹國內外的研究趨勢入手,然后對近幾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進行綜合集成和系統介紹;所介紹的內容多數是近幾年發表、正在發表以及還沒有發表的研究成果,這就充分體現了本書的前沿性;③本書主要作者都是在土壤資源領域耕耘了20多年、奮斗在科研線的中青年科學家,他們都是或曾經是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的科研骨干,本書多數內容都是作者們研究成果的手資料,通過系統集成而首次編著出版。
《中國科學研究生教學叢書》序
前言
及時章 土壤資源概況及合理利用途徑
及時節 土壤資源研究概述
第二節 土地與土壤資源概況
第三節 土壤退化及恢復重建
第四節 土壤資源的合理利用途徑
第五節 土壤資源與環境
參考文獻
第二章 土壤形成過程與分類
及時節 土壤形成因素
第二節 土壤形成的物質基礎
第三節 土壤發生過程
第四節 主要土壤發生過程
第五節 土壤形成過程與土壤分類
參考文獻
第三章 美國土壤系統分類和世界土壤資源參比基礎
及時節 美國土壤系統分類
第二節 世界土壤參比基礎(WRB)
參考文獻
第四章 中國的土壤分類
及時節 我國近代土壤分類
第二節 基于土壤發生的土壤分類系統
第三節 中國土壤系統分類的建立
第四節 中國土壤系統分類土綱
參考文獻
第五章 中國土壤參比及其查詢系統
及時節 引言
第二節 中國土壤發生與其他土壤分類系統的參比
第三節 中國土壤參比基準研究的基礎數據
第四節 中國土壤發生分類與美國土壤系統分類的參比基準
第五節 中國土壤發生分類與中國土壤系統分類的參比基準
第六節 中國土壤參比查詢系統
第七節 土壤分類專家系統的檢索查詢
參考文獻
第六章 土壤空間變異及其研究方法
第七章 土壤資源遙感
第八章 土壤信息系統
第九章 土地資源評價
第十章 土壤多樣性
第十一章 土壤地球化學
第十二章 鹽漬土有其他障礙性土壤資源
第十三章 土壤侵蝕與水土保持
第十四章 土壤侵蝕的同伴素示蹤
第十五章 土壤退化及其恢復重建
第十六章 土壤碳庫與全球變化
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