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苦中,也活在樂里;活在盛放,也活在凋零;活在煩惱,也活在智慧;活在不安,也活在止息。這是面對苦難的生命好的方法。”
《不怕人生的轉彎》中,林清玄以溫暖之心,在日常中領悟幸福的真諦,以力量之筆,在覺醒中寫出生命的大美。當我們有了智慧,就能如如不動地以平常心去對待一切順逆困厄,在遇到人生的大疑、大亂、大苦、大難時,不會被擊倒,而是在其中超越,得到安定的力量。
人生的意義不在奔赴某一目的,而在承擔每個過程,即使飽受折磨,也有永世的期待。直到撕開層層黑幕,就會知道,陽光從未離開。
發現生命中的每一個正向時刻,日日是好日,處處蓮花開。
《不怕人生的轉彎》勵志語錄:
1. 我想,逃情最有效的方法可能是更勇敢地去愛,因為情可以病,也可以治病。//溫一壺月光下酒
2. 情感即使飽受折磨,也有永世的期待。//卷簾
3. 人何嘗不是如此,被無名的黑云所籠罩的時候,會以為光明已在人間失落;但如果能撕開那層黑幕,就會知道,陽光從未離開。//海岸破曉
4. 我們不論處在任何境況下,都還有幸福的可能,在絕壁之處也能見到縫隙中的陽光。//幸福的開關
5. 我們走過的每一步不一定是的,但每一步都有值得深思的意義。//幸福的開關
6. 我們不喜歡凋零,然而,凋零是一種必然。
過去不能讓它過去,未來不愿等待未來是人生的悲劇。//失戀之必要
7. 三流的化妝是臉上的化妝,二流的化妝是精神的化妝,的化妝是生命的化妝。//生命的化妝
8. 每天,有一些正向的時光,便有好心情走向明天;時時有正向的時刻,生命便無限美好。日日是好日,處處蓮花開。//正向時刻
9. 櫻花給我的啟示是,不管時間多么短暫,都要把一切的生命用來開放。如果盛放的時刻是美的,凋落時盡管無聲,也會留下美的痕跡。//天寒露重,望君保重
10. 由于流逝的歲月,似我非我,未來的日子,也似我非我。只有善待每一個今朝,盡其在我地珍惜每一個因緣,并且深化、轉化、凈化自己的生命。//我似昔人,不是昔人
11. 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有如一片葉子抽出、一朵花開放、一棵樹生長,是一種自然的時序。春日的繁華、夏季的喧鬧、秋野的莊嚴、冬天的肅殺,都輪流讓我們經歷著,以便生發我們的智慧。//傷心渡口
12. 我不要人人都看見我,但我要有自己的尊嚴。//謙卑心
全球華人的心靈療愈師林清玄溫暖力量散文精選,遇見生命中的正向時刻。
獨家收錄《開講啦》同名勵志演講,激勵千萬年輕人為夢想發聲。每一次選擇都可能是新的出發,不要被保障的人生。
經典作品全新收錄,全彩插畫唯美典藏。
星云大師、余秋雨、南懷瑾、畢淑敏、張德芬、于丹、尹建莉誠意推薦。
你的環境并不能決定你的未來,你的過程也不能決定你的未來,而是你的心的向往決定了你的未來。
“活在苦中,活在樂里;活在盛放,也活在凋零;活在煩惱,也活在智慧;活在不安,也活在止息。這是面對苦難的生命好的方法。”
相關推薦:
看開是福,看淡是幸: 林清玄溫暖力量散文精選
不怕人生的轉彎:林清玄溫暖力量散文精選
林清玄
中國臺灣高雄人,連續十年雄踞“臺灣十大暢銷書作家”榜單,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家”之一。
17歲開始發表作品;
20歲出版及時本書;
30歲前得遍臺灣所有文學大獎;
35歲修行出山后寫成的“身心安頓系列”是20世紀90年代臺灣最暢銷的作品;
40歲完成“菩提系列”,暢銷數百萬冊,是當代影響力的作品之一。
其文章多次入選中國大陸、中國臺灣、中國香港中小學語文教材及大學國文選,還曾被收入大陸高考語文試卷,是華文世界被廣泛閱讀的作家。
溫一壺月光下酒
溫一壺月光下酒
生平一瓣香
深香默默
如意
日光五書
卷簾
無聲飄落
青山白發
雪與愛
看云
櫻桃青衣
海岸破曉
棋盤腳花
蜉蝣抒情
月到天心
幸福的開關
幸福的開關
不緊急卻重要的事
咸也好,淡也好
最苦的最美麗
失戀之必要
生命的化妝
正向時刻
清歡
一生一會
天寒露重,望君保重
相思飛舞
我似昔人,不是昔人
一步千金
擁有
送一輪明月給他
傷心渡口
人間山水
覺醒的滋味
覺醒的滋味
柔軟心
時間道場
無常兩則
謙卑心
一心一境
數字菩提
達摩茶杯
溫柔半兩
四隨
大四喜
純善
走向生命的大美
走向生命的大美
愛語
在微細的愛里
只手之聲
半夢半醒之間
寫在水上的字
拈花四品
一朝
佛手玉潤
忘情花的滋味
墨趣
幸福的開關
一直到現在,我每看到在街邊喝汽水的孩童,總會多注視一眼;每次走進超級市場,看到滿墻滿架的汽水、可樂、果汁飲料,心里則頗有感慨。
看到這些,總令我想起童年時代想要喝汽水而不可得的境況。在臺灣光復不久的那幾年,鄉間的農民雖不致饑寒交迫,但是想要三餐都吃飽似乎也不太可得,尤其是人口眾多的家族,更不要說什么零嘴、飲料了。
小時候,我對汽水有一種特別奇妙的向往,原因不是汽水有什么好喝,而是喝不到汽水。我們家是有幾十口人的大家族,小孩子依大小排行就有十八個之多,記憶里東西仿佛永遠不夠吃,更別說是喝汽水了。
喝汽水的時機有三種:一種是喜慶宴會,一種是過年的年夜飯,一種是廟會節慶。即使有汽水,也總是不夠喝。到要喝汽水時,整個過程好像在進行一種隆重的儀式,十八個杯子在桌上排成一列,依序各倒半杯,幾乎喝一口就光了,然后大家舔舔嘴唇,覺得汽水的滋味真是鮮美。
有一回,我走在街上,看到一個孩子喝飽了汽水,站在屋檐下噯氣,嘔——長長的一聲。我站在旁邊簡直看呆了,羨慕得要死,忍不住憂傷地自問道:什么時候我才能喝汽水喝到飽?什么時候才能喝汽水喝到噯氣?因為直到讀小學的時候,我還沒有嘗過喝汽水喝到噯氣的滋味,心想,能喝汽水喝到把氣噯出來,不知道是何等幸福的事。
當時家里還點著油燈,燈油就是煤油,閩南話稱作“臭油”或“番仔油”。有一次,我的母親把臭油裝在空的汽水瓶里,放置在桌腳旁。我趁大人們不注意,一個箭步就把汽水瓶拿起來往嘴里灌,當場兩眼翻白,口吐白沫,經過醫生的急救才活轉過來。為了喝汽水差一點喪命,后來成為家里的笑談,卻并沒有阻絕我對汽水的向往。
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有一位堂兄快結婚了。我在他結婚的前一晚竟輾轉反側地失眠了,我躺在床上暗暗地發愿:明天喝汽水一定要喝到飽,至少喝到噯氣。
第二天,我一直在庭院前窺探,看汽水送來了沒有。到上午九點多,看到雜貨店的人送來幾大箱的汽水,堆疊在一處。我飛也似的跑過去,提了兩大瓶黑松汽水,就往茅房跑去。彼時農村的廁所都蓋在遠離住屋的幾十米之外,有一個大糞坑,幾星期才清理一次。我們小孩子平時是很恨進茅房的,衛生問題通常是就地解決,因為里面實在太臭了。但是那24小時,我早就計劃好要在里面喝汽水,那是家里隱秘的地方。
我把茅房的門反鎖,接著,打開兩瓶汽水,然后以一種虔誠的心情,把汽水咕嘟咕嘟地往嘴里灌,就像灌蟋蟀一樣,一瓶汽水一會兒就喝光了。幾乎一刻也不停地,我把第二瓶汽水也灌進腹中。
我的肚子整個脹起來,我安靜地坐在茅房的地板上,等待著噯氣。慢慢地,肚子有了動靜,一股沛然莫之能御的氣翻涌出來,嘔——汽水的氣從口鼻中冒了出來,冒得我滿眼都是淚水。我長長地嘆了一口氣:“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比喝汽水喝到噯氣更幸福的事了吧!”然后,我朝圣一般打開茅房的木閂,走出來,發現陽光是那么溫暖明亮,好像從天上回到了人間。
每一粒米都充滿了幸福的香氣
在茅房喝汽水的時候,我忘記了茅房的臭味,忘記了人間的煩惱,覺得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一直到今天我還記得那年嘆息的情景。當我重復地說:“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比喝汽水喝到噯氣更幸福的事了吧!”心里百感交集,眼淚忍不住就要落下來。
貧困的歲月里,人也能感受到某些深刻的幸福。像我常記得添一碗熱騰騰的白飯,澆一匙豬油、一匙醬油,坐在“戶定”(廳門的石階)前細細品味豬油拌飯的芳香,那每一粒米都充滿了幸福的香氣。
有時,這種幸福不是來自食物。我記得當時我們鎮上住了一位賣醬菜的老人,他每天下午的時候都會推著醬菜攤子在村落間穿梭。他沿路一直搖著一串清脆的鈴鐺,在很遠的地方就可以聽見他的鈴聲。每次他走到我們家的時候,都在夕陽將落下之際。我一聽見他的鈴聲就跑出來,常常看見他渾身都浴在黃昏柔美的霞光中,那個畫面、那串鈴聲,使我感到一種難言的幸福,好像把人心靈深處的美感全喚醒了。
有時,幸福來自自由自在地在田園中徜徉了一個下午。
有時,幸福來自看到蘿卜田里留下來做種的蘿卜,開出一片寶藍色的花。
有時,幸福來自家里的大狗突然生出一窩顏色都不一樣的、毛茸茸的小狗。
生命的幸福原來不在于人的環境、人的地位、人所能享受的物質,而在于人的心靈如何與生活對應。因此,幸福不是由外在事物決定的,貧困者有貧困者的幸福,富有者有富有者的幸福;位尊權貴者有其幸福,身份卑微者也有其幸福。在生命里,人人都是有笑有淚;在生活中,人人都有幸福與憂煩,這是人間世界真實的相貌。
從前,我在鄉間與城市穿梭,做報道訪問的時候,常能深刻地感受到這一點。坐在夜市喝甩頭仔米酒配豬頭肉的人,他感受到的幸福往往不遜于坐在大飯店里喝XO(最上乘的白蘭地)的富豪;蹲在寺廟門口喝一斤二十元粗茶的農夫,他得到的快樂也不遜于喝冠軍茶的人;圍在甘蔗園呼幺喝六,輸贏只有幾百元的百姓,他得到的刺激絕不輸于在梭哈臺上輸贏幾百萬的豪華賭徒。
這個世界原本就是個相對的世界,而不是的世界,因此,幸福也是相對的,不是的。
世界是相對的,使得到處都充滿缺憾,充滿了無奈與無言的時刻。但也由于相對的世界,我們不論處在任何境況下,都還有幸福的可能,在絕壁之處也能見到縫隙中的陽光。
幸福的感受不全然是世界所給予的,而是來自我們對外在或內在價值的判斷,我們幸福與否,正是由自我的價值觀來決定的。
清玄先生著作致慶:文如流水,語似冬陽!
——星云大師
林清玄先生的文章,大多是從身邊人人都能感受的事例,談人生的至善至美,充滿禪境的喜悅,吸引人們進入一種質樸尋常又自主尊嚴的精神境界。
——余秋雨
林先生的書不用我推薦也一定會非常好銷的。
——南懷瑾
在我還沒有開始想要靈修的時候,我就很喜歡看林清玄老師的書,他的書可以說是我靈性旅程的啟蒙書。
——張德芬
我讀了很多林老師的作品,我在林老師的茶香里悟到了太多,我說我懂得了有一種感恩的心情叫作林清玄。
——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