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資治通鑒(全四冊)圖書
人氣:44

資治通鑒(全四冊)

《資治通鑒》是司馬光及其助劉攽、劉怒、范祖禹等根據大量的史料編纂而成的一部編年體史書,記載了上起周威烈士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訖后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歷史。書中描繪了戰略至五代期間...
  • 所屬分類:圖書 >古籍>史類>史評類  
  • 作者:[司馬光] 撰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534853326
  •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07
  • 印刷時間:2015-07-01
  • 版次:1
  • 開本:16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精裝
  • 套裝:

內容簡介

《資治通鑒》是司馬光及其助劉攽、劉怒、范祖禹等根據大量的史料編纂而成的一部編年體史書,記載了上起周威烈士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訖后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歷史。書中描繪了戰略至五代期間的歷史發展脈絡,探討了秦、漢、晉、隋、唐等統一的王朝和戰國七雄、魏蜀吳三國、五胡十六國、南北朝、五代十國等幾十個政權的盛衰之由,生動地刻畫了帝王將相們的為政治國、待人處世之道,以及他們在歷史旋渦中的生死悲歡。

《資治通鑒》為我國部編年體通史,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周世宗顯德六年(959年),16朝1362年史事囊括無遺,備受歷代統治者及文人學士兵青睞,視之為必讀之書。

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人。他愛好歷史,出仕以后,仍治史不懈。治平三年(1066年),司馬光撰成一部戰國至秦共八卷本的編年史,名為《通志》,進呈宋英宗,英宗命其設局續修。此后,司馬光無論在政治上如何進退沉浮,書局一直隨身而設。1067年神宗即位,開經筵,司馬光進讀《通志》,神宗以其“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命名為《資治通鑒》。王安石行新政時,司馬光竭力反對,被任命為樞密事使而堅辭不就,于熙寧三年(1070年)出知永興軍(今陜西西安)。次年退居洛陽,專心編撰《資治通鑒》,至元豐七年(1084年)成書。從治平三年開局,至此共用了19年的時間。

《資治通鑒》記載了上起戰國時期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迄后周世宗顯德六年(959)五代滅亡,前后長達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歷史。選取的資料除了十七史外,還包括了二百多種野史和文集。由于編者司馬光在史料的搜集、事實的考訂、年月的編排以及文字的剪裁潤飾上所下的功夫,使它成為我們研究唐以及唐以前歷史的一部必不可少的參考書。

全書分為二百九十四卷,共計三百余萬字;如果從完整性的角度來看的話,還應該包括《通鑒目錄》和《通鑒考異》。《通鑒目錄》共三十卷,仿《史記》年表的體例,紀年于上,列《資治通鑒》卷數于下;《考異》也是三十卷,說明材料去取的理由。《目錄》的作用是編制檢索性的綱目,將重要事件按照時間順序列舉出來,以方便人們的閱讀。《考異》的作用是專門保存史料考證過程中未選入《資治通鑒》的其他史料資料,說明取舍材料的理由,將其作為正文的補充內容。《目錄》和《考異》雖然相對獨立于《資治通鑒》,但仍屬于該書一個不可分割的部分。

《資治通鑒》首先是一部政治史。國家的興亡,君主的賢愚,官吏的良莠,是書中主要的內容。它對歷代王朝的政治措施、統治集團中主要人物的美言美行予以頌揚,對黑暗腐敗的現象更是不厭其詳地記敘,用以警戒皇帝吸取前朝統治者的經驗教訓。

與政治史緊密相聯的是軍事史。像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經典戰役赤壁之戰、淝水之戰,就被記述得精彩紛呈。在記載赤壁之戰時,司馬光并沒有正面去描寫戰爭的具體情況,而是從人物著手,把魯肅與孫權合謀定計、吳蜀構筑同盟及諸葛亮智激孫權等故事分別道來,從獨特的視角詮解了這場決定魏、蜀、吳三足鼎立局面的關鍵之戰。既有戰爭的完整過程,又有人物的深刻雕鏤,給人留下了鮮明的印象。

除政治史、軍事史外,書中還記載經濟史、文化史、歷史評論方面的內容。經濟方面,歷代的重要經濟制度、改革措施都有記載。文化方面,上至先秦諸子,下至漢唐名士,文學、宗教、藝術、歷法、天文地理等各種內容都有體現。歷史評論有兩類:一類是作者本人對史實發表的議論,另一類是引用前人的論述。

《資治通鑒》雖然是一部史書,但藝術上也有很高的成就。它的行文生動優美,結構嚴謹,尤長于敘事。司馬光堪稱一代語言文學大師,其語言既詳細周全,又不失簡潔明了;文筆既精湛優美,又不流于高深古奧;風格既博采眾長,又獨樹一幟,充分體現了他駕馭文字和語言的非凡能力。

編輯推薦

司馬光的《資治通鑒》與司馬遷的《史記》并列為中國史學的不朽巨著,所謂“史學兩司馬”。南宋史學家王應麟評價說:“自有書契以來,未有如《通鑒》者。”

岳麓書社出版的《資治通鑒》(精裝全四冊)有如下幾個特色:

1、裝幀精美,典雅大方,全書精裝四冊,方便讀者閱讀,也適用于收藏;

2、定價親民,方便廣大普通讀者購買大部頭歷史作品的需求;

3、無刪減全收錄《資治通鑒》全文,內容絕無縮水。

作者簡介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漢族,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奮。以“日力不足,繼之以夜”自詡,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

宋仁宗時中進士,英宗時進龍圖閣直學士。宋神宗時,反對王安石施行變法,朝廷內外有許多人反對,司馬光就是其中之一。王安石變法以后,司馬光離開朝廷十五年,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及時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目錄

卷及時 周紀一

卷第二 周紀二

卷第三 周紀三

卷第四 周紀四

卷第五 周紀五

卷第六 秦紀一

卷第七 秦紀二

卷第八 秦紀三

卷第九 漢紀一

卷第十 漢紀二

卷第十一 漢紀三

卷第十二 漢紀四

卷第十三 漢紀五

卷第十四 漢紀六 卷及時 周紀一

卷第二 周紀二

卷第三 周紀三

卷第四 周紀四

卷第五 周紀五

卷第六 秦紀一

卷第七 秦紀二

卷第八 秦紀三

卷第九 漢紀一

卷第十 漢紀二

卷第十一 漢紀三

卷第十二 漢紀四

卷第十三 漢紀五

卷第十四 漢紀六

卷第十五 漢紀七

卷第十六 漢紀八

卷第十七 漢紀九

卷第十八 漢紀十

卷第十九 漢紀十一

卷第二十 漢紀十二

卷第二十一 漢紀十三

卷第二十二 漢紀十四

卷第二十三 漢紀十五

卷第二十四 漢紀十六

卷第二十五 漢紀十七

卷第二十六 漢紀十八

卷第二十七 漢紀十九

卷第二十八 漢紀二十

卷第二十九 漢紀二十一

卷第三十 漢紀二十二

卷第三十一 漢紀二十三

卷第三十二 漢紀二十四

卷第三十三 漢紀二十五

卷第三十四 漢紀二十六

卷第三十五 漢紀二十七

卷第三十六 漢紀二十八

卷第三十七 漢紀二十九

卷第三十八 漢紀三十

卷第三十九 漢紀三十一

卷第四十 漢紀三十二

卷第四十一 漢紀三十三

卷第四十二 漢紀三十四

卷第四十三 漢紀三十五

卷第四十四 漢紀三十六

卷第四十五 漢紀三十七

卷第四十六 漢紀三十八

卷第四十七 漢紀三十九

卷第四十八 漢紀四十

卷第四十九 漢紀四十一

卷第五十 漢紀四十二

卷第五十一 漢紀四十三

卷第五十二 漢紀四十四

卷第五十三 漢紀四十五

卷第五十四 漢紀四十六

卷第五十五 漢紀四十七

卷第五十六 漢紀四十八

卷第五十七 漢紀四十九

卷第五十八 漢紀五十

卷第五十九 漢紀五十一

卷第六十 漢紀五十二

卷第六十一 漢紀五十三

卷第六十二 漢紀五十四

卷第六十三 漢紀五十五

卷第六十四 漢紀五十六

卷第六十五 漢紀五十七

卷第六十六 漢紀五十八

卷第六十七 漢紀五十九

卷第六十八 漢紀六十

卷第六十九 魏紀一

卷第七十 魏紀二

卷第七十一 魏紀三

卷第七十二 魏紀四

卷第七十三 魏紀五

卷第七十四 魏紀六

卷第七十五 魏紀七

卷第七十六 魏紀八

卷第七十七 魏紀九

卷第七十八 魏紀十

第二冊目錄

第三冊目錄

第四冊目錄

在線預覽

周紀一 起著雍攝提格,盡玄默困敦,凡三十五年。

威烈王

二十三年 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

臣光曰:臣聞天子之職莫大于禮,禮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謂禮?紀綱是也;何謂分?君臣是也;何謂名?公、侯、卿、大夫是也。

夫以四海之廣,兆民之眾,受制于一人,雖有絕倫之力,高世之智,莫敢不奔走而服役者,豈非以禮為之綱紀哉!是故天子統三公,三公率諸侯,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貴以臨賤,賤以承貴。上之使下,猶心腹之運手足,根本之制支葉;下之事上,猶手足之衛心腹,支葉之庇本根。然后能上下相保而國家治安。故曰:天子之職莫大于禮也。

文王序《易》,以乾坤為首。孔子系之曰: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言君臣之位,猶天地之不可易也。《春秋》抑諸侯,尊周室,王人雖微,序于諸侯之上。以是見圣人于君臣之際,未嘗不倦倦也。非有桀、紂之暴,湯、武之仁,人歸之,天命之,君臣之分,當守節伏死而已矣。是故以微子而代紂,則成湯配天矣;以季札而君吳,則太伯血食矣。然二子寧亡國而不為者,誠以禮之大節不可亂也。故曰:禮莫大于分也。

……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